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儒臣

張佳木心底的話,卻也不便全然托出。懷恩剛剛雖然很客氣,但拒人千里之外的意思也是很明顯的,牛玉這樣的太監雖然和他做對,但風向一不對,就會立刻投向自己這邊。但懷恩這樣的人,禮不受,威勢不受,將來只怕會是一個很棘手的人。

會變通的人張佳木不怕,怕的就是食古不化啊。

倒是懷恩這樣的人,不在東宮老實呆着,卻被弄到司禮監去,不知道是誰弄的手腳,是不是有意而發,這一層,也要好好打聽清楚了纔是。

從西華門迤逶出去,曹翼一羣人果然早就等在外頭,王增的下人也在,兩人相視一笑,彼此道:“晚上再見吧。”

現在關係已經不同往常,以前只是朋友,現在卻是正經的連襟,另外還是同事,上下級,彼此自然也是覺得關係更近一步,親近了許多。

張佳木晚上在家裡見人說事,自然也就要多了王增這麼一個人了。

“小王相公,似乎也有喜事啊?”

曹翼一邊牽着馬上來,一邊向張佳木問道:“瞧着似乎挺歡喜的樣子。”

“不錯。”張佳木心情也不壞,笑道:“這廝在我面前裝着撇清,似乎不高興的樣子,其實他心裡比誰都高興,這廝,嗯,讀書人都一樣,就是矯情”

“沒錯,所以說,頭巾氣什麼的,最討厭了。”曹翼一聽張佳木在這裡批評讀書人,心裡雖然還不知道是什麼事,不過也是立刻附合起來。

大明文武對立已經很嚴重了,武臣討厭文臣指手劃腳,文官搶去了五軍都督府大部分的權責,把軍需後勤還有武官檔案升遷全弄到了兵部去,地方衛所的補給也得靠各地官府接濟,行軍之時,更是由文官做監軍或是主官來統一調配,江西討伐礦工一戰,就是文官巡撫巡按等御史都御史爲主帥了。

至於平時巡撫對武臣的挑剔,管束,刁難,那就更是罄竹難書了。

石彪和石亨議撤巡撫,雖然行不通,但也反映了前方武將的情緒,就這一點而言,張佳木也是心知肚明。

這會兒聽着自己心腹手下的報怨,張佳木也只是一笑,不過,身邊過來幾個文臣,聽得曹翼的話,都是大爲不滿,有幾個都是冷哼出聲,斜眼瞧着胡說八道的曹翼。

“戚,有什麼,嚇唬誰啊。”

曹翼雖然是老實人,不過跟在張佳木身邊久了,脾氣倒也真的是見長了。

“好了,閉嘴。”

路過的文臣雖然多半不認識,不過在宮禁這裡出入的,肯定都是不遠處文樓裡內閣的人。其中有一個,倒也確實眼熟,正是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右贊善的嶽正。

官不是極品,但嶽正的脾氣倒是極品。入閣辦事沒幾回,倒是頂的皇帝不善,好幾回,都弄的皇帝下不來臺。

要不是朝廷要嶽正做一塊招牌,恐怕這位仁兄早得出外去做府縣官去了。這樣的官員,鋒銳太利,實在也不是好共事的人,就算同爲文官系統裡的人,恐怕對他也早就煩了吧。

平時嶽正就對張佳木不假辭色,從不招呼,今天自然也不會例外,匆忙而過,也不介意曹翼所說的話,只是自管自的匆匆走了。

“這廝今天倒還識趣啊。”張佳木一邊翻身上馬,一邊忖度道:“平時要是曹二說了這等渾話,嶽正這鬍子還不得上來拼命?今天是抽什麼風呢?不對,一定是憋着什麼牛黃狗寶,準備着往外掏哪。”

……

張佳木的猜測也是一點不錯,嶽正匆忙進去,就是要見幾個人。

這幾個,自然都是他的得意門生,這一次天順元年的會考嶽正也是考官之一,按慣例,主考官是恩師,會考官則按房認師,嶽正今天見的,就是自己挑出來並且力薦給主考選中的門生。

等他匆忙走入內閣的一處值房裡,靴子踩在金磚之上,囊囊而響,裡頭的人都是聽到了,不覺都是站起身來,等嶽正頗具威嚴的大臉出現在各人眼前時,大家都是一躬身,道:“見過老師。”

“這是國家內閣辦事的地方,”嶽正眼神裡雖然溫情一閃,不過語氣還是嚴酷的不通一點兒人情,他緩緩坐定,沒有了剛剛急步而行的匆忙,只道:“不要用私下的稱呼說話”

“是的,大人”

一個門生爲中書舍人,在內閣做點抄抄寫寫的工作,算是嶽正很喜歡的弟子,生性要隨和跳脫一些,不象嶽正別的弟子,不是深沉多智的樣子,就是淵博靜雅,要麼就是太過古板。

他這麼一應,嶽正咧咧嘴角,算是笑了一下,見老師這麼着,衆弟子都是鬆了口氣,圍着嶽正團團坐了。

“有件趣事,”嶽正緩緩道:“正好和你們說一下。”

說的自然就是剛剛在門口聽到曹翼無理的話,嶽正話一說完,來自山西的楊繼宗便站起身來,胸口氣的起伏不定,怒道:“大人怎麼不和他們理論?宮禁門前,內閣不遠,怎麼敢如此有辱斯文,真是太大膽狂悖了。”

“此輩氣焰囂張,”崔浩在一邊緩緩道:“由來已非一日,非口舌之爭可以挫之。”

“唔,說的是了。”

