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五八章 爲國死節

(謝謝好友書友161219200000574的月票~~)

烽燧上空爆出了震天歡呼,轟隆隆一陣響動之後,吊橋徐徐放下,兩百多名戊卒列隊走出,隊正領頭單膝下跪,手捧佩劍,與身後衆人齊聲呼道:“我等恭迎大王!”

楊彥率衆上前,接過佩劍又交還了給隊正,正色道:“諸位請起,自今日始,你等皆爲我明人,孤不食言!”

“多謝大王!”

衆人紛紛起身。

看着那一張張陌生的面孔,楊彥暗鬆了口氣,在他眼裡,與羌氐以及未來俚僚之間有可能的作戰是內戰範疇,不到萬不得已,他不願強攻,而是王霸道雜之,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將之徵服。

這時,隊正又拱手道:”稟大王,玉皇山守將爲末將舊交、末將願爲大王勸說於他,以及附近幾座堡寨。”

楊彥問道:“你叫什麼?”

隊正道:“末將陳滔。”

楊彥又問道:“陳安與你是何關係?”

“這……”

陳滔略一遲疑,便道:“陳安乃末將遠房叔父。”

楊彥笑着擺了擺手:“陳安是陳安,你是你,況陳安並無大過,只是剛愎自用,不聽賢臣,方纔敗亡罷了,你無須放在心上,若事成,孤讓你鎮守蕭關!”

“多謝大王!”

陳滔歡喜的施禮應下,領着部分降卒飛奔而去。

楊彥則是安排了部分人手駐守果兒山,然後領着大軍尾隨,到下半夜,或許是果兒山峰燧的舉義反正起了良好的示範作用,除位於蕭關東側的城東塬烽燧與數座堡寨,玉皇山烽遂及附近堡寨均是不戰而降。

其實楊彥也清楚,他的優撫政策起了一定作用,明軍的戰無不勝,尤其是攻堅能力也讓人恐懼,不是生死之敵,很難生出抵抗之心,但更多的,還是劉曜這兩年來的倒行逆施,讓人大失所望。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羊獻容之死,對於楊彥實是意外之喜,正是羊獻容死後,劉曜性情大變。

同時與羯人同盟,更是讓關中父老所不齒,河北距離關中不遠,河北大族蟄伏於羯人的兇焰之下,旦夕便有傾家之禍,相對而言,關中大族只要不捲入朝堂爭鬥,還是能平平安安過日子的,沒有誰會歡迎羯人入關,諸多因素疊加,劉曜幾乎處於衆叛親離的境地了。

當然了,石虎的兇名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因素,據聞石勒復石虎中山王之位,以石虎統制全軍,這是比石勒更恐怖的存在,石勒好歹還有些權謀手段,懂得制衡,而石虎就是一昧的濫殺。

有時楊彥都懷疑,石虎是不是精神有問題,正如現代醫學概念中的偏執狂,石虎是殺人偏執狂,只要手段稍微緩和一點,也不至於每破一城,每掠一地都會遭到激烈的抵抗。

如今趙國的二十萬大軍,疲態盡顯,空有其殼,並不放在楊彥眼裡,這也是他敢於向朱紀誇下海口的原因,他的真正目地,是把羯人與鮮卑引入關中決戰,剝奪主場優勢,關門打狗。

這一戰將極爲艱難,也是年輕的明國的涅盤之戰,勝了,劉曜滅國,羯趙與鮮卑人將會被最大限度的削弱,敗了,明國將由戰略進攻態勢,轉爲戰略防守。

“大王,妾突然發覺,我軍真正打的硬仗並不多,很多地盤都是靠您說降得來呢。”

這時,一直伴在楊彥身邊的柳蘭子突然開聲。

楊彥呵呵一笑:“我大明乃義師,民心之所向,天下英傑紛紛來投,不足爲奇。”

