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勤王(六)

萬歲口諭?張鯨第一反應,就是這根本不可能。萬曆的病症,是由太醫院的郎中負責調治,雖然在朱常洛死後,爲了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爲天子診病的太醫,被嚴格控制在宮禁之內,連湯藥都是由鄭皇貴妃親手熬製,不假手外人。所用藥材,也是由她身邊的心腹太監支用,不給外人做手腳處。可張鯨掌握整個內承運庫,又有東廠及御馬監的權力在手,宮中耳目衆多,萬曆的病情變化,逃不過他的掌握。

他這次之所以敢站出來行廢立之舉,一方面是因爲播州瓜子金那個事發作以後,天子用申時行申斥他,而他一時衝動之下,居然還口,給天子留下了飛揚跋扈的印象。從一個奴僕的角度上看,要是給主人留下這種印象,就是取死之道。當年馮保馮大伴與天子的感情何等深厚,還不是因爲太過囂張,最終難逃到南京種菜守陵的結果。他張鯨論起和皇帝的感情,比馮保還要差幾分,所犯的罪過,可比馮保要大的多了。不拘是他與播州的往來,還是他與塞外女直的勾結,哪個案發了,都足以要命。另一方面,也是萬曆病發的突然,所用的藥方卻又尋常的很。按照他請的郎中分析,這種方子是治不了病要不了命的太平方,開方子的郎中,怕擔責任,就用這種藥方對付人。將來天子大行,他也可以一推乾淨,不受追究。

從萬曆的病情,結合他用的方子看。這位天子的死亡,也就是早晚的事。再想讓他恢復神智,出來主持政務,那純粹是妄想。有了這個把握,又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張鯨這纔敢去聯絡太后,迎請潞王進宮即位。可若是天子真醒了,那自己還有活路?怕是連全屍都不能留住了。現在進宮?不行,絕對不行。這事怎麼看,也是鄭娘娘搞鬼。用的假傳聖旨的把戲。只要自己進了宮。多半就別想出來,好漢不吃眼前虧。可若是現在開打,自己的人馬並不佔有優勢,外援又沒了。錦衣衛方面在這一回算是佔了先手。對方又自稱奉旨而來。打起來。自己就成了理虧的一方。至於說用懿旨對抗口旨,實際是行不通的。中旨不奉,這是進士出身的文官所擁有的特權。作爲個天子奴僕,不管是哪位天子的口旨,他也必須遵從。違反了這一條,即使新君登基,也一樣會把他打上欺主小人的標籤,不予重用,目前打不得。

“大膽駱思恭,你竟敢僞造口諭,誆騙咱家。這個惡當,咱家可不上。咱家是奉了太后的懿旨拿鄭國寶交三法司處置,你卻帶着人馬敢來劫人,你的眼裡,分明就是沒有太后。你給我等着,這場官司,你打了吧。想讓咱家上當進宮,連門也沒有,我這就寫摺子告你去。”

說完之後,他帶上這支番子隊伍,怒氣不消的就向東廠方向退去。錦衣衛也不阻攔也不追趕,任他們自去。駱思恭只朝鄭國寶一拱手“國舅,您是怎麼個意思?是跟我走,還是也準備學張鯨,不跟我走?”

“我正要進宮面聖,哪有不走的道理。怎麼着,咱是不是也得捆上點?”

“那倒不必了。天家只說是請國舅入宮,未提押解二字,不必上綁。請隨我來。”大隊錦衣簇擁着鄭國寶,直奔紫禁城方向。甯中則一言不發,扶劍緊緊跟在鄭國寶身旁,二位公侯,也帶着本府家丁左右跟隨,等來到紫禁城外,卻見不少太監往來巡邏,戒備森嚴。爲首的太監,則是鄭娘娘的另一名心腹龐保。大老遠見了鄭國寶,他面色一喜,搶步過來磕頭道:“奴婢給國舅爺問安了。您隨我進宮見駕,天家有話問您。這位是?”

他見甯中則也要跟着,伸手一攔。鄭國寶道:“不必,這是自家人,帶去與我妹子見一見,也是沒什麼妨礙的。寧姐,你把兵器去了,進宮見駕,不得攜寸鐵。”他一邊說,一邊自己除了身上的鎖甲。甯中則只好將配劍交到龐保手中,自忖以宮禁武力之強,宮中好手之多,自己有沒有這把寶劍,也沒什麼區別。跟着進宮,也無非是和這個男人同生共死而已。

一路向翊坤宮走去,鄭國寶見沿途太監及粗壯的宮娥甚多,手中多拿兵器,面色凝重。問道:“怎麼?局面如此嚴峻了?天家現在龍體如何?”

“國舅爺,您一會見了就知道了。這個事,三句兩句的,奴婢可也說不清楚呢。”等來到宮前,只見此地太監宮蛾尤多,也都是手拿軍械,充當護衛的。龐保到此,也要先進行搜檢,才許放進。鄭國寶與甯中則進門之後,方一跪倒,就挺上面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來“大膽的鄭國寶,你居然還真敢進宮。難道當哀家,辦不得你麼?”

