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3)

布衣笑了:“遵命。我是想問,皇帝想要哪個兒子當皇帝,定要徵詢大臣的意見嗎?”

朱由校沉吟着:“原本是家事,可你祖父不是一般的大臣,若是你祖父不贊成,父皇很難下決心。”

亭外的金枝忽道:“我贊成你當皇帝!”

金榜呵斥她:“你贊成管個屁用。”

朱由校卻笑了:“多謝金枝妹子,可我並不想當皇帝。”

金枝睜大眼睛:“爲何?”

“皇帝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太累。”

金枝脫口而出:“那就別當。”

金榜哈哈大笑起來,布衣、朱由校都深深瞅着金枝。

金枝的臉騰地紅了,她舉起手中酒盞,忽然對朱由校說道:“難道那奉聖夫人也是你父皇嬪妃?”

朱由校一怔,布衣、金榜也瞅向他。

朱由校搖搖頭:“聖諭煌煌,奉聖夫人是我奶孃。”

金枝吃驚:“難道你還在吃奶?”

除了朱由校,布衣、金榜都大笑起來,布衣笑得捂着肚子,一手指着金枝:“胡說,你真能胡說……”

朱由校忽地站起來。

布衣、金榜笑聲立停,怔怔地瞅着朱由校。

朱由校的臉色慢慢緩過來,微笑着:“奉聖夫人就是奉聖夫人……”

龍船上,宮女高興地呼道:“奉聖夫人醒了!”

艙門外的楊天石奔到門口,猛然止步。

“水……”客印月喃喃着。

宮女扶着客印月坐起來,將一個靠枕塞到她身後:“夫人,請等等,我這就去。”說着出艙找水去了。

客印月仍是醉眼矇矓,瞅向艙門口:“楊將軍,請進來說話。”

楊天石愣了一下,進入艙門。

客印月深深瞅着楊天石:“請坐。”

“謝夫人。”

客印月忽然聲音急促:“我不准我兒子當錦衣衛!”

“可陛下聖恩……”

“陛下陛下!你楊家就知道陛下!你還知道什麼?”

楊天石驚住了,眼前的客印月已然變得如此陌生。

客印月的淚水奪眶而出:“你可知我過的是什麼日子……”

艙門外,宮女端着水盞回來了。

楊天石故意高聲說道:“敢請夫人明示!”

客印月抹掉淚水,宮女進艙,跪在客印月一側:“夫人,請喝水。”

客印月接過水盞:“我悶得慌,不過要你陪我說說話……”說着喝了口水。

“……酒後口渴,這個卑職知道……”

“我不要聽這個,說說你自己的事情。”

“卑職的事情沒什麼可說的,然卑職有一好友,遇一紅顏知己,相約兩三年後,卸去錦衣衛之職,與其深愛之人詩書耕讀,白頭偕老。然其深愛之人竟一去不返,卑職好友也只好終日借酒澆愁。”

客印月一滴眼淚滴在水盞中:“女人走了,便是水中月,鏡中花,楊將軍可轉告你那位好友,權當那女人已經死了,也就是了。”

“可卑職這位好友執拗異常,定要尋出個究竟,夫人但有所知,請指點在下。”

“楊將軍太客氣了。”客印月忽然神情一變,“送客!”自己側倒在靠枕上。

宮女站起來:“楊將軍,請!”

楊宅前庭,兩個老人並排坐在石凳上,看上去雨過天晴,都微笑着。

“陛下是說笑吧,三殿下怎能做木工活計。”

“最近做的是一張龍牀寶輦,沒聽說過吧?哈,朕到他的工房看過,這麼大張牀,啊,帶着兩個這麼大的軲轆,哪還是牀嘛!朕的腿腳不靈便了,校兒說,日後就讓朕躺在那牀輦之上,推着朕去巡視天下。你說,這成何體統,虧他想得出來。”朱常洛說着笑着。

“三殿下一片孝心,真是難得,難得啊。”

“榿兒、檢兒,從未如此盡孝於朕。”

“陛下也要給他們盡孝的機會。”

“你的意思,兒子不孝敬父親,是父親的錯?”

楊漣搖頭苦笑:“陛下,二殿下關在宗人府,他又如何盡孝?”

“胡說!朕早就不關他了。是他自己願意住在宗人府,他說那裡清靜,朕要他出來住,他根本不聽朕的話!”

楊漣站了起來:“陛下請坐。”

朱常洛氣得鬍子一顫一顫的,坐下了。

楊漣沉吟着,但十分恭謹:“陛下,國本國本,原本是不爭之制,陛下定要更張,爲臣子的,陛下說什麼就答應什麼,也就是了。”

朱常洛喜上眉梢:“這麼說,你贊成朕。”

楊漣搖頭:“臣從此不置可否。”朱常洛聽了一怔。

“沉默?”

“陛下家事,臣原本就不該多嘴。”

“朕若是一定要你說呢?”

“臣還是隻有沉默。”

“沉默……沉默……”朱常洛掂量着這兩個字,“後金的努爾哈赤擾我邊關,朕要傾國力擊之,你沉默,那就是贊成努爾哈赤侵擾大明,不贊成朕!”

