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收成

京師近郊的麥子已經熟透了小黃甸甸的麥子被沉重的麥穩壓彎下了腰,農人們已經開始收割,到處都是割下來的麥子和鐮刀割下來的麥杆。

除了小心收好的麥子,連麥杆也被一捆捆的扎束起來。和後世不一樣,幾百年後成爲累贅並污染空氣的麥杆在現在還是好東西,而且草束還是正經的正賦和軍資,每年收入多少都是有數字記錄在案,並不能馬虎從事。

張佳木的莊園有三萬一千七百餘畝,多是早田,水田原本有一些,但已經進獻給太子做宮室莊田,他自己所留有限,預備找一些好的枚米稻種,收了麥子之後就下種秧苗,收成上來自己夠吃就成了。

其餘的田就轉種一些別的作物,等待種值下一季的麥子。

北方和南方不同,南方現在是一季麥子一季稻子,或是兩季稻,有的地方,比如靠南方一些還有三季稻,這樣一來,收成就比北方高的多。而且也富裕的多了。

南北自然環境不同,水利、肥料、地力等諸多方面造成了收成的多有不均。西北一畝地收半石糧,甚至更少,北方是一石一石半,江南兩湖產米的地方就是一畝最高六七石,差距太大了。北直隸這裡,說不上是特別惡劣,但也不是地力特別好的地方,河流也不多,所以水田彌足珍貴,水,是一切的源泉,有了水就可以種值水稻,可以養魚,然後挖塘泥爲肥料,在沒有農業工業的時代,大量的河流就是財富,在中國,起初是黃河流域,接下來是長江流域成爲財富和文明的中心,有明一代,進士最多的是江南,財富最多的最富裕的地區,亦是江南。

“娘,收成不壞。”天氣已經很熱,雖然不必下田作活,還騎在馬上,但畢竟身量很大的年輕男子,張佳木還是跑的一頭一臉的汗,三萬多畝地,分割在十幾個村落裡,範圍也很大,就算是騎着馬也累的夠嗆。

徐氏和張家小妹都坐在一輛馬車裡頭,孃兒倆很少能出城,這回出來走走看看,雖然這會兒莊上都忙着搶麥搶收,供應定然不如平時,不過光是看看村景,一家人就已經開心的很了。????張佳木最近也是一副閒閒在在的模樣,各方勢力都到了偃旗息鼓等候變化的時候,錦衣衛的改革也已經基本就緒,底下就是一步一步慢慢的深化,不是特別重大難辦的事,也就不需要驚動他這個都督了。

幼軍的事,有範廣和陳逡操心,他更是甩手。只是平時隔三岔五的就去營裡一回,看看操,發些搞賞,陪太子射箭騎馬,維繫感情和在幼軍中的威望,也就是如此而已。

京城裡暗流涌動,表面上卻是平靜的很,錦衣衛的各方勢力經過整合,殘民害民的事少了很多,辦案子的效率卻是高了十倍也不止,拍花子的,念秧的、販苦的、偷兒賊兒什麼的都被掃了個七七八八,現在順天府和五城兵馬司都對錦衣衛感激至深,雖然無形之中,他們的權力被侵奪了不少,但以前的規費不少,而責任變輕,這自然是誰都樂意的事情,無形之中,京城治安已經全面落入張佳木之手,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只是在當時還沒有什麼人注意罷了。

事情不急不慢的做着,唯一讓張佳木頭疼的就是錢財。他要錢,大宗的錢。皇帝給整個錦衣衛的俸祿也就夠勉強溫飽,更多的好處是大家自己收的規費來下發。現在京城之中已經全面整合,每個月收上來的銀子扣除下發給校尉軍官們的,剩下來的也就是隻夠維持辦公經費,一旦有需要大的動作,就很難做到收支平衡,最近這段時間來,對外地錦衣衛的整合也到了關鍵時刻,京師裡開辦了不少培機構,還有緩騎的擴大練裝備什麼的,全都要錢。

一想起這個”坐在衙門裡頭,就算喝着茶也忍不住心煩,外頭搶收糧食,想一想,悶在房裡還不如出門轉轉,於是一家老加上近衛,還有年錫之和幾個舉人出身的門客幕僚,再加上任怨幾個親信夥伴,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城來,見着搶收糧食的情形,就算再多的煩心事也全拋光了。

幫着張佳木打理城外農莊的是個老成*人,姓劉名全,原本是在山東齊王府裡效力,看不慣齊王府欺壓百姓回的京城,張佳木打聽到他,知道這人是個。行家,管莊田不是件輕鬆的事,很多家。一說就是幾千上萬頃的地。收成有多少呢?有時櫻階且帆是入不敷出,白瞎銀子,所以勳戚之家才又拼命兼併,用數量代替質量這種蠢法子,然後開錢莊,當鋪,絲廠,多方取利,但其實就根本來說,現在這會兒除了海洋貿易,就數種地最賺錢了!

“大爺,累壞了吧?”

