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上元之會(一)

烏衣謝家雖然與南北朝時那個名動東南的謝氏沒有一文錢關係,不過作爲一個有幾百年歷史的名門望族,在整個江南乃至北方都有着巨大的影響力。即便是公卿王侯,對他家也禮讓幾分。何況現在又有了皇親這個身份,讓他家的奴僕吃了閉門羹這事一傳開,就讓人不由議論起來,這楊承祖到底是確有仗恃,還是目中無人?

南京這種大都市,衙門裡的捕快公人絕非擺設,內中手段高明者不知有多少,謝家綢緞倉庫放火事件發生不久,就已經有人查到了線索。不過順着這線索一查下去,很快就查到了楊記頭上,接着就查不動,不敢查,最後只能主動把這些線索全部掐斷。

楊承祖的身份暫且不提,單是一個世襲罔替,總領南京四十九衛,甚至與東南各軍衛都能說上話的魏國公,就不是這些衙役公人所能招惹的起的。即便是南京刑部衙門,或是應天府,也不願意爲幾個公人,或是幾個案子,和魏國公爲難。

鬧到最後,應天府衙門抓了十幾個火災期間趁火打劫的流民交給謝記了事,算是保全對方顏面,也體現一下衙門方面對於這種行爲的零容忍。不過應天知府還是婉轉的向謝遵表示了一下自己的個人見解:找個機會,去和楊記談一談,有什麼問題說開了就好,大家和氣生財。你們在南京如果鬧的動靜太大,下官這裡也是不好交代。

隨即,另一條消息也在南京的商圈內傳開,楊記的人,出現在了龍江造船廠,開始和這邊的匠戶取得聯繫,據說是要定船。

龍江造船廠當初是爲鄭和下西洋造過寶船的,雖然如今沒有了圖紙,造不出寶船。許多手藝失傳,工匠也不能與永樂時期的相比,但是造船能力在大明依舊是首屈一指。和這個船廠談生意,必然是和海貿有關,而海貿這一塊,恰恰是謝家的主要經營範疇。

謝家在南京商界,幾可看做龍頭舵主,謝遵在商場上的作風也頗爲霸氣。想要在南京做生意的,總要先取得他的同意,否則的話就不大方便。當然,作爲一個大家的家主,他不是綠林匪首,不至於帶着幾個小弟拿着大刀上門去收錢搗亂。

事實上,他還是比較好說話的,只要你的心意到了,表現出對他足夠的尊敬,謝家不但會批准你在南京做生意,還會給你提供很多便利。對於初來乍到,人地兩生的人來說,這種便利對於自己的生意也有極大的好處。

像是當初張家要到南京買商鋪做生意,謝遵立刻就將夫子廟這邊十幾個旺鋪拱手送上,連帶自己在這裡的一處豪宅一併送了。換來的是張家保全南京一城商戶,保證外四家軍不向他們索餉。

這種行爲說起來,其實要算個捨己爲人,在商界中也算一個佳話。不過商鋪也好,豪宅也罷,謝家送的起。通過這種贈予不但爲自己刷了聲望,還和張家拉上了關係,乃至於讓自己的兒子有機會尚主,這些饋贈就可以看做是投資。像楊記的成立,以及其插手到謝家經營領域裡的行爲,這就有點涉及到了底線。

海貿一本萬利,是謝家發家的根本,也是謝家現在的重要財源,楊記在龍江造船,這就是擺明了要斷謝家的命脈。另一方面,楊記商號的經營商品中,還包括了糧食,這同樣也是謝家獨佔項目,不容人染指。

糧爲根本,不管是金銀還是珠玉,最終都要換成糧食纔有價值,糧食安全也是朝廷的根基。尤其南糧北運,輸送九邊,這種有嚴重正直色彩的商品,向來是謝家與朝廷談判時的重要籌碼。只要謝家獨佔南京這邊糧食銷售的渠道,就算是官府,也得對他們客氣幾分。南京城的所有糧行,都是謝家的產業,謝遵被稱爲東南米王,所有來南京做生意的,也都遵守着不碰糧食這個規則。

可是楊記不但要開酒樓,下面就要開糧行,這就是完全無視謝家的威嚴,沒把米王放在眼裡。要說放開市場,公平競爭之類,那就純粹是沒睡醒。先不說這個時代的人,是否接受這個觀念,單說一個公平競爭,又怎麼公平的起來?

南京城的勳貴擁有大片土地,手裡還掌握着朝廷的倉庫和存糧,不管是貨源還是倉儲乃至物流,都擁有巨大便利條件。連帶人力上,都可以直接把軍卒拿來當工人挑米,把這說成是訓練的一部分,拿什麼競爭?

