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明查暗訪(一)

他不像宋連升那麼大膽子,認爲不會發生情況,雖然他歷史學的不是很好,但好歹是有京劇的根基,知道在正德朝出過一件大事,就是江西寧王造反。爲這個事,還差點牽連了一個唐伯虎進來。

眼下寧王還未反,相反還有賢王之名,於朝野上下人望甚高,也就是說這顆雷還沒響,天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發那場寧王之亂?

固然這次叛亂從大明整體格局上說,似乎沒鬧出什麼花頭來,畢竟沒能改朝換代。可是從一個地方來說,那可不好說。萬一這流民裡就有寧王的奸細,在河南準備起兵怎麼辦?就算最後把他們滅了,自己一家子搭進去,那可就划不來了。

他搞不清楚寧王歷史上是如何起兵,攻陷了哪些城池,兵鋒是否到達過河南,不夠既然事情關係到自己的身家,那多注意注意總是沒錯。先是那些客商傳說的檄文,以及那些不利於天子的流言,還有人造的難民潮。現在又是流民,從職業敏感角度出發,他也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

好在那些災民眼下還不曾進城,都在縣城外的村莊裡遊蕩,若是大舉進城的話,恐怕就要驚動捕快衙役了。

這個時代的百姓從整體上而言,還是畏懼官府的,如果沒有人惡意組織的話,幾個衙役足以驅散幾百個災民。

楊承祖出城之後,按着錦衣說的地方摸過去,果然見到大批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百姓,就那麼木然的圍坐在路旁樹下,田間地頭。不住交頭接耳說着什麼,對外人也沒什麼警惕。

他靠着一身本事,很容易就混進了人堆裡立起耳朵探聽,聽他們的口音,既有湖廣也有陝西過來的。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地域,口音也頗爲不同,即使一省之中,由於家鄉距離甚遠,口音也往往有較大差異。

好在楊承祖穿越後發現自己多了個金手指,就是能聽懂各省人的言語,自己說的話,別人也能聽懂。這個金手指於他而言,實在是太過有用,否則就算把他扔到這裡,也不知道人家說的是什麼。

這些百姓都是難民,人離鄉賤,彼此之間就靠抱團來增加安全感,話也比平時多些。“這次咱們湖廣鬧災,接着又說要打仗,簡直是沒人的活路了。仙師說是讓咱們往河南逃,可是看這河南也不像是有糧的樣子,咱們來這是不是來錯了。萬一河南的黃河決了堤,咱不是自己送死了?”

“那有啥辦法,家鄉活不下去,就只好來別處討生活。就算不打仗,地裡沒收成,官府的租子那麼高,也是得跑啊。既然是彌勒佛說河南有飯吃,想來一定是不會錯的。再說不走的話,也是個死啊。等到起了兵災,當心抓你去當兵。你說說,這天下是不是要變了,怎麼這萬歲,居然不是老主親生的?” wωω▪ тt kǎn▪ ¢o

兵災?萬歲不是親生?楊承祖敏感的意識到,這裡果然有問題,恐怕這些難民決不是普通逃難那麼簡單。他湊過去探了幾句口風,卻遺憾的發現,這些百姓所知甚少,屬於街談巷議的水平,提供不了什麼有用的信息。

只知道是有高人指點,說湖廣即將發生大的兵災,再待下去,就要受兵火牽連,有家破人亡之險。如果想要活命,就得往河南跑,往京師跑,纔有一線生機。

這個時代是個整體迷信的時代,即使從朝廷袞袞諸公的角度,也是對於神鬼之說頗爲信服,普通百姓自然對此深信不疑。而且湖廣今年確實遭了災,地裡沒有收成,官府偏生不減免賦稅,大家怎麼也是要跑的。

至於說所謂神人點化,仙師引導這類的話,於此時的教門之中,也是常見之事。倒是不能從這些言語裡判斷出他們信的是什麼教門,又拜的是哪路神佛。

這時又聽人道:“好在這裡的財主有良心,方纔有人說了,本莊的左員外憐惜咱們困苦,要舍上幾天的粥,據說那粥是管飽的。有了這等善人在,說不定我們還能留得一命呢。只要朝廷的救濟一發下來,咱們就可以不用餓死,等到百日災解,兵災過去,咱們就都能過好日子了。”

這幹百姓接下去說的,就無非是哪家仙師的神通大,哪位仙師的道術高,還有的就是哪家的姑娘不曾看好,這出來逃難,就勾上了俊俏的後生之類的閒話。

看現在這些災民倒是情緒穩定,沒有什麼倡亂的意思,但是這透露出來的消息,卻讓楊承祖越發覺得不對頭。等他進城時,看了一眼城頭上那尊碗口銃,心道:但願這玩意不要用上。

他進城之後,也未回衛裡,而是直接到衙門去拜訪張嘉印。張嘉印面色凝重,顯然是有心事,見他來了,忙拉着他到了二堂花廳,落座之後才道:“賢弟,你來的正好,你不來,我也要打發人去尋你。這一遭怕是有了禍事,老兄我全要仰仗你們錦衣衛出力了。”

“大哥可是爲了那謠言之事?”

