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章 昏昏昭昭

986章 昏昏昭昭

施甸陷落,雲南門戶大開,背後的永昌、順寧兩府已處於戰爭的第一線,暴露於緬軍兵鋒之前,芒市、施甸等地的難民全都朝着這兩處逃難,指望能奪過來勢洶洶的緬軍,逃脫這場滅頂之災。

緬軍所到之地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真正兵過如洗,漢土百姓就沒有不怕的。

但是,莽應裡被秦林設計,利用暹羅、安南和柬埔寨三國牽制了整整四年,終於準備充分之後,突然起傾國之兵前來進犯,永昌和順寧兩府,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嗎?

施甸以北八十里,永昌府治所在地,保山。

就在施甸陷落的當天晚上,思忘憂率領孟養兵和部分逃難百姓抵達了保山,八十里山路上散着許多難民,她調派兵丁沿途防送,又派遣使者前往另一個方向的順寧府,報告緬兵入寇的火急軍情。

孟養兵在撤退之前經歷過好幾場血戰,難民百姓扶老攜幼也走得很辛苦,到保山時人困馬乏,就連白象敢住的腳步,也顯得分外沉重。

“什麼人?”遠處山口有人張弓搭箭喝問,月色之下,朦朧可見都穿着民壯服色。

思忘憂見是民壯,命人將燈球火把拿近,照耀着她的臉龐:“吾乃孟養土司思忘憂,你們是哪位老爺治下?”

民壯裡面有認得思忘憂的,頓時全都鬆了口氣,叉手行禮答道:“永昌通判李大人命我等在此設卡哨探,小姐帶着許多兵丁百姓,這是往哪裡去?”

思忘憂說了前線戰況和施甸危急,民壯聞言大驚,絲毫不敢怠慢,分出兩人飛快的奔回保山報告,其餘的人並不鬆懈,仍然弓上弦、刀出鞘,保持充分的警惕。

歹仁等孟養武士見狀就有些不忿。嚷嚷說咱們血戰歸來,又帶了父老鄉親逃難,走到施甸被人誤會,走到保山又被當成賊,沒得這樣欺負人的。

“不是這般說,”民壯頭領陪着笑:“李通判號令嚴謹,又和咱們同甘共苦,所以不敢有絲毫懈怠。至於得罪諸位處,見諒則個,見諒則個。”

孟養武士一肚子悶氣沒出發,還待再和這民壯吵幾句,思忘憂在白象背上擺擺手:“這位大哥說的有道理,便是要像保山這樣嚴加戒備纔對哩。如果處處都和施甸一樣,只怕莽應裡打到昆明都不止,咱們又撤到哪裡去?”

孟養武士們立馬偃旗息鼓,這話倒是不錯,久在軍伍之中,當然明白料敵從嚴、防守必密的道理。

孟養思家和莽應裡仇深似海,保山守得越嚴密越好,最好叫莽應裡吃個大虧!

大約過了三炷香的時間,有人從遠處飛馬而來。到了十幾步外滾鞍下馬,通傳說李大人有令,請思小姐和麾下到城中歇馬。

民壯們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朝着思忘憂抱拳行禮,連聲說得罪了。

等思忘憂率衆過去,民壯們又重新握緊了武器,警惕的注視着黑沉沉的遠方,也許他們並沒有經歷過戰火的考驗,但誰說他們不是合格的戰士?

思忘憂一行越往府城走。就越來越驚訝。既有兵丁在官道上漏夜巡更,兩邊山坡時不時有獵戶出身的民壯張弓搭箭。緊要處還設置瞭望樓,刁斗聲聲相傳,處處聞警相報,顯得戒備森嚴。

當然,獵戶組成的暗哨,絕沒有九邊軍中夜不收那麼專業,巡夜的兵丁也遠不如朝廷經制大軍精銳彪悍,他們的盔甲和武器都不曾齊備,旗幟、號衣也雜亂無章,看得出是臨時拼湊起來的,也許不久之前,他們還是農夫、獵人、漁夫,徵召成軍的時間還短得很。

