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1)

草廬裡亮着油燈,楊天石伏在簡陋的桌子上寫着奏摺:“臣錦衣衛指揮使楊天石啓奏陛下……”

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金榜站在門口報告:“楊叔叔,楊爺爺在我家呢!”

楊天石一怔。

楊漣嘿嘿笑着坐在桌前,桌上一杯清茶,金充及夫婦忐忑不安地站立在楊漣身邊。

“沒什麼沒什麼,我就是來看看。天石說你病了,布衣也在這兒。”

“草民已然大好了。”金充及趕忙道,“不敢勞楊老爺掛念……”

“什麼話,天石跟我說過多次,這麼多年,你們夫婦不光是他的鄰居,也是他的恩人。”楊漣環顧着四周,“我呢,也跟天石說了多次,這裡嘛,不要住了,都搬到我那裡,從此就是一家人嘍。”

金妻接口道:“那敢情好。可天石的娘……”

楊漣一怔:“天石的娘?”

金充及忙圓場:“不不不,是草民之娘,天石叫草民之娘爲嬸孃。”

楊漣釋然:“你的娘就是他的娘,天石叫聲娘也是應當的。”

金妻趕緊再給楊漣斟茶。

楊天石急匆匆趕來:“爹,您怎麼來了?”金榜跟在後面。

楊漣一繃臉:“我不該來嗎?”

金榜上前恭敬地喊了聲:“楊爺爺。”

楊漣拉着金榜,笑道:“你那哥哥妹妹沒跟你在一起呀?”

金榜傻乎乎地不知如何回答,看着父母和楊天石,金家夫婦面面相覷,楊天石知道瞞不住了。

“金榜,你就告訴爺爺好啦。”

“布衣出事了嗎?!”楊漣一驚。金榜低下了頭,忽然擡頭,言辭透出委屈。

“楊爺爺不知道,從小就是他們兩個在一起,老是甩了我,這會兒誰知道他們倆窩在哪兒?”這個傻小子居然也有急中生智的時候。

金家夫婦長舒口氣,楊漣嘿嘿笑了,把金榜攬到了跟前。

“我懂啦,他們老是不要你,不要緊不要緊,爺爺要你,爺爺喜歡厚道的金榜……”

楊天石急着讓父親離開:“爹,該見的都見了,您也該回去了。”

楊漣又一繃臉:“誰說都見了?還有你娘……”

楊天石一驚:“我娘?”

金充及忙解釋:“嬸孃。”

楊漣糾正:“嬸孃也是娘!”

皇后的聲音傳來:“要說嘛,還是咱們的朝廷首輔有見識……”

衆人一驚,朝皇后的屋門口望去,門開了,皇后走了出來,金榜上前攙扶,“奶奶。”

楊漣恭敬地站了起來,金家夫婦與楊天石面面相覷,楊天石衝金充及微微搖了搖頭。

金充及上前與金榜一起攙扶着皇后,“娘,兒子以爲您老人家已然安寢,夜間陰涼,兒子送您進屋,再穿件衣服……”說着,竟是往裡攙送的樣子。

皇后扒開金充及,“本宮不用你管。”她從陰影處來到有光亮的地方,竟是一張化妝過的大白臉,十分詭異。

楊天石長長舒了一口氣。

金妻輕聲對楊漣解釋:“我娘腦子有點那個……”楊漣點點頭。

金妻迎了上去,親切地說:“娘,您老人家就不怕嚇着客人?”

皇后朝前走着,“嘿嘿,他可不是什麼客人。”說着,到了楊漣跟前,仰臉瞅着。

楊漣親切地讓座:“老人家請坐。”

金榜遞過棉墊,楊天石墊在椅子上:“娘,坐吧。”

楊漣瞅着,點點頭。

皇后大剌剌地坐下了,又忽地站起,“哎喲,楊大人在這兒,哪裡有草民的座位嘛。”楊漣笑着上前,攙扶皇后坐下。

“您老人家坐吧。”

“本宮不敢當,可是不敢當。”仍是坐下了。

金榜爲楊漣搬來一把椅子,楊漣也坐下了。

“您老人家的身體,看着還硬朗……”

皇后注視着楊漣,“楊大人忍辱負重十六年,看上去比本宮硬朗得多哦……”

金充及在一旁提醒:“娘,您老人家既是知道此乃楊大人,就別老本宮本宮的啦。”

皇后嘿嘿笑着:“本宮本來便是本宮,你們不喜歡,可布衣喜歡本宮這麼說……哎,布衣呢,金枝呢,怎麼沒見?”

