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草原

這麼一點小事,也值得這位都督來說?朵兒深以爲怪,不過,他是個粗線條的人,根本不細問這些事。

事實上,這大宅子裡頭的事,朵兒多半是掛個名,日常事物由伯顏來管,找的蒙古人也是伯顏帶着人管訓,防衛內外總務什麼的,都有相關的部門來管,朵兒名義上是掌總兒,其實就是一個甩手掌櫃,任事不必理的。

其實叫朵兒來,就是藉助的他家在蒙古人那邊的威望。朵兒家可是三輩子在大明爲官了,洪武年間就降了大明,一路從低級武官爬上來,雖然朵兒升到錦衣衛指揮使是因爲和曹吉祥走的近,但這樁關係早就撇清,草原上也不知道朵兒家族捧的是沒卵子的宦官,大家來,還是奔他家來,奔的是大大咧咧,大碗酒,大塊肉的朵兒。

當初張佳木在朵兒家見到那麼多蒙古人時,心裡就已經有了打算,今日情形,不過是當時腦海中情形落在實處罷了。

“保喇那裡,”張佳木斟酌着問道:";有什麼新聞沒有?”

“倒沒聽說什麼。”朵兒大大咧咧,大巴金刀的坐在張佳木下首,現在能在張佳木面前保有真性情,說笑不拘,而且簡直是平等視之的舊友,他也是不多的一個了。張佳木一問,他便答道:";這個狼仔子老實了一冬一春,忍了最難熬的時間都過去了,現在是夏天,草原上青草長的比人膝蓋還高,青草綠水藍天白雲,是牲畜長膘的好時候,這個時候也是牧人最忙的時候,放牧,打獵,知道麼,黃羊現在肥的很,過幾個月就更肥美了,支個鐵叉子,用木頭烤了,油脂滴下來,香,真香啊”

朵兒雖然已經內附多年,和漢人幾乎要沒區別了,蒙古話都不大會講了,但祖宗留下來的東西還留有不少,此時說起蒙古草原上的情形,竟是手舞足蹈,興奮而不可言。

見他如此,張佳木想待取笑他幾句,卻見伯顏一夥都是在臉上露出嚮往的神色,張佳木先是一驚,接着便是一陣感慨。

大約不管人走在哪兒,過了多少代,都會思念自己的根和故鄉吧。

而他的故鄉,又在哪兒呢?前世後世,莊周夢蝶,誰說的清

想不明白,就不必想了,張佳木向着朵兒含笑道:";將來打仗的時候,如果叫我去,我就請旨把你帶上,叫你做我的副將,到時候,我親自射來黃羊,用最上等的馬奶酒,聽着馬頭琴,我們痛樂一場。”

他說的朵兒眼睛發亮,當下這個矮壯的蒙古漢子猛站起身來,抓着張佳木的胳膊,道:";佳木,我們蒙古人說話可是說話算話。”

張佳木笑道:";我們漢人也是一口唾沫一口釘。”

朵兒自知失言,圓臉一紅,原本翹的老高的鬍鬚也是微微一抖,他知道張佳木最忌諱這個,說來也怪,當時的漢人都自承漢人奸狡而蒙人質樸不文,但忠誠可靠,不過張佳木向來不大喜歡這個說法,當着外人,他從來不怎麼反駁人,對自己人,卻也是從來不覺得漢人在信義上不如蒙古人。

漢人有壞人,蒙古人也未必沒心眼,張佳木的這種觀點贊同者不多,不過,這位從善如流的大人在這種事上卻異乎尋常的固執,無傷大雅,各人也就不和他爭論了。

說來倒也好笑,這些蒙古降人,對到草原上打自己的同族倒是一點障礙也沒有。其實倒也難怪,當時的蒙古大部是分爲瓦刺和韃靼,小部落分的七零八落,又恢復到成吉思汗一統蒙古之前的狀態,光是東北內蒙一線的土蠻蒙古就得有好幾百個部落,蒙元時封的王爺們現在搖身一變又成了大大小小的汗,各自遊獵,各自爲戰,春夏時養馬放牧,秋天就到漢人的地方搶一把,搶到就過個肥年,折了本就苦捱活捱,說白了,就是一羣大大小小的強盜集團,算是大明身上長的一個毒瘤,算不上傷筋動骨,但也汲取了大明的養份來壯大自己,放任不管,影響心情和形象,認真去管,卻又得傷及自身。

成祖年間,耗天下財力五徵蒙古,每次都是數十萬人的規模,光是動用的運糧民夫就無可勝數,往往大兵出動前幾個月,從北京到宣府大同等地的軍州已經在動員百姓運糧儲備前方了。

也就是在永樂年間那樣的龐大國力能夠支撐這樣的遠征,但殺雞用牛刀,打蒼蠅用導彈,蒼蠅蚊子沒打着,自己累個半死,內傷了。

太耗財力了

這種大規模的遠征,宣德年間又進行了一次,然後就再難以爲繼了。

打來打去,到也先恢復實力,也算是一個唯一想恢復蒙元風光的蒙古人,可惜他不是黃金家族的後裔,撐死了做了個太師,辛苦一遭,機會是有,不過在於謙的努力下,也先又灰溜溜的回去了。

就在也先打北京的時候,在城頭上用磚頭砸他的人之中,他的蒙古同袍也很不少呢。

象朵兒這樣,聽說去打蒙古人就高興的兩眼放光的蒙古人,怕也不在少數。

“依你看來。”張佳木又問道:";石彪這廝,是不是保喇的對手?”

