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昨日重現

張慶嚇得臉色慘白,跪倒磕頭道:“皇上明鑑,臣沒說那句話,臣發誓。”

正德冷冷道:“你是說朕的耳朵聾了?”

“不不不,臣豈敢有此意,這當中一定有誤會。”

楊廷和緊皺眉頭沉聲奏道:“皇上,剛纔諸位大人言語嘈雜,也許真是聽錯了也未可知。”

宋楠笑道:“皇上可能聽錯了,可是爲何那麼巧,我和張公公張提督都全部聽錯了?”

楊廷和道:“那也說不準。”

宋楠挑指讚道:“首輔大人好樣的,你的意思是,本人串通張公公張提督還有皇上一起來誣陷諸位工部侍郎張大人了?”

楊廷和淡淡道:“我可沒這麼說,這裡邊或許有誤會吧。”

宋楠冷笑一聲道:“一句誤會便完了麼?大殿之上,羣臣面前,口出大逆不道之言,詆譭當今聖上,你楊首輔一句誤會便了結了?”

楊廷和一時語塞,心中終於明白,今日殿上宋楠是有備而來,定要行這指鹿爲馬之事了。

“張慶,你膽敢詆譭皇上,這是大不敬之罪,還不老老實實認罪麼?”張永尖聲喝道。

張慶拱手叫道:“諸位大人,你們倒是說句話啊,我是冤枉的,我沒說那句話啊,你們倒是給我證明清白啊。”

羣臣一片默然,本來將這件事當做鬧劇來看,但皇上一發聲,事情的性質立刻便發生了變化,皇上自稱親耳聽到,那便是篤定要追究此事了。

宋楠微笑附在張慶耳邊輕聲道:“張大人,或許我們真的聽錯了,也許這句話真的不是你說的。”

張慶道:“宋大人明鑑,確實不下官所言。”

宋楠輕聲道:“但皇上和我,以及張公公張提督都聽到了有人說這句話,若非你所言,定是別人所言,只是我們都沒聽到是誰;如果你覺得冤枉,便需自證清白,莫如你指出是誰說的那句話的,你便可以脫身了。”

“無恥!”宋楠話音雖輕,但站在一旁的楊廷和可是聽得清清楚楚,楊廷和氣的發抖,宋楠不僅指鹿爲馬,還教唆他人公然攀誣他人,這是變相的動搖外廷的團結,天下間竟有如此無恥之人,當真匪夷所思。

張慶囁嚅道:“下官……沒聽到誰說的,下官只知道自己沒說。”

宋楠笑而不語,朝張永遞了個眼色,張永奏道:“皇上,張慶公然在大殿上對皇上大不敬,必須嚴懲,否則皇家威嚴何在?”

正德冷聲道:“宋楠,將張慶拿入北鎮撫司詔獄,嚴加審訊其目的,盤查其幕後是否有主使之人,對朕如此惡意攻擊,也許懷着什麼不可告人的陰謀,必須要查出來,一網打盡。”

宋楠拱手道:“遵旨。”

張慶面如土色,大聲哭叫道:“冤枉啊,臣冤枉啊。”

錦衣衛大漢將軍上前來叉起張慶取下官帽便要往外拖,楊廷和見狀趕緊上前奏道:“皇上,張慶此人爲官清廉辦事勤勉,對皇上忠心耿耿,請皇上務必慎重行事。”

內閣幾位新進大學士也趕緊上前跪倒求情,其他文官緊跟着呼啦啦跪倒一片上奏求情。正德面色陰沉道:“朕意已決,楊廷和,你竟要庇護大不敬之人麼?朕對你很失望。”

楊廷和嘆息一聲,心知今日是難以讓正德收回成命了,於是道:“皇上,臣非替張慶求情,也許張慶確實在激憤之下說出什麼不當之語,但臣請皇上看在張慶兢兢業業忠心耿耿的份上,饒恕他這一次;臣想張慶經過此事,必也知道約束自己的言行。臣可擔保張慶絕非故意犯上,更非有什麼暗中的圖謀。”

