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戰前會議

宋楠就任剿賊大都督之初,便已經將朝廷接任谷大用就任西路剿賊都督之職的新寧伯譚佑調換,雖則新寧伯譚佑並無出格之處,接任僅僅半月,無功無過。但此人卻是定國公徐光祚的死黨,宋楠自然不能讓他來當這個西路剿賊都督,隨便給了個理由便撤換了下來。其時徐光祚正因剿匪不力而倒黴,也無法阻止此事。

定邊伯江彬任西路剿賊都督後已經是第三任了,內廷派出的中軍官是馬永成,故而整個西路剿賊大軍被牢牢控制在宋楠手中。

按照原先宋楠和江彬商定的方略,西路大軍以圍困五回山東西南三面的出山口爲主,在太行山脈的崇山峻嶺之中,想派大軍進山剿滅這五千賊兵確實太難,也不切實際。

但賊兵雖容易藏匿,但想大範圍機動逃脫卻也很難。他們的出山之道只有三條路可走,一條是按照進山的道路原路返回道易州和紫荊關一帶,一條是往南運動,通過奪取倒馬關進入真定府地界,第三條路便是直接往西,穿越太行山脈進入山西地界。

在東路剿賊戰鬥打得如火如荼之時,西線卻是平靜的很,劉七和趙鐩進山時劫掠了大批的糧食物資帶進山裡,短時間內供給無虞,也不會輕易的露頭;官兵們自然不會輕易的進山,所以雙方倒是平安無事。

戰前會議上,宋楠見到了幾個熟悉的面孔,紫荊關衛和茂山衛指揮使譚章和廖平在列,還有一個是原蔚州衛千戶馬鳴,此人在新平堡之戰中立功受賞,隨江彬一起調任大同總兵府升任大同遊擊將軍,此次剿匪率大同兩位兵馬跟着江彬一起駐紮在太行以西,這次大都督率大軍西進,江彬脫不開身來參加會議,便指派了馬鳴代表自己前來參加。

熟人見面自然是一番寒暄,宋楠依然如故,馬鳴和譚章廖平等人倒是拘謹的很,之前見宋楠的時候,他還是錦衣衛都指揮使,雖也是上官大員,但畢竟不是軍方人,也無需太過拘束。如今再見,宋楠已經是頂頭上司剿賊大都督了,夾着東路橫掃五六萬賊兵之威而來,更是讓人不可逼視。

“各位說說情況吧,山裡的賊兵這一個多月來有什麼異動?”宋楠看出衆人的緊張情緒,溫顏問道。

率三千兵馬駐守倒馬關衛所真定府神武右衛指揮使樑衝首先發話道:“稟大都督,自九月裡,卑職奉命駐守倒馬關一來,峽口之中一片平靜,賊兵始終未在關口峽谷露頭。不過我倒馬關後的百姓大多靠山吃山以狩獵伐木爲生,卑職下了告示命他們進山之時密切注意可有賊蹤出沒,倒是彙集了不少消息,因未經證實,只是百姓口述得知,是否能有用,倒也不知。”

宋楠睜大眼睛道:“哦?都發現了什麼?”

樑衝從懷中掏出個小本本,用粗大的手指沾着唾沫翻開來念道:“十月初四,山口村獵戶于大寶在蓮花山以北發現數十名可疑之人,攜帶有兵器帳篷等物,于大寶未敢抵近觀察。十月初九後坡村獵戶吳二虎在蓮花山山坳中發現有人宿營的痕跡,從篝火的數量來看,應該有不少人曾經在該處宿營。”

樑衝合上小冊子道:“似這等目擊,在十月月中之前發生了多起,卑職也派人去核查了,所言均屬實;根據卑職的判斷,這定是賊兵前隊抵近我關口偵察,卑職按照江大人的指示嚴守關口未敢輕易出兵,但十月中旬之後,便再無賊兵消息。”

宋楠思索了片刻,點頭道:“你做的很好,照這些訊息來判斷,這便是賊兵的偵察隊伍,倒馬關峽谷狹小陡峭,城關堅固高大,賊兵定是想打這裡的主意,卻發現這不是個好辦法,所以便知難而退了。”

樑衝點頭道:“卑職也是這麼想的。但凡稍有常識之人都知道,雖我倒馬關是個小關口,駐兵也最少,但卻是最難突破之處。”

宋楠點點頭,轉向譚章和廖平道:“你二位防守賊兵進山山口,可發現賊兵有回馬殺出的蹤跡?”