但是,每名兵壯的態度都非常嚴肅認真,保持着絕對的警惕心,即使夜幕早已降臨,也沒有人打瞌睡,暗哨們更是忍受着雲南山間的蚊蟲叮咬,不曾有半句怨言。

如果戚繼光、李如鬆這樣的名帥大將在這裡,自然能指出他們許多不專業,甚至錯誤的地方,比如暗哨不應該暴露在山脊上,巡夜的兵丁最好三人一組、每組之間拉開距離……可在思忘憂和她的孟養兵眼中,保山的士兵已經做到了最好,尤其是剛剛從戒備鬆懈的施甸趕到這裡,兩地形成了分外鮮明的對比。

思忘憂心中好奇,不斷向保山兵探問那位李通判是何方神聖,保山兵七嘴八舌的說了一通,有人說這位通判大人官清如水愛民如子,有人說他親力親爲身先士卒,還有人說他醫術高明,公務之餘常替百姓診療,頗受保山士民擁戴。

正沒個頭緒,已走到了保山城下,這座城池並不高大,也就比施甸的更具規模一些,但城頭上下打得燈球火把,照耀如同白晝,城樓子兵勇站得齊齊整整,城垛上滾木擂石灰瓶抓鉤樣樣齊備,又有許多民夫在城上城下忙忙碌碌,挖深護城河,加固城牆,整治守城器械……

思忘憂騎在白象背上,睜圓了眼睛四下打量,不禁嘆道:“爲官一任,守牧一方,看來通判李大人真真是個好官了,這樣官兒屈在永昌做個通判,朝廷忒也識人不明,怎地薦給東廠秦將軍,要是能提拔他來做雲南巡撫,莽應裡也不至像今天這樣猖獗吧!”

“哈哈哈,當不得思小姐盛讚,令尊大人爲國血戰捐軀,下官仰慕之至啊!”加固城防的民夫隊伍裡站出一人,衝着思忘憂拱手,又笑道:“再說,且不論秦將軍能不能提拔下官,就算能提拔,似乎也不必小姐舉薦,只怕本官和他還要熟些哩。”

這人年紀四十多歲,清瘦面孔頗爲白淨,三綹黑鬚掩口,看上去頗有風度,此刻卻穿着舊青布便衣,袖子挽到手肘,褲子捲到膝蓋頭,滿手都是灰土,剛纔還和民夫一塊幹活呢!

思忘憂頗爲吃驚,她還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官兒,奇道:“你就是李通判?你認得秦將軍?”

那官兒笑盈盈的道:“是啊,我就是永昌府通判李建中。如果你說的秦將軍是現今東廠督主的話,就正好是本官的賢婿了。”

原來這位是秦林的正牌老丈人,李時珍的長子李建中,以舉人身份出仕,先做四川蓬溪知縣,這又升做雲南永昌府通判,正六品文官。

不管蓬溪還是永昌,在明朝都屬於相對偏遠的地區。李建中以舉人身份出仕,也只能在這些地方兜兜轉轉,好幾年都沒空回家,至今和秦林緣鏗一面。

本來以秦林的身份地位,要照應一下老丈人實在不難,青黛有時候也挺想念父親的。但李建中爲官清正,寧願紮紮實實的守牧邊地造福百姓,也不肯依靠裙帶關係升上高位。

思忘憂聽說是秦林的老丈人,立刻歡喜無限,從白象背上輕盈跳落,走過去行禮:“李老伯萬福,侄女給您見禮!嘻嘻,青黛姐姐長得可真像您。”

可不是嘛,李建中的形貌。如果背上插柄長劍,手中再拿一柄拂塵,便和廟裡的呂洞賓一模一樣了,頗有點仙風道骨的味道,是個中年老帥哥,所以纔有青黛那麼漂亮的女兒嘛。

李建中雙手虛扶,當年離開家鄉出去做官時,青黛比現在的思忘憂還要小一兩歲,在思忘憂身上依稀可見女兒的身影。再念及她是忠良之後。態度便格外的和藹:“思小姐請起,本官不過是做點分內之事。而令尊爲國捐軀,小姐又前赴後繼,父女兩代爲中華守土,這才叫人萬般欽佩。”

