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不救

孫秀等人耳目靈通,此事剛一發生,就有人給他送了信。他急忙把孫富叫了過來,問道:“這是怎麼回事?欽差不是說要對付西商麼?怎麼把賈運司他們都抓了起來,這是要鬧哪一齣?”

孫富自從被救回來以後,整個人與過去比變懶了不少,成天愛睡,也不怎麼勤快。好在他是大少爺,懶點也是正常。夫人見愛子獲釋,其他的也不在意,每天把兒子扣在內宅,不讓他到外面惹禍。

聽了父親的問話,孫富臉上倒是十分平靜。“爹,您老人家一世英明,怎麼這時候犯起糊塗來了?不除掉鐵門閂和傅華堂,欽差怎麼做到乾綱獨斷啊。他是整飭鹽法的欽差,本地既有運司又有巡鹽御使,鹽務上的事,他一個人就說了不算。那欽差是堂堂國舅,是跟人商量事的性子麼?所以肯定要下來個下馬威,把那幾個人都收拾了,他在揚州就算大拿,說什麼,大家都得聽,纔好刮地皮,纔好收拾西商啊。再說鐵門閂的爲人,與欽差也不對付,不收拾他,收拾誰?浙兵?浙兵有什麼奇怪的,國舅上本保舉,纔有各地浙兵保存下來,還有些已經裁撤的,又重新招募。這是私交,有了這關係,浙兵能不給國舅幫忙麼?爹放心吧,孩兒還能騙您麼?咱把欽差要的東西準備好,就等着西商倒了吃現成的吧。許文成去了京師,如今揚州徽商,咱家爲首。到時候咱吃,也得吃那大份。”

孫秀被兒子一說,也覺得是自己太過多慮,“我兒說的不錯,爲父也是太仔細了一點。實在是這欽差手段太過了得,也由不得爲父不防啊。你且下去休息,爲父這就與你幾個叔伯商議商議。”

孫富打了個哈欠,伸着懶腰走向後宅,心裡只想着:這聖姑既然到了揚州,腦神丹的解藥必然帶着。我回頭得派人去找欽差。趕緊把下個月的解藥要過來。

京師許國府中。許文成望着自己的族兄許國,甚是焦急。“閣老,兩淮鹽道,乃是咱許家的根本。您怎可不聞不問?若是真要依那鄭國寶所奏。咱許家。得受多少損失。您既爲閣臣。就該仗義執言,不能看着他,把咱的基業都毀了啊。”

許國臉上。一派雲淡風輕的模樣。好象這兩淮鹽事,於他並無半點影響。“文成,你多慮了。自古以來,哪有餓死閣臣的道理?你放心吧,憑我與瑤泉的關係,保全你還是沒有問題的。那兩淮鹽稅,積欠千萬之數,你隨便拿個十幾萬出來,就都能交代下去。其他的事,自有我爲你做主。”

許文成道“閣老,我說的不是這個。您也知道,那鹽稅是多年積欠,非止一遭。要是這追欠之事,真進行下去,揚州鹽商,怕是不知多少人就要傾家蕩產,血本無歸。那可,都是咱的鄉黨啊。”

“鄉黨?鄉黨又怎樣?當年嚴嵩,夏言,又何嘗不是鄉黨?”許國端起茶碗,輕輕打着杯裡的浮沫。“鄉黨固然要緊,但是前程更要緊。我若是沒了相位,那些鄉黨,還會捧你出來做首領?還會有人送你鹽引麼?糊塗。如今京師,風雲變幻,有人在東直門,高懸奸人榜,申瑤泉也名列其中。現在朝廷上,已經沒人討論一個事是對是錯,只把精力放在誰是忠的,誰是奸的上面。彷彿只要你成了奸黨,你說的話就都是錯的,就都不能聽。這幹蠢材,濟不了什麼事。”

他話雖然說的輕巧,可心裡也知,大明朝怕是又要迎來一個多事之秋,如今的京師,怕是容不下一個平靜的內閣了。“申瑤泉一直在查,是誰掛的這奸人榜,要是查出來,他脾氣再好,也容不得。現在這個時候,誰要是與他對着幹,難道不怕被他懷疑是奸人榜的作者?那上面有誰的名字,衝誰下手,你又不是不知道,擔上這個嫌疑,天家那裡也饒不過他。”

許文成也知,前些時東直門掛的奸人榜,鬧的沸沸揚揚,內中名列榜首的就是申時行,王錫爵、許國全都名列其中。第四名的則是國舅鄭國寶,第五名是宮中無名妃。雖然無名,但說的是誰,大家心裡都有數。

萬曆天子容不得別人說鄭娘娘壞話,罵鄭氏全家的話,更是不能容。京師錦衣全體出動,明查暗訪,大有不掃清奸邪不放鬆的架勢。這事的起因,也多半是因爲萬曆下旨,起用潘季馴爲右都御史、鳳陽巡撫,總督河道。這一任命,大大刺激了某些人的神經,使他們認爲,這是一個信號,一個江陵黨即將重出江湖,新法又將得到實施的信號。

