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軍中耆舊

二圳他的傑度。臉嚴峻的老夫人神煮也是和緩下協飢道:“莫要說老身多嘴,你那件事,也太荒唐了一些。”

“是”張佳木頗感侷促不安,但亦無辭可答,只得老實道:“詣天大罪,無可辯解

在場的人,都有資格說話,但張佳木現在的身份地位。彭城伯府也未必惹得起。

孫繼宗做爲主人,也是覺得老夫人有些過了,當下再三不安想了再想,便道:“當時佳木恐怕亦不知道知”

“不知道,亦是你的荒唐

老夫人阻住孫繼宗的話,堂堂侯爺,在她面前連一句囫圇話也沒有說完,但孫繼宗也只有苦笑而已。

孫繼宗一想之下,也是覺得後悔,老太太年過八旬,當年在宮中對着成祖皇帝那樣的雄主也是談笑自若,今晚這樣也必定是有她的理由。自己真是憑白送上去墊刀頭,好沒來由。

果然,老夫人說完,竟是安閒自若的一笑,只是道:“這件事,怕也是隻有老身才有資格管一管。你不要多說。我只問你,願不願意尚主?。

這句話一說完,張佳木已經張大了嘴巴。好象雨天被雷擊中的蛤蟆。他一生人恐怕都沒有今天這麼失態過。呆了半響。張佳木才呆着臉道:“太夫人可能有所不知”

“不知道什麼?。彰城伯夫人老而彌堅,立刻答道:“我倒不覺得有什麼事我不知道的

這一次是順德公主跳出來趟渾水了:“老夫人,小張大人已經有重責在身。嗯,這介”這咋”老夫人明白沒?。

“很好啊老太太微笑着道:“皇家怕外戚專擅,以至有兩漢外戚爲大將軍,唐楊國忠之禍。但本朝家法甚好。我倒不覺得佳木會做楊國忠。況且,就算他想做,亦無此機。

老太太年過八十,看起來隨時都能入土的人,詞鋒卻是如此犀利,確實,本朝和兩漢前唐都大有區別,軍權分掌於勳戚,武臣與太監之手,而且絕不執掌於一人一派,三大營是勳臣和武官勢力,太監是監督,而四衛營則是太監總之,武臣牽制,所以本朝不管是哪個大太監和武臣勢大,只要皇帝一道令旨。頃刻就能捕拿入獄,一點機會也沒有。

而且,有東廠,錦衣衛,想造反幾乎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地方則是有藩王,文官,中官鎮守。武臣等幾方勢力,就算京師有命,也要面臨各地藩王的反撲,成事的機會實在太渺茫了。

最爲重要的。就是文官勢力越來越大,勳戚武臣已經被壓制,太監勢力都可能要受制於文臣,更遑論其它。

所以大明近三百年,只有到了末世纔有君權旁落,出現軍閥和權臣,不過,那時候距離徹底玩完也沒幾年了。

所以老太太的話。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只是皇家向來要講穩妥。不喜歡出現一咋小有可能難以管制的權臣罷了。

“太夫人,我實在無辭以答想來想去,張佳木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什麼主意,此時從政治上來說,也是禍福難測。他只有答道:“此事非臣下可想,所以

“不必說了”。彭城伯夫人斷然道:“你的意思我懂了!但有很多事,恐怕連你亦不知道。老身倒是覺得,這件事挺好,本來老身是不問外事的,不過有人求到我頭上了”嗯,好吧,萬事有我。”

從內宅出來,孫繼宗的臉上表情也是變幻莫測。現在勳戚之家對張佳木有所保留。只是因爲對方前途還沒有徹底有定論。雖然結好於太子,但皇帝春秋正盛,當政的年頭還早的很。張佳木是否能寵信到底,而不是象當年紀綱那樣半途而止,也是很難說的事情。但如果張佳木以現在的身份備列駙馬都尉班中,封爵可能會有影響,駙馬已經等同於伯爵,再封爵可能就難了。但只要有駙馬的身份到手。張佳木這一生權力可能會被錄奪,但富貴得保,性命無憂矣。

除了國初時有兩個駙馬倒黴蛋出過事,國朝近百年來,駙馬一撥接着一撥。皇家對女婿也是很給面子,就算多有不法情事,也是向來置之不問的。就算將來張佳木失寵,文官彈劾,也是沒有辦法要他的小命了。

既然這樣,對張佳木的關係就要重新考慮一下了。一路過來,重新回到請客用的七橄寬,三猛深的大廳內,仍然還是彩燭與燈籠交相輝映,把個諾大的大廳照的通白透亮,黃白臘都是各地要貢給宮廷京師的貢物,勳戚之家每年自然也能分到不少,

一般的寒家小戶。用的是燻人眼的油燈。就那樣也捨不得多點。天一黑就抓緊吃飯,吃完洗涮了就吹燈上牀,除了家裡有讀書應試的書生,不然斷沒有晚上長時間點燈的道理。油錢,在小百姓來說也是很貴的。

在場的貴戚們當然不會有這種心思,國朝到了都督一級的武官。十之八九已經全部是世襲。祖宗穿着破衣,手持竹權,穿着草鞋打跑了蒙古人,血汗功勞,便是大明太祖大誅功臣的同時,也留下了大量中下級武官的性命和他們的富貴,並且親口允諾,富貴共享之。所以文官的進步之階很嚴格,文官隊伍也有一個穩定的數目,可是武官就不同了,大量的恩蔭世襲和皇帝加賞給後族親戚勳戚之家的名額,武官隊伍在洪武年間就大爲漲長,現在武官已經過萬人,並且到了明朝中期,武官一度達到了十萬人之多。