騎着一匹菊花青兒馬,一路跟過來的劉全卻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這時候管莊反而是最清閒的小收麥前要騰清庫房,聯絡收糧的大商人,談斤頭講價格,預判收成和麥子的成色,打點應繳的賦稅,怎麼繳清,打點衙門官府,提調人手,這都是收麥前就該落實的事。收了麥子,自有一整套的流程,忙停當了,總得一個月多才算結束,再下來就又是種新作物,在入冬之前那是操不了的心,反而在收麥這幾天的這幾天過程中,管莊的頭兒們暫且沒事可幹,倒是能鞍前馬後的跟着張佳木跑跑。

挑這個時候下來,也是有講究的。

聽着劉全的話,看着自己這個管莊執事,雖然精神很好,但也是六十多的老頭兒了,鬚眉皆白,這麼稱呼自己還是很有點彆扭的。

但這也沒有辦法,體的上的事,不叫大爺就叫老爺,因爲張佳木還沒成親就只能是大個,,想想還真是,再過幾年就成老爺了,這一時間心理上還真是有點扭不過來啊。

“嗯,不累不累。”張佳木笑着道:“劉老管莊,你纔是真辛苦。對了,我要請問一下,所有的瘧子,綜合算算,大約能收成多少?。

“成,我想想劉全答應的很爽快,這個問題原本就難不住他。雖然管事不久,但所有的莊子都在他腦子裡裝着,多少地,多少莊客,應收多少,上繳多少,留多少種子糧和口糧備荒,這都是管莊心裡有數的事。略想了一會兒,劉全便答道:,“三萬一千來畝地,咱得扣掉幾百畝水田不算,打寬了也就三萬整數吧,今年的年景很不壞,大爺事先又發了不少耕牛和挽具,還有鐵器什麼的,所以大夥兒心氣高,下的力也足小人估摸着,一畝地總得有兩石三四的收成吧。”

雖然說起來是很平淡,但劉全心裡是掩飾不住的高興,臉上也是一臉的得意之色,藏都藏不住。

也難怪他,直隸平原的糧食收成向來不大高,平均也就是一石左右,不好的年景一石也沒有,今年雖然是雨水順,張佳木也給了不少東西,老實說,也很難得有這麼大方的田主。但也是管莊要得人,一樣米養百樣人,不是所有人都踏實肯幹,也頗有耍奸躲滑心情不良的莊客。不要以爲小民百姓就好欺負,算算自己一家夠吃了,接下來就是任事不理的也大有人在,田主和莊客是對半分成,收的少了,狠心的田主就逼迫莊客,哪怕餓死佃戶也再所不惜。有的則是佃戶欺負老實的田主,少繳瞞收,故意耍賴,這種事也不是沒有。所以,管莊的人是否得力,也就是一年收成的關鍵所在了。

三萬多畝地,可以收到六萬多石的麥子,一石麥在這種時候最賤,因爲收糧的大糧商也會故意壓低價格。不過不怕,劉全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多方設法,在糧商之間周旋談判,預計拿出來出售的五萬多石糧可以賣到兩萬出頭的銀子,在當時來說,這是一筆不折不扣的鉅款!

皇帝一年的金花銀不過百萬小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去掉實物,可以收上來的銀子還不到兩百萬,一頭牛不過二三兩銀子,一匹好馬不過十來兩銀子,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值二三十兩銀子,一個京城裡的四合院也就是一百多兩銀子。????劉全相信,這麼一筆收入,就很能讓東家開心了。

“這麼多?。張佳木還沒有出聲,倒是一起跟出來的任怨忍不住大聲叫了起來。現在任怨也有幾百畝地的私產,是他這些日子來幾次立功受的皇賞,加上官職升上去了,分給他的規費也水漲船高,他又很會過日子,連飯都是在張家吃的”就是這樣,任怨攢下了一筆銀子,買了一個小莊子,算過了一年收成,小雞,豬牛羊,樹木等收益,一年能落個幾百銀子,原本以爲是很不錯了,不過和張佳木的收入一比,立刻就是有了巨大的失落感。

第2章 靜夜思第33章 上任第534章 聘禮第210章 財富第296章 機鋒第252章 臣不密第592章 流言第260章 受辱第641章 底線第320章 腐化第428章 不留手第544章 收發第179章 土地第695章 富強第548章 分府第149章 大宅門第560章 起始第660章 鑄錯第571章 家國第69章 太上皇第318章 慶賀第240章 不虛此行第225章 成全第41章 意外收穫第604章 奏事第252章 臣不密第97章 當年事第99章 沂王第218章 入場第184章 文官第293章 不得勁第603章 文思院第635章 震動第251章 密奏第602章 工匠第526章 後援第355章 春茶第117章 獵狐第556章 嫁妝第501章 不行第212章 死不足惜第397章 撐腰第641章 底線第199章 意外發現第632章 論吏第164章 釡底抽薪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379章 呈冊第412章 欲雪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35章 新案子第424章 變故再起第546章 謝恩第64章 放賞第407章 拜託第331章 慈寧宮第317章 傳奇第195章 贖身第262章 夫妻第87章 都督府第111章 請示第537章 打趣第507章 仁政第38章 投壺第420章 敬酒第596章 德王第362章 寶貝第389章 暗樁第48章 保證金制度第131章 抓人第563章 意氣第38章 投壺第578章 風車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陣第431章 起火第361章 葉宗留第149章 大宅門第470章 選鋒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674章 賞格第415章 曹福來第663章 部院第205章 謀反第529章 返京第652章 裁撤第197章 場中第177章 制度第410章 嫉妒第541章 新旨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200章 急智第205章 謀反第263章 等待第261章 行樂第436章 殺賊第173章 兼併第261章 行樂第647章 喜事第151章 攬事第128章 早做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