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如何抉擇

瞬間遭受的攻擊讓叛軍前鋒船隊措手不及,燒成火船的數十艘戰船上的叛軍士兵紛紛朝水中跳去,留在船上那便成了大烤活人;無人操控的船隻頓時停頓下來,打着轉橫在狹窄的水道上。

船隻本來相隔甚遠,但事出突然,前方突發狀況讓後面跟進的戰船也有些措手不及,船上軍官趕緊下令降下風帆停止前進,並命槳手朝後倒劃,饒是如此,十幾條戰船還是收勢不及直接衝入火海地獄之中,頃刻間成了火海中的一捆柴薪。

叛軍前鋒軍領軍指揮使是被封爲威武大將軍的徐欽,正是他率領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的攻佔了南康九江和安慶,這次回援他也是叛軍的急先鋒,這三百多艘戰船正是由他來指揮的。

前方火起之時,徐欽的指揮船尚在七八里外的湖面上,見到前方遇到埋伏,徐欽當即下令,命戰船收縮陣型擺出戰鬥姿態,以保護後方心急趕來的朱宸濠乘坐的龍舟旗艦。

“報大將軍,蘆葦蕩水道之中有官兵設伏,具體敵情尚不明朗,但根據敵軍發射火箭的規模估計,當有萬人之多。”手下副將趙賢從前方一艘戰船上伸過來的跳板上一躍而下,心急火燎的稟報道。

徐欽抽了口冷氣,萬餘人埋伏在蘆葦蕩中,這是王守仁的主力啊,這廝膽子當真不小,早前得到的消息事他們拿下了撫州,沒想到這麼快便來到鄱陽湖設伏,這是算準了大軍將要從此處回援南昌府了。

徐欽不敢擅自做主,於是一面下令所有戰船做出防禦姿態退回湖面,一面下令調轉自己的船頭和後方朱宸濠旗艦靠攏,稟報此間情形。

二十餘里之外的湖面上,朱宸濠也接到稟報,前方戰船燃燒引發的蘆葦蕩大火在夜晚清晰可見,朱宸濠立即下令停止前進,派小船去前方刺探情形。不多時,徐欽的戰船行駛到近前,上了龍舟之後將前方情形詳細稟報之後建議道:“皇上,王守仁在前方設伏,如今蘆葦蕩已經燒成一片火海,咱們欲從河中溯流前往南昌怕是不成了,敵在暗處我在明處,尚不知王守仁有何詭計,卑職建議改道往西,直接從昌邑登岸,改從陸路增援回到南昌府。”

朱宸濠惱怒道:“王守仁怎地動作這麼快?昨日還說剛剛拿下撫州,今日便出現在此地,這廝生了飛毛腿不成?那南昌傳來的消息爲何說王守仁的兵馬在南昌攻城?到底哪一個消息是真?”

劉養正拱手道:“皇上息怒,這分明是王守仁分兵之計,前方的伏兵是一部分,南昌府外的兵馬是另一部分,這廝既然分兵,那麼兩處的兵馬數量定不會多;依臣之見,該橫掃過去,殲滅前方的敵軍,而不該改行陸路,那樣起碼會耽擱一日時間。王守仁攻城的兵馬定是希望我們拖延時間,好讓他能從容攻下南昌府。”

朱宸濠愁眉不語,徐欽卻叫道:“軍師,你這出的什麼餿主意,沒見前方連蘆葦蕩都着火了麼?你讓我的船去送上去當柴禾麼?”

劉養正擺手道:“這火雖阻擋了我們的去路,但對對方也是一種威脅,蘆葦蕩起火蔓延,伏兵焉能藏得住?他們只能被迫退上岸邊;河道上的火船大可命水鬼去鑿沉或者命鐵頭船頂開一旁,讓出河道來。稍候片刻蘆葦過火之後便會熄滅,我大軍便可暢通無阻了。”

朱宸濠點頭道:“軍師說的對,王守仁沒多少兵馬,不過虛張聲勢罷了,咱們大可不必理他。雖燒燬了幾十條船,損失了些人手,但當務之急還是救援南昌。南昌府一失,我們的老窩便被端了,諸位的父母妻兒還在南昌吧,那可不是朕希望看到的。”

衆人紛紛點頭,這一回意見難得的得到了統一,徐欽也無話可說,剛轉身踏上跳板回船,便聽着天邊羽翅破風之聲響起,扭頭看去,黑沉沉的天空中兩個小黑點迅捷而至,落在甲板上的一隻木籠上方,發出咕咕咕的叫聲。

那是兩隻傳遞消息的軍鴿,朱宸濠特意訓練了數百這種軍鴿,便於斥候傳遞消息打探軍情,包括他去京城,都是用信鴿傳遞消息,可謂是方便之極。此刻在水面上,這種傳遞消息的方式更是快捷。

兩隻鴿子一隻翅膀上塗着白色的顏料,一隻塗着紅色的顏料,那是用來區別查勘的範圍的,紅色的是江西左近的斥候放歸的,紅色也是警告急迫之意,越是離得近便越是緊迫,倒也不無道理。而塗着白色顏料的信鴿則是在外圍打探的斥候,朱宸濠爲了掌握官兵動態,派出了上百斥候深入周邊各州府,有的遠在河南境內,數百里之外,便是爲了及時直到官兵到來的情報。

親衛將鴿子抓住,取下他們腳下的小竹筒遞給軍師劉養正,劉養正不看則罷了,一看之下頓時色變,口中驚呼出聲。

“軍師,怎麼了?”朱宸濠皺眉問道。

“大事不妙,皇上請親自過目。”劉養正將兩字條遞給朱宸濠。

藉着龍舟上的紅燈籠,朱宸濠清清楚楚的看到字條上的字跡,雖然斥候們都是大老粗,寫的字歪歪扭扭不堪入目,但字卻是認識的。

一張字條上寫着:“敵五千精騎從大名府入開封府境內,現已在開封府南九十里處晝夜奔襲。”

