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決戰紫禁城

錦衣衛千戶雖然說的眉飛色舞。

可魏忠賢卻沒有什麼好眼色。

說實在的,這個計劃是錦衣衛佈置的。

錦衣衛早已知道有人謀反。

可是……卻沒有選擇對每一個人進行盯梢。

畢竟……這裡頭有過於龐大的利益鏈條,牽涉的人實在太多了。

不過……對於錦衣衛而言,只要抓住一個核心點,問題就可以解決。

比如這位吏部尚書。

因爲這些人謀反,定然會和早已跟他們沆瀣一氣的吏部尚書合謀。

與一個聰明且位居中樞的人合作,便成了這個計劃的核心。

至於吏部尚書張養浩,那麼事情就更簡單了。

張養浩可不是傻子,他一眼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不但主動配合,而且還參與擬定出了計劃,像控制內閣這樣的餿主意,也虧得他想的出來。

不過錦衣衛立即察覺到,張養浩的計劃看上去是離了大普。可實際上……卻是環環相扣。

表面上這計劃很蠢,實際上呢,卻是心理戰術。

從心理角度而言,那些亂賊們,是不得已而爲之,爲何不得已,因爲害怕被清算。

所以本質上,他們和那些處心積慮要謀反的人,心態是不一樣的。

正因爲現在是狗急跳牆,可是要制定出一個謀反的計劃,卻也沒有這樣容易。

此時,張養浩站出來,直接接手,一二三四五,一條條告訴他們該怎麼做,如此一來,對於絕大多數慌亂的叛賊而言,就算覺得這計劃好像有點離譜,卻也不得不聽從。

當然,最重要的還不是如此,而是抓住了對方……偷懶的心理。

謀反的人現在已心亂如麻了,張養浩提出來的計劃,卻是一個懶人計劃。

你看你們攻打這裡,攻打那裡多累,聽哥的,咱們直接控制內閣,得了旨意,剛明正大就可將京城一鍋端了。

這顯然是一個造反懶人包,不必讓大家流血,也不必讓大家流汗,沒有那麼多的千辛萬苦,也不必經歷什麼九死一生,絕大多數人,甚至什麼活都不用幹,跟在後頭搖旗吶喊幾下,說不定就可成爲從龍功臣。

人嘛,都會有嫌麻煩且害怕自己被分派艱鉅任務的心理,何況還是謀反這等大事。

因而,張養浩打包制定出來的謀反懶人包,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

魏忠賢隨即看了一眼張養浩,冷笑道:“你這傢伙,平日裡顯得堂堂正正,沒想到卻有這麼多鬼主意。”

鬼主意對於一個吏部尚書而言,可不是什麼好詞兒,這幾乎等同於是罵人的話。

張養浩則是臉不紅心不跳地道:“下官真是慚愧,其實非要說此策乃是鬼主意,下官卻以爲不妥,此策其實暗合了自然之理。”

魏忠賢挑眉道:“自然之理?”

張養浩一本正經地道:“對,就好像水往東流一般,即所謂的大勢所趨,何爲大勢呢,就是迎合每一個人避重就輕,減少麻煩和因循苟且的本性,迎合了他們的心理,他們便自然願意聽從了。反而是一些計策,看上去細緻和精妙無比,可實際上……卻要求每一個人去拼命,這樣的計劃,反而難有人認同。”

“任何計策,若是都不能順着人心去做,反而是逆人的性子而行,計劃越是精巧,反而處處被動,難有建樹。至於下官這計劃,其實才是正道,猶如滔滔河水一般,無人可阻擋。”

這張養浩畢竟也算是魏忠賢半個同鄉,當初也是魏忠賢的‘閹黨’,此時魏忠賢倒也懶得再跟他多計較了,只點點頭道:“現在一切就緒,就看東林軍校那邊的了,但願不要出現差錯纔好。”

張養浩則賠笑着道:“斷不會有差錯的,九千歲和諸公放心便是。”

他一面說,一面眼角的餘光看向魏忠賢和錦衣衛的千戶,口裡接着道:“只是當初下官一時糊塗,竟是爲這些賊人所趁,哎……怪只怪下官那兒子,太過年輕,一時糊塗,居然如此不曉事,被那張嚴之所害,竟弄了什麼股票……”

