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東窗事發

不久之後,張太后便從楊廷和口中知道了他此行來到目的,張太后略顯豐滿的臉上滿是詫異,蹙眉道:“楊首輔,哀家沒理解錯的話,你的意思是,這宋楠有什麼企圖不成?”

楊廷和忙道:“太后明鑑,目前尚不能這麼揣度,臣的意思是,這宋楠如今手握重兵,觸角遍佈,若一旦他有異心,便無人能製得住。而皇上對他太過寵信,基本上宋楠所諫之言,皇上均會准奏,這纔是最可怕的地方。本來朝臣的權利相互間會有掣肘,但現在的情形是,無人能夠掣肘宋楠的權力,除了皇上之外。”

張太后起身輕輕走了幾步,點頭道:“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擔心皇上過於寵信宋楠,而這個宋楠若利用皇上的寵信培植勢力,將來或者不可約束。”

楊廷和道:“是,臣正是此意,而且這不是杞人憂天,這次團營整頓,外二軍的建立便是苗頭了,宋楠手中直接能調動的兵馬竟達四五萬之衆,幾乎和京中其他兵馬對等。而英國公張侖又和他是親眷,幾乎等於京城兵馬都在宋楠掌握之中,大明朝立國百餘年來,豈會有這樣的格局?臣不得不擔心,不得不害怕,這可是干係到大明朝的社稷江山啊。”

張太后抿了抿紅脣,低聲道:“楊首輔,你這麼一說,哀家也有些慌了。之前哀家對這個宋楠的印象其實也一般,聽說此人有些不守規矩;不過他倒也沒做什麼出格的事情,相反爲朝廷還立了不少的功勞。如果他之前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能博得皇上的信任,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的話,那這人可謂心機艱深的很了。”

楊廷和輕嘆一聲道:“太后,人心隔肚皮,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就像我們完全沒料到安化王會造反一樣,誰知道這宋楠會不會有那麼一天?誰能保證他內心中對大明朝,對皇上太后是絕對的忠誠?之前的劉瑾天天自稱大明第一忠臣,結果還不是暗中勾結安化王謀反麼?臣不想讓太后擔心,但這件事臣必須要請太后決斷,以免將來遺恨萬年。”

張太后微微點頭道:“你說的對,某個人權利過大總不是件好事,防微杜漸纔是正理,真要到了事情出來的那一天,怕就已經遲了。那麼你想要哀家怎麼做?要不然哀家招張侖進宮見一見,他英國公府數代忠良,總不至於幹糊塗事,團營穩住了,大局便可以穩定,畢竟張侖手中有五六萬兵馬,還有神機營在手,足以制衡。”

楊廷和忙道:“不不不,太后萬萬不能找張侖覲見,這樣一來豈不是擺明告訴宋楠我們對他有了戒心麼?此時還是需要太后多勸勸皇上,讓皇上不要過於寵信宋楠,皇上只要對宋楠稍加抑制,形勢便大爲改觀。關鍵便是皇上的態度。”

“哀家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要從根子上杜絕宋楠進一步坐大,可是皇上一向我行我素,哀家的話他也未必會聽;哀家總不能跟皇上說,這宋楠圖謀不軌吧?皇上要是責怪哀家干涉政務,要哀家拿出證據來,哀家拿什麼去說話?”張太后躊躇道。

“太后不必直接拿此事跟皇上說,實際上臣還有一件事一隻想跟太后說,只是這件事……這件事幹繫到皇家聲譽,臣一直沒法子說出來;如今到了這一步,臣再也不能隱瞞了,臣不怕太后怪罪,也要將此事告知太后。”

張太后挑起柳眉詫異道:“那是什麼事?居然說干係皇家聲譽?”

楊廷和表情掙扎的很,終於再次跪倒在地道:“臣可以說,但請太后恕臣之罪。”

張太后愈發的感到奇怪,焦急道:“難怪皇上說你們外廷官員都是這樣,說話吞吞吐吐的不乾脆,若是干係皇家聲譽之事,你該立刻告知哀家纔是。”

楊廷和輕輕道:“那是有關康寧公主之事,故而臣不得不慎重。”

“康寧的事?她能有什麼事?”

“據臣所知,公主和那宋楠之間有……私情。”楊廷和咬咬牙,終於說出了那兩個字。

張太后呆了呆,似乎有些沒聽清楚,側耳問道:“你說什麼?”

“太后莫要生氣,臣得知,宋楠和康寧公主之間關係不一般,臣有確鑿證據證明這一點;這宋楠居心叵測,利用公主性子單純,勾引公主。康寧公主一直不肯擇婿出嫁,便是因爲宋楠從中作梗之故……”

張太后面色煞白,身子搖搖欲墜,楊廷和趕緊上前攙扶,張太后擺手叫道:“走開,走開。”

楊廷和伸着雙手尷尬站定,口中道:“太后,臣也不想讓太后難過傷心,但此事一直瞞着太后也是不成的,臣所以才斗膽說了出來;太后千萬彆氣壞了身體,喝些茶水順順氣。”

張太后扶着暖榻邊緣緩緩坐下,半晌緩過氣來,低低的問道:“他們之間到了什麼程度,你可知道?”

