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治亂

說到這裡,王驥已經大約懂得了胡濙的意思,他神『色』不悅,手指拍打着窗戶,沉『吟』着道:“我想,源潔,我懂你的意思了。”

“唉,我倒但願你不懂。”

“怎麼能不懂?”王驥苦笑,“就是說,張佳木再強,總不能比太祖高皇帝強。治標,亦不能治本,所以一時得手,然後貪風復熾是必然的事。”

“就是這個意思了。”

“那麼,就成了純粹打擊政敵的工具了,沒有意義。”

“張佳木的用心,我看倒不是這麼小,但是,我看結果就是這樣,沒有什麼意外。”

“其實,”王驥欲言又止的,“張佳木倒是和我說起過,治『亂』之道,爲什麼隔二三百年,由大治到大『亂』,他的意思,這就叫興亡軌跡,是有規律可究的。按他的說法,就在於王朝之初,開國之君能夠馭下,所以官吏勤奮而廉潔,百姓因此而安然平順,不會生事。而時間一久,即位之君生於深宮,長於阿保之手,有的懶,有的勤,有的更願意寫寫畫畫,不願理政治民,那麼,怎麼能保證國家平安,又怎麼控制的住官員勤奮廉潔如初?所以到了中期,『毛』病就多,總會出一個大『亂』子,使得國力驟然下降,接着,就是末世光景。源潔,你看,他說的對不對?”

“對,太對了!”

三百年一大『亂』,在當時雖然有人提出,但絕沒有人總結歸納的這麼仔細,這麼有跡可尋。胡濙一聽完,就已經是神情激動,大加讚賞了。

“那麼,”胡濙接着道:“如何跳出這興亡規律呢?”

“依你說,有沒有辦法?”

“沒有……”胡濙顯然也不是草包,早就考慮過類似的問題,但他的答案顯然是悲觀的,聽着王驥發問,他搖了搖頭,道:“帝王由聖明到平常,再到昏聵,甚至殘暴,這都是無可更替的事實。你看,從周朝的文武二王,再到幽、厲,漢之文景,再到恆靈、唐之太宗比起僖宗,宋之太祖太宗,比起欽宗,哪一朝,不是由治到『亂』,帝王血脈,也是由強到弱。從來沒見過,一朝亡國時,帝王能英明如類祖宗的。”

“帝王不成,大臣呢?”

“大臣又沒有全權,有全權的,就成了新朝的開國之君了,比如楊堅,李淵。”

“如果大臣有全權,又不篡逆,如漢之諸葛亮呢?”

“那也不成,一個人再強,也不能成爲整個國家的救星。”說到這,胡濙也面『露』吃驚的神『色』,他看向王驥,笑道:“佳木該不會是想當這個人吧?”

“我看蠻象。”

“這可真真是天大的野心。”胡濙沉『吟』着道:“要說權勢,魏國公、英國公等諸家也不及他,宦官也得讓他三分,現在又打倒了咱們,這個國家,除了皇上,也真的沒有人可以制約他這個人了。”

“皇上也會讓他幾分的,皇上雖不算明君,但信起一個人來,還是能包容的。當然,皇上一般也不大信人就是了。”

“但願他能成功吧。”胡濙不大想談下去,他笑道:“今天晚上,談的夠多了!說實話,我們是已經故去的人了,雖然人還在世上,但實在的精神,卻已經死透了。”

“是的。”王驥承認,“我每天睡覺,想的都是永樂和宣德年間的事,正統和景泰這二十多年,說實話,老夫不大在乎,也象局外人一樣。”

“爲兒孫計,說真的,”胡濙勸他道:“叫增兒不要和張佳木鬥下去了,他不是對手。”

“你該知道,”王驥苦笑道:“我這個嫡孫是什麼脾氣,勸是勸不動的,而且,當初是咱們拱他出來,現在叫他收手,也是難了。”

“你這個孫兒,也是胸中有丘壑的人,只是,在見解上,看來是不及張佳木了。也真真是出奇,張佳木的父親,我們都熟悉的人,謹愿樸厚,很老實縝密的一個人,當年給皇家當秘密差事,辛苦一場,落個沒下場,因爲這個,所以皇帝和咱們有心照顧,願本以爲,此子當個指揮僉事就算到頭了,誰知道竟是現在這局面!人生,真是從何說起。”

“兒孫自有兒孫福,”王驥倒是看開了的樣子,笑道:“我是不打算再問世事了,這一回的事,我已經看清,咱們這位一手扶植起來的小子已經不是咱們能掌握控制,更加不是咱們能對付的人了,既然如此,不如就在一邊笑看。說真格的,我對他的治『亂』循環很有興趣,倒真的想再多活幾年,看一看他如何解決這個麻煩。”

“哼。”胡濙冷哼一聲,道:“我看你是太過『迷』信於人了,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實乃是天道,人力是無可挽回的。張佳木要是逆天而行,下場可能會很不好。說真格的,我倒想看看,這一次肅貪之後,他有什麼動作,不必把話說的太多,就能把官員貪賄和驛站的使費降下來,再把迎來送往的應酬規矩給改了,這樣,老夫就伏了他。”

“誰知道?”王驥笑道:“話可不必說太滿了,你這個禮部尚書,可不要被他抓到什麼把柄,到時候鬧個沒臉,可就把一世的英名都丟光了。”

“我可不會叫人抓小辮子!”胡濙神『色』泰然,道:“老夫已經決定致仕了!”

“什麼?”這一下連王驥也大爲吃驚了,他道:“你能捨得?”

“有什麼不捨得的?”胡濙淡淡一笑,道:“從宣德年間到現在,一晃三十年了,還有什麼沒夠的?”