嶽正對崔浩這個弟子是最爲滿意的,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什麼是都取乎於中,最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辦事也是不溫不火,但事事有章法,從這個弟子身上,他看到了自己一直敬佩有加但深知遠遠不如的李賢大學士的影子。

如果親取的進士弟子中出得這麼樣的一位傑出人物,也就不枉此生了。

老實講,現在也是文武之爭的關鍵時刻。文臣除了在後勤上已經爭得主動外,還要兵部有更大的權柄,而且,他們也爭到了手。

以前是武臣出征,到五軍都督府領印信,現在一切手續都在兵部。

而且,遇有重大軍務,也是由太監並內閣到兵部一起會商,這件事也是形成制度,武臣雖然不滿,也是沒有辦法了。

但出征之時,武臣都是候伯身份,至兵部時,反而要堂官下階相迎,這和後來總兵官至兵部大堂跪拜而受印的威風,相差可就太遠了。文官心中當然不滿,但更不滿的就是現在有大征伐都是侯伯領將軍印,由太監監軍出征,文官只是包辦後勤,戰事不得過問。

沒有權柄監軍或是領兵,戰功自然全是武臣的,每戰之後,總得記功,時間久了,又是一批新的侯伯。

國朝典制,公侯伯駙馬位在一品以上,文武大臣不能均禮,一直這麼讓武臣打下去,就算把後勤線給掐了,武臣也是一直有機會凌駕於文官之上,這如何得了?

嶽正知道,李賢現在正在爭取文官多做監軍,或是多多以都御史的身份領兵,能多出一些允文允武的文臣,以後此消彼長,自然就大爲不同了。

這盤棋,還要下很久,現在說起來自然爲時尚早,所以以他的性格,提起這個大的爭端來時,也就只能緘默不語了。

老師雖然無話,大家開了話匣子,卻還是忍不住多說,議論最多的,當然就是大同總兵官石彪。

“你們不必再說他。”嶽正聽了一會,衆人只是亂髮牢騷,他便作色道:“彪乃侯爵,乃大明柱國,豈能私下輕侮。若是不滿,可以上章彈劾,唉,現在真的是豺狼當道,然則,衆皆授手後退,誰能除暴,嗯,誰能除暴?”

崔浩其實最近和彭時走的很近,知道這位閣臣對石彪的事也有一些動作,只是彭時和李賢走的近,也不喜歡過於古板不近人情的嶽正,就看此時就知道了,一席話把自己門生也全掃了進去,讓人頗感無趣。

呆了一會兒,和老師說了一些內閣和翰林院的事,見嶽正再沒有什麼事交待,崔浩便站起身來,笑道:“老師,恕學生要先告退了,公事一會兒就能辦完,學生還有些私事要辦,就不在老師這裡伺候了。”

“哦,你去吧。”嶽正入閣之後,除了每天發牢騷之外,也真的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可辦。當然,每到朝會時,必定是要發一通議論的,話鋒掃盡全部同僚,一個不饒,所以時間久了,真的是人人嫌惡。

不過,他自己卻不知道,這會子叫一個學生研了墨,自己興致勃勃的構思文章,準備痛陳最近宦官在直隸和河南山東等處搶地,一搶便是數百頃之多,此風不殺,將無以爲國。

崔浩卻是知道,皇帝自己對莊田都很有興趣,現在曹吉祥更是到處搜刮土地,光是明面上的土地才六七十頃,其實則十倍也不止,嶽正這奏章上去,徒惹人嫌,恐怕在內閣裡也是呆不長了。

想到於此,崔浩又覺慚愧,又是敬佩,不覺頓首而叩,只道:“學生去了。”

“咦?唉,你何必如何?”嶽正只道這個學生多禮如此,不覺起身,還了一揖,然後埋怨道:“下次不要如此了。”

“學生心中感佩,方至如此。”

“這算什麼。”嶽正夷然道:“我輩讀書人,胸中正氣浩然,讀書所爲何事?豈不就是爲此?象那張佳木一樣的鷹犬走狗,這等事,我們能指望他嗎?”

第645章 無聲第375章 創作第580章 學堂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182章 顧全大局第498章 決死第592章 流言第644章 黯淡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14章 新的任務第545章 離間第694章 詔旨第125章 奪門第278章 營房第249章 新聞第513章 喜事第40章 鬥技第266章 環第591章 正道第578章 風車第395章 英雄少年第532章 新職第63章 發財大計第171章 遇真佛第637章 銀本第280章 一未來第606章 妙棋第219章 校閱第389章 暗樁第31章 升官第348章 踏實第635章 震動第293章 不得勁第393章 狂奴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576章 家人第263章 等待第163章 金牌第195章 贖身第678章 奔馬第470章 選鋒第350章 世家第122章 發動第122章 發動第661章 流言第673章 力量第3章 點卯第260章 受辱第429章 國公府第416章 過門第623章 變法第85章 斷指第258章 賀喜第112章 罷朝第502章 宮保第363章 江湖第339章 不仁第270章 手弩第284章 請罪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598章 詢問第656章 關節第232章 論政第240章 不虛此行第184章 文官第172章 結納第128章 早做謀劃第297章 翻第218章 入場第196章 進場第513章 喜事第333章 盛怒第153章 狂潮第271章 營嘯第207章 收權第30章 處理意見第487章 強弩第293章 不得勁第222章 閒談第590章 驚雷第475章 鐵壁第362章 寶貝第409章 拜賀第61章 謝賞第198章 世家子弟第673章 力量第576章 家人第70章 贈馬第125章 奪門第61章 謝賞第371章 收益第63章 發財大計第492章 發令第3章 點卯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308章 沸騰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688章 王增第111章 請示第362章 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