“此事臣絕不會沉默。”

朱常洛吼道:“沉默就是叛逆!”

“是。”

“那你還要沉默?”

“此一事並非彼一事。”

“朕若是不准你沉默呢?”

“陛下萬能之君,惟此小事,陛下恐怕不能。”

“朕把你們全都打入錦衣衛詔獄,你難道還能沉默?”

楊漣笑了:“陛下若是惟用諂媚小人之君,讓楊漣老死江南也就是了,卻又何必召喚回來,惹陛下生氣?”

朱常洛忽地站起,朝正房的廳堂走去,楊漣趕緊跟上。

廳堂內官員士子們慌亂地離開窗臺,在廳堂兩側跪下。

大門開着,朱常洛長長的身影“映入”廳堂。

官員、士子們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深深伏地。

楊漣徵詢地望着朱常洛:“陛下陽光雨露,臣宅蓬蓽生輝,就請陛下在臣舍用膳。”

朱常洛指一指夕照的太陽,“太陽就要下山了。”

“明日還會升起。”

“所以是‘萬歲’?”

“是。”

朱常洛卻忽然又吼起來:“可朕這個萬歲管個屁用!”他猛一轉身,朝楊府大門走去。

“陛下!”

四周隱秘處待侍的太監和錦衣衛呼啦啦跟了上去。

朱由校、布衣、金榜、金枝也從後面跑了過來。

廳堂內的官員、士子跪了一片:“恭送陛下!”楊漣也跪下了。

大門口處,朱常洛站住了,但他沒轉身:“楊漣,朕的話你可以不聽,朕有法子處置於你,可朕不容許沉默!朕既是萬歲,放個屁也得有人迴應!”說着,走出大門。

朱由校恭敬地扶起楊漣:“楊大人請起。”

“三殿下……”楊漣欲言又止,有點尷尬,

“我都聽到了,楊大人不必再說。”

跟來的布衣面有不滿:“祖父,三殿下也是龍種,您又何必拘泥?”

楊漣喝道:“放肆!國本大事,只有陛下問起,方可應對,你要找死嗎?”

布衣滿面通紅,還要說什麼,朱由校制止住:“布衣,聽我的。”

他面對楊漣,環視着官員、士子們,“立嫡立長,國有典章,父皇若要從權,便是違制。父皇英明之主,豈不知此中道理。故父皇雖關愛由校,國本之事,始終並未擅自做主。十六年前如是,十六年後亦如是。楊大人,您說呢?”

“老臣豈不知陛下心意,然老臣若是口不應心,便是欺君之罪。”

朱由校點點頭:“楊大人光明磊落,今日既是說到這裡,由校便也表個心跡。”

說着,他大步走進廳堂……

此時,楊天石指揮着錦衣衛,扛着登船板,準備接駕,只見朱常洛腳踏淤泥,不讓人攙扶,走向龍船……

楊天石連聲喊着:“陛下,陛下……”

朱常洛到了龍船近前,忽然回首:“校兒呢?朕的校兒何在?”

身後的太監趕忙回道:“奴才這就去找,這就去找。”說着朝石堰奔去。

客印月出現在船舷,仍是執着酒盞,放肆地哈哈大笑。

朱常洛繃着臉,瞅客印月一眼,再瞅瞅自己深陷淤泥中的雙腳,苦笑了一下。

朱常洛朝客印月伸出手,像是要讓她拉一把,客印月笑着抓住了朱常洛,卻忽然一鬆手。

楊天石吃驚地瞪大眼睛。

朱常洛一屁股坐到淤泥中。

所有人都怔住了。

身邊的太監欲上前攙扶:“陛下!”

朱常洛繃着臉,打開那太監的手,卻仍是瞅着船舷邊的客印月。

“陛下知道臣妾要做什麼?”

“臣妾”二字深深刺痛了楊天石的心。

朱常洛仍然繃着臉:“朕不知道。”

客印月一躍跳入淤泥中,一手扶起朱常洛,一手執着酒盞,在淤泥中跳躍着:“陛下這就知道了吧。”接着又大笑起來……

朱常洛也笑了,他雙手扶住客印月的手臂,也試圖在淤泥中跳躍:“朕知道了,朕知道了……”

客印月已是狂笑起來:“這裡比陛下與臣妾的龍牀如何?”

“柔軟多矣……”

“陛下知道就好,知道就好!”這是客印月對楊天石殘酷的“通報”。

楊天石的面容扭曲起來……

西邊的太陽猛然落入河水中,黑暗籠罩着河灘。

楊宅廳堂,燈火通明,堂門緊閉。官員、士子們列坐兩旁,楊漣坐在主座上。布衣、金榜、金枝站立在楊漣身後,朱由校的客位空着,他站立在客位前,是演講者。

“十六年前,父皇寵幸由校生母,這諸位都知道。代價是由校仍在襁褓之中便死了孃親。我娘如何死的,由校長大後多次詢問父皇。說是皇后引狼入室,父皇言之鑿鑿。及至年長,反覆思量,事情似乎並非如此簡單。然父皇愛母及吾,定要立由校爲儲君,確是不爭之事實。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乃本朝制度典章,東林諸賢維持國本,也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