又不需要考試,就算是考弓馬也不嚴格。就算是侯爵家的廚子也能加百戶。良莠不齊,武官素質嚴重下降,倒也難怪文官瞧武官不起。而且就算是武官自己,也是瞧自己不起了。現在到還好一些,在場的都督多是世家子弟,幼習弓馬,讀兵法,學帶兵,自有一番氣度尊嚴。

等張佳木與孫繼宗進來,都督們都站起身來,黃花梨打成的官帽椅上,也有幾位中年男子矜持身份,並沒有起身相迎。

直等孫繼宗把那羣都督介紹過了,才又把張佳木請到幾們勳臣身邊。要做介紹。張佳木攔了一攔,笑道:“倒不必勞煩侯爺了,下官認識的

確實,他現在是天子第一寵臣,執掌的又是錦衣衛,眼前這幾個除了懷寧伯外雖然都是生臉,但不妨事,他全部認得。

當下一一見禮,自然是先見皇帝現在較爲寵信的懷寧伯孫鏗,他雖是都督同知,從一品的武官,但見着這伯侯,還是得大禮參拜。

“下官見過懷柔伯

“張大人不必多禮,請起

“下官見過恭順侯

“呵呵,老熟人了,不必多禮了啊

“下官見過東寧伯!”

“嗯,本爵與張大人初次見面。不過聞名久矣,有空的話,本爵要和張大人討教一下弓馬功夫,聽說張大人射柳京城第一,不要駁老夫這個面子啊”。

說話的是剛從廣寧調回來不久的焦市,原本是教官,父親是蒙元的高官,後來襲指揮一職,在宣德年間就任指揮,在遼東備禦兀良合諸衛的襲攏,正統初年,積功至左都督,武官一品,後爲寧遠守備,屢敗蒙古騎兵。多次奪還被搶走的牛馬牲口和人民,所以聲名顯赫。特別是在遼東名將範廣被召而入內之後,焦禮已經是遼東一帶名聲最大。資歷也最老的一方鎮守大將。改元天順之後,皇帝念及焦禮和施聚等人的功勞。前一陣剛把這幾個武將從駐地召回。而且大加封賞。

焦禮原本只是左都督,入京之前,加封爲奉天瑚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東寧伯。食祿一千二百石,世襲不替。

武官到此地步,已經是人臣橫峰,這樣的老將,自然是不會把以智計百出。行事周密的錦衣衛武官看在眼裡,況且,邊軍不但是與京營不和,更加是與監視他們的東廠並錦衣衛不合。一個武將要是喜歡一個錦衣衛官,那才真的是活見鬼。

如果不是張佳木有弓馬騎射無敵於京營的勇名,恐怕焦禮連和他說話的興趣也是欠奉了。

這種老將心理,張佳木自然也是明白。以焦禮教官的身份更容易見信於朝廷。

說來也是活見鬼,朝廷覺得漢人將領可能會造反,漢人文官也不大靠的住。但是一心向着蒙元而又被迫投降的勒官在忠誠上反而是絕無問題,所以朝廷對勒官別有一番信任,非尋常漢官可比。象焦禮這樣的數官,從永樂年間就效力朝廷,現在是靠着殺人的戰功積功至伯爵又有世襲鐵券,他還能把誰放在眼裡呢?

不過,他亦不是可被這種英雄欺人手段嚇到的人。當下只是一笑,想了一想,便答道:“充當一面,勇敵萬人。這是萬歲賜給老伯爺鐵券上的文字,說的是老伯爺當年出關打兀良合部精騎的事,現在下官後生後進。豈又敢和老伯爺相比?不必比了,哈哈

狀態不佳,只一章,抱歉。

第105章 設計第419章 應變第58章 賦詩第107章 盤查第502章 宮保第169章 送行第242章 崩壞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一章 狹路相逢第90章 新手下第679章 探聽第624章 變化第378章 示威第374章 族誅第32章 人生百味第500章 贏家第504章 寬恕第333章 盛怒第628章 所見第686章 肅清第2章 靜夜思第550章 生民第61章 謝賞第560章 起始第82章 重臣第577章 大事第142章 交心第1章 倒黴差使第671章 論道第13章 舊識第549章 吉兆第646章 議曹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367章 處處爲營第362章 寶貝第190章 斯文一脈第611章 聖恩第675章 做主第619章 迷茫第513章 喜事第57章 投帖第390章 縣衙第193章 販苦賊第469章 詭道第81章 大變將起第116章 後浪前浪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670章 密會第138章 推薦第36章 錢皇后第315章 狂歡第534章 聘禮第480章 知兵事第389章 暗樁第337章 儒臣第366章 動身第325章 星光第162章 希望第434章 第三條路第517章 平靜第27章 暗箭難防第656章 關節第512章 封侯第415章 曹福來第119章 惡客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548章 分府第75章 石彪第578章 風車第37章 招兵買馬的開始第345章 大人到第296章 機鋒第410章 力士第136章 意外之得第436章 殺賊第577章 大事第421章 決斷第545章 離間第550章 生民第306章 巧遇第351章 秘事第382章 石府外第49章 兩面小旗第69章 太上皇第184章 文官第51章 爭執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390章 縣衙第413章 哪一天第394章 又一年第133章 斷手第202章 告急變第397章 撐腰第430章 遇襲第505章 深宅第539章 謀利第294章 出行第602章 工匠第351章 秘事第388章 約定第163章 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