柳蘭子撇了撇嘴。

蒲玉那望着楊彥背影的美眸中,卻是一陣眩迷,不過姚湘仍是暗哼一聲。

漸漸地,東方的天際泛出了魚腹白,全軍將士雖有疲倦之色,但更多的還是振奮。

一夜收降,降卒基本上來自於羌氐,約有萬卒,被帶去一邊接受粗略的整編與甄別,降卒們也是一副如釋重負的模樣。

原本羌氐對於趙國就沒多少歸屬感,關中的羌氐二族,屢次叛亂,最嚴重的一次是劉曜殺害當地巴氐首領,由此爆發了波及整個關中的羌氐大暴動,遊子遠竭盡全力,採綏靖政策,才勉強平息下來。

後隨着宛洛大敗,匈奴人的力量嚴重削弱,劉曜不得不大量徵用羌氐來充實關中西部的防禦,及至數年間,在嶢關下方,匈奴精銳士卒戰死者達數萬之衆,劉嶽又圍堵明軍不成,損失了近兩萬兵力,數次戰敗疊加起來,趙國至少有十萬卒喪於明軍之手,已無力控制關西。

現今的關西大地,除了朱紀領萬餘匈奴本部軍卒,匈奴人實在沒法投入更多的兵力了,雖然關西局勢存在着失控的危險,但劉曜也沒辦法,他清楚,分兵只是給明軍送菜,必須集中兵力於長安,與明軍決戰。

此時,蕭關主隘滿是軍卒,看着已呈包圍勢態的明軍,無不頭皮發麻,僅僅一夜工夫,果兒山與玉皇山烽燧及附近幾個堡寨全部投降,對士氣的打擊不可謂不嚴重。

“將軍……”

朱紀身邊,一員部將現出了欲言又止之色。

朱紀頭也不回,淡淡道:“可是欲降了明王?”

“這……”

那名部將咬咬牙道:“將軍,明軍勢大,又勸降了兩座烽燧與幾座堡塞,關城前再無遮掩,與尋常堅城相比,並無大的區別,而明軍素以攻堅見長,末將只怕……只怕將士們平白喪命啊。”

朱紀接過來道:“況且請神容易送神難,即便打退了明軍,石虎也不會退出關中,而我大趙經此一役,必元氣大傷,只怕會被石虎所趁,與其降了羯人,倒不如降了明人,至少可得善終,你說可是?”

“正是,正是!”

幾名將領一喜,連聲附合。

“哈哈哈哈~~”

朱紀突然縱身狂笑起來。

衆將不明就裡,面面相覷。

許久,朱紀笑容斂去,冷哼一聲:“某尚是少年之時,便追隨光文皇帝(劉淵)身側,後歷仕昭武皇帝(劉聰),隱皇帝(劉桀),及當今主上,身爲四朝老臣,豈能因國勢頹危而降敵?”

衆將立時現出了不安之色,誰能料到朱紀是這個態度呢?

果然是言多必失啊!

朱紀一一打量着身周諸人,凡目光所至,沒人敢於與他對視,要麼錯開,要麼低下腦袋,心虛之極。

“哎~~”

朱紀嘆了口氣道:“本將豈會不知,固守蕭關九死一生,但若蕭關再降,只怕軍心士氣再無法挽回,唯有爲國死節,方能激起勇武血性。

罷了,罷了,有本將一人爲國赴死足矣,你等……都走罷。”

“將軍!”

衆將渾身一震,心生感動!

畢竟身爲軍人,趙國也是立國不久,血性並未完全褪去,如有把握死戰,誰願畏戰而逃呢?

就如樂進,落關羽手上沒有勇氣赴死,一世英名盡喪,被送還曹操,曹操也不殺他,沒多久便憂鬱而死,雖然千古艱難唯一死,但是苟且偷生,往往會失去更多。

朱紀擺擺手道:“趁着明軍尚未攻城,凡是願離去者,速回長安,能保存一分實力是一分,爲國死節,不須要太多的人,有本將足矣!”

“將軍!”

