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朝堂對決(下)

(爲感謝積極訂閱積極投票的兄弟們,明天后天大後天三天都是三更。)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很多人心裡已經有些明白了,這就是一個圈套,誘人上當的圈套,目標自然是孫玄和馬文升之中的一個,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焦芳皺眉道:“皇上,怕是不能因爲那來往記錄上的一個數字便做出定論,興許是記錄的書吏書寫之時的粗心。”

宋楠道:“焦大人,這件事很容易證實,叫來馬大人公房中的書吏一審便知。”

正德擡手道:“傳。”

不一會兒,馬文升尚書公房負責登記來往公文的書吏便被帶到殿上,那書吏瞪着記錄簿看了幾眼,跪下磕頭道:“小人沒有改動,小人從不在記錄簿上改動字跡,小人在吏部當差十幾年,來往賬簿清清爽爽乾淨如水,若非小人做事精細,字跡也算是清秀,又如何能入了馬尚書公房爲書吏?”

宋楠道:“你可想清楚了,這可是皇上面前,若敢作僞證,你全家老小將受牽連。”

那書吏磕頭如搗蒜道:“小人豈敢,小人生了幾個腦袋。”

書吏帶下之後,大殿上一片寂靜,衆人都在等着宋楠進一步給出答案來,劉瑾臉色陰沉,焦芳面色難看,而崔秀則惶恐不安。

“崔秀,這筆跡是你改的麼?”正德問道。

崔秀趴在地上連連磕頭道:“不是臣,臣豈有這麼大的膽子,臣認爲定是有人在陷害栽贓,請皇上明察。”

正德瞪眼道:“處處有人栽贓與你,你崔秀和多少人有仇?這考選履歷卷宗是你全權負責,呈上的日期被人改動你竟推說不知?”

崔秀無言以對,劉瑾忙低聲道:“皇上,這會子不知道是誰搗的鬼,還是聽聽宋楠還查出了什麼,也不能斷定是崔秀做了手腳。”

正德點點頭道:“宋楠,繼續說,還有不少疑問朕等着你給朕解惑呢。”

宋楠拱手道:“遵命,卷宗之事的疑問該從呈遞經受之人查起,且假卷宗是何人所書也是一個謎團,臣在北鎮撫司給許良做口供的時候突然有了個驚人的發現,經過臣的秘密追查,結果簡直讓臣大呼意外。”

“哦?你都意外?快說來聽聽。”正德扭了扭身子,屁股坐的有些發麻,但精神倒是很亢奮,隨着宋楠一步步的將案件理開,包裹了嚴嚴實實的真相即將呈現,就像大戲即將到了高潮部分,怎不讓人期待。

宋楠彎腰又開始在木箱中搗鼓,拿出了一張紙來,藉着又將那假卷宗攤開在地上,拱手道:“臣請皇上指派幾名書法造詣深厚的大人陪同臣一起鑑賞這兩份筆跡,看看其中的不同之處。”

正德指指點點:“李東陽、楊廷和、焦芳、曾鑑你們不都是書法大家麼,幫着宋楠去看看。”

被點到名的幾位都是內閣大佬和文官中的書法名家,聞言紛紛出列,翰林院老編修王鐸也自高奮勇的上前參與鑑賞,王鐸可是公認的書法大家,對筆跡的研究也有一套,平日無機會展示一番,今日豈能錯過。

正德也離座下到階前,跟幾位老臣湊在那兩幅字邊湊熱鬧,衆人皺眉咂嘴看了起來,兩份字一份是許良的口供,一份是假冒的卷宗,字體截然不同,許良的字雖然不算名家,但也寫的頗有骨架,畢竟是十幾年寒窗苦讀之人,首要之務便是要寫的一筆好字。

焦芳搖着棗核腦袋道:“恕我愚魯,看不出什麼端倪來,宋大人莫不是消遣咱們吧。”

李東陽也捻着鬍子道:“臣也看不出來什麼異樣。”

正德更是兩眼一抹黑,什麼也看不出來,轉頭問宋楠道:“你想要咱們發現什麼?”

宋楠剛要說話,便聽那王鐸忽然道:“果然,果然,有跡可循。”

正德忙問道:“王編修看出什麼來了?”

王鐸拱手道:“老臣浸淫書法數十年,雖不敢和古今大家比肩,但也知道一人寫字有一人的習慣,人說字如其人便是這個道理,無論其如何故意掩飾,寫字之時的習慣總難免自然流露;皇上,諸位大人請看,這兩份字上共出現過十八個‘之’字,往往結構繁雜之字越是容易掩飾,筆畫少,結構簡單的字卻極難掩飾,雖極力的改變,但這十八個之字中起碼有十個可看出是同一人所寫。”

衆人忙順着王鐸的手移動,耳邊聽王鐸絮叨道:“諸位請看,這份口供上出現了五個‘之’字,這五個字基本相同,一望而知是同一人所寫,點重撇輕,最後這一筆厚重禿尾,我斷定這人是幼時臨摹顏體,故而學顏體之運筆。”

曾鑑道:“王大人,那又如何?”

