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七章 圖窮匕見

漢國不顧國家利益,爲了求親成功拱手相送馬陵山,無論是東齊君臣還是楚國使團,都是大感吃驚。

東齊國君似乎還有些不相信,問道:“你們所言是真?馬陵山......真的送給朕?”

北堂風昨夜在國相府大失顏面,肚裡一直憋着氣,這時候見到衆人面露驚色,頓時感覺一陣暢快,上前一步,道:“父皇令我將國書和地圖都帶了過來,國書之中,將送交的土地說的一清二楚,地圖之上也做了標識,只要君上允諾這門親事,今日便可以收下國書,三日之內,馬陵山的駐軍便會撤走第一批人,一個月之內,所有兵馬都將從馬陵山東南部盡數撤走。”

本來在場的東齊大臣們聽說楚國立天香公主爲後,只覺得漢國無論如何也拿不出更優厚的條件,畢竟漢國皇帝年事已高,而且漢國早有皇后,所以不少人心中覺着大局已定,天香公主去往楚國已經是勢在必行,可漢國割地求親,這比之楚國立後的條件自然是要優越得多。

且不說實實在在的利益近在眼前,最爲緊要的是佔據了馬陵山,東齊就等若是多了一道屏障,這是花多少銀子付出多少人命也未必能夠得到的實惠。

幾乎是在一瞬間,滿朝文武心裡都清楚,只要東齊國君腦子沒有糊塗,天香公主嫁往哪國,已經沒有任何的疑慮。

北堂風轉過身,做了個手勢,一名侍從捧着長卷,低頭向前走過去,繞過池子,有小太監迎上來,北堂風已經道:“君上,請允許隨從爲你指明贈送的土地。”

東齊國君這時候已經確信漢國果真是割讓土地,興奮無比,若是能在他手中拿下馬陵山,自然算得上是開疆擴土,東齊立國以來,國土不曾漲過一寸,今日有此機遇,可說是千載難逢,心情極好,笑道:“不妨,朕要看看漢國皇帝送給朕哪些地方。”

那隨從微躬身,雙手捧着長卷,從那小太監邊上走過,登上玉階。

東齊衆臣一個個喜氣洋洋,交頭接耳,低聲私語,不少人大是感慨。

東齊人歡欣鼓舞,北漢人意氣風發,齊寧等人此刻卻是心下卻是凝重,齊寧深知國家之家,利益爲先,眼下漢國拿出的實際利益遠超過楚國,此等情況下,自己就算是口若懸河,三寸不爛之舌只怕也難以拉回東齊人的心。

令狐煦雖說內心偏向於楚國,但他終究是東齊國相,漢國送上這麼大一塊蛋糕,他自然沒有道理拒之門外,這時候並不說話。

齊寧腦中飛轉,尋思着逆轉局面的方法,這時候瞧見那北漢隨從已經走到東齊國君身前的案邊,單膝跪下,將那長卷鋪在了案頭,東齊國君神情愉悅,身體微微前傾,手撫長鬚,便在此時,卻聽一個聲音叫道:“不對.......!”聲音冷厲,卻是一直不曾吭聲的申屠羅。

衆人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卻聽到一個嬌厲聲音喝道:“昏君受死!”卻見到那北漢隨從竟是從展開的長卷中抽出一把匕首來,徑自往東齊國君刺了過去。

這一變故當真是匪夷所思,在場不少人目瞪口呆,一時間頭腦發懵。

東齊國君臉色大變,眼見得那匕首便要刺入他胸口,齊寧卻見到東齊國君身體如同紙鳶一般,向後飄去,似乎有一股力量將他生生向後扯去,那隨從如影隨形,足下一蹬,緊跟而上,也便在此時,人影一閃,從旁搶出一道人影,雙掌直往那隨從拍了過去,卻正是一直侍候在東齊國君邊上的一名老太監。

