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致仕新標準

奉天殿,大朝會。

“肅靜,肅靜!”

“皇上駕到,衆臣跪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朱祁鎮面帶微笑的端坐於御座之上,伸手微微虛擡了一下,張口宏聲道。

孟巖不是來參加朝會的,他今天被選中,作爲奉天殿朝會的輪值千戶。

位置就站在靠近皇帝的第二根廊柱邊上。

文武百官一陣騷動,不爲別的,就爲那站在文官首位的不是大家已經習慣了的代理內閣首輔的次輔陳循,而是自從去年生病以來就沒有再在朝堂上出現過的首輔楊溥。

礙於皇帝在,朝臣們都收起了打招呼的心思。

這內閣首輔楊溥是什麼時候進入大殿的,這要是早進來了,大家的眼神再差,也不至於認不出來吧?

孟岩心中竊笑,站在一邊看這些大臣的表情,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雖然這些人一個個都是朝廷大員,可老虎總有打盹的時候,不經意的眼神和表情那最能反應他某人或者某事的態度。

”啓稟萬歲,老臣年邁,精力和體力大不如前,懇請萬歲準老臣辭去內閣首輔的職務,讓老臣歸家頤養天年。”楊溥跪下,趴在地上道。

“閣老快快請起,來人,快給閣老搬一張凳子過來。”朱祁鎮連忙吩咐道。

以爲小黃門趕緊從邊上端着一張圓凳送了過去,將楊溥從地上攙扶起來。坐上了圓凳。

“楊閣老已經三次給朕上表辭呈了,前面兩次,朕都留中不發,這是第三次了,朕雖然有心再留下閣老,好繼續聆聽教誨,但閣老去意已決,朕若是強人所難,未免不是仁君所爲,所以朕準楊閣老告老還鄉。同時加封閣老爲太師!”朱祁鎮道。

文官做到太師。這是大明文官最高榮譽,皇帝在他退休的時候給了他一個太師的榮譽,而不是等他死後加封,這意義完全不同。

“老臣叩謝皇上天恩!”楊溥聞言。激動的跪下。老淚縱橫。雙手顫抖不已。

“楊老愛卿平身,先帝在世的時候,就跟朕說過。三楊中,你楊溥是最老沉持重的,楊士奇和楊榮兩位閣老先後故去,而現在你也要離開,朕心裡感覺很酸,很不捨得,但朕又不得不放你離開,朕實在不忍心讓一位年邁的老人再爲大明嘔心瀝血了,朕要給你一個安詳的晚年,也要給所有爲了大明朝嘔心瀝血的官員們一個安詳的晚年!”朱祁鎮大聲宣佈道。

“皇上天恩,臣等銘感五內!”

“朕今天在此宣佈一道詔書,名字就叫,大明官員《強令致仕年限詔》!”朱祁鎮繼續說道。

“朕覺得,每一個人到了一定年限,他的精力和體力都大不如前,需要休息才能得以生息,長壽,所以先祖制定了致仕制度,但是朕覺得這個制度雖好,但執行起來卻有些隨意性,因此朕決定,凡四品包含四品以下官員,六十歲退休,三品以上官員六十五歲退休,一品官員可以享受奪情一次,但時間不得超過三年,也就是說,從今往後,朝廷上的官員,最高年限是六十八歲,超過六十八歲的,可擔任一些務虛的閒職,但凡六部九卿以上的職務全部都要卸任!”

什麼?皇上要改變致仕年限,還強令退休,大明早有祖制,文官七十致仕,武官是六十。

年限一到,自然要交權了,但是官場之上,到了年限不退休的比比皆是。

這做官的誰不想做到死呀,這做到一半兒,不讓做了,這不是要了這些人的命嗎?

