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遺詔

張永也許是一路上擔驚受怕勞頓辛苦,又或許是別有緣故,竟抽抽噎噎哭個不停,滿臉都是鼻涕淚水,弄得一塌糊塗。

宋楠皺眉安慰幾句,又詢問數句,張永都忙着哭泣不予回答,宋楠終於忍不住喝道:“怎地沒完沒了的哭?快些回話,皇上到底怎麼了?”

張永聽出宋楠話中怒意,忙用袖子呼啦了幾下臉,抽着氣道:“國公爺,皇上還沒有殯天。”

宋楠心頭大鬆,皺眉道:“那你神神鬼鬼的弄得人心裡發慌作甚?”

張永道:“皇上雖還健在,但恐怕也熬不過這幾日了,十幾日前,皇上便徹底不能下牀了,身體消瘦的厲害,整日整夜的咳血。咱家離京之時,皇上已經滴水不能進,話也不能說,咱家看……那是熬不過幾日了。”

宋楠心頭緊縮,猛然想起李神醫診斷正德時預測正德只有三四十天的壽命的事情。宋楠不是沒有盤算此事,只是算算日子,正月裡下的診斷,二月中旬便已是李神醫口中的大限之日,但這一切並未發生,所以內心裡將李神醫的話當成了個笑話。

這年頭的醫術算不上高明,李神醫雖然有些本事,但憑簡單的望聞問切便斷定人的生死大限,宋楠自然是不太相信他的話的;如果宋楠堅信李神醫的話的話,他也不會在正德將要殯天之際領軍出征,那是愚蠢之舉。

但現在看來,李神醫的判斷不過是差錯了半個月時間而已,這顯然算不上什麼太大的差錯,畢竟正德是皇上,宮名貴藥物,進補靈品也從不間斷,憑藉這些靈藥延續了生存的時間也是有可能的,若是尋常人家的百姓,怕是正好應了李神醫的判斷了。

“然則你來便是稟報這個消息的?還是皇上要你來招我速速回京?”

“咱家猜想皇上定是想着鎮國公趕緊回京的,可是皇上病情太重,呼吸尚且困難,怕是也表達不出這個意思來。咱家每次被准許見皇上的時候,皇上都似乎有旨意要宣佈,但奈何時間太短,人多口雜,皇上怕是也不能說。直到最近幾日,病情愈加嚴重,那更是沒有可能了。”

宋楠皺眉道:“你這話說的我滿頭霧水,什麼叫你被准許見皇上?皇上重病,你難道不是每日伺候在皇上身邊麼?”

張永長嘆一聲道:“鎮國公,宋大人吶,您是不知道,皇上自病情惡化之後,太后便命人將皇上移駕養心殿靜養,由太后身邊的太監照看,咱家要見皇上反倒要太后恩准。太后說了,皇上需要靜養,不能勞神說話,要我們不準多打攪他。在離京之前,咱家兩天才能見皇上一次,見面時太后宮中的內侍都在,時間也限定的很少,基本上都是磕個頭問個安便被趕出來了。如今皇上身邊,可是沒一個熟悉的人了。”

宋楠眉頭擰成一個疙瘩,思忖片刻問道:“你來尋我便是爲了稟報此事?數日後我便回京,你犯不着這麼大老遠跑來吧。”

張永鬼祟的環視周圍,低聲道:“當然不是爲了僅僅稟報此事,咱家還有更大的事情要說,實不相瞞,這次離京咱家是冒着殺頭的危險的,太后嚴禁我們將皇上病情危重的消息傳出去;錦衣衛大漢將軍營被調去守西苑,宮中的禁衛盡數換了他人。您臨出征前交代咱家要盯牢宮中的一切變故,咱家謹遵你的吩咐,偷偷暗中打聽,不打聽不要緊,一打聽下來,得到的消息差點把咱家嚇的半死。所以咱家冒死出宮聯絡了英國公,英國公聽了咱家之言後立刻安排人手護衛,偷偷將咱家送出了城,要咱家趕緊來稟報您。這不,咱家便一路兼程趕到安慶府了。這裡人多眼雜,雖然都是國公爺的手下,但這件事實在太大,咱家建議借一步說話,就咱家和鎮國公兩人在場爲好。”

宋楠愈發的驚訝,當下拉着張永到後堂房舍中,命親衛嚴密警戒周圍,這才低聲問道:“出了什麼事?”