東齊國君左右,自始至終都有兩名老太監伺候,也自始至終低着腦袋,謙恭至極,萬沒有想到危難時刻,這老太監出手竟是如此犀利。

那老太監手中左首持有一塊黑漆漆的小鐵塊,也不知道是什麼物事,徑自向北漢隨從天靈蓋拍落下來,那北漢隨從手持匕首擋架,噹的一聲響,聲音十分怪異。

“保護皇上!”申屠羅厲吼一聲,衝向玉階,殿前守衛的武士聽得動靜,俱都手持長槍衝入進來,一時間涌入十多人,將大門堵住。

東齊國君身體後飄,尚未落地,另一名老太監已經探手抓住,隨即將他輕放下來,東齊太子是殿內唯一佩劍之人,此時也已經衝到東齊國君身前,手持長劍,護在身前你,東齊國君驚魂未定,臉色慘白,回過神時,那北漢隨從已經與那老太監相搏十餘回合。

從大殿兩側,此時又衝進數十名身着重甲的武士,紛紛護衛到東齊國君身邊,東齊國君回過神,厲聲喝道:“抓住刺客,抓住刺客,朕要將她碎屍萬段!”

太子卻是高聲喝道:“保護父皇退下。”親自護衛着東齊國君退走,又有七八名武士持槍衝上,但那北漢隨從與老太監激動正酣,兩人身輕如燕,齊寧如今的武功今非昔比,看得清楚,那北漢隨從與老太監的武功路數竟似乎大同小異,十分相像。

聽得一聲清嘯,另一名老太監也已經飛身而起,直往北漢隨從撲過去,兩名老太監一左一右夾攻北漢隨從,北漢隨從與老太監單打獨鬥倒是不落下風,但此刻以一敵二,明顯便落了下風,邊上十多名持槍護衛圍住,卻找不到機會出槍。

先前那太監左手持鐵塊,後來的老太監則是右手持鐵塊,兵器一模一樣,齊寧看的清楚,可是卻從無見過此等古怪兵器。

北漢隨從勉強與二人相當,那兩名老太監一左一右配合默契,宛若一人四手,那鐵塊也是堅硬異常,聽得“噗”一聲響,一名老太監手中的鐵板已經砸在北漢隨從側肩,那北漢隨從身子晃了晃,卻晃而不倒,身法倒也靈巧,一個閃身,繞到老太監身後,匕首往那老太監背心刺過去,尚未刺中,另一名老太監已經從側面殺出,探手拍出,鐵塊往北漢隨從腿上拍過去,那北漢隨從顯然已經猜到,想要閃躲,但那老太監的速度委實太快,“噗”的一聲,鐵塊又是砸在了北漢隨從的腿上。

煜王爺和北堂風都是目瞪口呆,臉色慘白,一時間呆立不動,那北漢隨從隨他們進宮來,誰能想到頃刻間竟然變成了此刻,更驚駭的是,先前這刺客口中嬌叱,明顯是一名女子,而北漢隨從之中,又從哪裡來的女子?

北堂風呆若木雞,齊寧卻是心思電轉,吳達林和齊峰擔心齊寧安危,搶在身前護住,但兵器在入宮前被收繳,只能是赤手空拳。

齊寧見到那北漢隨從打鬥之間,身法輕盈,手腳舒展柔軟,身姿動作,頗爲熟悉,便在此時,卻見到那北漢隨從已經退到池子邊上,池子四周圍着一圈矮矮的玉石欄杆,那北漢隨從被兩名太監逼退到池邊,足下已經點在那玉石欄杆上,兩名太監出招手法竟是異常相似,而且配合的極其默契,北漢隨從此刻根本沒有回手之力,只有招架之功。

殿內的大臣們唯恐殃及池魚,紛紛後退,遠遠躲開,忽聽得那北漢隨從又是一聲嬌叱,雙足在玉石欄杆上一點,整個人已經向後飄掠,身在池子上空,忽聽得一個剛猛的聲音厲喝道:“哪裡走!”邊上忽然閃出一人,一掌拍向北漢隨從,北漢隨從勉強出手抵擋,那人另一掌卻如同鬼魅般出現在北漢隨從胸口,重重拍在了那北漢隨從的胸口處。

北漢隨從輕哼一聲,整個人已經飄出,兩名老太監一左一右落在欄杆之上,齊寧這時候看清楚,從旁趁機偷襲之人,卻正是東齊水師大都督申屠羅。

申屠羅一掌拍飛北漢隨從,並不甘休,緊跟而上,北漢隨從重重落在地上,還沒緩過神,申屠羅已經從天而降,雙足往北漢隨從踏下去,那北漢隨從雖然被拍一掌,傷勢頗重,卻還是竭力滾了幾滾,躲開申屠羅。