軍情緊急,容不得客套寒暄,思忘憂遜謝兩句,連忙說了芒市、施甸的情況,又告知李建中,施甸萬般危急。

“李大人既是本府通判,何不令施甸那邊加強戒備?”思忘憂不解的眨巴眨巴眼睛。

小女孩畢竟是個邊陲土司,哪裡知道大明官場的情況?李建中唯有苦笑,他是通判,但永昌還有知府,那施甸知縣自恃有知府撐腰,何曾將他的命令放在眼中?

就是此時此刻,保山這邊也全靠他勉力撐持,否則局面也不見得比施甸好多少!

李建中畢竟深受儒家教育,以士大夫自居,這些叫天朝丟臉的喪氣話,就不好和心向中華的思忘憂說了,一時沉默無語。

“老爺,這位是?”一名容貌端正、荊釵布裙的夫人,率領許多蒼頭、僕人、民婦,帶着各色食物送到城防上來,見思忘憂嬌俏可喜,便向李建中問道。

“她是孟養思家僅剩的女兒,一門忠烈,好生可敬!”李建中說道,問話的是他夫人趙氏。

趙氏以前聽丈夫說過孟養髮生的事情,此刻見思忘憂粉妝玉砌般的一個女娃娃,登時憐愛之心大起,也顧不得許多了,將她攬入懷中:“可憐見的,和咱們離開家鄉時的青黛差不多大,就沒了爺孃,還要沙場上和緬兵打仗,老天爺就恁地狠心……”

思忘憂許久沒有享受過父母摯愛了,被趙夫人摟在懷裡也不掙扎,眼圈已微微發紅。

李建中起初想喝止夫人,須知思家世襲孟養宣慰使,現在朝廷沒有冊封罷了,一旦冊封思忘憂就是正三品宣慰使,可不是個尋常的小女孩。

但見思忘憂並沒有推拒,李建中心中瞭然,頓時一聲長嘆,知道思忘憂長途跋涉已經非常勞苦了,便讓夫人帶她回府好生歇息,他則會同府縣官吏,安置思忘憂帶來的孟養兵和難民百姓。

鬧騰到後半夜,忽然有數騎從官道上疾馳而來,人人狼狽不堪,或血衣斑駁,或神情驚懼,他們帶來了意料之中的壞消息:緬兵已破施甸,縱兵燒殺劫掠,一座城池已變作修羅地獄!

可惡!李建中狠狠一拳砸在城牆上,憤恨之情溢於言表……

與此同時,府衙之中卻在徹夜歌舞,知府高明謙高大人召集心腹僚屬、本地士紳和幾位師爺,守在二堂裡頭飲酒作樂,又有本地幾名樂籍歌姬跳舞助興,越發其樂融融。

後半夜了,再怎麼高興也有些精神不濟,一名幕僚把衣服裹緊了些,哂笑道:“那李通判十足的痰迷心竅,咱們永昌府是什麼地方?自打沐王平雲南,再沒有經過刀兵,他竟胡說八道,弄得上峰下令,害咱們徹夜值守,又是何苦來哉!”

“不是這們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咱們守土有責嘛!”高明謙笑着打個哈哈,卻並不阻止幕僚們攻訐李建中。

本來就是嘛,一府之中以知府爲尊,通判不過是副職,就該謹守本分,老老實實盡到副職的責任,可這個李建中,辦事一板一眼不懂變通,閒下來又替百姓看病,弄得比他這個知府的聲望還大,真真豈有此理!

之所以到現在不睡覺,也是李建中倒騰出來的,他往昆明發報告說緬軍勢大,要加強戒備,也許巡撫饒仁侃被纏得心煩,就下令讓他自己整肅城防、編練民壯,闔府官員值夜守備不得有誤。

本來這也是個屁話,饒仁侃拿李建中當猴耍的,上頭不撥錢糧下來,李建中拿什麼整修城防,又讓民夫壯丁喝西北風呢?