張永撩起衣角,用牙齒咬開衣角密密縫起的陣腳,鬆開之後取出一封皺巴巴帶着汗位的信封來雙手遞上,宋楠狐疑接過,打開信封取出一張皺巴巴的白紙緩緩在燈下展開,上面的字歪歪扭扭潦草不堪,顯然是寫的很急,但卻能清楚的辨認,但見白紙上寫道。

“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尊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聖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禮宗廟,君臨天下。”

宋楠一個激靈,赫然站起身來,厲聲喝道:“這是什麼?”

張永緩緩道:“國公爺還看不出來麼?這是皇上立嗣的遺詔啊。”

宋楠心中鼓盪,嗓音中也有些顫抖,問道:“這是皇上親自擬定的遺詔麼?”

張永道:“咱家不知,鎮國公應該比咱家更明白這詔書是不是皇上的意思。”

宋楠咬着下脣緩緩道:“你是如何得到這遺詔的?”

張永道:“咱家剛纔說了,冒死離京便是因爲得知了此事,皇上的詔書須得經司禮監蓋玉璽發佈,咱家還是司禮監的掌印呢,二月二十三那日,咱家去養心殿見皇上之後,太后忽然召見我拉了幾句家常,回司禮監衙門後咱家發現司禮監存放玉璽的鐵櫃似乎被人打開過,我立刻開櫃驗看,果然發現有人偷用了玉璽。”

宋楠驚道:“你憑何可以斷定?”

張永道:“咱家雖不是精細之人,但平日用璽之後咱家都擦拭乾淨用黃布包裹裹好存於鐵櫃暗格之中,司禮監的人都知道玉璽藏於何處,但一來鑰匙只有我一人才有,二來也從無人敢碰存放玉璽的鐵櫃子,倒也從來沒發現過異常。”

宋楠道:“難道有人偷用了玉璽之後沒有擦拭乾淨上面的朱泥?”

張永道:“恰恰相反,玉璽擦拭的很乾淨,就像沒用過一樣。只可惜偷用之人不知道我的小秘密,我在包裹玉璽的布包之外放了一根不起眼的黃色鴨絨毛,跟黃布包裹顏色相若,若不刻意,根本看不出來。但有人動過玉璽包裹,那鴨絨毛必會掉落。我查看之時,那根鴨絨毛已經飄落在櫃子的格擋上,由此我斷定必是有人偷用了玉璽。”

宋楠點頭道:“甚好,你這心思夠細。然則你便暗中查這件事是麼?”

張永道:“正是,咱家知道事情有蹊蹺,誰敢不經司禮監掌印之手便偷用玉璽,這乃是彌天大罪;除了皇上之外,誰也沒這個權利。但皇上若要用印,又何必如此?咱家不敢張揚,便暗中盤查,查出當日當值在印璽房中的兩名司禮監內務在事發之時竟然是全部被太后宮中的兩名公公叫出去喝酒,雖只是短短頓飯時間,但那足以完成偷蓋玉璽之事了。”

宋楠猛然擺手道:“停,我來理一理思路,你見了皇上之後,太后留下你拉了會家常?說的什麼?”

張永道:“我也不知太后爲何要留下我說話,太后之前從未這麼做過,問的也是些身體如何,宮外家人父母如何的家常話。”

宋楠點頭道:“之後印璽房中的兩名當值太監被太后宮中熟識的公公拉去喝了會酒?而偷蓋印璽的行爲便是在這當中發生的事情?豈不是說,這偷蓋玉璽玉璽之人便是……她的指使?”