王鐸道:“你們再瞧瞧這卷宗上的字,共有十三個之字,但卻個個不同,這可奇了,這卷宗上的字該是一人所寫,爲何同樣的字卻個個不同?顯然是故意爲之;但這種不同流於表面,只是架構上的鬆散傾斜不一樣,起落筆的力度卻如出一轍,點重撇輕,厚重禿尾,形散而神不變,老夫打賭這還是顏體;再以其他數個相同之字的起落來佐證,老夫幾可斷定這兩份字是一人所寫。”

“啊?”衆人顯然沒想到這迥異的兩幅字出自同一人之手,都感覺意外。

“王編修,你這也太想當然了,憑此便可斷定是出自一人之手?”焦芳搖頭道。

“說到輔佐皇上處理軍政大事,老朽自認不如諸位大人,但說到書法之道,諸位恐不及老朽也。”王鐸頗爲自得的道。

衆人倒也無言可對,王鐸可是公認的書法大家,誰要質疑他的專業水準,定會被他人恥笑;只不過,這樣的下的結論還是不能讓人信服。

正德也道:“朕覺得不能倉促下結論,朕雖不精於書法,但這可是關係這樁案子,可不能憑臆斷或者是揣度。”

王鐸心中不滿,搖頭不語;突然,一直盯着兩幅字的楊廷和忽然道:“王編修說的沒錯,這兩幅字正是一人所寫,習慣永遠改不掉。”

“哦?”衆人轉向楊廷和,但見楊廷和伸出纖長的食指指着一個字道:“諸位看這個然則的‘然’字,可看出什麼端倪來?”

李東陽捻鬚道:“好像少寫了一點。然字下從四點,這字只有三點。”

衆人這才發現這個字竟然是個錯字,不過書法中有些比劃一代而過,甚至省略,也不是什麼重大的謬誤。楊廷和將手指移到另一幅字上道:“瞧瞧這個然字。”

衆人看去,眼前的這個然字雖架構不同,瘦硬肥膩迥異,但相同之處在於,下邊都少了個點,這可不是筆誤了,明顯是習慣了這個字的寫法所致。

“還有兩處,也是一樣。”楊廷和分別指出另外兩個然字,都毫無例外的少了個點,這才衆人再無疑問了。

宋楠輕輕拍手道:“楊大人好銳利的眼神,王編修好深的造詣,說實話我可是盯了幾個時辰才發現其中的奧妙,幾位頃刻間便得出結論,佩服之極。”

正德道:“你早就發現是一人所寫?”

宋楠道:“字體上我自然是無發言權,王編修所言對我也如墜雲裡霧裡,我也是和楊學士一樣看到了這兩張字上的相同錯字,臣當時想,若說寫錯一字原也尋常,但錯在同一字上,且每個字都錯,那隻能說是習慣成自然了;於是臣便對許良產生了懷疑。”

“憑此推斷許良僞造卷宗簡直是荒謬,許良非吏部官員,怎會有僞造的條件。”焦芳拂袖道。

宋楠微笑道:“說的對,這還不足以斷定許良便是僞造卷宗之人,因爲他沒有這個條件,僞造了也沒法交到馬尚書的公房中冒充,我自然不能憑此便斷定是許良,不過我下令釋放許良和錢書吏等人,放出風來,言明此事與他們無干,但卻派了人暗中盯着他們,終於有了發現。”

宋楠彎腰從箱子裡摸出了數十張皺巴巴的紙張,和一疊數張大紙道:“昨日吏部書吏錢康和許良偷偷會面,坐實了我認爲許良和吏部中有的人勾結在一起設圈套的判斷,於是夜裡我帶人去搜了他們的家,最終搜出了重要的證據。”

宋楠將手中紙張分發給眼前的幾位大佬道:“各位都是朝廷命官,對朝廷規定的各衙門用紙的大小和顏色當有了解,朝廷近年來公務用紙都是從江西特供,這些紙張僅限於各衙門領用,外邊根本沒有這是其一;其二,吏部是二品衙門,按照規定,一二品衙門所用紙張文移公文用紙分三等,寬二尺五存,長則三尺四尺或五尺,顏色也要是青赤黃白黑純色,吏部衙門內部文移統一用青色三尺用紙;衙門內部也有紙張的領用登記記錄。”

宋楠再翻出一張賬簿,從中翻到一頁道:“這是吏部庫房的文書筆墨紙張領用記錄,正德元年正月十三,吏部書吏錢康執吏部右侍郎崔秀手條領用筆墨一副,三等青色文移紙五十張,這上面寫的明明白白,但我們卻沒在錢康的書吏房中尋到這副筆墨和紙張的去處;相反,我卻在許良的宅中找到了這些筆墨和部分的青色文移紙。”

