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兵部之爭

正德挨個問了一圈,事已至此,只有傻瓜纔會出言反對,可惜的是徐光祚自以爲資格老,面子大,偏偏做這不認風向之人,硬是說了一番話來。

“皇上,京城之外有我中軍都督府所轄八衛拱衛,實無需京營協助,這是職責的重疊,兵力的浪費;三千營改神樞營老臣並無意見,但臣建議職責不變,兵額不變。”

以徐光祚馬首是瞻的新寧伯譚佑、惠安伯張偉等人均趁機附和,這些人都是五軍都督府的老牌勳戚,言語中對宋楠的不屑之意毫不掩飾。

正德只一句話便噎的他們啞口無言:“徐老公爺,劉六劉七之亂差點禍及京城,中軍都督府駐紮在京畿的兵馬並不令人安心,東昌府之敗猶在眼前;老公爺還是想一想如何整頓軍紀,提高戰力,讓手下的將領不至於敗於烏合之衆的反賊手中再說吧,京營的事情老公爺便莫要操心了。”

徐光祚滿臉羞愧,趕緊閉口退下,再糾纏下去,皇上恐要舊事重提,追究當初剿賊失敗之責了,兒子徐延德因爲敗於山東已經被責令不得領軍,若是自己再倒下,那可全都完了。

至此,大局已定,在上殿之前,誰也沒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在此之前,絕大多數的官員因爲知道團營提督們的態度,所以都認爲宋楠今日將一無所獲,或許還會因此被團營侯爺們說敵視,可沒料到宋楠不但繞開了這些,還得到了比團營提督還要風光的職位;神樞營和團營並列三大營之列,雖然不能和坐擁十二萬大軍的團營相提並論,但起碼名義上是平等的。

最鬱悶的人無疑是劉瑾了,宋楠的實力增強,自己卻連連失手,張永和宋楠之間擺明了是聯盟關係,便是自己的內廷也不能盡數掌握於手中了。且從正德的態度上,劉瑾感覺到了極大的危機感,自己雖盡心盡力的讓正德開心,揣摩正德的心意從不敢有所悖逆,但實際上在皇上心中,真正信任的人還是能夠替他保住江山社稷的人,而自己這些小聰明和小主意,在平日或可讓正德高興,關鍵時候卻是起不到作用了。

聖旨一道道的寫就頒佈,馬永成有幸第一次成爲替皇上宣讀聖旨之人,他因監軍西路剿賊之職已被提入司禮監成爲秉筆太監之一,雖仍舊在劉瑾的目光之下,但起碼已經算是跨出了關鍵的一步,而馬永成也清楚的看到了未來的走勢,跟着宋楠和張永屁股後面纔是正道,跟在劉瑾後面,怕是一輩子只能吃屁。

“錦衣衛指揮使宋楠臨危授命,領軍剿賊,功勞卓著,朕心甚慰。今加封宋楠二等勇冠侯爵位,賜玉芴金帶,授神樞營提督大臣之職。宋母教子有方,特封授一品誥命夫人,宋楠之妻淑儀郡主張氏加封二品誥命淑人。另皇上太后額外恩賞京東莊園一座,田五百畝爲爵位私產,賞銀千兩,絹布十匹,御馬三匹。”

“大同副總兵江彬剿賊有功,加一等定邊伯爵位,調任神樞營都督同知之職,賞京宅一座,銀五百兩。”

“宣府副總兵許泰剿賊有功,加一等安邊伯爵位,調京營神樞營任都督僉事之職,賞宅第一座,銀五百兩。”

馬永成高亢的有些刺耳的聲音在殿中迴盪,相較於他興奮的語氣,劉瑾魏彬等人咬碎了塞滿肉渣的後槽牙,情緒也低落到了極點。

其餘有功之將如大同遊擊將軍馬鳴、宣府左右衛指揮使癭永、劉暉,以及江彬和許泰的手下所領將領也均獲嘉獎,部分人員調入神樞營中任職,一時間謝恩之聲不絕於耳,衆將領感激涕零跪地磕頭。