譚魯拱手道:“回稟大都督,卑職和廖指揮使奉命嚴守五回山東山口,大軍便駐紮在賊兵進山之處的金坡鎮上,我等倒是希望賊兵會原路殺回,這樣我二人也能報易州被洗劫之仇;但可惜的是,賊兵不見蹤影,二十餘日前,廖指揮使率數千人深入山中三十餘里查探,方圓三十里的山谷密林之中不見賊蹤。”

宋楠皺了下眉頭,這廖平貿然率兵進山有違令之嫌,但宋楠倒是能理解他,易州被賊兵攻破之時,廖平的妻兒盡數喪於大火之中,他想報仇心切的心理倒也不難理解。

“馬大人,你說說吧。”宋楠微笑轉向馬鳴問道。

馬鳴忙施禮道:“楠爺……唔那個……大都督……”

宋楠笑道:“你愛叫楠爺便叫楠爺吧,我也愛聽呢。”

馬鳴臉上一紅,這楠爺是當年宋楠在蔚州千戶所當總旗和百戶時混出的名號,大家都叫順了嘴,如今宋楠已經離開蔚州四年了,也已經封侯爵官居三品大員,再這麼叫雖是親熱,但卻是不妥了。

“大都督,江大人和卑職率大同兩衛以及振武衛、安東中屯衛共四衛人馬駐紮在太行西,因太行以西地形太過複雜,山丘樹林溝壑之地太多,大軍無法抵近山谷出口駐紮,江大人遂下令大軍駐紮在離山口三十到四十里不等的廣昌到蔚州南黑石嶺一帶。但我小隊從未間斷監視山口,賊兵並未露頭。”

宋楠託着下巴想了想道:“你們誰熟悉從此處到太行西山口的地形?我想知道賊兵在山中最可能藏匿在何處,這一場大雪下來,賊兵應該在山中呆不下去纔是,爲何卻遲遲不見動靜。”

樑衝道:“卑職熟悉我倒馬關以北數十里的山地情形,再往北便不太清楚了。”

宋楠命人取過沙盤來,命樑衝當場在沙盤上標註地形,樑衝擺了倒馬關方圓五十里範圍的山峰和峽谷地形,但卻只是沙盤的一角,再往北便是一片空白了。

宋楠撓頭不已,樑衝忽然拍額道:“對了,當地有不少藥農經常進山採藥,有時數月不回,想必對地形要熟悉的多,不如卑職去叫幾個來。”

宋楠大喜,樑衝命人去請,宋楠和衆將喝着熱茶等待,半個時辰後三名藥農揹帶進大廳,見堂上都是一干虎背熊腰盔甲鮮明的軍爺,藥農們嚇得夠嗆,宋楠命人取來三十兩銀子賞賜,命他們描述地形,樑衝帶着兩名千戶在沙盤上.將地形復原出來。

修修改改的弄了一上午,三名藥農果然是資深人士,足跡橫貫太行東西,方圓近二百里的山脈地形在三人相互回憶佐證之下終於復原了出來,宋楠和衆人負手站在沙盤邊指指點點,驚歎太行山之雄偉幽深的同時,也看清楚了大致的地形方位。

倒馬關口這一帶乃是太行山脈的中斷,山川密佈,峽谷縱橫,山中溪澗數不勝數;但倒馬關之所以成爲一個關口,便是因爲在大明立國之前,沿着倒馬關山口往西延伸的便有一條依着山勢峽谷修建的道路,倒馬關修建於此道南端,便是爲了防禦穿太行而來的西北之敵。

