第61章 華山之爭(二)

陳伯年靠那些話本的推廣,再加上自身包裝有術,如今儼然是一個活神仙的形象,於陝西省內,巨室豪門,也多有信他道術的。因此他的人脈遠非嶽不羣能比。更別說寧孤竹當年巡按陝西時,平反冤獄,丈量土地,得罪了豪門巨室,那些人如今自然要從嶽不羣夫妻身上找補回來。

因此這本來華山派在證據上有理的官司,卻打成了個僵持官司,陳伯年氣勢洶洶,已經上門討要土地多次。前者嶽不羣去衡山慶賀金盆洗手事,多虧甯中則在家操持,勉強應付這個惡客。沒想到今天他居然又找上門來,看那模樣,似乎是成竹在胸,有了必勝把握。

鄭國寶聽完過往,也大覺哭笑不得,思忖片刻說道:“道長,這事是你們的事,我且不問。但我說一件事,你也要仔細仔細。據說當年大元的韃酋被我洪武天子追趕出關之時,怕部下譁變,手裡又沒有軍餉。便大肆封官許願,用那大元的僞璽蓋了不知多少地契,將我大明的土地全都分了出去。他手下那些護衛老韃,號稱“榮軍”,人手一張地契。他們裡面,丞相滿地走,平章不如狗。若是有朝一日,那些老韃子的後人,得了失心瘋,拿着元朝的地契來找你討要產業,這官司你便要想好,是怎麼個應對章程。”

陳伯年聞聽一笑,“國舅說的是。這地契文書,兩份都有道理,確實難以當個幹證。但小人這裡,還另有一份文書,乃是剛剛到手,專爲解決此事,特意請嶽兄一觀。”說話間,他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遞將過去,嶽不羣抽出信箋,展開觀看,卻是臉色驟變,將信放到案上。“連公公的手書,你是如何拿到的?”

陳伯年得意的一捻鬍鬚:“前些時,貧道去給連公公講道之時,說起你我兩家的訟案。連公公他老人家爲人最是仁厚,見不得兩下爭訟,便出面要爲咱們解鬥。這就是他老人家的意思,我只是跑個腿而已。嶽兄,你反對我,這個沒什麼關係。可是你不能反對連公公,誰反對連公公,誰就是反對萬歲,誰就是反對朝廷!你氣宗如今就剩下這點人馬香火,難道還要都賠進去,你才滿意?”

嶽不羣方纔處置令狐沖時,舉重若輕,全不當一回事。可此時,卻是面色凝重,額頭上汗水涔涔而出,一時之間,也不只該如何答覆。

這封信乃是朝廷派在陝西收礦稅的礦稅監連德祿所書,下面還落着他的款,又蓋了私章,以示重視。這連公公在陝西,也是個出了名的刺頭,不怎麼好對付。雖然官紳一體納糧、全部交稅這些事沒能順利的推動下去,但在萬曆的變通下,礦稅監已經派到各地,積極開展工作。這些太監雖然是叫礦稅監,實際上,他們的工作內容除了探察礦藏、收取礦稅外,還兼着收商稅的重擔。

這幫人不像文官,身後站着工商業集團,或者世家巨室,也就少了許多顧忌。他們的目標明確,都知道自己該爲誰效力,因此收起稅來便也給外用心,這也導致了地方上官府對他們深惡痛絕。甚至不少地方的官府縱容、慫恿工商業者、地痞無賴等等去向礦稅監們動用暴力,爲的就是保護自家的利益。

連德祿雖然也在內書房讀過書,但卻沒被文官洗/////腦。完全知道自己的屁股該坐到哪邊,他人算不上聰明,又有點一根筋,認準了替皇家收稅的事,便怎麼也改不了。在自我定位上,他的腦子清醒的很,不會靠攏到那些文官陣營裡。自己到陝西,就是爲天家弄錢的,這活辦的好,便是出了多少紕漏也是功勞,若是辦的不好,便是再怎麼受好評,也是辦事不利。因此他到地方上以後,士紳、巨室們皆稱天高三尺,大呼肉痛。

連德祿生平最信鬼神,又好讀小說。結果就上了那位死鬼小道士的惡當,拿陳伯年當了有道法的真仙,還想將他引薦到宮裡,去見萬歲做法。陳伯年求到他面上的事,他自然也沒有拒絕的道理。當即手書了一封八行,勒令岳不羣等人不得繼續霸佔道家廟產,限時離開華山,否則絕不肯饒。

他一個礦稅監按說從管轄權上倒是管不到華山派地產爭訟這種民事案上,可他是礦稅監,還負擔着爲朝廷找礦的工作。若是他成心爲難,只要來華山正氣堂這轉幾圈,然後說這有金礦,嶽不羣他們立刻就得滾蛋,絲毫不能多待。他肯先來一封書信,已經算是先禮後兵,給足了嶽掌門面子。

甯中則一旁接過信來觀看,越看臉色越是難看。她爹是御史出身,後來又做陝西巡按,乃是個講風骨,誇氣節的人物,幾時把連公公這種閹奴放在眼裡?更別說甯中則自來受寵,入門後又被各方照顧,脾氣秉性極爲剛強,見這道士幾次三番打上門來,早就有氣。今日見這道人居然勾結了閹奴,如何還忍的住?不由拍案道:“陳道長,你也不要欺人太甚!難道我們華山派就怕了這連公公?”