這些邊鎮將領的夢想便是進入京營爲將,本來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就如屌絲的逆襲一般,忽然間一個個封爵入京,忽然間夢想照進了現實,又如何不激動不已涕淚橫流。

亂哄哄熱鬧鬧的朝堂之上,楊廷和恐是此刻最冷靜之人,他還記着和宋楠的這場交易,李東陽王鏊都在自己的遊說之下投了贊成票,沒有在今日的朝堂上給宋楠絲毫的壓力,那麼宋楠所承諾的一切也該兌現了吧。

“啓奏皇上,今日還有一事要做定議,兵部自劉大夏辭歸之後,尚書之職一直空缺,內閣中事務繁雜,李首輔雖兼領兵部,但畢竟精力有限;前番內閣票擬的兵部尚書的人選,今日該一併敲定爲宜。”楊廷和對着滿堂亂哄哄的水鴨子提高聲音開口道。

衆官員一下子靜了下來,兵部尚書的人選不亞於今日宋楠的封賞,也是個重頭戲;管你京營還是五軍都督府都是領軍之職,調兵之權尚在兵部,此職位無疑會成爲爭奪的焦點。

劉瑾收拾頹廢的心情,抖擻起精神,暗中向徐光祚焦芳顧佐等人打個眼色,徐光祚自知其意,出列奏道:“楊大學士所言甚是,兵部尚書人選懸而未決,平亂之後兵事整頓增補撫卹嘉獎之事繁雜衆多,都督府所領京外衛所所報之事積押生塵,李首輔恐是年事已高精力不濟,是時候該趕緊落實人選了。”

正德點頭道:“好,今日朝會大可一併解決這些大事,朕也可輕鬆的過個新年。兵部尚書的人選,內閣已票擬人選,那便是兵部右侍郎陸完,不知諸位大人對內閣票擬之人可有建議?”

陸完低頭站在班列之中,封賞的聖旨一直沒有自己的名字,但他卻絲毫不着急,因爲他早已知曉今日自己將被題名爲兵部尚書的人選,這個職位比之宋楠的今日所得毫不遜色,某種意義上而言,一旦提名通過,宋楠在神樞營提督這個職位上,反倒成了自己的下級了。

“老臣以爲,既是商榷兵部尚書的最佳人選,人選豈能無從選擇?老臣推薦一個人選,寧夏總兵姜漢戎馬半生,立下戰功無數,更難得的是對兵事有獨特的一套辦法。弘治十四年,先皇曾親口贊其有能力,一度想調其回京在兵部任職;可惜當時韃子叩關,姜漢上書奏請留任邊鎮禦敵,先皇於是加其兵部侍郎之職,準其留守邊鎮。”徐光祚忘記了之前的挫折,搖頭晃腦的捋着鬍子奏道。

“哎呀,老公爺此言深得我心,姜漢大人的事情我是記得的,先皇本意是讓姜漢大人擊退韃子之後回京履職,只是因邊鎮戰事不斷,姜漢一直未有機會回兵部履職。不過此人甚是豁達,索性自辭了兵部侍郎職位,一心留在寧夏替大明守衛西北邊鎮了。這一次兵部尚書空缺,臣第一個想到的人也是他,無論從才幹和資歷上都是他人不能比擬的。”內閣大學士焦芳晃動着棗核腦袋出列附和道。

楊廷和臉色難看,內閣之中的兩派盡人皆知,焦芳和顧佐一直都是跟自己和李東陽王鏊三人對着幹,好在己方佔據人數優勢,票擬決定重大事務也不會讓他們得逞,但每每在庭上唱反調,這既是窩心之事,也是對李東陽和自己的威嚴的一大打擊。

“姜漢?”正德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名字很是陌生,邊鎮總兵多的很,正德知道名字的不超過一巴掌之數。