另一字條寫着:“敵大軍正經山東過河南直撲而來,敵軍外圍斥候防範甚嚴,兵馬具體數目不詳,但聲勢浩大,疑爲官兵主力。”

朱宸濠一個踉蹌差點摔倒,手腳連撐,撐在一旁的廊柱之上,這才站穩了身子,默默將紙條遞給‘羣臣’傳閱。一時間滿船寂靜,唯聽到鄱陽湖之水輕輕拍打之聲,遠方噼噼啪啪燃燒的蘆葦蕩起火之聲,以及隱隱的落水士兵慘叫呼救之聲。

“五千騎兵已經到了開封府以南九十里,照這個速度,一天一夜便可抵達九江,五千精銳騎兵,九江是守不住的,除非我們分兵去守九江;九江不能丟,丟了便被紮了口袋了。”兵部尚書王綸憂心忡忡的道。

李士實也道:“王大人說的是啊,皇上,九江乃是我江西連接長江通道的門戶,九江在,哪怕陸路封鎖,我大軍照樣可由水路暢通無阻,丟了真的成了甕中……甕中那個……咳咳。”

想到甕中之鱉這個比喻不太恰當,李士實趕忙住了口。

劉養正忽然冷笑一聲道:“兩位大人的言外之意是要分兵死守九江了,莫忘了,敵主力已經從山東直撲而來,九江如何能受得住?就算分兵去守,我們又有多少兵馬能擋住朝廷主力大軍?朝廷這一回起碼十餘萬大軍前來,若還拘泥於守住九江,困守南昌,那可真的成了甕中之鱉了。現在的情形需要作出決斷,要麼死守九江南昌,跟朝廷大軍決一死戰,這麼做的成算不足百中之一,要麼……”

劉養正遲疑了一下,皺眉不語。

朱宸濠顫聲道:“要麼如何?你該不會要朕去投誠吧。”

劉養正忙道:“臣豈會提這種建議,臣只是要說,要麼索性魚死網破,咱們立刻調轉船頭順江而下進攻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城,形勢立刻便可逆轉。皇上不要拘泥於南昌一地,這裡雖是您發跡之地,但也並未不可丟棄。今日之棄使爲了謀大事,成大業。佔據南京之後,擴招兵馬,平定江浙,之後再將長江以南蕩平,南昌還不是要回到皇上的囊中麼?若一味拘泥於此,一旦朝廷主力趕來,拿下南康和九江,我們便不得不被迫與之死戰了。東南西南東邊西邊都無立足之地,絕無可退之地,正好利用朝廷主力直撲江西的契機進攻南京纔是上策。”

朱宸濠抖着手在下頜的鬍鬚上摩挲,放棄南昌好比割去他心頭的肉,這裡是他的老巢,他經營數年,無論人脈財物盡在此處,在南昌他便是皇帝,離開南昌他便沒有了自信;但劉養正說的確實很有道理,如今的情形下,留在這裡便是等死,雖然大軍擴充迅速,起事之後已經發展到九萬多兵馬,但和朝廷大軍相比,實力還是相差不少。再加上週邊州府零星衛所兵馬的聚集,困守南昌絕對是死路一條。

這個決定不好下,這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

第138章 侍讀第29章 蚍蜉撼大樹(下)第312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第502章 上元之夜(中四)第478章 老實人不能娶俊媳婦第548章 百萬髒銀第174章 下藥第333章 大婚之日第74章 財路第680章 新詞一曲話離別第54章 原非無情人第135章 翻臉第511章 當街杖殺第449章 千里之外驚騎至第531章 狡兔三窟第329章 雨打梨花第37章 撥霧見蔽雲第250章 建功第813章 撕咬第609章 闖營第305章 獨憔悴第288章 三邊總制第863章 意外第3章 邊城非淨地第53章 好事需多磨第489章 全假無真第9章 玲瓏七竅通第151章 雙活第333章 大婚之日第253章 兄弟相見第64章 入職第106章 挨刀第539章 倒戈第280章 盤腸大戰(四)第406章 由明轉暗第509章 無良文人第255章 消息走漏第302章 劫持第485章 共臥第15章 天上掉餡餅第179章 逐臭第369章 包藏禍心第33章 一石三鳥成第233章 荒野偶遇第171章 同流第512章 關鍵人物第314章 人渣第92章 城管第452章 西去第532章 末路窮兇第692章 出征第六百四十六章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571章 人間四月第482章 行跡暴露第667章 太極宴第488章 共同的目標第539章 倒戈第168章 義盡第765章 兵行奇招第381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552章 覺悟第759章 此物舉世無雙第36章 青樓夜半驚第723章 苦戰第261章 滅頂之災第838章 江流第511章 當街杖殺第497 心有猛虎第426章 相忘於紅塵第659章 隱秘的目的第561章 香山別院第137章 反噬第463章 誰都不是小蝦米第508章 捉姦拿雙第216章 救了個姑奶奶第613章 差一點就出了人命第305章 獨憔悴第585章 新氣象第701章 激戰(三)第384章 約法三章第695章 運籌帷幄第191章 抄了他們的老窩第36章 青樓夜半驚第461章 下馬之威第425章 歸宿第465章 內情第776章 其言也善第795章 信佛只是說說而已第100章 出頭第150章 酒膽第686章 形勢危急第711章 破城第866章 平息第505章 上元之夜(下)第3章 邊城非淨地第594章 大主顧第301章 留書第500章 上元之夜(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