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遷墳

宋楠微笑道:“商人逐利無可厚非,若我和他們身份一樣,僅僅是經商逐利,固然可以一切爲了銀子着想;但我之所以開發白紙坊房產,難道僅僅是爲了銀子麼?”

戴素兒輕聲道:“夫君說過,這件事的目的是要讓朝廷得利。”

宋楠點頭道:“是的,個人可以得利,但若朝廷不能得利,豈非成了損公肥私麼?那也不會長久。我固然不是標榜自己是個聖賢,但國若孱弱,家何以爲?大明朝強盛了,我們手頭的銀子纔是銀子。當年的宋朝不可謂不富裕,民間富商巨賈多不勝數,朝中官員也都肥的流油,但國家卻是孱弱無比,待到蒙元鐵蹄攻入,不免淪爲異族鐵蹄下的禁臠,到那時家財萬貫又如何?還不是連命都保不住?”

衆人點頭表示贊同。

宋楠笑道:“這個道理其實淺顯的很,說出來大家也都懂,可真要做起來便有些難了,這便是爲何有人爲了私利不顧一切的原因;這些商家的行爲其實也無可厚非,他們不需要考慮這麼多,但我們這些人則不得不考慮這些了;無他,在其位謀其政,我是大明朝官員,則必須將朝廷利益放在第一位。”

朱鳳桐點頭道:“明白了,但商人們若囤積房產炒作高價,對朝廷是否有害?”

宋楠笑道:“當然有害,京城房價炒的越高,少數人固然得利,但大多數人卻是要遭殃的。譬如將來阿虎要成家立業,娶媳婦買宅子,若在以前,幾百兩便可買個像樣的宅院,但以後恐怕沒個幾千兩也不成了。”

小郡主笑道:“阿虎有什麼好擔心的,將來一切的費用咱們給他包了便是,媳婦兒我們也給他物色。”

童阿虎扭捏道:“說這個作甚?”

衆女看他尷尬的樣子都捂嘴發笑,宋楠也笑道:“阿虎自然不必擔心,我還能虧待了他?我是拿他舉個例子,京城中很多像阿虎一樣的後生都要置房成親,他們可承擔不起。朝廷的政策頒佈之後,房產漲價那是肯定的,但若漲到無人可及的高度,那便是個大問題了,反倒會讓大明朝產生動盪。房產收稅固然短期內對朝廷有利,但爲了這稅收將白菜賣出靈芝價來,那就是一場災難了。”

朱鳳桐緊鎖秀眉道:“確實是這個理,這件事可是我們爲始作俑者,若真到了那一天,我們還不被百姓們罵死。”

宋楠擺手道:“要罵也是罵我,跟你們有什麼關係;再說了,我會讓這一天到來麼?”

朱鳳桐道:“你有辦法解決?或者後面開發的商鋪房舍一戶只許買一套?限制他們的囤積?”

宋楠笑道:“那有什麼用,只是治標不治本罷了;要限制這些行爲不是限購就能解決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便是朝廷頒佈條例限價。這些事情我會讓張永以房產司的名義下文,雖然粗暴了些,但只能這麼幹。譬如我白紙坊鋪面,限價一萬或者一萬兩千兩銀子轉手,這樣一來經過一手轉賣之後,便再炒作的價值,後面便只能老老實實的用來做生意。將來百姓富裕了,價格可以再上浮一些,總之不能讓房價不封頂的瘋漲,一切都需要朝廷來調控住。”

“好辦法,嚇了我們一跳,不然我們宋家倒成了罪人一般。夫君定是早就想好了吧。”戴素兒笑道。

“那是自然,否則我豈不成了搞亂大明朝的罪人;但這件事起碼在一年以後才能做,否則會影響購買的積極性,畢竟懂得囤積的人還很少,他們既然有這個眼光,又能幫快速打開局面,何妨讓他們賺上一筆;如果他們不貪心的話倒是還能賺一筆,若是他們貪心不足,等着價格暴漲,那隻能自食其果了。”

朱鳳桐微笑道:“原來如此,想來很多人都願意提前將房子攥在手裡,那麼我有必要跟那些沒買到鋪子和宅子的東家們談一談預付款的事情了。”

宋楠笑道:“當然,此事不會太難;我給你兩個建議,一是預付款不得少於一半,要讓他們明白,有大把的人排隊等着,誰的預付款先到位,誰便能簽訂協議。二是價格的調整,商鋪一律漲一千兩,宅子漲五百兩,既然註定要漲,我們也不能看着別人吃肉不去咬一口,咱們累死累活圖個啥?”

衆人咂嘴不語,商鋪八千兩,宅子四千兩的價格已經是天價了,對比大明朝年收入平均不足五十兩的現狀,賺頭已經十足了,宋楠居然還要漲價,真是心狠的不行。

宋楠心裡清楚的很,本來開發的這些商鋪和宅院的目的便是面對的大明朝有錢人,普通百姓是絕對買不起的;掏出富人口袋中的銀子就是目的,由此產生的房產交易稅和未來商鋪產生的稅收還可讓朝廷對民生有所改善,這也算是變相的劫富濟貧了。至於房地產經濟帶來的種種負面作用,宋楠此刻也無暇去多想,畢竟這裡不是後世,後世的方法也未必管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實在要是糜爛到一定的地步,便一刀切全面禁止便是,這年頭可沒什麼人權民主,朝廷說怎樣那就是怎樣,就這一點來說,管理上的難度反而簡單了許多。