正德看了看宋楠,見宋楠微微點頭,於是道:“張慶,看在楊首輔和諸位大臣爲你擔保的份上,今日饒了你一遭。”

張慶死裡逃生,臉上大汗淋漓,磕頭哭道:“謝皇上恩典。”

正德又道:“但需的給你些懲戒,否則你必不知教訓二字,來人,當殿廷杖二十,以示懲戒。”

正德話音落下,大漢將軍統領萬志便高聲下令,一張長凳搬上殿來,兩名錦衣衛大漢將軍將張慶拖到長凳上,一左一右控制住身體,另兩名大漢將軍持着紅黑桑木棍上前,伸手捋下張慶的下衣,露出白花花的肥屁股,舉起桑木棍便輪番抽打起來。

“啪啪啪,啪啪啪。”清脆的擊打之聲響徹大殿內外,張慶殺豬般的嚎叫着,哭喊着,大叫着冤枉,七八杖之後,屁股上已經是鮮血淋漓,血肉橫飛,高亢的叫喊聲也成了嘶啞無力的呻吟。

此情此景在目,羣臣面如死灰,很多經歷過當年乾清宮前廷杖一幕的文官們心中不知何種滋味。幾年了,外廷廷杖之辱猶在眼前,如今又在眼前重演,一切彷彿又回到一個原點。

衆文官心中交織着憤怒、恐懼、無奈等諸般情緒,庭杖聲聲打在張慶的屁股上,卻像是打在衆人的臉上,火辣辣的將衆官打回現實之中。楊廷和終於有所悟:劉瑾雖死了,但若以爲從此之後外廷便可主宰一切那可太天真了,今日皇上和宋楠等人演的這場雙簧,便是給外廷一個警告。自己要做的事情更多,任重而道遠。

乾清宮御書房中,正德和宋楠笑的前仰後合。

“殿上那些傢伙們的表情讓朕差點在龍座上忍不住笑噴了,廷杖過後,再無一人提及什麼日講早晚朝之事了,一個個乖覺多了。宋楠,這個辦法真是好玩。”

張永賠笑道:“是啊,簡直精彩絕倫,以後他們若是不聽話,皇上便和大宋侯爺再玩一回,正如宋侯爺所言,他們的屁股作癢,打一打便好了。”

宋楠皺眉道:“張公公不該說這種話,這一回只是無奈之舉,可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只是藉以警告外廷的手段罷了;大明朝靠文武百官治理國家,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可不是什麼生死大敵,真的沒了外廷的官員替皇上治理國家,大明朝便亂成一團了。希望張公公今後莫要說這樣的話,這種辦法以後也不宜再用。”

張永尷尬笑道:“是是,咱家只是隨口一說罷了,總之有宋侯爺替皇上分憂,咱家在一旁跑腿就成。”

正德笑道:“宋楠,你莫這樣,朕知道這一次定會讓你名聲受損,外廷官員也必對你心存不滿,朕記着你這份人情便是。”

宋楠道:“站在大局着想,臣建議皇上下旨寬慰楊廷和等人,表明依舊信任依賴他們的態度,讓他們能夠安心爲國效力,免得弄得人心惶惶。至於臣在外廷心目中的印象嘛,臣一直以來也沒什麼好的形象,也不必費心思去考慮他們如何看我了。只是這一次楊廷和他們肯定氣的夠嗆,壞人臣來做,臣一點也不介意。”

正德感動道:“教你受委屈了,朕知道怎麼做了,明日張永去內閣六部傳旨,表彰外廷在這段時間爲穩定局勢所做的功勞,相關人等賞賜些銀兩布匹,寬慰他們一番。還有,命太醫院派人去給張慶瞧瞧傷處,讓他們明白朕其實是原諒了張慶的作爲的。”

宋楠高挑大指道:“皇上越來越有明君之風了。”

正德故意板着臉道:“你的意思是朕之前是昏君麼?”