陳伯年皮笑肉不笑道:“久聞華山派男主內,女主外。大事須看無雙女,小事才問嶽先生。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寧女俠,我們男人說話,你個婦道人家,還是少多口的好。再說我們說的是大事,你在這胡言亂語,你男人也不好做人不是?還是你華山派的事,掌門說了不算,太上掌門說了纔算?”

甯中則沒想到一時大意,被這老道抓了痛腳,不由氣的粉面發白,一旁令狐沖道:“師孃,您且休息。”他又對那陳伯年道:“陳道長,你今日來我華山正氣堂攪鬧,莫非不把我華山派放在眼裡?”

陳伯年不屑道:“怎麼?你華山派很了不起麼?要知,這華山上真正能叫華山派的,得是我們。不信你去看看,如今華山幾個峰頭的道人聚集起來,不下五、六千人,比起貴派這些精銳門徒,怕是要能打一些。難道令狐公子,執意要刀兵相見,分個高下?貧道倒是沒什麼意見,只是不知君子劍是否有膽接招?”

全真教的道士爲了保護自己的田地,防止佃戶抗租,也是習武的。當然這五六千人乃是虛數,可是華山派氣宗的人加起來不到四十也是事實,講武力終究是弱了全真不止一籌。陳伯年又有連德祿的書信在手,論文論武,都自覺不落下風,因此態度越發傲慢,幾乎恨不得讓嶽不羣現在就搬家。

鄭國寶見甯中則急的俏臉泛紅,手已摸向劍柄,大概是要做那拼死一搏,效法上古大賢,荊軻、豫讓,把這道士擊斃當場。這若是一動手,不管勝負,華山氣宗怕是再沒有立足之地,鄭國寶一想到這皎潔如月的女子,即將流離失所,浪跡江湖。終於按捺不住,輕咳一聲,“陳道長,且慢。我有話說。”

第332章 密使第127章 收割(四)第137章 往事隨風第292章 跟在身邊第83章 一箭雙鵰(四)第391章 奪帥(十)第187章 折服(三)第346章 人氣第206章 形象第464章 奪關(九)第284章 救兵第475章 奪關(二十)第409章 妙策第389章 奪帥(八)第281章 不救第354章 後怕第147章 捉醉魚第351章 提拔第91章 佛道之爭第69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第86章 一箭雙鵰(七)楔子第163章 毛遂自薦第116章 風清揚(八)第228章 朝天闋(二)第166章 比武奪魁第152章 殺人名醫第135章 生擒第71章 被調繫了第30章 栗子花香(上)第467章 奪關(十二)第129章 留書第292章 跟在身邊第460章 奪關(五)第32章 田伯光(一)第196章 端倪第463章 奪關(八)第226章 鄭娘娘第340章 翻臉第267章 送禮第271章 魔女歸附第153章 大生意第382章 奪帥(一)第385章 奪帥(四)第259章 高擡貴手第429章 整肅(三)第239章 四公子第113章 風清揚(五)第180章 聖姑之爭第123章 危難真情第108章 攤牌第406章 佈局(五)第211章 仙女臨凡(一)第178章 武當掌教第479章 滅播(四)第366章 奪位(一)第272章 陪審第430章 整肅(四)第185章 折服(一)第479章 滅播(四)第443章 東廠(五)第255章 拍賣第101章 劍掃華陰(四)第213章 仙女臨凡(三)第181章 崔少白第261章 血戰第77章 豐收第166章 比武奪魁第122章 脣槍舌劍第278章 鐵門閂第350章 炮營第374章 並派(四)第432章 勤王(二)第24章 無情棒起第193章 僧產佛田第44章 河工宴第395章 搶手第318章 交易第218章 再見伊人第250章 杭州行(三)第293章 觀禮(上)第26章 算盤第286章 橫掃千軍第347章 審訊(一)第95章 傳劍(三)第425章 受執(二)第66章 出師不利第102章 劍掃華陰(五)第293章 觀禮(上)第438章 勤王(八)楔子第464章 奪關(九)第66章 出師不利第320章 叛徒第68章 會做官第294章 觀禮(中)第435章 勤王(五)第307章 投誠(一)第93章 傳劍(一)第119章 一本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