宋楠取出一副筆墨來擺在地上道:“可謂是煞費苦心,筆墨紙張皆用吏部所用之物,自然可以以假亂真;瞧瞧這些寫廢了的紙張,許良僞造之際花了大功夫,寫了十幾張卻都不滿意,我的人從他書房中的紙簍中,門口的垃圾中將之一一尋出,有的已經撕碎了,昨夜我通宵拼湊還原,諸位瞧瞧,這便是許良僞造公文的鐵證。”

宋楠將復原的十幾青色三等文移紙遞給正德和內閣幾位大佬看,上面的字句和卷宗中的字句幾乎相同,有的寫了一兩句,有的寫了數行,可能是覺得不滿意,作廢了的。

“剩下的空白紙張在錢康宅中被找到,至此可以斷定,許良和錢康勾結僞造卷宗誘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孫玄入圈套,以此反誣孫玄誣陷吏部官員,達到陷害孫鎮撫的目的;至於有人要彈劾馬尚書,恕本官不予置評,我想馬尚書是受到牽連者,而非主要的目的。”

事情到了這一步,再無人有何異議,宋楠的證據確鑿有力,根本無任何反駁之處,這案子已經板上釘釘了。

“好大的膽子,小小書吏竟敢如此胡作非爲,人拿了麼,定不能輕饒。”劉瑾鐵青着臉喝道。

宋楠笑道:“劉公公的激憤在下能理解,但此事恐非一名小吏不能爲之,吏部右侍郎崔秀恐難逃干係,書吏錢康已經招認受崔秀指使,我不知道除了崔秀還有何人蔘與其事,請皇上准許微臣拿下崔秀押入北鎮撫司候審,臣要徹底了結此案。”

正德道:“准奏,拿下崔秀。”

御座兩旁的錦衣衛大漢將軍聞言上前,將早已魂飛魄散的崔秀除去官服官帽拿了個結結實實。

劉瑾朝石文義使使眼色,本默默無聞的石文義忽然突兀的道:“將崔秀押送北鎮撫司衙門,將其和許良錢康等人嚴加看管,等候宋鎮撫審訊。”

宋楠忙道:“石指揮,不必勞煩了,散朝後下官自己押回去便是。”

石文義道:“宋大人破此大案爲我錦衣衛正名此案或有重大隱情,本指揮理當重視。”

正德呵呵笑道:“好個宋楠,果然是個人才,朕當初提你爲北鎮撫司鎮撫的時候,好多人還在朕的耳邊嘀咕說你年輕恐不能勝任,瞧瞧吧,宋楠不能勝任何人能勝任?”

宋楠微笑拱手致謝,不知爲何,心中覺得很不安穩。

第18章 把酒話驚情(下)第175章 躺槍第324章 慘烈的後院之火(下)第655章 漫步人生路第258章 逆耳第149章 妥協第720章 夜襲第495章 爆發第102章 援手第593章 攪局的小兒第409章 披風貴如命第171章 同流第532章 末路窮兇第623章 大殺器第411章 別有天地第306 利益所在第28章 蚍蜉撼大樹(中)第98章 毆鬥第760章 鳳求凰第19章 前程一念中第768章 無力迴天第419章 雪嶺尤有浪跡人第444章 侯爺們的閒言碎語第762章 布龍湖畔(續)第380章 踏秋遇遠客第793章 苦心第805章 爪牙第60章 少女豆蔻心第388章 謀定而後動第781章 鐵口直斷第89章 幫忙第623章 大殺器第43章 死灰又復燃第666章 一堆故人第711章 破城第89章 幫忙第376章 舌戰羣臣第757章 各有心事第113章 麻煩第43章 死灰又復燃第323章 慘烈的後院之火(上)第581章 萬事開頭難第46章 疑鬼又疑神第545章 好事難成第75章 烤鴨第608章 全是算計第330章 西風壓倒東風第36章 青樓夜半驚第793章 苦心第454章 錯綜複雜第196章 一蹴而就第381章 這個王爺不太熟第529章 再上西樓第515章 欲迎還拒第613章 差一點就出了人命第612章 隱憂第458章 小心在意第356章 剿匪記第212章 局勢失控第758章 戰爭債劵第471章 清查屯田(上)第49章 夜襲野馬坡第621章 殺器的雛形第866章 平息第424章 因果恩怨今日了第514章 有故事的人第851章 闖寢殿第45章 飆戲四方樓第715章 建築史上的奇蹟第623章 大殺器第773章 無法預料的結局第376章 舌戰羣臣第107章 賠禮第753章 順水推舟第266章 悍勇第303章 夜鬥第472章 事與願違第26章 一對應聲蟲第358章 刻不容緩第794章 意志薄弱第六百四十六章第342章 火上澆油第44章 人急智自生第402章 轉戰西路第532章 末路窮兇第242章 出籠之鳥第769章 躍馬黃河之北第45章 飆戲四方樓第339章 膽大包天第168章 義盡第747章 求生的意志第837章 決戰大江之上(續)第149章 妥協第307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72章 攤牌第765章 兵行奇招第373章 東未成西難就第671章 不了了之第129章 老千第673章 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