魏忠賢和那錦衣衛的人對視一眼,立即就明白了張養浩的心思。

魏忠賢便淡淡道:“你放心吧,此番除賊,你便是立了大功,將功補過,自然不會爲難你的。你自己也說了,事先你並不知情,是你的兒子一時糊塗。令子咱是見過的,年紀這樣小,不曉得世情險惡,卻也是情有可原,不知者不罪嘛,這事兒,咱做主了,到時咱會親自奏請,免你罪責。”

張養浩等的就是這句話。

錦衣衛的人和他接洽,雖然也是這一層意思,可誰曉得對方會不會糊弄自己。

可九千歲顯然就不同了,現在九千歲當着大家面開了這個口,這九千歲還是要臉面的,那錦衣衛的人,也不好駁了九千歲的面子,至於陛下那邊,只要九千歲這邊奏請,張靜一一定不會反對的,那麼這事就是十拿九穩了。

安全落地……

張養浩心裡不禁唏噓,忍不住心裡鄙視張嚴之人等,這羣沒腦子的傢伙,真以爲拿捏住了老夫,也不看看老夫是什麼人,錢我拿了,要死你們去死吧。

倒是黃立極幾個,在旁只剩下苦笑。

其實黃立極起初也覺得蹊蹺。

因爲張養浩乾的太蠢了,這分明不像是張部堂的作風。

直到現在他才意識到,敢情這是一出好戲呢!

此時,魏忠賢道:“來人。”

很快,一個宦官便快步進來。

魏忠賢看了那宦官一眼,便道:“照計劃,調勇士營,立即將羽林衛上下,統統給咱拿了,一個都不要走脫,錦衣衛這邊,自會協助,除此之外,封鎖諸門。待會兒,咱還要去見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彙報此事。”

“是。”

魏忠賢隨即看向衆人,接着道:“咱得進內宮了,這件事雖然是咱們自作主張,而陛下又不在宮中,可我等有爲臣和爲奴的,卻還需去奏請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只是……眼下事態不明,諸公還是在此等候吧,辛苦了。”

說罷,他拱拱手,便匆匆地出了內閣。

片刻之後……宮禁之中,無數人馬涌動。

數不清的勇士營將士,在御馬監宦官的節制之下,匆匆殺奔着羽林衛的駐地而去。

魏忠賢則帶着幾個宦官,腳步匆忙的趕去坤寧宮見駕不提。

…………

宮外。

浩浩蕩蕩的人馬,已是集結完畢。

足足有兩千多人。

其實這麼大的規模,雖也是張養浩的吩咐,可實際上……就算張養浩不吩咐,大家夥兒也是非要這樣做的。

這是幹什麼?

這是謀反啊!

抄家滅罪的大罪,換做是誰,誰能不害怕的?

大家不但害怕,而且是還沒開始幹,其實就已經嚇尿了。

雖然張養浩的計劃,看上去一步步‘成功’着,現在就差這臨門一腳了。

而且是名正言順的帶着聖旨,去彈壓東林軍校。

可說句實在話,到了真要這樣做的時候,還真沒幾個有這樣的勇氣。

所以……唯一讓大家有勇氣的方法,就是將所有牽涉其中的人都拉進來,人越多,膽子越壯。

這其實也是張養浩在內閣中所說的,人心正是如此。

浩浩蕩蕩的人馬集結之後,隨即便請了禮部右侍郎打頭。

這禮部右侍郎吳謙親自驗過了聖旨,覺得完全沒有什麼問題,聖旨雖有瑕疵,但是應該穩得住。

於是他來領頭,張嚴之爲副,其他的文武和官兵,也都心裡帶着默契。

一旦傳旨之後,就指望大家立即控制住軍校了。

吳謙高高地騎在馬上,看着夜色,回頭又看了紫禁城一眼,而後略帶幾分憂心地道:“不知張部堂現在在內閣如何了。”

張嚴之不確定地道:“不會出什麼事吧。”

吳謙則是苦笑道:“起初這個計劃,老夫也覺得沒譜,不過現在細細看來,反而裡頭透着玄妙,張部堂果然是天官,深謀遠慮。”

