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上門

似是擔心價碼不夠,鄭國寶又加了一句“這差使要是辦的得利,大師出家人,那自然萬事休提,你們這些俗家人,要保舉十幾個錦衣前程,倒也不是什麼難事。慕容世家大公子慕容鶴知道吧?如今身上是四品僉事銜,五翼裡有三個做了錦衣官,慕容鵡官小一點,萬壽巡檢司的巡檢,可也是實授。你們若能把這私鹽的事給我包下,軍職錦衣,不在話下。包括你們的門下子弟,子侄親朋,每年每個門派,給你們十個錦衣正職名額,這在過去,可是隻有六大派才能享受的資格,這種機會可不多。”

雁蕩派的掌門溫金彪不等別人發言,搶先道:“若是國舅信的過咱,咱就把這差使接起來,也讓國舅知道知道,咱們兩浙豪傑的手段。這江南武林除了慕容五翼,也不是沒有豪傑。”

潘吼自恃與國舅是老相識,哪能讓這溫金彪搶去先機,忙又說道:“國舅爺,我們海沙幫本就是做食鹽生意的。於大明朝各路鹽道上的兄弟,多有往來。您若是想絕了播州的鹽,小人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肯出銀子,那些人定能爲國舅效勞。”

“潘幫主有這個路子,那就最好不過了。你替我在道上傳個話,播州的鹽,今後朝廷要嚴查。而且下的是死手,誰要是想要拿命去換播州的銀子,我也攔不住。但是腦子清醒的,知道命比錢重要的,就別再去播州。至於其他地方麼。我可以高高手,睜一眼閉一眼,很多事就當沒看見。畢竟大家出來跑江湖,都不容易不是。還有,這揚州如今越來越熱鬧,體面的人越來越多,難免就有些不體面的人,想要在裡面渾水摸魚,壞了揚州的安定。你們這幾日,替我把揚州的地面看起來。本官定有賞賜就是。”

隨着洞庭商幫。兩浙商幫等商人大量進入,揚州市面空前繁華。這城狐社鼠活動的也就猖獗起來,偷盜拐騙,以及沿街乞討的日益增多。南直隸丐幫爲了爭奪揚州的乞討份額。與鳳陽丐幫連續衝突多次。打的頭破血流。兩下又各自邀集朋友助拳,這起丐幫內鬥,漸漸有演變成江南武林盛會的趨勢。

之前那些鹽商的護院們。雖然被拿了,但是沒受什麼拷打。這些江湖人也十分講義氣,得知主家倒了之後,便紛紛提出要照顧主人家的女眷,還有的本就是舊日老相識,這也算是不忘舊情。乃至師兄尋師妹,師弟找師姐,教習找主母的人間喜劇,不知上演了多少。

這幹江湖人維持治安,倒是比軍隊和衙役的效率高的多,鄭國寶乾脆又把兩浙武林拉了進來,總算是穩定了揚州的局面。這時揚州本地的商人不多,經濟主要就是服務型經濟結構,以食客篾片、幫閒等等爲主業,另有瘦馬等地方特產。原本七大綱商一倒,這些揚州本地百姓還只當天要塌了,從此再沒有好日子過。可是後來發現,洞庭幫的財主老爺們,與之前的西商、徽商並無什麼不同。一樣需要幫閒、僕役、篾片等等。

相反由於大批商人到揚州來搶購鹽票,揚州人的日子倒比過去更爲好過。這些百姓倒是不住的唸叨起,鄭國寶的恩德。客棧、清樓、生意一天比一天紅火,單是出租房子鋪面的,一天就不知能收入多少。這鹽票不能傳輩,但是可以就地支鹽,不用爺爺拿到引,孫子支不到鹽。又有一批支到鹽的商人大張旗鼓的離開揚州,這消息越鬧越大,據說連遠處的商人,也憋着到揚州發上一筆。

這日鄭國寶正自安排着分發鹽票,這票先給誰,後給誰的大事。有人拿了稟貼來報,有蘇州徐進求見。鄭國寶見了這稟貼,忙吩咐一聲:快請進來。

這位徐進論功名只是個舉人,可是論身份,他卻是申時行的表哥,實打實的長輩,鄭國寶哪敢怠慢?當年申時行祖父從小過繼在徐姓的舅舅家裡,從那一代開始,他們就都改姓徐。還是後來申時行中了進士,金殿殿試時,才由嘉靖下旨恢復本姓申。

申徐兩家,親如一體,這位徐進不走科舉仕途之路,安心經商置產。據說他爲人十分和氣,因此百姓們不大好意思欠他的糧賦,投獻田地的人,排成了長隊。而蘇州的府官也不大好意思覈查他的田地,徵收他的賦稅。他又肯爲朝廷出力,不管是完糧完稅的苦差事,他都自己承包下來,再去下面催收。朝廷在蘇州辦什麼東西,官府也都推給這位徐老,自己只管收數就好。似這樣的人物,自是地面上最大的良民,國朝鄉紳的典範。

至於說鄉下偶有些無知蠢徒,對徐員外不夠恭敬,甚至指天怨地的咒罵,還有的與徐家幾位少爺有衝突的。老天也看不過去,不是讓他們斷了腿,就是讓家裡的女人懸了樑,再不然就降下一把天火,燒了他的房子,總之善惡有報,天道輪迴,總是無錯的。

鄭國寶到揚州辦鹽務,徐員外初時是十分不贊成的,也就沒來上門與這個晚輩敘談。等到後來七大綱商全都拿了,揚州改引行票,徐員外怕後生仔辦事不牢,把這麼大的事情辦砸,第一時間乘船帶着家奴到了揚州。先弄了張條子到灘上支鹽,又找書辦要了三千張鹽票,爲晚輩探路。今日前來,多半是那鹽銷的還可以,又要條子來了?