楊廷和想了想道:“有人看見宋楠經常在壽寧宮一呆便是幾個時辰,有幾次是在三更後方纔出宮,具體到了什麼程度,臣……不敢妄言。”

“啪。”張太后一把將小几上的一隻青花瓷瓶打落地上摔得粉碎,胸口劇烈的起伏,氣的咬牙切齒:“哀家這才明白,爲什麼她不願擇婿出嫁,爲什麼百般推脫婚事,說什麼再逼她出嫁便去當道姑去。卻原來暗地裡坐下這等醜事,簡直是奇恥大辱,奇恥大辱啊。”

張太后眼淚都流出來了,手拿着絲帕在胸口上捶打,發出嘭嘭嘭的響聲。

楊廷和忙道:“太后息怒啊,太后息怒啊,依臣所見,公主性格單純良善,必是上了宋楠的當;以宋楠的奸猾,必然花言巧語將公主哄得團團轉,這可不能怪公主。怪只怪宋楠這廝膽大包天,讓皇家蒙羞。臣將此事告知太后,便是要太后明白宋楠的真面目。”

張太后喘着氣道:“哀家要去命人抄了宋楠的家,砍了他的頭,哀家不和他干休。”

楊廷和叫道:“不可啊太后。”

張太后怒道:“爲何不可?難道他不該死?”

楊廷和道:“宋楠固然該死,但這麼一鬧,公主聲譽何存?皇家聲譽何存?豈不是教天下人笑話。再說宋楠如今握有重兵在手,若是貿然行事,豈非逼着他鋌而走險?”

張太后怒道:“難道任由這廝逍遙不成?哀家恨不得吃他的肉,剝他的皮。要讓哀家放任不管,那是休想。”

楊廷和道:“太后,就算是懲辦宋楠,也應該從長計議;臣告知太后這件事,便是希望太后能將此事告知皇上知曉,讓皇上明白宋楠是個怎麼樣的人,宋楠一旦失去皇上的寵信,他的末日便快到了。但有一點,太后一定要讓皇上不要急躁懲辦宋楠,免得逼得宋楠狗急跳牆。”

張太后冷靜下來,仔細想了一遍道:“此事知道的人還有多少?”

楊廷和道:“目前知道的人不多,臣之所以知道此事,還是寧王爺離京之時偷偷告訴我的,皇上大婚之日他進宮拜見公主,察覺公主和宋楠之間有些異樣,之後不知用了什麼方法,得知宋楠經常夜宿壽寧宮之事。寧王爺告訴臣之後,臣還不相信此事,但臣做了多方覈實,才確定了此事,否則臣又如何敢信口開河?”

張太后咬牙道:“你和寧王倒也罷了,但恐怕壽寧宮上下人等也都知道了此事了,皇宮中恐怕都傳的沸沸揚揚的,只有哀家和皇上矇在鼓裡。”

楊廷和忙道:“那也不是,只有公主貼身的幾人知道,事情並沒有傳開。”

張太后臉色鐵青道:“這件事決不能傳出去,哀家過幾天會帶着康寧去南京住一段時間,斷了兩人之間的聯繫,在南京,所有知道此事的壽寧宮的奴婢哀家都要處理掉。我也會按照你的意思,將此事告知皇上,讓皇上知道這個狗賊的嘴臉。”

楊廷和拱手道:“太后聖明,這麼處置最是合適。兩件事都要低調進行,太后一定要囑咐皇上沉住氣,萬不能冒然指責宋楠,宋楠的耳目遍佈京城,不可教他知道防備;他的爪牙也不少,更不能逼着他生亂。若只拿他一人倒也容易,只是無法解釋緣由,不免引發猜忌和混亂,所以慢慢削弱他的兵權,找個其他理由將他拿問治罪纔是最佳的辦法。”

張太后緩緩點頭道:“哀家懂得,宮內有哀家,朝上便只能靠你從中周旋了。”

楊廷和跪拜在地一番表決心之後,小心翼翼的拜別出宮而去。

第763章 如意算盤第791章 聳人聽聞第93章 討要第123章 注血第184章 一封調查記錄第597章 安逸的新年第78章 歸案後記第205章 風雷動第690章 討價還價(續)第141章 射畫第129章 老千第615章 入夥第62章 靠山尋上門第280章 盤腸大戰(四)第35章 芳蹤無覓處第599章 政策所限第855章 大事相托第273章 詭計多端第536章 擒獲第153章 圈套第122章 妙手第380章 踏秋遇遠客第148章 招搖第610章 火拼在即第560章 萬事具備第9章 玲瓏七竅通第27章 蚍蜉撼大樹(上)第833章 就湯下麪第849章 利益同盟第705章 固原之危第82章 飛機第95章 升職第180章 要錢第792章 定計第573章 國之大事第284章 回京第302章 劫持第479章 愚夫毒婦第365章 我來給你們上一課第586章 毛遂自薦第323章 慘烈的後院之火(上)第521章 據險而守第337章 發力第520章 遮遮掩掩第689章 討價還價第220章 初具雛形第868章 大結局(一)第261章 滅頂之災第267章 亂箭第74章 財路第180章 要錢第126章 線索第561章 香山別院第872章 大結局第792章 定計第144章 機心第54章 原非無情人第468章 王府夜宴(中二)第199章 兔死狐悲第824章 當世聖賢的攻城計第589章 針鋒相對第715章 建築史上的奇蹟第676章 驚天大秘密第449章 千里之外驚騎至第596章 荒唐的要求第770章 三王子第259章 雨夜驚魂第462章 攪渾一塘春水第689章 討價還價第299章 奴去也第563章 十八宗罪第七六十四章 逼迫第540章 最後的瘋狂第621章 殺器的雛形第95章 升職第310章 荒墳草廬第160章 娶妾第9章 玲瓏七竅通第6章 彼道還彼身第422章 緣由第511章 當街杖殺第18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786章 意外的投緣第839章 安穩覺第458章 小心在意第206章 救人以自救第469章 王府夜宴(下)第479章 愚夫毒婦第133章 謝宴第545章 好事難成第56章 守兔卻遇虎第2章 大夢五百年(下)第807章 埋伏和反埋伏第529章 再上西樓第62章 靠山尋上門第278章 盤腸大戰(二)第26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361章 窩囊廢第172章 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