“皇上,西苑豹房的幾名西域歌姬還有那條西域大蟒便是此人派人千里迢迢送來的,您還記得麼?”劉瑾俯身在正德耳邊低語。

正德哦了一聲,腦海裡浮現出幾名豪乳蜂腰的白膚藍眼高鼻的異域女子的形象來,這十幾日來,正德正跟她們打得火熱,箇中消魂處便是此刻想來也是魂飛肉酥的,他倒是忘了是誰送進宮來的,原來便是這個姜漢。

正德神情迷茫,嘴角也掛上了微笑,羣臣不知道正德此刻腦海中的圖像,否則他們怕是一個個噴血而亡。

“皇上,皇上?”劉瑾輕輕提醒道。

正德身子一動清醒了過來,忙道:“唔……這個……現在有了陸完和姜漢兩個人選,你們認爲這二人誰更合適呢?”

“自然是陸完是最合適的人選,此次剿賊也是功勳卓著,對兵事熟悉,且居兵部右侍郎之職,在兵部主官空缺的這段時間,兵部的運轉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不不不……陸完固然不錯,可惜太年輕,當初三邊總制官之職都無法勝任,又如何執掌兵部?姜漢大人兩朝元老,經驗豐富,坐鎮兵部乃是最佳之選。”

“兩朝元老?那豈非說明他年事已高了麼?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別說執掌兵部,便是邊鎮上陣打仗恐也力不從心了。”

“呸,你說的什麼混賬話,廉頗老矣?每餐三大碗飯照樣吃下去,身子板照樣硬朗,腦子照樣夠用。”

“嘿嘿,三大碗飯麼?吃的多有什麼用?只怕是‘頃刻三遺矢’吧。”

朝堂之上自動分成兩派,互不退讓,極盡挖苦譏諷之能事,爭吵不休。

第746章 蹤跡第174章 下藥第322章 悲劇的新婚之夜第254章 一對萌物第145章 巢穴第575章 現實很殘酷第353章 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595章 掩飾第213章 誰是佞臣第334章 關鍵人物第774章 易主第326章 半夜訪客第462章 攪渾一塘春水第834章 梅子洲頭第793章 苦心第815章 那一日第590章 大婚之禮第289章 貌合神離第17章 把酒話驚情(中)第378章 長城保衛戰(三)第671章 不了了之第329章 雨打梨花第455章 屍體的秘密第195章 奉天殿上第518章 今夜有暴風雪第356章 剿匪記第836 決戰大江之上第719章 心腹之患第239章 轟殺第279章 盤腸大戰(三)第655章 漫步人生路第650章 留都行第863章 意外第381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445章 願景第38章 殷殷救人意第502章 上元之夜(中四)第164章 圖窮第440章 尖峰時刻(三)第2章 大夢五百年(下)第522章 西崖兩岸第417章 是禍是福第210章 我是皇上我怕誰第589章 針鋒相對第162章 警告第642章 圓圈第64章 入職第755章 反擊第693章 軍中麗影第853章 隱秘傳遞的信息第519章 叛亂第251章 強勢第435章 神樞營第362章 遲來一步第228章 忙碌的一夜第210章 我是皇上我怕誰第869章 大結局(二)第257章 天眼第656章 新詞第445章 願景第275章 生死一線第315章 漁利第760章 策略第354章 燎原之火第115章 周旋第667章 太極宴第842章 最後之戰(續)第758章 戰爭債劵第199章 兔死狐悲第90章 倒貼第822章 幡然醒悟第797章 肥餌第522章 西崖兩岸第494章 春花何在第365章 我來給你們上一課第532章 末路窮兇第101章 問罪第831章 愛國不分職業第462章 攪渾一塘春水第85章 破臉第357章 那一場無可奈何的單挑第175章 躺槍第46章 疑鬼又疑神第241章 出巡第201章 同牀異夢第536章 擒獲第134章 露陷第61章 好處人人爭第181章 攘內第255章 消息走漏第92章 城管第567 打翻在地第88章 問罪第571章 人間四月第94章 約談第501章 上元之夜(中三)第540章 最後的瘋狂第17章 把酒話驚情(中)第294章 倒是有情卻無情第512章 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