孟巖大吃一驚,這強令退休年限制度,孟巖只是跟皇帝提過一次,沒想到皇帝居然真的想要把這個制度推行。

這是不是太超前了,這歷朝歷代雖然有告老還鄉的,也有皇帝勒令致仕的,自己掛官而去的也不少見,但從制度上規定官員到一定年齡必須卸任的,而且還是強制執行的,這恐怕只有到了後世纔可能事先。

這個制度要真的推行開來,那可有不少官員達到年齡槓桿了,這就要交權了,恐怕有不少人心有不甘吧。

這個時代的人能活到六十歲的都算是長壽的了,很多人四五十歲就死了。

這個年齡限制其實也不算太苛刻,六十歲了,還做個四品官,這輩子估計也就到頭了,還不如退下來,享享晚年呢。

就是後世的普通人也差不多六十歲退休了,這個標準其實不低了,當然了,那些戀棧權位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皇帝站起身來,目光在羣臣的臉上橫掃過去,發現幾乎所有的大臣們驚愕的表情。

朱祁鎮忽然找到了一種叫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感覺,這種感覺是他做皇帝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感覺到的。

這些臣子們一個個都比他年長,也一個比一個會說教,什麼這個不行,那個不能做的,難得有一次他這個皇帝讓這滿大殿的文武大臣們都齊刷刷給鎮住來的情況。

“諸位愛卿,覺得朕這個《強令致仕年限詔》如何?”朱祁鎮很滿意羣臣的反應。

一個個都不說話了,顯然,每個人都有私心的,反對也不是,不反對也不是。

“敢問皇上,這是針對文官嗎?”

“這是當然。”

“老臣沒有異議!”沒想到的是,第一個站起來支持皇帝這個《退休年限詔》的人居然是禮部尚書,兼領詹士府詹士的胡濙。

胡濙是洪武七年生人,今年是正統十一年,算起來的話,胡濙今年已經是七十週歲了。已經超出這個退休年限兩年了!

那他不是要從禮部尚書的上退下來,告老還鄉了?

這胡濙可是永樂爺的寵臣,歷經四朝不倒,可謂是大明官場上的不倒翁。

他也要退休不幹了?

“胡老愛卿覺得朕這個詔下的好?”朱祁鎮驚喜的道,其實他也有些忐忑的,改變文官退休年限,而且分品級,等於說一下子縮短了很多人官員做官的年限。

超過四品,你就繼續幹十年,不然。你就得把官交上去。讓下面年輕的人上來。

這個改變不可謂不大,而且計算是四品上的官員,這致仕的年限也縮短了五年,若非皇帝奪情。也只能終止於六十五歲!

按照這個新標準。胡濙雖然官居二品。還領着一品俸祿,但超過六十八歲這個年齡標準,他早就該退休致仕了。

“那武將呢。皇上,咱們是不是也要提前致仕呀?”成國公朱勇出列問道。

“武將致仕的年限暫時不做改變,這一次只是針對文官!”朱祁鎮道。

限制文官!

這讓所有的官員心中一驚,皇帝難道要對文官集團下手了嗎?

“朕這是接受楊閣老的建議,經過慎重考慮,才做出如此決定的。”朱祁鎮把楊溥這個要走的內閣首輔給拋了出來。

楊溥知道,自己要走,就得給皇帝擋下這最後一槍,不管他有沒有建議過,他都得承認。

這也許不是皇帝自己想出來的,但從他嘴裡說了出來,那就是代表了他本人的意思。

“老臣確實對皇上由此建議,這也是老臣有感而發,隨着年紀漸大,這精力思維都不如從前,有時候想問題,做事情都是去了銳氣,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我們這樣一羣老頭子,那大我大明朝如何開創比肩前人的輝煌呢?”楊溥動情的說道,“所以,老臣經過左思右想,覺得,咱們這些做官的,做到六十歲就夠了,該把權力交出去了,讓年輕人接着幹,我們也可以頤養天年,含飴弄孫,多好?”

“楊閣老說的極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就算致仕了,一樣也可以給皇上給朝廷出謀劃策的嘛。”郭怒突然開口道。

那是他接到了孟巖的暗示,這時機要是不把握,那就真的傻了。

“郭愛卿也支持朕的《強令官員致仕年限詔》?”朱祁鎮大喜,文臣裡有了胡濙和楊溥兩位德高望重,還是碩果僅存的輔政大臣支持,武將裡面,權勢威重的錦衣衛指揮使也表示支持,這說明他並非一個人在戰鬥。

“微臣覺得皇上這個《強令官員致仕年限詔》很好,不過就算是致仕的官員,也可以以另外一種方式繼續爲朝廷和皇上盡忠。”郭怒道。

“愛卿有什麼好的建議?”朱祁鎮含笑的問道。

“但凡年老致仕的官員,朝廷可以以幕僚或者智囊的方式予以返聘,他們可以爲皇上提供治國理政的經驗和建議,但是不做任何決策。”郭怒道,“就比如楊閣老,皇上答應讓他致仕,同樣可以在內閣留任,待遇不變。”

“返聘?”