張永瞪眼緩緩點頭道:“國公爺思路清晰,恐怕正是如此。”

宋楠道:“然則,這詔書你又是如何拿到手的?我想,太后他們應該不會讓你有機會見到這封詔書的。”

張永緩緩從懷中掏出一方白布,在宋楠的面前慢慢展開,指着那繡着芙蓉花的一方絲帕道:“便是此物的主人幫了咱家的忙,咱家知道有人偷偷蓋了玉璽,又判斷是太后所爲,皇上病體又極沉重,宮中衛士調換,氣氛明顯異樣,便是再愚魯也預感到大事不妙。咱家不是喜歡探聽國公爺的私事,但國公爺和公主關係……那個極好,咱家便一咬牙,鋌而走險去找到公主,向她將事情挑明,請她開恩幫着弄清楚這偷蓋玉璽的詔書內容是什麼。於是乎次日傍晚,公主便交給我這張手抄的遺詔。這便是這遺詔的來歷。”

宋楠渾身上下冷汗滲出,張永說的已經驚心動魄,在幹這些事的時候怕是更加的兇險,張永這次能豁出一切倒也罷了,康寧義無反顧的去太后宮中弄到了這遺詔的手抄本,怕是更加的險惡;一旦被發現,恐怕太后連她這個親生女兒也不會饒過了。

看着眼前這張白紙上的黑字,宋楠心中說不出的滋味,自己在外征戰拼死,朝廷之中卻已經瞞着自己做出了非常之舉,從這遺詔擬定的新皇人選朱厚熜來看,這正是楊廷和一直竭力推薦的人選,宋楠敢百分百的確定,這一切絕對和楊廷和有關。

楊廷和,這個潛伏隱忍的老狐狸,終於開始露出了他的獠牙。

第672章 假離第129章 老千第650章 留都行第858章 京城大搏殺(一)第541章 最後的瘋狂(續)第265章 萬難第268章 咫尺天涯第858章 京城大搏殺(一)第585章 新氣象第18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467章 王府夜宴(中)第407章 守株待兔第445章 願景第589章 針鋒相對第250章 建功第194章 正陽門外(續)第564章 他想謀反第103章 棒子第574章 無法拒絕第624章 貴的離譜第311章 蒙塵第360章 新鎮第82章 飛機第365章 我來給你們上一課第503章 上元之夜(中五)第119章 暗算第366章 踢到鐵板了第85章 破臉第769章 躍馬黃河之北第297章 清洗第354章 燎原之火第577章 風平浪靜第31章 不搶待何時第328章 忽然成了香餑餑第516章 後顧無憂第426章 相忘於紅塵第445章 願景第350章 哥哥和妹妹第705章 固原之危第761章 風月第199章 兔死狐悲第39章 惶惶滿城兵第440章 尖峰時刻(三)第756章 插曲第351章 風乍起第274章 奪馬第859章 京城大搏殺(二)第339章 膽大包天第287章 亡羊補牢第745章 暫時休戰第666章 一堆故人第740章 要挾第414章 囚於牢第503章 上元之夜(中五)第165章 殺意第811章 打死勿論第20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5章 破臉第534章 毒龍之河第99章 損友第51章 尷尬王總兵第59章 難得的溫柔第222章 花癡少女第166章 夜客第772章 英雄末路第567 打翻在地第624章 貴的離譜第71章 逼迫第821章 如何抉擇第485章 共臥第208章 羣起攻之第591章 寧王爺第10章 何處覓功名第429章 又聞疑雲再起時第150章 酒膽第390章 夜泅第403章 戰前會議第709章 人禍第431章 燒錢的祖宗第201章 同牀異夢第436章 其實我是來找茬的第823章 戰南昌第22章 請君入我甕(中)第398章 仁義的天帥第252章 表錯功第756章 插曲第174章 下藥第296章 願君只負我一人第785章 善者不來第227章 夜闖尚書府第588章 利益相關第230章 朝堂對決(中)第88章 問罪第85章 破臉第78章 歸案第771章 一顆種子第265章 萬難第83章 治亂第776章 其言也善第579章 世間本無容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