衆將紛紛跪下,哽不成聲。

……

雖然朱紀成功調動起了氣氛,衆將生出了決死之心,但是蕭關西側的關隘已全部易手,僅憑一萬多人,縱是全部戰死也難以守住,不得不撤退,最終,只留下了朱紀與數百名非要陪他赴死的敢死之士。

隊隊人馬,馬不停蹄的從蕭關東門而出,奔入了莽莽蒼原。

明軍因佔據了烽燧制高點,對蕭關的動靜瞭如指掌,聽得來報後,楊彥神色複雜的望向了關城,正見朱紀屹立城頭,與自己對視,目中不由現出了欽佩之色,遙遙拱手。

這時,站楊彥身邊的蒲玉大着膽問道:“大王,匈奴人跑了那麼多,但爲何還有些人站在城頭?”

蒲玉和姚湘最終要做楊彥的良娣,因此柳蘭子除了訓練嚴格,平時倒也不禁她們和楊彥往來。

楊彥搖了搖頭,嘆道:“朱紀明知蕭關守不住了,是以放守軍奔回長安,而他自己,不過是欲求一死,以此喚醒趙人的悲憤之心,於長安與我決戰,其行爲固然值得尊重,但孤豈能如他願,傳令,攻打蕭關,務必生擒活捉朱紀,想死,也得孤讓他死!”

“諾!”

張健猛一拱手,快步離去。

第二十九章 軾羽而去第二五一章 把尿第五六二章 發狂第五九零章 紀氏阻門第二五八章 深夜交心第六三七章 皆大歡喜第四三七章 收編降將第六九四章 李雄發飆第八四六章 蓋棺定論第七七九章 徐龕病危第二三七章 東海水晶礦第六零二章 決戰姑孰第一九八章 又有敵來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八十三章 神助攻第一三一章 期貨概述第三十九章 曾作女郎來第六五八章 爲國死節第五九七章 諸葛頤回京第四五六章 父女交心第一五零章 發動進攻第二十三章 願習騎射第四三四章 逼迫祖約第九十章 鮑姑厚贈第六五零章 姚蒲來投第八四三章 猶豫難決第七一四章 鮮卑舉義第七五一章 身陷絕境第五九六章 郵政第十章 路見不平第一零七章 立軍制第六一九章 成國朝會第五七四章 拷問真兇第三八三章 重武器對決第二七四章 撕裂疤痕第八一三章 允你自盡第八一三章 允你自盡第二四九章 無後爲大第七八八章 議立儲嗣第四七七章 登基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七七三章 徐龕老妻第二八九章 周札來攻第八一三章 允你自盡第六五九章 關中韋氏第五一五章 一記耳光第五八二章 回洛陽第七四零章 慧眼如炬第五一四章 沖天大火第八一零章 泰坦尼克第二六零章 桓溫第二十九章 軾羽而去第二九六章 機會來臨第五二六章 江袁娛樂第四三七章 收編降將第二一三章 大戰開啓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第三三六章 伊人來投第三四六章 羯軍南下第三十一章 去往郯城第四零一章 容娥獻策第二九二章 收留刁協第四零九章 拒婚第六零四章 打響頭炮第七三一章 聯袂施壓第七零二章 現身說法第六十六章 僑東海國第三二零章 勝利班師第四六八章 苟且偷生第一六九章 追贈沈勁第三一七章 全面來攻第六四二章 後路被斷第二五七章 把臂同遊第一八三章 沈充餘澤第二五九章 紅顏知己第五一二章 竹甲之威第六一四章 漁翁得利第五九零章 紀氏阻門第四零零章 四管齊下第一四五章 借東風第一九三章 兵至樑父第八十二章 裴妃上殿第八章 診病斷脈第十八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六七八章 糧食到第一一九章 殺流民帥第五十六章 林中設伏第七五四章 欲加之罪第八二七章 百倍關稅第六三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零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三七章 收編降將第五九六章 郵政第四十七章 趙軍前來第三零五章 圍點打援第三十六章 李衛公兵法第四九五章 東窗事發第五九一章 變故突生第六三六章 楊彥斷案第六八六章 發現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