沒想到李建中實在太得民望,爲官清正且不說,公務之餘又懸壺濟世,救了不知多少人命,其中很有些富戶,竟應他請求捐錢捐糧、支應丁壯,居然被他把各項事情像模像樣的搞了起來。

這下輪到高大人和幕僚們叫苦連天了,李建中瞎胡鬧,他們也得奉陪,可一個個哪裡有心到城防上去?虧得錢穀老夫子想出個名堂,說是在府衙坐鎮提調,這才脫了身,任憑李建中上城頭忙碌,大傢伙可以在府衙裡頭自在坐地,看看歌舞,飲酒作樂了。

從高明謙到幕僚,對李建中都抱着一股子怨氣,也就別怪他們越來越不客氣,有個喝了幾杯小酒,微有醉意的幕賓也顧不得人多了,大聲道:“李通判越俎代庖,實在過分!咱們永昌府,背後就是大理、昆明,朝廷天兵駐守,緬兵就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到這裡來!”

話音剛落,忽然李建中腳步匆匆的從外頭走進來,衣服褲子還沾着泥巴,把正罵他罵得高興的幕賓嚇了一跳。

“李通判可用過晚飯了?不如……”高明謙笑着舉起酒壺,又招呼丫環僕婦擺飯。

“不必了,”李建中的聲音沉痛無比:“施甸已陷,緬軍兵鋒直指保山。”

哐、當,高明謙張口結舌,手中的酒壺掉在了地上。

939章 宮女之死1059章 誰給誰交待二十八章 花柳病486章 一報還一報126章 血液之路518章 不合理的邏輯1023章 納黎萱565章 適得其反208章 劉一儒的小算盤929章 接掌東廠422章 死亡訊息704章 奉聖左使1105章 天台先生1057章 顏淵盜跖217章 魚死網破606章 碰瓷還是欺實馬341章 南京再見498章 劫持人質660章 爲將軍牽馬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436章 長公主騎姐夫一百零一章 前緣早定1132章 仁川登陸第16章 石筆420章 焦屍的氣息969章 訟棍出馬928章 君君臣臣527章 投石問路1006章 觀念衝突172章 不翼而飛1130章 到我碗裡來1146章 克承大統419章 秦林的烏鴉嘴696章 滅門慘案546章 隱藏十年的真相八十二章 鈣中鈣403章 名不虛傳621章 海洋攻略208章 劉一儒的小算盤939章 宮女之死260章 單刀會238章 乾淨的現場152章 老泰山第16章 石筆89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675章 買一送一116章 令尊張太嶽946章 氣急敗壞333章 緣定雙姝863章 瞞天過海234章 胖子的吐槽攻擊172章 不翼而飛954章 效命督主1047章 金鳳白象王244章 鬼子的隊伍1025章 駱思恭590章 不解之緣834章 劇毒852章 利奇和金雞納226章 奸雄心計1028章 我不想死551章 威高震主267章 除擋路芝蘭816章 永不歸來156章 奇怪的胳膊802章 貓來了1063章 秦林講故事277章 已死的相關人98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14章 家教753章 自作孽1000章 危危可及859章 誰來侍寢五十六章 仙術還是妖法698章 分裂的死屍126章 血液之路822章 蘿莉控去死1010章 死神來了128章 東花園練兵391章 浩然正氣631章 持力捷疾637章 願者上鉤786章 直闖慈寧宮295章 琉球使者139章 呆霸王也有春天361章 開始挖坑796章 騙廷杖893章 要命的奏章387章 投獻土地590章 不解之緣1064章 跟紅頂白526章 東廠的鬼花樣四十七章 指揮使的怨念971章 忠奸難辨557章 連根拔起532章 第二副白骨700章 智擒荀長風1102章 叩闕請命168章 秦林的挑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