張嚴之畢竟沒有進入過廟堂,對於朝中的許多事,也只是道聽途說,畢竟沒有身臨其境,所以他一直對此是抱有懷疑的。

可現在連禮部右侍郎的吳謙都這樣說了,他心裡就有一些底氣了。

於是張嚴之道:“說實話,走到這一步,倒是幸賴了張部堂,張部堂確實是非常人。”

吳謙慎重地叮囑道:“待會兒宣了旨意之後,要立即控制住軍校的諸武官,而後……你帶人去繳械。”

張嚴之則是猶豫地皺眉道:“好。不過,若是有人不從呢?”

“聖旨在此,誰敢抗旨不尊?而且……這些軍校生員,平日裡不是天天喊着忠義嗎?再者說了,他們猝然無備,只能遵旨行事,等他們反應過來,一切就遲了。”

張嚴之認真地想了想,便道:“不錯,所以最緊要的,是不要露出馬腳,待會兒,咱們要理直氣壯一些。”

吳謙頷首,說實話,不管怕不怕,這事都要硬着頭皮幹下去,故而他現在內心裡,反而頗有幾分期待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抄家第五百三十九章:升任指揮使第四百八十八章:造福蒼生第一百五十章:會試開考第七百零一章:聖旨到第五百九十一章:一個不留第八十章:往死裡打第五百三十二章:殺之第七十九章: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五百三十三章:真兇第六百八十四章:土崩瓦解第一百一十五章:震動天下第一百二十一章:天下無糧第二百二十三章:進京第四百八十七章:大庇寒士盡歡顏第一百七十四章:犁庭掃穴第二百八十五章:登基第五百一十八章:除惡務盡第六百五十三章:席捲天下第二百八十章:格殺勿論第五百九十八章:什麼叫真正的天兵第四百零三章:整死你第三十八章:財源滾滾來第六百一十七章:精彩絕倫的審判第六十六章:陛下辛苦了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齊齊第四百三十四章:清君側第四百八十二章:斬草要除根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第一百二十六章:我很高興第一百五十三章:名列第一第四百六十章:殺第三百六十九章:打破你的狗頭第七百四十八章:絕境第六十七章:接旨第三百八十八章:滅門第五百三十八章:功不可沒第六百一十八章:我即王法第四百九十四章:千軍萬馬進京城第四百六十章:重賞第三百七十四章:狹路相逢第一百八十七章:入宮覲見第七百二十二章:決勝千里第五百零七章:感激涕零第一百六十三章:朕的兒子第四十三章:皇帝出巡第四百五十五章:黃金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一十七道:皇帝大喜第一百九十二章:朕的棟樑之才第六百三十五章:陛下太黑心了第六百三十九章:打蛇打七寸第二百零二章:水落石出第一百八十三章:出擊第六百九十七章:天變了第二十五章:賞賜第一百零八章:功考第四百一十八章:全完了第二百四十一章:震驚的消息到達了京城第二百七十二章:灰飛煙滅第五百四十五章:列祖列宗顯靈啦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間煉獄第三百九十八章:神書問世第一百二十五章:貔貅第四百四十一章:君要臣死第一百八十二章:殺戮第四百八十九章:新君登基第五百七十九章:雞犬不留第一百四十二章:陛下 大喜第四百四十二章:你就是主謀第一百一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第四百八十章:成仁取義第七百零三章:一網打盡第七百二十一章:平天下第一百三十一章:臣啓奏第四百章:大型科普現場第四百六十九章:新皇登基第五百八十七章:吾皇萬萬歲第五十六章:大喜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五百八十一章:流寇入城第三十六章:大宗師第一百零四章:臣有奏第四百五十七章:千金求種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計第五百六十一章:李家團滅第八百四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三百三十章:衆正盈朝第六百二十四章:震撼出世第二十四章:見駕第七十三章:陛下聖明第一百零三章:舊貌換新顏第二百三十九章:賜地第一百二十七章:請陛下恩准第一百三十六章:天佑大明第三百九十七章:神器現身第八十五章:士爲知己者死第七百六十四章:聖賢第四百八十三章:萬人敵第六百一十八章:我即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