自古民不與官鬥,不過謝遵除了是個成功的商人,同時也是大明有名的大儒,並不能以尋常百姓視之。再加上永淳公主的庚貼還在謝家,他至少現在還是皇親,楊承祖則是被趕出京師的錦衣官,現在連南京的錦衣衛都裁的貓狗不剩兩三隻,這個官對上謝家,其實也不佔太大優勢。

做生意不是做賊,不是說誰拳頭大誰能打架,誰的生意就能做的好。楊記成立,不是先來謝家拜碼頭,而是放一把火燒了謝家的一處倉庫,又把謝家的下人在門房晾了一個多時辰,這就是在下戰書。砍倒大樹有柴燒,江湖上的後起之秀成名最佳手段,莫過於戰勝一個成名多年的前輩。楊承祖過江龍,要向南京本土的米王挑戰,分個高下。

南京商界對於這次的爭鬥,差不多也是抱隔岸觀火的態度,不管謝遵是多麼優秀的儒者,一個被稱爲米王的人,身上難免就有點王者霸氣。在這種王霸之氣的傳染下,其家族成員,或是門下家人,行事上也不可避免的有些跋扈。商場上磕碰難免,其他商人或多或少,都吃過謝家的苦頭,這次龍虎鬥,不管誰輸誰贏,大家也就都有熱鬧看。

這種宣傳手段引發的眼球效應,甚至比教坊司上那些花魁來表演的效果更好。謝遵雖然是商界老將,但終究受時代限制,沒想到自己不經意間,幫楊記做了一次廣告。

他現在所想的只有一條:上元燈會的會面上,一定要給楊記一個教訓,讓對方知道,在南京自己纔是商界主宰,楊家想要做生意可以,但是是自己給他什麼生意,他做什麼生意,而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論糧食還是海貿,都是謝家的根本,在這些問題上,無路可退。

第451章 真相(四)第311章 屠虎(二)第803章 烏衣末路第1030章 我爲刀俎(上)第45章 哭秦庭(下)第683章 大宴(下)第541章 餘燼第258章 找場子(二)第818章 談判(三)第890章 冤魂索命(三)第1050章 送女進宮第666章 巡城御史(下)第236章 急風驟雨(五)第1012章 逼宮第228章 義薄雲天(五)第792章 大捷(下)第361章 成名(四)第578章 舊時恩·今日難(一)第876章 圍第1102章 救趙揮金錘第543章 童叟無欺第562章 借兵(上)第831章 下馬威(二)第780章 破軍(下)第103章 以身相許第774章 大將生來膽氣豪第594章 名位初定第1070章 弄巧成拙第392章 攻與防(二)第781章 鬼刑部第693章 三件禮物(下)第358章 成名(一)第1005章 大爭將起(下)第735章 新生第1017章 爲國除奸(一)第564章 重逢(一)第1081章 白蓮第334章 討餉(四)第258章 找場子(二)第128章 護堤第452章 尋寶記(一)第965章 隱駙馬(下)第678章 收攏人心第541章 餘燼第636章 成親(下)第428章 最後一搏(五)第675章 外放(下)第1102章 救趙揮金錘第91章 火龍燒倉(三)第978章 振聾發聵(上)第937章 血光(三)第400章 攻與防(十)第60章 討銀(六)第264章 護鳳(二)第33章 威風(三)第434章 最後一搏(十一)第677章 陷害第208章 局中局(十)第382章 亂起(一)第212章 局中局(十四)第122章 步步爲營第829章 送瘟神第1059章 重見飛紅(上)第300章 血夜(六)第582章 無邊禍患一肩擔第36章 降僧(一)第851章 結親(上)第23章 恩威並濟第813章 海王請降第215章 了局(二)第219章 了局(六)第221章 規劃第742章 種根第729章 恢復秩序(上)第411章 定心(九)第676章 駙馬之死第146章 代價(三)第532章 登龍第354章 一拳開(六)第4章 點兵第753章 布子(上)第780章 破軍(下)第995章 金山銀海(一)第726章 哭泣之城(三)第21章 脣槍舌劍(上)第850章 離心(下)第498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十二)第1036章 再遇聖女(一)第802章 生死恨第975章 斷腸(上)第705章 教習第808章 書院第823章 艦隊處分(上)第137章 千戶張容第1044章 撐場子(二)第332章 討餉(二)第759章 消失的武士(下)第514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四)第349章 一拳開(一)第170章 誰主沉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