這時候一衆武士已經持槍衝過來,左右兩名武士長槍齊出,往那北漢隨從紮了下去,北漢隨從又是一滾,順手抓住兩柄長槍槍尖,雙臂一揮,那兩人如同紙鳶般向申屠羅直飛過去,申屠羅探手抓住兩人,丟在一旁,也便是這一耽擱,那北漢隨從已經拉開與申屠羅的距離,地上兩滾,猛地彈起,竟是往齊寧撲過來。

齊寧擡頭看那北漢隨從,瞧見那人眼睛,齊峰和吳達林同時低吼,便要迎上,齊寧沉聲道:“撤下!”身形前欺,探手往那北漢隨從抓了過去,身法極快,那北漢隨從雖然身受重傷,速度卻依然不慢,腰肢一扭,掠到邊上,探手過來,竟是反扣住了齊寧的手腕。

吳達林和齊峰都是赫然變色,卻見到那北漢隨從一個轉身,已經到得齊寧身後,手中的匕首橫在了齊寧咽喉處,厲聲道:“誰敢靠近,立刻殺了他!”

此時申屠羅已經逼近過來,數十名東齊武士將北漢隨從團團圍住,銀槍如雪,寒氣逼人,圍的密不透風,齊寧張開雙手,道:“不要亂來......!”

第二五九章 雪中無刀行第五九六章 鷹翔於天第九十二章 書函第一三三五章 一輪明月照京都第三七二章 連環毒計第兩一二章 變臉第一三九二章 血手利刀第四六二章 三陣第一三四二章 清白在人間第八章 黑網第一一九九章 廉貞第一零六肆章 黑袍真身第一一八八章 滿寶第五三七章 輕描淡寫破鋒芒第七九二章 駭人聽聞第一六一章 紹宗第一三二六章 抽絲剝繭第一四零零章 朝天子第二八三章 蒼戈第一四二零章 葉子第三一五章 夜半藏身第八七九章 匪夷所思第一四二八章 音劍合一第六三九章 假戲成真第八九三章 刑部風雲第一四七六章 說媒第一四四一章 烏篷船第八九二章 同道第一二零二章 生死之謎第二二一章 懷疑第一一三七章 地下歌聲第四二六章 迷霧第四五四章 自投羅網第九三二章 破煞第三五三章 承影第七四五章 老奸巨猾第三六一章 竊聽風雲第一一六三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六零七章 白蚌第四十二章 難題第八零四章 落馬第六零三章 煜王爺第一三三四章 鳳凰入海第一三三二章 池邊嬌花最動人第三十九章 詭異的疤痕第一二四七章 恩怨兩清第五四九章 百花釀第一三四七章 刺薛第七一九章 化珠第三六五章 渡江第一零七一章 驚鴻第七七五章 紅妝善舞第五四七章 香帕第三八三章 意外之變第七叄一章 無間道第兩零九章 意外第一二六五章 劍意突破第一零一六章 真相第四七零章 置身事外第一四三章 瓊林書院第一三四章 衆望所歸第三十四章 黑刀營第二二七章 攜手第九六八章 捕鯊行動第二八零章 各有所謀第一七零章 長夜驚魂第一三九四章 剋星第七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八零七章 目標第一四七二章 掌紋第七六九章 冷戰第六七零章 老謀深算第六三七章 容顏難易第一四九一章 如蘭第一零零七章 金刀手腕第九一零章 夜會佳人第九六七章 無名島第五六五章 密見第一三八一章 唯一的機會第九九三章 啞奴第三四一章 憂心第一四七三章 趁虛而入第八四九章 意圖第一四六五章 流火第一四五六章 女王第一一五八章 諦聽第六八三章 證人第一二九九章 必除之患第九九八章 包天禍心第一四六六章 拋棄第三五九章 情郎哥哥第八八零章 坦露心跡第八五四章 廚娘第八九二章 同道第一一九五章 奸細第五一八章 翠德緣第八一五章 鐵騎雄風第一零八二章 內鬼第一四二七章 遠行第一一八九章 手足相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