這些人的能量倒也非同小可,竟然打探出來,這一起復江陵舊部的安排,與鄭國寶、申時行都有關係,自然要羣起而攻。可問題是,攻什麼?潘季馴這個人身上很難找出什麼污點,屬於江陵舊部裡難得的一個私德上找不出多少毛病的角色,因此就只好使用最後的招數,黨爭。

當言官們實在找不出最合適的理由時,就祭出這個法寶,把自己的敵人攻擊成奸黨。只要他是奸黨,那麼他的建議就一定是錯的,他推薦的人,就一定是奸黨中人,任他本領再強,也任用不得。

這段日子,整個京師官場,都在奸黨認定的扯皮中度過,六部的工作也全都廢弛。萬曆怒火中燒時,接到了鄭國寶的密報,將兩淮預提鹽引這個大案給拋了出來,頓時讓萬曆喜上眉梢,有這麼大個案子,終於可以轉移視線了。

尤其這案子裡牽扯到的是鉅額的稅款漂沒,上千萬兩銀子去向不明,這讓熟知自己母親脾性的萬曆,更有把握把後黨徹底捲進來。他要逮捕德清和尚進京受審,在李太后那遭到強烈阻撓,母子關係都有些緊張。這回出了這麼大個案子,往老太后那一交,老太后也就顧不上兒子不孝,兒媳婦狐媚,而是一門心思的去抓錢了。

兩淮鹽引案此時已經是帝黨與後黨聯手,要與鹽商的支持者們爭上一爭。朝內,鹽商的代言人們,倒也頗有能量,不是好對付的。可是這回鄭國寶手上有大量的證據在,鹽商們僱傭的老夫子做事遠比衙門的書辦認真,各項條目記載的一清二楚。連同誰收錢,誰收禮,收了多少,放了多少鹽引出來,都有詳細的記載,不是想賴就能賴的掉的。

“老賈這回,徹底算是完了。不但是他,前幾任的兩淮運司,怕也逃不了干係。”許國久經宦海,揣摩上意的本事,自也不弱。“老太后和皇帝這回是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一門心思的把那一千多萬找回來。這麼大的數目,你們的人,也抗不住。因此該認就得認啊,我能保住你,也算不錯了。咱們徽人這些年在兩淮鹽灘上掙了那麼多銀子,也該是歇歇手的時候了。”

“許閣,您的意思是說?”

“你啊,你也不好好想想,申瑤泉是哪裡人?如果我所料不差,洞庭幫的人,此時八成已經到了揚州,跟欽差開始接觸了。今後的揚州,怕是蘇州人,要分一杯羹去。王太倉的族人,也有經商者,鹽引,他們不想要麼?鑽天洞庭遍地徽,這一局,咱徽人就讓了他蘇州人,又能怎麼樣?天下沒有不敗之家,也沒有長勝的將軍。再說你們的心也太大,還惦記着鹽業私營,廢除官賣,也不怪天子這回要與你們爲難了。”

第459章 奪關(四)第29章 單丁勝十傑第185章 折服(一)第292章 跟在身邊第1章 雨夜入衡山第60章 華山之爭(一)第106章 甲子認證第288章 壯行第201章 塵埃第360章 弔唁第29章 單丁勝十傑第376章 並派(六)第263章 脫困第406章 佈局(五)第304章 棋子第264章 勸降第116章 風清揚(八)第307章 投誠(一)第463章 奪關(八)第28章 雲腿第223章 收服平一指(二)第65章 俠義丐幫完本感言第360章 弔唁第121章 誤打誤撞第257章 莊重禪與吳子玉第146章 迷之美人第74章 令行禁止第180章 聖姑之爭第41章 鎮嵩之謀(上)第222章 收服平一指(一)第174章 絕望第382章 奪帥(一)第173章 告急第246章 劉一儒第481章 滅播(六)第295章 觀禮(下)第22章 京師來客第351章 提拔第163章 毛遂自薦第193章 僧產佛田第413章 新規第402章 佈局(一)第377章 並派(七)第272章 陪審第394章 安排第246章 劉一儒第360章 弔唁第240章 冰山解凍第51章 喜相逢(二)第480章 滅播(五)第457章 奪關(二)第182章 拿下第89章 大開發第307章 投誠(一)第380章 並派(十)第349章 審訊(三)第390章 奪帥(九)第20章 升恩鬥仇第475章 奪關(二十)第390章 奪帥(九)第309章 聞香教第357章 怒火第373章 並派(三)第290章 鳳落第441章 東廠(三)第454章 婁山(五)第409章 妙策第474章 奪關(十九)第334章 露餡第258章 拆了它第450章 婁山(一)第426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462章 奪關(七)第472章 奪關(十七)第220章 訂親第335章 生意第27章 午夜追擊第97章 巧立名目第230章 仗義死節第431章 勤王(一)第52章 喜相逢(三)第173章 告急第219章 安排第365章 守孝第108章 攤牌第45章 夜戰新野第283章 請願第179章 處置第232章 江陵舊部第2章 設計報冤屈第379章 並派(九)第284章 救兵第218章 再見伊人第444章 平叛(一)第180章 聖姑之爭第326章 神罰第480章 滅播(五)第348章 審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