這又是什麼新名詞?

“郭愛卿,這返聘是什麼意思?”皇帝問道,觀察這君臣二人的表情,怕是湊在一起演的雙簧吧?

老丈人不地道,這麼重要的事情居然自己一點兒風聲都沒透露,別忘了“返聘”這個詞兒還是自己教會他的。

“這個返聘的意思,顧名思義,這就是不在官位了,但是有些方面還需要借重,留用,沒有決策權,只有建議權。”郭怒故意的拿捏了一下,鄭重的解釋道。

“郭大人意思是,這返聘回來的人就相當於幕僚了?”

“差不多吧,不過這個幕僚不是強制性的,是自由的,不願意幹了,可以直接走人,誰都不能阻攔,皇上也不行,繼續幹也可以,但也不能一直幹下去,最多不超過五年。”

“郭愛卿這個提議不錯,這既可以讓閣老繼續發揮作用,又能讓下面的人上來發揮年輕人的作用,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朱祁鎮十分滿意的說道。

第590章 甩箭術!第676章 孟屠夫的手段第492章 我能治好你的腳第72章 倒郭暗流第521章 狠辣的郭敬第242章 嚇尿了第496章 抓人(二)第484章 考覈(三)第419章 何文東的證詞第285章 一具女屍第185章 反間第257章 招兵買馬(一)第241章 最後的瘋狂第356章 焦宏“被抓”第286章 白素心過堂第294章 紫色的綢褲(二)第87章 手術取胎第617章 代號“落梅”第708章 動靜第488章 考覈(七)第41章 錦衣衛試百戶(三)第428章 犯花癡的吳半仙兒第591章 皇帝來了第210章 曹家之禍第655章 湯濚謀殺案第417章 扈三娘第694章 博爾術之死第365章 河間會館第225章 畫一個巨大的畫餅第347章 屍檢結果第490章 考覈第654章 湯濚畏罪自殺始末第579章 母子見面第109章 聞小雨第597章 扈三孃的苦肉計第476章 其實我沒換第274章 納妾記(六)第698章 吃飯是要付錢的第710章 打草驚蛇第718章 扎眼的青蟒袍第520章 扈三娘要動第352章 孟副千戶第583章 嫁娶第153章 會同館買馬第342章 吳半仙兒(三)第49章 治悍婦(二)第392章 胡玉英,乾妹妹第681章 一切爲了大局第564章 無定庵中(六)第392章 胡玉英,乾妹妹第255章 京城巡察使衙門成立第727章 朝廷要在大同興大獄第682章 千里赴大同第111章 剪其羽翼第576章 喜寧墜馬第542章 人被扣了(四)第231章 他就是個太監第552章 各方匯聚第505章 這門親事,你認還是不認?第176章 王振,是你想把事情搞大第550章 從北馬莊到十里鋪(三)第30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79章 高人孟巖第11章 孟憲遺物第172章 孟大人來了第611章 這官兒升的稀裡糊塗第419章 何文東的證詞第468章 拉你上賊船第247章 誰來重審白素心案第671章 石彪之死(四)第338章 孟巖的身份第222章 太醫院左、右使第68章 倉庫大整頓(二)第545章 一路追蹤第327章 剝絲抽繭第371章 張小花第553章 喜寧裝病第428章 犯花癡的吳半仙兒第443章 敲山震虎第574章 孟大人的船好上,難下第278章 一個蠢賊第425章 第四個男人第514章 接石璟出獄第240章 跟“牢”字八字不合第309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68章 倉庫大整頓(二)第183章 給皇后瞧病(二)第392章 胡玉英,乾妹妹第725章 一個錦囊第130章 聞小雨的算盤第191章 一遭病倒第587章 接親第266章 納妾記(一)第191章 一遭病倒第433章 跑步生兒子?第739章 孟郭氏淑人第320章 黃雀在後第454章 定首輔(二)第44章 蜂窩煤(一)第5章 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