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名位初定

“尊父皇爲本生興獻帝,尊母后爲本生興獻後,明明就是朕的父母,加上本生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好不彆扭。∮,”乾清宮裡,剛剛把母后迎進皇宮,並結束了家宴活動的嘉靖皇帝,對於這個階段性的勝利並不滿意。

在他心裡,壓根就不想去繼承孝廟香火,於本生這個稱號前綴,自然也就充滿了不滿與意見。不過他是個知進退的人,知道目前這個勝利就已經可以適可而止,大家各退一步,局面才能穩定下來,楊廷和也不會一下就讓自己宣佈與孝宗一系斷絕關係。

事實上,眼前這個階段性勝利,也是楊承祖居中協調,用欺騙的手段,忽悠了幾個文官挑頭,帶動了整體的發動。

對於這個大功臣,嘉靖心裡也自感激,現在大殿內只有君臣兩人,他也沒必要刻意保持君王的威儀。整個人就那麼懶散的靠在龍椅上,發表則對內閣的不滿“這幫人,不知道吃錯了什麼藥,全都要我去繼承孝廟的血脈。朕明明是有父母的,憑什麼認個別人做父親,還什麼本生,難道他們家中,除了父親還有個本生父?”

“陛下,這事說來也不奇怪,誰讓孝廟是這些文官眼裡的聖君,可比仁宣二廟的角色呢?你看,武宗那邊就不行了。明明他已經絕後了,但沒人提給他找個香火的事,這幫人都是感激着孝廟,不想讓他的香火絕了而已。”

“讓他們做夢去吧!不過這次,多虧了大哥從中調度,才能那麼順利就讓這幫人低頭。嚴惟中,還有那個張璁,都是朕的功臣。大哥舉薦有功,朕給你記下了,將來定有封賞。不過張璁這個名字不好,當初點他做進士時,朕就覺得不妥。他的名字與朕的名諱相同,身爲臣者,該當避尊者諱。朕決定賜他個名字爲孚敬,再賜他個字爲恭茂,大哥覺得如何?”

“升賞罷黜,皆爲萬歲的恩典,無須問臣下。”楊承祖恭敬的回答道,他對於張璁是何許人也,只是隱約記得個名字,事蹟就沒有影響了。

不知道他是因爲自己請嚴嵩出馬,而跟風殺出來的刷名聲者,還是歷史上確有的人物,並不希望其獲得太高的位置。但是皇帝既然想要賜他名字,自己又何必做小人?

他只是提醒道:“萬歲,其實這次楊廷和之所以低頭低的這麼快,除了嚴嵩等人的功勞,另外一點,就是夷人生變,生的恰倒好處。滿剌加、北邊,接連不斷的警報,使那些大臣們沒法再堅持下去。不過這也是個警兆,那些佛郎機夷,不可不防。”

朱厚熜的表情也漸漸嚴肅起來“是啊。北虜賊就沒什麼可說了,年年春秋二防,都是要和他們打仗,打了這麼多年,始終都是那個樣子。薊遼那邊也忒沒用了一點,不過是聽說北虜大集,就要上書告急求發糧餉。平日裡多半是疏於操演,貪墨了不少糧餉,真到用武之時,就無兵可用。這佛郎機夷,居然這麼兇狠,直接就殺了別人的國王,奪了人家的基業。聽說還要讓人都信他們的神,這也忒霸道一點了吧,其實朕也想幫滿剌加討一個公道,大哥若是有興趣,這個元帥就由你來當。”

與北虜這種老對手不同,佛郎機夷這種新對手的出現,其實大家心裡都有點緊張。畢竟這是一個沒正式打過交道的國家,如果其懷有惡意,那麼大明朝要防範的敵手就又多了一個。

其實在眼下,並沒有人會覺得大明打不過一個不知道哪冒出來的佛郎機,就算是知道對方銃炮犀利,觀點上也沒發生過變化。自己是天朝大國,對方只是個化外番邦,打起來肯定是自己贏。所要考慮的,無非是跟這個番邦打,會帶來多大的開支,爲戶部增加多少預算。

包括楊承祖自己,其實也是支持這種觀點,在現在這個時代,大明打本土防禦戰,是不會輸的。距離的限制,導致西洋國家的投放能力有限,最多不過投放幾千人過來,再經過疫病減員,還能剩幾成力量?前世他看的某些小說中,在明朝就考慮如果不怎麼怎麼樣就可能被西洋殖民,純粹是杞人憂天或者叫吃飽了撐的。

直到另一個時空裡的大清,被洋人悶頭爆打,也和軍事科技的關係不大。上千清兵被七個太平軍舉刀追砍,這種部隊不是說給他們快槍大炮就能打勝。

同理,眼下大明的士兵沒這麼爛,真和佛郎機打,也沒什麼可怕,唯一要考慮的,就是值不值的問題。

明朝雖然是東南亞朝貢體系的共主,不過近年來周邊國家對於大明這個宗主國的態度也一般,更多是拿朝貢當成發財的機會而已。而且大明當年幫安南復國,搞來搞去搞成滅國戰爭,糜費錢糧無數,有這個前車之鑑在,對於幫助滿剌加的興趣也不是太大。