等到見面之後,卻見徐員外身後,還跟着幾位員外打扮的人,不知是什麼路數。徐進等坐定之後,手捋鬍鬚道:“國寶啊,你這年輕人做事,也是太過急噪了。申閣對你的提點,還是不夠啊。催繳鹽課這麼大的事,哪能像你這麼操辦?我那表弟也是太也信的着你,好歹也該派個老成些的大員來辦。你說說,這麼大的數目,萬一有個閃失,誰來承擔啊?老夫好歹是個長輩,不來坐鎮,心裡不放心啊。這幾位,是老夫的朋友,說是想來見見你,與你談談這催課的事。”

那幾位員外一一通了姓名,卻是三家晉商。一個是那惠農錢莊如今的大老闆馬千里,一個是楊家的主事人楊萬鍾、一個則是王家長房的王傳孝。

這三位晉商,也是如今晉商集團中做頭幾把金交椅的人物。到了關外,與韃子大汗可以稱兄道弟,平起平坐的大人物。沒想到,揚州鹽課的事,把這幾人,也都驚動了,還請出了徐進來做引路人。鄭國寶與他們一一見禮之後問道:“三位貴人事忙,家裡都有潑天的傢俬要打理,須臾離不開人。跋山涉水來到揚州,莫非是要保一保牢中的那幾個員外?”

馬千里一拱手:“國舅,咱們當初在河套股這事上,也是有交情的。今日在此,我也就不繞彎子了。那幾個人欠了朝廷的鹽課,又聽說有勾結播州的事,這人,我們就不保了。今日前來,純粹是爲了幫襯國舅完課,爲朝廷分憂。”

晉商對於大明的忠誠,比起對塞外大汗的忠誠,只在伯仲之間。主動完課這事,倒是少見的很。鄭國寶問道:“完課這事,倒是件好事,只是不知,幾位員外準備怎麼幫着大明完課?”

王傳孝道:“他們這些年經商,倒是積攢了些傢俬,不過有許多都已運回原籍。若是回到家鄉追索髒銀,一來曠日持久,二來難免擾亂鄉里,荼毒地方。我等三人,這次從家裡帶了一筆銀子,只要他們肯簽下契約,我們就替他們把課稅補上。既省了朝廷的氣力,也保全了地方平安,不知國舅意下如何?”

第311章 上京(二)第346章 人氣第304章 棋子第177章 談判邀請第371章 並派(一)第199章 趟將末日(一)第463章 奪關(八)第99章 劍掃華陰(二)第165章 銅錢選帥第319章 反水第144章 雨中逃亡客第99章 劍掃華陰(二)第294章 觀禮(中)第84章 一箭雙鵰(五)第427章 整肅(一)第89章 大開發第3章 往事如風第473章 奪關(十八)第353章 投名第344章 一擊第450章 婁山(一)第344章 一擊第421章 盟主(二)第128章 圈套第440章 東廠(二)第54章 喜相逢(五)第177章 談判邀請第480章 滅播(五)第123章 危難真情第66章 出師不利第470章 奪關(十五)第276章 道喜第187章 折服(三)第143章 重生(五)第411章 十強(上)第90章 玉女劍第183章 武林盟主第200章 趟將末日(二)第369章 召集第5章 縣令白斯文第170章 顧允成(一)第8章 查路引第75章 肥羊拱門(上)第271章 魔女歸附第226章 鄭娘娘第445章 平叛(二)第379章 並派(九)第7章 千金買官第418章 評選(三)第355章 聖門第116章 風清揚(八)第329章 一抓第335章 生意第99章 劍掃華陰(二)第458章 奪關(三)第331章 斷香第168章 投誠(一)第354章 後怕第79章 我與將軍解戰袍第99章 劍掃華陰(二)第475章 奪關(二十)第234章 潞王就藩第449章 徵西第88章 思過崖第150章 平之復仇第452章 婁山(三)第234章 潞王就藩第429章 整肅(三)第436章 勤王(六)第174章 絕望第438章 勤王(八)第241章 飄香院第72章 生變第334章 露餡第43章 一字千金第207章 變陣第161章 五霸岡上第211章 仙女臨凡(一)完本感言第420章 盟主(一)第101章 劍掃華陰(四)第224章 揭貼第84章 一箭雙鵰(五)第378章 並派(八)第87章 重回華山第174章 絕望第353章 投名第445章 平叛(二)第57章 用心良苦第310章 上京(一)第3章 往事如風第397章 女直第337章 重逢(中)第221章 我等你第398章 仙丹第356章 滅口第393章 投軍第161章 五霸岡上第420章 盟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