“這倆孩子,又出去瘋去了。”

皇后點點頭,忽道:“不會出事吧?”

“不會不會,這山裡頭,他們熟得跟在家裡頭一樣。”

金充及夫婦你一言我一語地搭着腔。

“那就好。布衣和金枝要是出了事,本宮拿你們是問!”忽然她面向楊漣:“楊大人,你是不知道,你這個兒子,待本宮就像親孃一樣。”

“應當的。”

“天石跟本宮說,當年他奉聖諭鴆殺皇后……”

楊天石一驚:“娘,您別提此事。”

“十六年來,天石心裡頭始終不安生喲。本宮呢,老是勸他,既是奉聖諭,那天石便沒什麼責任,用不着心裡頭過不去。可他呀,這件事成了他的心病啦。楊大人,你是天石的親爹,你怎麼說?”

楊漣微微低頭,有點難過:“這話原本是不該說的,天石也不該說……”

皇后嘿嘿笑了:“天石是你親兒子,你心裡怎麼想,不該告訴他嗎?別個說什麼,他不會釋然於懷,可你這個當爹的要是說點什麼,那就比神藥還靈,他心裡頭的疙瘩就沒啦。”

楊漣站了起來:“當年爲了救皇后娘娘的性命,我率朝廷百官連闖三道城門,結果卻是被罷了官。許多事情,做臣子的,毫無辦法,只好盡人事而聽天命。”

皇后又嘿嘿地笑了:“你說的那個天命,就是陛下之命吧?”

“天石奉上諭鴆殺皇后娘娘,這是天命,他不可違抗。”

“他若是違抗了呢?”皇后追問。

“那他便不是陛下忠貞的臣子,也不是我楊漣的兒子。”

“若是天命錯了呢?”

“天命絕不會錯。”

“那你也曾經抗爭過天命。”

“陛下或一時糊塗,做臣子的只有死諫,這絕非違抗天命,而是請陛下順天應命。”

“這麼多年,本宮想啊想啊,就是這個東西,始終想不明白。這皇帝是天子,天子要順從天命,天命不會錯,天子卻常常會有過失,有了過失,不是天命的錯,是臣子的錯,所以臣子要死諫。天子若是聽從了,那就是順天應命。天子若是不聽從呢,那也不是天命的錯,甚至不是天子的錯,說到底,還是做臣子的錯。我說楊大人啊,這麼多年本宮的一個心結,還是讓你給解開了。本宮應該謝謝你呀。”

楊漣微微頷首,“老人家恐怕累了,楊漣改日再來看望老人家。”

金充及和楊天石攙扶起皇后。

“楊大人,本宮今日放肆了。本宮不是朝廷大臣,本宮也不懂朝廷規矩。本宮不過是個草民,可本宮卻不怕那個什麼天命。本宮老了,這一輩子也就算了。可本宮的家人若是受了什麼人的欺負,本宮不管上頭是個什麼樣的天,都會捅它個大窟窿。”

“老人家多慮了,不會有那麼嚴重的事情。”

楊天石從旁勸道:“娘,您去歇着吧。”攙扶着皇后向屋裡走。

楊漣在後面送道:“老人家走好。”

楊天石陪着父親回到了自己的草廬,楊漣坐在院內鋪着棉墊的石板上,鴿子們在他身邊“咕咕”叫着,他瞅着兒子。

“我所以貿然前來,是這心裡頭老是不踏實。看來還是出事了。”

“兒子公務纏身,心力交瘁,沒別的。”

“許多話,你寧可跟外人說,也不跟你爹說。”

“金家嬸孃不是外人,這麼多年,兒子早已當她是親孃了。”

“爲父倒成了外人嗎?”

楊天石站在父親面前:“十六年來,兒子始終在夢裡跟爹說話,可爹從來也沒應過。爹,十六年來,您在哪?”他突然提高了嗓門,“您在哪呀?”

幾隻鴿子被驚得振翅而飛。

楊漣深深地瞅着楊天石:“她究竟是誰?”

“金兄的娘,金榜金枝的奶奶,也是布衣的奶奶。”

“她不想讓我認出她,可她卻認得我。”

“十六年來,兒子跟她說了許多爹的事情。”

楊漣搖着頭:“你不說,我也不會逼你。身居要職,朝廷命官,你不是孩子啦,做事自有分寸。可有件事,我一定要知道,你告訴我,布衣是不是出事了?”

楊天石沉吟着。

楊漣怒道:“這件事,你一定得說!”