“三殿下明鑑如此,大明江山萬幸。”楊漣讚道。

朱由校微笑:“可楊大人是否想過,這代價又是什麼?父皇一怒之下,貶謫楊大人十六年之久,國無首輔,父皇亦不再任命內閣輔官,竟是隱居奉聖宮中,十六年不上朝。而十六年來,東林諸賢洶洶嚷嚷,還是立儲一事。國務萬千,竟是十六年來無爲而治,不知遺下多少隱患。由校年幼,無德無能,然天降大火,兩宮三殿俱焚,這已是天譴。由校欲幫父皇重建宮殿,戶部銀庫竟是空空如也,眼見國困民乏,百孔千瘡,這已是當政者之罪!”

衆人交頭接耳。

“父皇恩寵由校,由校卻有微詞於當朝,大是不該。然君父有過,非君父之過,乃兒臣之過,朝廷大臣之過!”

楊漣點頭:“也是楊漣之過。”

朱由校繼續道:“然立儲之事,朝臣時刻不能忘懷,國事又何能爲之?今日回宮,由校當稟明父皇,願父皇放棄違制之念,敬修國本,早日冊立東宮嫡子、我二皇兄爲儲君,則國本之爭,終能偃旗息鼓,我大明朝政,亦可步入坦途。”

楊漣站起,激動萬分:“三殿下憂國忘身,淡泊高節,楊漣感佩莫名。”

朱由校卻搖着頭:“由校對得起國家,便對不起父皇。”他竟是有些難過起來,“幼小以來,父皇親自執教,三綱五常,四書五經,太祖大誥,紛繁典章,無不一一灌輸,培育由校爲經國之才。然由校始終不願爲儲君者何也?”

衆人都敬佩地望着朱由校。

朱由校落下淚來:“宮闈之禍,絕不能再起!奪嫡之恨,絕不能再生!不然,骨肉相殘何時了啊!”說的竟是楊漣十六年前的語言。

楊漣十分激動,上前拉住朱由校的手:“三殿下所言,正是楊漣心中所感,楊漣拘泥國本之制,或者竟是錯了……”

朱由校親切地拍着楊漣的手:“楊大人千萬不要有此念頭。國本既是本朝典章制度,就是父皇也不得不遵。由校年幼,今日言盡於此,改日再聆聽教誨。告辭。”說着,朱由校轉身欲行。

金枝脫口而出:“哎,這麼晚了,你吃了飯再走吧。”

衆人一怔,都瞅向金枝。

朱由校回身朝金枝笑着:“多謝金枝妹子,怕是父皇還在等我。”說着,朝布衣、金榜點點頭,走了。

楊漣等衆官員皆跪:“恭送三殿下!”

搖櫓聲和“嘿嘿”的號子聲又起,星光下,龍船桅杆上的宮燈掠過蘆葦叢。

河灘上,楊天石一個人在淤泥中踩踏着,發出刺耳的聲響。

客印月與朱常洛在淤泥舞的樣子,客印月“臣妾……臣妾……”的聲音,在他的心底一遍遍回放,揮之不去。

楊天石抽出佩刀,在淤泥中瘋狂地砍着,泥花四濺……

第十八章 奪嫡 (3)第十七章 弒君 (1)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2)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3)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1)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2)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3)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2)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2)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2)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2)第九章 先下手爲強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1)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1)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1)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3)第二章 血濺深宮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3)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1)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1)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1)第二十三章 驚夢 (3)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3)第十七章 弒君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3)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1)第四章 天石印月 (2)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3)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1)第二十二章 三傑聚會 (3)第十三章 魏忠賢進宮 (1)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1)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1)第十六章 梃擊案 (2)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2)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2)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1)第二十九章 敢有歌吟動地哀 (1)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2)第十七章 弒君 (2)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3)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2)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3)第二十章 江南煙雨 (3)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2)第八章 陽光雨露布衣家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1)第四章 天石印月 (3)第五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 (2)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4)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2)第二十一章 民變 (2)第二十八章 皇兄皇弟 (3)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2)第十六章 梃擊案 (1)第二十一章 民變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3)第十五章 生生死死憑誰斷 (2)第四章 天石印月 (1)第二十一章 民變 (2)第二十五章 卓吾先生 (3)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1)第二章 血濺深宮 (2)第十八章 奪嫡 (1)第十八章 奪嫡 (1)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1)第二十四章 死島死士 (2)第十六章 梃擊案 (1)第十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1)第十八章 奪嫡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3)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一章 接班人問題 (3)第十一章 魏忠賢出世 (2)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1)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1)第二十七章 東林劫難 (2)第二章 血濺深宮 (2)第七章 情深非骨肉 (2)第三章 錦衣衛之功能 (2)第十四章 觀虜典兵 (2)第二十六章 冷血殺手 (3)第十九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3)第十二章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 (3)第六章 奉聖夫人奉聖宮 (3)第十六章 梃擊案 (2)第二十九章 敢有歌吟動地哀 (2)第四章 天石印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