“保喇好歹是也先一手栽培出來的。”朵兒面露不屑之色,想了想,答道:";也先說是控弦二十萬,實則甲士在十餘萬左右,精銳則是在四五萬之譜,這個數,是錯不了的。”

“嗯,這個我們要查,不能憑猜。不過,我看你說的也差不離。”

“如果真有二十萬精銳,當初北京城下,他就不會落個敗走的結局了。”朵兒皺眉道:";人太少,平陰王可不會那麼容易就殉國。”

成國公朱勇他們的先頭部隊,都是三大營精銳,朱勇親帥五萬,是曾經和他一起從喜峰口出而擊朵顏諸部的精銳。

一戰盡沒,那可不是王振帶的連後勤部隊在內的幾十萬人那幾十萬人,裡頭有大量的文官,太監,夫子,京營兵中的二三極部隊也在其中,皇帝身邊的禁軍當然是精銳,不過人數也不太多。明軍土木一戰的主力,其實是朱勇在內的前鋒部隊,那十餘萬人先後落敗,先後全軍盡沒,這個結果,可能是當時的人難以想象,甚至是很難接受的慘痛事實。

朱勇雖不如其父有武略,但也是身長魁梧,尊禮士大夫而沉靜有禮,溫和堅毅的一位國公。他自己曾經親帥部曲數次出征,戰場經驗就算不如張輔也是相差不遠,但一戰之下,全軍盡沒,也先所帶的部隊如果人數不夠,或是戰力不強的話,則根本沒有這種可能可以一戰把朱勇的五萬部下全部打光。

“嗯。”張佳木臉上也是露出鄭重之色,土木之敗,是大明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也是大明最痛的一仗。

此仗光是國公就戰死兩位,其餘侯伯數十位,大量的靖難武勳侯伯世家喪身於此役,從景泰年間于謙獨掌重權,再到天順李賢,文官和勳戚,其實也就是文官和武臣的勢力此消彼長,文官越來越強勢,武官越來越勢微,土木之變,可以說是絕定性的原因。

這一戰後,武臣擡不起頭,大明對蒙古也是採取守勢爲主,再也攻不起來。就算是一代名將戚繼光總理薊鎮時,也是用車陣防禦爲主,說是想煉十萬精兵北上,當時的明廷也是想也不敢想,根本就沒有財力和物力來支持戚繼光的龐大煉兵計劃了。

幾十萬精銳盡喪,等於是一個王朝被打折了脊樑,就算是蒙古一天比一天衰落下去,大明竟也是無法可想,接着失大遼,廢奴爾幹都司整個邊防就是在一天接一天的萎縮下去,可以說,大明疆域除了開國時的曇花一現外,其實基本上就是長城一線和遼東邊牆,一代王朝,沒有把龍旗插到西域,說是武功可比漢唐,無論如何,都只是一種自我安慰的囈語罷了。

“當然,保喇也是一蟹不如一蟹。”朵兒對保喇這個瓦刺的先首領先是不屑的樣子,他搖着頭道:";此人雄才大略是談不上的。太師雖然不識時務,不過好歹是個英雄人物,保喇,一隻喪家之犬罷了。我看,他長久不了。但此人好歹是比石彪強些,石彪麼,大同精銳全在他手,精兵強將盡歸他節制,不過教他北上出擊,他也是沒有這個膽子的。守城打幾個落單的人,割了首級報功,石彪所爲,也就僅此於此罷了。”

說到最後,朵兒攤手苦笑:";一個強盜頭子,一個是尾大不掉的藩鎮。大同備邊則綽綽有餘,出擊則心有餘而力不足,要我說,石彪對內的隱患可比他對外的功勞大的多了。我曾經和皇上說過,皇上不置可否,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也先之後,蒙古人確實是沒有英雄人物了,一直得到小王子的出現,纔給正德年間的邊防添了不少的熱鬧,到後來達延汗小王子一死,蒙古人又開始尊崇達賴喇嘛,信了黃教,這以後麼,就也不必提了。

張佳木笑笑,向着衆人道:";總之,大家好做,我不管石彪怎樣,蒙古人年年犯邊,老是來打秋風,這個惡鄰,得好好教訓一下,打服了,將來再說其它。”

衆人皆是拜服,而張佳木負手而立,做睥睨萬方狀,心中倒也確實是豪氣十足,風起雲涌

第610章 羅網第258章 賀喜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513章 喜事第72章 逼債第489章 勇士第598章 詢問第388章 約定第250章 內閣第43章 想錢想瘋了第249章 新聞第346章 廷仗第242章 崩壞第171章 遇真佛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343章 韃子第340章 餘百戶第382章 石府外第53章 彈劾第596章 德王第220章 縱騎第39章 比試第157章 算卦第370章 學校第166章 威風出隊第476章 轉機第300章 零一章國本第64章 放賞第563章 意氣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377章 閣老第512章 封侯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692章 潛藏第481章 逃脫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81章 大變將起第473章 關鍵第622章 改制第472章 進步第270章 手弩第175章 提醒第280章 一未來第507章 仁政第505章 深宅第656章 關節第210章 財富第315章 狂歡第590章 驚雷第596章 德王第679章 探聽第197章 場中第592章 流言第153章 狂潮第478章 謀劃第7章 百戶威風第684章 淒涼第591章 正道第356章 分贓第20章 變故突起第169章 送行第605章 肅貪第19章 最大贏家第258章 賀喜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614章 規則第85章 斷指第300章 大宗小宗第81章 大變將起第36章 錢皇后第54章 拍花子第689章 集團第72章 逼債第410章 力士第419章 應變第648章 選擇第31章 升官第49章 兩面小旗第588章 通風第42章 請教頭第84章 坳相公第45章 挑人第536章 演禮第167章 抓人拿人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657章 計較第279章 討教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515章 君恩第275章 出操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二章 望樓第217章 白馬第61章 謝賞第323章 編號第527章 先聲第662章 監軍第537章 打趣第109章 徘徊第477章 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