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太子露臉

哎,虛頭八腦的,你!,朱祁鎮心緒雖不大好,但也溉:孤比卜逗的一笑。接着又是不無苦惱的搖頭苦笑,向着張佳木道:“你看,年紀也不小了,不要說和你比了,到現在句讀還不行,對對子也不成,做文章吧,破題都不行,你說,該怎麼是好啊?”

皇上親述苦惱,用的是對親近子侄的口吻,親近是很親近了但事涉太子,如果認下來,現在得意,將來大大不妙。

張佳木連忙站起來,賠笑道:“皇上說這話,臣可不能不駁回了。太子殿下聖學豈是臣能比的?不說別的,太子的一筆字畫,臣再學十年也比不上。臣的底細,皇上還不知道?就跟着哈師傅打下練騎射弓馬,書本上的見識是有限的很了。也就是讀了幾篇千家詩,能識得幾介,字,看看兵書罷了

他的話,不盡不實,但也算說的很到位。太子的學問當然是不咋樣,但字畫是很好,這個皇帝也是知道。而且才過十歲,失學了好幾年,沒有人管束,能到這樣的水平,天資是很聰穎了。

原本知道的事,就是火頭上來,顧不上想。這會張佳木一說。皇帝轉念一想,不覺臉色和霧,當下點了點頭,笑道:“你也是滑頭,聯心裡清楚,你的字也很不錯。

“是!”張佳木笑道:“臣是練了幾年字,但不是臣瞧不起自己,實在是不能和太子的字比

他看了一眼扔在地上的匾額。笑着道:“皇上,考較殿下的功課,也不一定非是背書不可。皇上您想,太子又不要應試中舉,讀書爲的是什麼?是將來爲了治理天下用的,和那些書生學破題做文章,對對子,有什麼用?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當年建文帝可不就是這樣,好好的帝王,學成了書生樣”依臣之見,把古往今來的帝王治國的辦法,編述成冊,太子沒事瞧瞧,以史爲鑑,不是挺好?”

“咦!”朱祁鎮不得不表示驚詫了,他道:“這些你怎麼想到的?”

“臣就是沒事看看夾書,對了,臣想到了,是唐太宗說的!”

倒也不怪他,張佳木雖然小時學過些啓蒙的東西,但畢竟不是真正的讀書人,這些道理,如果換了穿越前的他,是必定說不出來的。

後世人,就算不是什麼史學愛好者,也不是什麼政治家,但好歹資訊發達,一些最基本的道理還是懂的?

從明清開始,中國人讀書就走進了死衚衕。多少聰明才智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一個那麼大的民族,從早到下。成天跟倫理學死瞌,看到小雞和母雞也說是天理倫常,然後就“感動”了,這一羣道學理學家,說起來是儒生,跟他孃的神棍有什麼區別?

明清的讀書人。四書五經能倒着背。甚至有不知道唐太宗是誰的。說起來是極荒誕的笑話,但偏生是不折不扣的事實。 Wшw ★TтkΛ n ★c ○

這是整個民族的悲哀,身爲一個穿越客,要是這兵見識也沒有,那也真是活見鬼。

聽了張佳木的話,朱祁鎮也不能不爲之動容了。在御座上想了半天,朱祁鎮才展顏一笑,頜首道:“雖然說的粗疏,但有你的道理在。不過,建文帝的話,你下回可不要胡說了”。

“是!”張佳木嘻皮笑臉的道:“下回可不敢說了!”朱祁鎮面向太子,笑道:“來,寫幅字來我看!”

這就算是變相的準了張佳木的話,今天不再逼朱見深背書了。這麼一來,朱見深原本很難看的臉色也迴轉了過來小小孩童在深宮長大,心計深沉,已經不是普通人可比,張佳木一心幫他,朱見深心裡當然明白,當下一邊派伺候的宮女磨墨,一邊用感激至深的眼神膘了張佳木一下。

萬氏向來是緊跟朱見深,這會兒也是笑意吟吟,秋波宛轉,一副春情萌動妖婆發浪的樣子。

沒一會兒紙磨好了,太子執筆在手,也是有點緊張。

小小少年回過頭來,向着張佳木問道:“寫什麼好呢?”

張佳木笑道:“太子心裡想什麼,就是寫什麼嘍。”他一邊說,一邊眨眨眼。朱見深也不是蠢蛋,當然立刻會意。

這會兒皇帝網復位,也派了官員去祭祀太廟和皇極殿的祖宗牌位,還有什麼事比名義更重要?越是覺得皇位來的有點問題的皇帝,越是要粉飾打扮自己。

就這麼一會兒功夫,朱見深已經想好了。

他揮毫潑墨,涮涮涮幾筆下去,四個大字已經寫在上好的宣紙上。張佳木拿眼一看,暗讚一聲:這小子不賴。

字確實寫的很好,皇家可不比民間,這會飢屁股的都不是紙。是蘇州府特別貢來的種特別薄的畦輛且是孝宗年間覺得太浪費了,才又改成了御用特別的麻紙。

皇太子要練字,筆墨紙硯都是上好的,師傅也全是館閣體的高人,要不然,朱見深後來也不會成爲名家。

要說起來,明朝的皇帝給人的錯覺是不學無術。比起清朝皇子天還沒亮就進書房的狠勁,明朝皇子教育是不咋地。但老朱家也不是全出廢柴,從憲宗到神宗,甚至是崇禎皇帝都寫的一筆好字,還有幾個畫畫兒挺不錯的。清朝帝王,說起書法來,也就是雍正的字還能看,乾隆那不要臉的到處題字,其實他的字媚而無骨,到處題詞,其實是到處獻醜,真的很二百五。

這是閒話,不提。眼前的朱見深顯然是過了一關,皇太子從五六歲開始就練大字,學畫,才十一不到的人。卓已經寫的很可觀。筆鋒飽滿,雄渾有力,古人寫毛筆字最講究的功夫是轉筆,一支筆在手指腕間怎麼轉,把字怎麼聯,這是最爲考究和關鍵的地方。皇家的字,就是要講究字大方圓,筆鋒有力,朱見深的字,在這方面是已經及格了。

畢竟還是年幼,功力還沒有到後來那麼高。

“好,真好!”