這聲音的主人顯然不是鄭娘娘,萬曆還沒死呢,她算的哪門子哀家。而且這聲音蒼老,顯然主人的年紀也不算輕,在皇宮中,符合這個條件的,也只有那位慈聖皇太后了。只是李太后向來居住在慈寧宮,怎麼今天,卻跑到翊坤宮了?駱思恭、龐保集體反水,設局誘殺自己?

甯中則那邊,明知道此時房中不知有多少高手負責防衛,自己稍有異動,怕是難逃一死的結局。但仍然暗自運勁,只要上面的人喊一聲殺,就先出手,與她拼個同歸於盡再說。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男人前面。想到如能死在此地,將來就少了無數要面對的麻煩,她心中竟是感覺無比放鬆,沒有半點畏懼之意。

鄭國寶卻磕頭道:“不知太后在此,微臣失禮了。微臣乃是錦衣官校,天子親軍。這條命,是屬於天家的,天家要臣生,臣就生,要臣死,臣就死。決無任何怨言,太后若想要臣的命,只要您一句話,臣萬死無悔。”

“好一張利口!你這麼放低身段,難道就能顛倒黑白?我且問你,你爲什麼要害死哀家的孫兒!你想要你的外甥登基做皇帝,這本是人之常情,哀家也不能怪你。這事最後,還是看天家的意思,可是你暗下毒手,殺害天家的血脈,謀害洪武爺的後代,這又該當何罪?”

“太后容稟,微臣前些時,一向在外地辦差。先是與聞香教的賊人大戰一場,後又掃平了魔教的黑木崖,將爲害我大明國朝數百年的魔教掃蕩一空,幾奏全功。再後來,就是在少林,主持武林大會事宜,爲我大明選拔了一批忠勇之士。要說常洛殿下之死,臣聞聽之後,痛徹心肺,以至夜不能寐,夙夜悲號。恨不能以身代之,換得殿下回陽。可要說臣參與其事,這是天大的冤枉,望太后明查。要臣一死,只須您開口,可要讓臣認下這天大的冤情,卻是不能。”

“母后,算了吧。常洛早夭,朕也心中難過。可是鄭卿肯隨旨進宮,已經足以證明他的忠誠和問心無愧。廖虎臣的話,您也聽到了。若是他真害了常洛性命,在少室山,他完全可以抗旨不歸。即使在方纔,他不進宮,畏罪而逃,也不是不能。還望母后,不要再嚇唬他了,現在咱們還是以正事爲重的好。”

這聲音並不大,可是咬字清晰,在鄭國寶聽來,更覺得如同天籟。萬曆天子,自己的妹夫。聽他說話,中氣充足,神智清晰,看來所謂病重不能視事云云,全是假話。這一回,自己的勝算可就更大了。

第97章 巧立名目第373章 並派(三)第394章 安排第435章 勤王(五)第434章 勤王(四)第265章 總壇第68章 會做官第124章 收割(一)第97章 巧立名目第120章 再進西安第59章 華山掌門第196章 端倪第291章 預提鹽引第128章 圈套第311章 上京(二)第141章 重生(三)第430章 整肅(四)第77章 豐收第121章 誤打誤撞第437章 勤王(七)第56章 錯姻緣第421章 盟主(二)第121章 誤打誤撞第65章 俠義丐幫第237章 各自安排第31章 栗子花香(下)第23章 斷人財路第365章 守孝第57章 用心良苦第28章 雲腿第222章 收服平一指(一)第240章 冰山解凍第408章 火併第60章 華山之爭(一)第397章 女直第329章 一抓第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41章 東廠(三)第40章 聖姑第333章 討魔第138章 情變第357章 怒火第386章 奪帥(五)第183章 武林盟主第196章 端倪第433章 勤王(三)第202章 報信第185章 折服(一)第402章 佈局(一)第141章 重生(三)第110章 風清揚(二)第62章 華山之爭(三)第434章 勤王(四)第467章 奪關(十二)第313章 指鹿第355章 聖門第289章 全滅第409章 妙策第266章 寶藏第274章 營救第209章 剝皮記第157章 名醫入轂第271章 魔女歸附第371章 並派(一)第81章 一箭雙鵰(二)第137章 往事隨風第193章 僧產佛田第315章 虔誠第149章 金刀無敵第224章 揭貼第82章 一箭雙鵰(三)第402章 佈局(一)第34章 田伯光(三)第169章 投誠(二)第320章 叛徒第205章 護花衛士第123章 危難真情第162章 選帥第82章 一箭雙鵰(三)第350章 炮營第83章 一箭雙鵰(四)第411章 十強(上)第108章 攤牌第435章 勤王(五)第152章 殺人名醫第454章 婁山(五)第163章 毛遂自薦第30章 栗子花香(上)第375章 並派(五)第206章 形象第214章 營救第477章 滅播(二)第352章 操練第260章 聲東擊西第271章 魔女歸附第254章 雅集第173章 告急第73章 激戰第348章 審訊(二)第91章 佛道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