朱厚熜只是年輕氣盛,再者就是楊承祖在安陸的教學中,也向他講解過西方的概念。雖然並沒有給他講萬有引力,地球是圓的等道理,但是他至少是知道佛郎機這些國家的存在,也知道這些國家雖然遠不能和大明相比,但也並非是什麼番邦小國。

從他的角度看,這種國家攻打了自己的藩屬,並且不是劫掠而是滅國,順帶還要推行自己的信仰,這絕對是個危險的信號。加上滿剌加是他登基後第一個來求援的國家,他也想幫了這個忙,算是確立一下君主的威信。

不過楊承祖搖頭道:“別想這事了,行不通的。戶部會告訴你沒錢,錢都拿來修先皇陵寢了,沒錢發軍餉,沒錢掏開撥費,打什麼仗?再者,打仗的事,也不要交給我,否則一定會輸的。佛郎機夷也不是一定要打,就如臣在安陸對萬歲建議的那樣,這些人其實是可以坐下來談生意的夥伴。我們大明的瓷器、字畫、茶葉賣給他們換銀子,比起打仗合算多了。不過夷人畏威而不懷德,現在談生意,多半談不成,總要把他們打的疼了,生意才能談下去。”

“這個事朕有分寸,先禮後兵麼,總要有人去走一次,與對方接觸一下,纔好決定是戰是和。這個事除了大哥恐怕也沒有別人更合適。至於滿剌加那邊,就先讓他們在京裡住幾天,再做計較。”

君臣二人爲着這次的勝利而歡喜,爲着未來,該當如何應付佛郎機的問題而定着計劃,卻不知,在另一邊,一些足以稱爲才俊或棟樑的人物,正在聯手編網,這張網的目標,正是這次禮議之爭中的第一功臣,楊承祖。

第907章 萬家生佛·千夫所指(下)第433章 最後一搏(十)第835章 接風(三)第91章 火龍燒倉(三)第738章 編練新軍(上)尾聲二大結局第1101章 實相尾聲一第209章 局中局(十一)第295章 血夜(一)第715章 小事(下)第916章 爲君粉身亦無悔(上)第440章 刺(二)第316章 女兒情(三)第65章 明查暗訪(二)第1041章 哪個蟲兒敢做聲第937章 血光(三)第355章 一拳開(七)第842章 蓮舞(上)第70章 大案第403章 定心(一)第75章 退婚(上)第652章 片紙退兵(下)第881章 陷落第771章 來自異國的敵意(上)第482章 紅顏一怒·江湖縞素(十二)第928章 廠衛在手(下)第569章 聯手(三)第1041章 哪個蟲兒敢做聲第698章 倭人第199章 局中局(一)第512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二)第546章 禮儀狀之爭(三)第271章 護鳳(九)第983章 金風玉露(三)第734章 殤第527章 龍起安陸(八)第909章 打壓(二)第501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十五)第511章 羣龍奪位·江山誰屬(一)第400章 攻與防(十)第3章 身份疑難第664章 回門(下)第692章 三件禮物(中)第652章 片紙退兵(下)第440章 刺(二)第1089章 蓮凋(三)第662章 冷箭在弦第321章 初抵安陸(三)第507章 重遇至尊·天下無主(二十一)第319章 初抵安陸(一)第352章 一拳開(四)第673章 謀算東南(下)第1101章 實相第400章 攻與防(十)第583章 易得無價寶第596章 重任在肩第25章 奪產第51章 爭妻(一)第1章 被架票的知縣第759章 消失的武士(下)第571章 侯門貴女(二)第888章 冤魂索命(一)第383章 亂起(二)第695章 比武(上)第208章 局中局(十)第689章 上元之會(三)第617章 殿後(上)第811章 劉良女的禮物第421章 衝冠一怒(七)第678章 收攏人心第1019章 禍首進京第400章 攻與防(十)第692章 三件禮物(中)第332章 討餉(二)第895章 只羨鴛鴦不羨仙(一)第77章 拿人第529章 立後(上)第409章 定心(七)第1063章 收心(上)第160章 心動(三)第91章 火龍燒倉(三)第91章 火龍燒倉(三)第704章 報恩第111章 考較(四)第320章 初抵安陸(二)第105章 初識嚴嵩(二)第59章 討銀(五)第713章 太平第292章 惡虎(四)第1035章 趙全再現第26章 尤物第212章 局中局(十四)第353章 一拳開(五)第110章 考較(三)第416章 衝冠一怒(二)第57章 討銀(三)第79章 抄家第771章 來自異國的敵意(上)第279章 生死與共(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