“那事你也知道了?”張嘉印問完這一句忽然想到這是廢話,連自己手下的衙役都知道的事,錦衣衛怎麼可能不知?他從袖裡抽出一張破紙“這回不光是謠言,不知是誰,已經把揭貼貼到了縣衙外的八字牆上。這是要傳檄而定啊,分明是有人要謀反!”

楊承祖見那張破紙上,寫的既有正德血脈不真的事,又有朝政幾大弊端,說其凌虐百姓,任用奸佞,導致朝政日非江河日下,自當弔民伐罪,起兵討賊,兵鋒到處舉城而降,否則定叫化爲齏粉,合城皆殺。

張嘉印道:“這是當初白衣軍之亂時,就有人用過的手段了。大兵未到,先把揭貼發下去,讓人不戰自亂,先亂了陣腳。再者說來,他來或不來,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是有了這揭貼,你就不敢不用心防範,不敢不請兵防衛。這一手段牽扯的精力,比起殺賊的兵力還要厲害幾分。比起當年白衣軍來,我們當初好歹還知道敵人是誰,現在卻是連誰是敵人都不知道,咱們自己的人心怕是就要先亂了。”

楊承祖知道,這時候官府的作用要顯示長,否則任這種謠言肆意傳播,很可能就會導致百姓人心惶惶。再加上平日裡自己生活的困苦,自己與別人之間的矛盾,或是單純的看別人不順眼,都可能被這些謠言刺激下,演變成一場民亂,到時候這座城就真完了。

他點頭道:“大哥放心,我錦衣衛就是幹這個的,肯定不能允許這些謠言肆意傳播,定要把這些妖人收拾的服帖就是。”

第331章 討餉(一)第504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十八)第322章 初抵安陸(四)第1064章 收心(中)第802章 生死恨第262章 要解心頭恨第425章 最後一搏(二)第1091章 我花發時百花殺(上)第203章 局中局(五)第757章 請借人頭一用(下)第538章 功高計毒(六)第899章 楊氏海盜團(一)第841章 殺威棒(下)第996章 金山銀海(二)第752章 憶苦(下)第621章 困京第777章 引蛇(三)第1100章 樹倒第625章 毒牙第578章 舊時恩·今日難(一)第550章 君臣初會(三)第101章 白蓮初現(五)第590章 名位大過天第643章 糧商(上)第974章 關注(下)第636章 成親(下)第837章 進言第373章 手段(六)第390章 亂起(九)第536章 功高計毒(四)第66章 明查暗訪(三)第475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五)第875章 特使(三)第713章 太平第461章 尋寶記(十)第1057章 選教主(上)第895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一)第706章 心有猛虎第267章 護鳳(五)第807章 謝家跌倒,楊記吃飽第532章 登龍第902章 碼頭風雲(上)第608章 糾察第199章 局中局(一)第233章 急風驟雨(二)第498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十二)第1047章 晉商(一)第1044章 撐場子(二)第985章 山西之變(中)第34章 威風(四)第1060章 重見飛紅(中)第258章 找場子(二)第829章 送瘟神第699章 希望第148章 代價(五)第477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七)第289章 惡虎(一)第364章 禍根(二)第956章 奉旨凌弱(四)第248章 自投羅網(四)第370章 手段(三)第839章 殺威棒(上)第1029章 隨便打第581章 舊時恩·今日難(四)第778章 出洞第160章 心動(三)第720章 鬼門開(一)第369章 手段(二)第192章 暗訪(九)第19章 打上門來第286章 遠大前程(四)第69章 軍械(三)第508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二十二)第611章 深坑金鉤(三)第768章 梅污玉碎(三)第679章 狀元投效第486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十六)第469章 帝師(四)第8章 馬到成功第237章 急風驟雨(六)第591章 嚴嵩上書(上)第976章 斷腸(下)第593章 嘉靖逼宮第162章 交割(二)第762章 鳴炮(上)第43章 陣亡第637章 秘議第258章 找場子(二)第172章 奪龍記(一)第175章 奪龍記(四)第424章 最後一搏(一)第550章 君臣初會(三)第710章 夫人待客(中)第103章 以身相許第709章 夫人待客(上)第383章 亂起(二)第565章 重逢(二)第938章 血光(四)第526章 龍起安陸(七)第577章 無形絞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