張永嚇了一跳緊張的看着正德和宋楠兩人,就聽宋楠笑道:“皇上想打臣的屁股麼?臣的屁股可不癢。”

正德哈哈大笑起來道:“打誰也打不到你宋楠的屁股,收好你的屁股,朕對男人的屁股不感興趣。”

……

出宮的路上,宋楠思緒如潮,今日殿上的鬧劇自己一手導演的,但宋楠並不以此爲榮。客觀來說,楊廷和提出對正德有所約束也是爲了大明朝着想。只是他們這麼做的主觀目的卻是以伸張外廷權力爲出發點,這便是最不能讓人容忍的地方,這些高傲的傢伙們必須受到打擊。對宋楠而言,孰對孰錯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想達到朝廷權力的一種平衡,不讓外廷權力膨脹的太厲害,發展到威脅自己的生存空間,這纔是需要宋楠考慮的。

在宋楠看來,大明朝的繁榮昌盛可不能寄希望於正德搖身一變便爲千古明君,在宋楠心目中,正德基本上是屬於沒有救的一類皇帝,但無論如何他還不是個糟糕透頂的皇帝,更重要的是,自己需要正德。

宋楠心中清楚,經過今日之事,自己無疑會成爲外廷的眼中釘肉中刺,但他不得不這麼做,爲了正德也爲了自己,他必須不擇手段;這一出指鹿爲馬的鬧劇並不厚道,但只要能讓楊廷和明白,局勢並非他想象的那麼樂觀,一切並非在他掌控之下,從而能讓楊廷和主持的外廷更加務實和收斂,還朝廷一個平靜的生息期,這一切便都值了。

但即便如此,宋楠不願這麼快便成爲衆矢之的,他決定在辦完手頭幾件事後便低調一段時間,起碼在政務上不要多發表意見,慢慢緩和外廷對自己的敵意,給自己以發展的空間。

第121章 垂危第341章 養虎爲患第741章 條件第528章 前後夾擊第574章 無法拒絕第675章 夜殺第859章 京城大搏殺(二)第12章 此路原不通第60章 少女豆蔻心第256章 狼伺第203章 老公爺之怒第737章 長城保衛戰(二)第270章 生存危機第780章 請醫第822章 幡然醒悟第274章 奪馬第六百四十六章第215章 戴素兒第712章 望風而逃第295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431章 燒錢的祖宗第382章 東路潰敗第174章 下藥第578章 大計第549章 以功換命第647章 危機重重第32章 看誰算盤精第523章 畢竟是火器第24章 夜奔黑山堡第356章 剿匪記第88章 問罪第116章 樑子第825章 無厘頭第339章 膽大包天第50章 疑兵驚破魂第553章 夜行第577章 風平浪靜第274章 奪馬第841章 最後之戰第658章 正事第569章 告別第691章 初議復套第657章 斷章第761章 布龍湖畔第666章 一堆故人第492章 都是演戲的高手第708章 大戰靈州第151章 雙活第5章 空有律令依第10章 何處覓功名第326章 半夜訪客第542章 罪證第235章 踏青十里莊第471章 清查屯田(上)第683章 跟緊了,莫掉隊第208章 羣起攻之第445章 願景第300章 奪職第31章 不搶待何時第865章 好勇鬥狠之輩第549章 以功換命第796章 悍匪爲患第329章 雨打梨花第752章 企第815章 那一日第509章 無良文人第805章 爪牙第634章 先解決大舅子第115章 周旋第158章 首輔第173章 夜話第530章 美玉落塵埃第523章 畢竟是火器第6章 彼道還彼身第841章 最後之戰第604章 遷墳第114章 太子第184章 一封調查記錄第509章 無良文人第332章 夾起尾巴做人第709章 人禍第79章 酷刑第234章 爲你吹簫第775章 內憂第304章 死有餘辜第526章 殺戮第162章 警告第363章 蹊蹺事第692章 出征第313章 承諾第53章 好事需多磨第97章 暗椿第119章 暗算第265章 萬難第152章 條件第588章 利益相關第597章 安逸的新年第100章 出頭第163章 故人第213章 誰是佞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