楊天石瞅向父親:“爹請放心,明日就會見到您的孫兒了。”

“我現在就要見。”

“爹剛纔說了,許多事情,天命難違。可我請爹一定要相信兒子。明日陛下觀虜典兵之後,布衣定會出現在爹的面前。”

楊天石送走父親,重回草廬。夜深人靜,油燈亮着,簡陋的桌子上,那份“臣錦衣衛指揮使楊天石啓奏陛下……”的奏摺仍在桌上。

楊天石走過去重新提起筆,又放下,他拿起了朱由校送給他的十字銀柄短刀,蕭雲天的聲音在心頭響起,“我要你殺了三殿下,就用他送你的那把洋夷短刀!”他用兩根手指捏住了刀刃,若有所思……

楊天石走出草廬,抓住小白,在它的腳上綁好紙條,白鴿振翅飛去,在夜空中像只不祥的烏鴉……

觀虜典兵日,教練場煥然一新,檢閱臺坐北朝南,兩側搭建起副檢閱臺,楊漣等大臣們站立在上面恭候着朱常洛。

東側中央部位,一百名錦衣衛已在皇次子朱由檢的率領下排好隊列,在數十面旗幟的掩映下,顯得威武雄壯。

西側大門處,皇長子朱由榿騎着馬,得意洋洋地率領一百名錦衣衛擁了進來,他揚揚手,錦衣衛們吼道:“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引頸觀望的官員們贊聲四起。

朱由榿率領百名錦衣衛站到了朱由檢隊列的左側。

一直擂動的戰鼓忽然變了節奏,顯出猶猶豫豫的樣子,三皇子朱由校帶領他的一百名錦衣衛來到教練場,隊伍鬆鬆垮垮,幾不成軍的樣子。

朱由榿哈哈大笑,朱由檢不動聲色。

朱由校帶領着錦衣衛站到了朱由檢隊列的右側。

官員們面面相覷。

布衣坐在圓木釘成的矮桌前,手指輕輕敲擊着桌面,這麼多日子過去了,布衣顯得有些憔悴。

金枝在滴水處洗着臉:“布衣哥,你也來洗洗吧。”

“不用。”

“髒死了你!”

“不會髒死,怕是會給困死。”

金枝擦着臉走過來:“就是,蕭雲天也該釋放咱們啦。”

“就在今日。”

蕭雲天嘩啦嘩啦開着鎖,笑嘻嘻地提着食盒走進洞來,手中還有一罈酒。

“兩個時辰後,你們就自由了。”他將食盒放在矮桌上。

“真的!”布衣和金枝十分驚喜。

蕭雲天揭開食蓋,取出食品擺在桌上:“這些日子,對不住楊公子、金姑娘,今日這最後一餐,我陪你們吃,算是賠個不是。”

布衣拿起了筷子:“嘿!好香啊!”

金枝也盤腿坐下了,聞着菜香:“還真是的。”

蕭雲天得意地說:“老婆親手做的。”

布衣驚奇地問:“你還有老婆?”

“臭小子!老子就不能有老婆啦?”

布衣夾菜:“你老婆跟着你,還不整天提心吊膽?”

“在我老婆眼裡,我是個幹正經營生的好人。”

布衣吃菜:“倒是瞞得結實。嗯,好吃好吃,金枝,你快吃。”

兩個年輕人津津有味地吃起來。

蕭雲天微笑地瞅着兩個年輕人的吃相。

“你是說,兩個時辰之後,我就能見到我爹了?”布衣邊吃邊問。

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3)第二十一章 民變 (2)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1)第二十一章 民變 (1)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3)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2)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3)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1)第十八章 奪嫡 (2)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1)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2)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4)第十七章 弒君 (1)第二章 血濺深宮 (3)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3)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3)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1)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2)第二十三章 驚夢 (1)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1)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1)第十八章 奪嫡 (2)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3)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1)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1)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2)第二十一章 民變 (1)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3)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3)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第十六章 梃擊案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3)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4)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4)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3)第十七章 弒君 (2)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2)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2)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2)第二十三章 驚夢 (4)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2)第四章 天石印月 (2)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2)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1)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4)第二十三章 驚夢 (2)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1)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3)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3)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4)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3)第十七章 弒君 (3)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1)第十六章 梃擊案 (3)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3)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1)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2)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2)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2)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2)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3)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3)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1)第二十一章 民變 (1)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2)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1)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3)第二十三章 驚夢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2)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3)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2)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1)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3)第十七章 弒君 (3)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3)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1)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1)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3)第二十一章 民變 (1)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3)第二十三章 驚夢 (1)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1)第十六章 梃擊案 (1)第四章 天石印月 (2)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1)第十八章 奪嫡 (3)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2)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2)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