“這……”

“老王頭,不必爲我可惜了。倒是老夫致仕之後,不打算留在京師居住,預備回鄉閒居。京師雖好,到底不是故鄉,老夫想飲家鄉的水,想笑問鄉間童子,是否還能聽得懂老夫的家鄉話?說真的,衰朽老翁,沒有幾年活頭,原本還有雄心能帶一帶小輩,不要把國事弄的太壞,現在看來,老而不死爲賊,還是老了不肯認賬,想多賴幾年,現在想想,真真是可笑,可憐,可悲!”

他這般說法,是把王驥所有的勸告的話語都堵在了嘴裡,根本說不出來。呆了半響,王驥才道:“你若走了,老夫也回鄉算了,和人放放牛,看看風景,也比留在京師氣悶的好。”

胡濙走後,和王驥一個行輩的人是一個也沒有了,就算有耿九疇這樣相差不大遠的,但彼此間氣味不對,平素沒有什麼往來,根本說不到一塊去。

吏部王直,也是致仕回鄉了,王驥想想,竟是老淚縱橫。

“何必如此!”胡濙勸他道:“人生如戲,有開場,就有落幕的時候,你我少年科名,中年戎馬,老年『操』持國柄,是爲國之重臣,再加上活到這個年紀,子孫滿堂,富貴已極,還有什麼看不開的?唯一可做念想的,就是身故之後,見到前朝諸位君皇,我們要如何回奏現在的國事,是好,是壞,將來天下事會如何,這纔是我們這樣的閱歷,境遇,年紀纔來『操』心的事!”

這番話,也是當真說出了境界,王驥不覺頻頻點頭,兩個皓首老兒,此時只覺得心境平和,而回首一生,倒也真的不曾虛度過。

“只是,到底捨不得你這老匹夫走。”王驥笑罵。

“老夫又不曾用軍功搏個伯爵,”胡濙拂袖道:“又沒有賜給的大好莊園,土地,留在京城做什麼,京城居,大不易!”

“看看,看看!”王驥指着他笑道:“這就是人心,真真是貪慾難填。你這個官職,一年也好幾百石的俸祿,你又沒什麼使費,全買了地,加上皇上也會賜給你這樣的老臣絹匹、金銀,鹽茶引也有,你在我面前,哭什麼窮!”

“唉!”胡濙倒也不辯,只是笑道:“我可真想不到拿什麼來治貪慾?說真的,咱們算是讀書幾十年了,現在更是把什麼也看淡了,但叫我拋卻身家,什麼也不要,那也真是辦不到的事。了不起,官兒可以不當,但如果不置幾畝地給子孫,不住大宅院,不建上好的祠堂祭祀祖宗,那麼,請問我這一生,辛苦爲皇家效力,爲社稷謀心,難道自己就該窮困而死麼?”

這個問題,王驥是不能回答了,事實上,他自己亦是如此的想法。如果不是爲了軍功博個賜爵,當初又何必以文轉武?

但現在談了半天的國家社稷,談了很久的興亡更替,在自己身上和胡濙身上,卻是看到了難填的貪慾,到這裡,他也是『迷』茫的緊,倒確實是不大清楚,究竟是能有什麼好辦法,使得人滿足自己私慾的同時,又不致爲禍國家?

這兩者之間的平衡,究竟該如何掌握,他心裡殊無底氣,或者說,根本沒有任何的想法。至於權柄如何平衡,如何抑制帝權而又不出現篡逆禪讓之事,就更加的讓人費解了。

身爲文官的一份子,其實當時的士大夫是沒有什麼君權神授這一套的。這一套只是嘴上說說罷了,事實上,有明近三百年,就是一部士大夫和皇帝爭權,並且一直試圖奪取皇權的一部歷史,這一點,王驥清楚,胡濙清楚,但究竟如何做纔對,想到這裡,兩個一生經歷過無數風浪的老臣,卻也是茫然四顧,彷徨無措了。

第592章 流言第510章 衆星拱月第539章 謀利第646章 議曹第592章 流言第13章 舊識第218章 入場第252章 臣不密第312章 勘查第618章 祖孫第27章 暗箭難防第434章 第三條路第197章 場中第111章 請示第483章 反了第114章 問話第642章 陰雲第4章 意外第404章 麥子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394章 又一年第520章 人心第673章 力量第528章 朝旨第38章 投壺第381章 太平侯第517章 平靜第410章 力士第572章 管事第608章 間子第434章 第三條路第630章 少年第48章 保證金制度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197章 場中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558章 歲祿第376章 愛好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429章 國公府第363章 江湖第605章 肅貪第477章 慘事第682章 破局第138章 推薦第251章 密奏第266章 環第599章 操守第599章 操守第578章 風車第242章 崩壞第117章 獵狐第647章 喜事第404章 麥子第155章 進宮第419章 應變第40章 鬥技第485章 東朝房第420章 翻盤第610章 羅網第147章 奏對第574章 內助第240章 不虛此行第250章 內閣第526章 後援第86章 商議第634章 說獄第634章 說獄第391章 收服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693章 底氣第37章 招兵買馬的開始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四章 反制第16章 楊大老爺第351章 秘事第351章 秘事第392章 潛伏第307章 好奇第390章 縣衙第231章 滿足第262章 夫妻第651章 錢糧第608章 間子第277章 索駕帖第142章 交心第376章 愛好第63章 發財大計第624章 變化第370章 學校第204章 滅火第112章 罷朝第2章 靜夜思第169章 送行第345章 大人到第393章 狂奴第580章 學堂第388章 約定第550章 生民第501章 不行第131章 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