在如今的大明朝,倒馬關口的作用倒是不大,不過因爲這條橫貫太行的所謂通道的存在,倒也一直沒有荒廢,其存在的目的可能是抱着最壞的打算,萬一山西邊鎮淪陷,長城一線被突破,起碼可以有太行山東南邊的紫荊關倒馬關等一系列阻斷出路的關隘存在,可以有效的防禦外地。

從沙盤上鳥瞰而下,從賊兵入山的金坡鎮便是一條山道,從倒馬關往西北延伸的是另一條,兩條峽谷山道匯聚於太行中段的被當地人稱之爲仙人峰北側,合二爲一再往西延伸,一直延伸到山西境內的廣昌縣境。

賊兵有可能藏匿在這條人字形通道所經的大大小小數十座山峰峽谷之內,但可以斷定,他們不會翻越太多的山峰,離開通道太遠,因爲據藥農們說,通道雖荒廢,但畢竟曾經是條道路,還可通行,左近的險峰峽谷之處那是絕對不能翻越行走的。多年的採藥狩獵的山民們都要憑藉繩索飛抓等物才能涉險翻越懸崖溪谷,這些賊兵們自然不會去冒這樣的險。

全面瞭解了所有的情況之後,宋楠做出了大膽的決定。

第126章 線索第755章 皇嗣之憂第334章 關鍵人物第609章 闖營第584 開發第267章 亂箭第219章 共識第601章 朝廷的軟肋第175章 躺槍第701章 激戰(三)第652章 秦淮軼事第752章 企第857章 執迷不悟第778章 內閣某人的心路歷程第817章 圍魏救趙第492章 都是演戲的高手第631章 報應快第315章 漁利第404章 漫漫山中路第767章 空中轟炸第492章 都是演戲的高手第633章 突破禁忌的進攻手段第300章 奪職第623章 大殺器第286章 加官進爵第436章 其實我是來找茬的第281章 盤腸大戰(五)第363章 蹊蹺事第831章 愛國不分職業第48章 魚兒已上鉤第468章 王府夜宴(中二)第753章 大明鎮國公第854章 別人笑我太瘋癲第401章 報應是什麼玩意兒第555章 難題第205章 風雷動第450章 內有乾坤第152章 條件第120章 難防第519章 叛亂第753章 順水推舟第410章 我有特別的造反理由第719章 心腹之患第191章 抄了他們的老窩第544章 我希望世界和平第245章 花癡病再次發作第529章 再上西樓第422章 緣由第303章 夜鬥第666章 一堆故人第409章 披風貴如命第567 打翻在地第36章 青樓夜半驚第25章 兩個倒黴蛋第403章 戰前會議第559章 妙手空空第165章 殺意第37章 撥霧見蔽雲第212章 局勢失控第481章 龍潭虎穴第512章 關鍵人物第599章 政策所限第476章 不孝之子第300章 奪職第774章 易主第598章 國失重器第352章 劉瑾的改革第535章 飛渡第187章 嗅覺靈敏第78章 歸案第158章 首輔第720章 夜襲第315章 漁利第50章 疑兵驚破魂第420章 有滋有味第223章 巡邊之願第338章 鬼迷心竅第23章 請君入我甕(下)第370章 玩的就是心思眼第677章 重逢第390章 夜泅第734章 代價第413章 喝我洗腳水第737章 長城保衛戰(二)第318章 君子之交第211章 廷杖聲聲第65章 挑釁第845章 生死誰人憐第429章 又聞疑雲再起時第321章 無恥之尤第167章 仁至第714章 人定勝天第269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424章 因果恩怨今日了第252章 表錯功第165章 殺意第398章 仁義的天帥第45章 飆戲四方樓第273章 詭計多端第630章 天乾物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