張佳木帶頭,蔣安和一大票高品宦官一起拍手兒叫好,萬氏和一羣宮女都是一副陶醉的樣子,原本只是比普通讀書人稍好些的字在如此氣氛的哄託下,朱祁鎮也是露出了滿意的神情。

好歹他兒子寫的字算不錯了,他自己十歲喪父,長大親政,誰來管他的功課。就一個王振沒事還能教他幾句,要說王振雖然誤國但對朱祁鎮的教導還真的很盡心盡職,而且總是裝出一副儒者的樣子,很迷惑人。但朱祁鎮的學問耽擱了,也是事實。

朱見深這一筆字,皇帝自己可就寫不出來。

“是還不壞當父親的總不會願意起勁的誇兒子,朱祁鎮只是淡淡一笑,點了點頭,道:“字也罷了,敬天法祖,這四個字的意思就很好了,這麼着,也算難爲他了。

到這程度,是很難得的誇獎了。特別是剛剛還在斥,這會就得了這麼個大彩頭,真真是難得的很了。

有念如此,朱見深對張佳木的感激之情,可就不必說了。

少年人的第一印象極爲重要,不象成年人,會從多方面考覈御量,最後纔會論定一個人的優劣於否。象朱見深這種年紀,對張佳木的第一印象就極好,這種先入爲主的觀念認識就很難更改了,當初張佳木從容不迫,武藝口才都是一等的棒,把一個威風凜凜的武清侯幾句話說退。這種威風能耐,深深的印在了朱見深的腦海深處,再到接他進宮,提醒復立,再有今天的援手,張佳木在朱見深心裡,終於成了一個極爲重要的人物。

“你今天來有要緊的事吧?”眼看日影西夕,過了春節一天日頭長過一天,但快五點的光景,天也快黑了,而且,宮門一會就要上鎖關閉,到時候要開門,就得大費周章,朱祁鎮揮了揮手,令道:“有話就在這裡說吧,太子先回去

太子還沒到能參與國事的地步,明朝家法極嚴,太子在即個之前是肯定不能干預國政的,當下朱見深向父親行了一禮,在大票的宮女和太監的簇擁下,回自己的寢宮去了。

“此子算是聰明”。看着太子背影,朱祁鎮終於在話語裡露出一點疼愛來。他道:“就是被小人所誤,打如今開始,可要好好督促他讀書

張佳木懂皇帝的意思,今天的事,可一不可再,難道朱祁鎮不懂他在幫着太子脫難?

他知道言多必失,索性不加辯解,只是答了咋。“是”然後就閉口不言。

不管怎麼說,想起景泰年間他和太子爺兒倆受的委屈,連太子的讀書都耽擱了,朱祁鎮心頭不能不感覺一點憤怒,外加鬱悶。

“說吧,有什麼事?”

屏退旁人,朱祁鎮喝了一口蔣安送上來的茶,接着揣起宣德年間製成的黃銅手爐,很舒服的往後靠了靠,等着張佳木說話。

“臣沒有特別要緊的事”張佳木笑道:“只是臣長了本事,現今學會算卦了!今兒得了一卦,想想要緊的很,所以趕緊進宮,給皇上稟報”。

第222章 閒談第41章 意外收穫第142章 交心第617章 酒樓第345章 過河卒子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261章 行樂第529章 返京第655章 艱難第473章 關鍵第417章 脫身第98章 長安少年第154章 提人第671章 論道第566章 入營第297章 翻第125章 奪門第146章 入宮第576章 家人第630章 少年第278章 營房第476章 轉機第578章 風車第208章 接旨第86章 商議第628章 所見第209章 破府第481章 逃脫第400章 變化第611章 聖恩第234章 道別第179章 土地第369章 休沐第254章 聰明第528章 朝旨第18章 內鬼第256章 打秋風第378章 示威第229章 震怒第679章 探聽第687章 周妃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133章 斷手第573章 放賞第688章 王增第100章 真英傑也第624章 變化第614章 規則第339章 不仁第369章 休沐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四章 反制第241章 造勢第405章 三患第47章 器材第483章 反了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四章 反制第522章 動員第204章 滅火第554章 伏子第138章 推薦第507章 仁政第135章 選擇第180章 先發制人第481章 逃脫第87章 都督府第338章 同年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二十三章第693章 底氣第267章 寶刀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625章 雄心第515章 君恩第38章 投壺第371章 收益第539章 謀利第502章 宮保第209章 破府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643章 忠奸第12章 靖遠伯第561章 制度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第52章 爲官之道第272章 軍法第472章 進步第599章 操守第607章 可惜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229章 震怒第663章 部院第492章 發令第680章 開恩第126章 敲鐘第517章 平靜第104章 萬宮女第273章 人情第543章 和買第103章 當年事當年情第154章 提人第561章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