從二月中旬開始,白紙坊荒地遷墳的事情便全面鋪開了,得知消息的百姓們果然羣情激奮,平日不來拜祭任祖墳荒草長滿倒也罷了,一旦有人要打自家祖墳的主意,那卻是如喪考妣一般的激動,他們自發組織起來護着墳頭,不許宋府的人強行遷墳。

宋府不願激起民憤,所以採取的都是安撫勸說的辦法,但收效甚微;後來宋楠靈機一動,讓童阿虎請了北京城中十幾名著名的風水道士出面,在白紙坊中的幾處荒墳之地開壇作法,黃紙紛飛,道符飄飄,一番鬼鬼祟祟之後,所有的道士都開始胡言亂語怪話連篇起來。

守着祖墳的百姓們驚愕不已,不久後道士們的白眼珠子翻了下來,掛在樹枝上的白布被道士們噴灑了清水之後無一例外顯現出一個巨大的‘遷’字;道士們解釋說,這是埋在此處的亡魂們帶了話上來,這裡的墳地必須遷走,因爲葬在這裡的死人都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寧,因爲地處京城之地,受天子之威籠罩,陽氣過甚,魂魄難安,並說正因如此,才無法保佑子孫發達,因爲自身都難以安寧,如何佐佑子孫?

衆百姓們環視自身,確實一個個都是窮的叮噹響,子孫沒一個能發達的。道士們又在城外宋府選擇的墓園轉了一圈,一致認爲那裡是風水寶地,旺子旺孫;百姓們將信將疑,但有幾名百姓不願在這裡守着墳頭浪費時間,於是答應宋府的條件開始遷墳,宋家提供了人手和全新的埋骨陶罐給他們,並請了吹鼓手放着鞭炮隆重的將幾家祖墳的骸骨送往城外風水寶地的墓穴安葬。

數日之後,一個驚人的消息在護墳的百姓中傳來,第一個遷墳出去的宣南坊趙福生家裡喜事迎門,趙家的大兒子被錦衣衛衙門相中進了錦衣衛中當了緹騎,每月三兩月例,吃喝全包,據說上司很是賞識他。接着其他幾名已經遷墳的人家也爆出喜事來,李家的商鋪生意一下子興隆了起來,王家小兒子的瘸腿忽然被一個遊方郎中治癒了,劉家的小兒子被官學看中,免費進官學讀書云云,總之全是振奮人心的好事。

這下子百姓們相信了道士們幾天前的話,果然是風水寶地,立竿見影,於是乎轟轟烈烈的大遷墳行動便開始了,宋府一律以禮儀相待,請來和尚道士們做法場,鞭炮鑼鼓陪着風風光光的出城安葬去,數日之內,幾千座荒墳遷的差不多了,最後只留下數十座墳主家人不願遷走。

這些人居然在墳邊搭了帳篷,吃喝拉撒就在那裡,一副死不退讓的架勢,並揚言宋府若是敢動強,便告上衙門說宋府仗勢欺人挖人祖墳云云,氣的童阿虎等人大罵不已,卻無法真的用強。

所幸的是,這些墳頭相對集中,宋府伐林平地建造臨時棚屋安置百姓的計劃尚可進行,倒也沒有怎麼耽誤工期,但這幾十座墳若是不遷走,將會大大影響接下來的進度。

第745章 暫時休戰第703章 勝負難斷第419章 雪嶺尤有浪跡人弟六十六章內情第18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218章 戒備第538章 離心第168章 義盡第798章 剿匪記第523章 畢竟是火器第569章 告別第239章 轟殺第858章 京城大搏殺(一)第563章 十八宗罪第762章 遂願第552章 覺悟第590章 大婚之禮第52章 爲人作嫁衣第208章 羣起攻之第567 打翻在地第168章 義盡第705章 固原之危第80章 打殺第89章 幫忙第78章 歸案第175章 躺槍第24章 夜奔黑山堡第75章 烤鴨第858章 京城大搏殺(一)第611章 看誰膽子大第549章 以功換命第482章 行跡暴露第608章 全是算計第431章 燒錢的祖宗第821章 如何抉擇第746章 蹤跡第330章 西風壓倒東風第690章 討價還價(續)第67章 心事第433章 都是腰子惹的禍第1章 大夢五百年(上)第352章 劉瑾的改革第608章 全是算計第261章 滅頂之災第635章 窮追不捨第565章 你死我活第363章 蹊蹺事第668章 身份確認第868章 大結局(一)第111章 面試第464章 婢女青鸞第338章 鬼迷心竅第166章 夜客第58章 惡鬥亂石灘第280章 盤腸大戰(四)第759章 相約第659章 隱秘的目的第六百四十六章第657章 斷章第276章 大戰在即第413章 喝我洗腳水第558章 公主駕到第18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766章 廊橋第12章 此路原不通第229章 朝堂對決(上)第478章 老實人不能娶俊媳婦第121章 垂危第411章 別有天地第751章 加封第595章 掩飾第220章 初具雛形第437章 交易第196章 一蹴而就第621章 殺器的雛形第18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347章 針鋒相對第202章 陸青璃的特殊才能第477章 有所發現第134章 露陷第68章 利誘第758章 送他一份大禮第476章 不孝之子第610章 火拼在即第747章 求生的意志第332章 夾起尾巴做人第246章 傻大姐唱歌第50章 疑兵驚破魂第756章 復套之爭第698章 序幕第264章 煙攻第813章 撕咬第408章 趙大將軍第177章 博弈(下)第73章 合作第719章 心腹之患第840章 盡人事第712章 望風而逃第256章 狼伺第7章 精明江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