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八章 合縱聯橫

李班是李雄亡兄李蕩之子,三十七歲,爲人謙虛,廣納諫言,禮賢下士,深受李雄喜愛,欲立爲太子。

但問題是,李雄自己有十子,故沒有棄子立侄的道理,於是羣臣紛紛反對。

李雄辯道:“朕起兵之初,舉手捍頭,本不希帝王之業也,值天下喪亂,晉氏播蕩,羣情義舉,志濟塗炭,而諸君遂見推逼,處王公之上,本之基業,功由先帝、吾兄嫡統,丕祚所歸,恢懿明睿,殆天報命,大事垂克,薨於戎戰。

班姿性仁孝,好學夙成,必爲名器。”

李雄叔父李驤與司徒王達諫曰:“先王樹冢嫡者,所以防篡奪之萌,不可不慎,吳子舍其子而立其弟,所以有專諸之禍,宋宣不立與夷而立穆公,卒有宋督之變,猶子之言,豈若子也?深願陛下思之。”

其實李雄不是不願立自己的子嗣爲太子,他的父兄戰死至今,已經超過二十年了,要說有存有多少感情,恐怕要打個問號,關鍵是李雄諸子不成器,要麼庸碌無爲,要麼貪吝暴戾,無人能繼他衣鉢。

立李班,也是不知己而爲之,當然了,李雄不可能於人前指責自家子嗣的諸多不是,只能託詞於不忘父兄舊情。

更何況立太子,素來是敏感之事,朝臣大多反對立李期爲太子,反而使李雄猜忌,激起了李雄的逆反心理,今任後舊事重提,李雄的怒火終於爆發。

“這江山,是朕的江山,傳給誰,朕自有主張,可是李鑲叫你來說朕?此事莫要再提,退下!”

任後渾身微震,美眸中現出了不敢置信之色,怔怔看着李雄,許久,才搖頭道:“外有強敵虎伺,陛下卻憑喜好不諫良言,妾……怕是不得善終矣!”說着,便提起裙角,掩面而去。

“放肆!”

李雄望着任後的背影,暴怒,還如氣恨難平般,狠狠一腳跺在了橇椅上,頓時喀啦一聲,碩大的椅子陷了下去。

……

攻打成國急不得,需要做諸多準備,其中的關鍵是道路,自古入川,都是走漢中—陽平關—劍閣一線,但是由襄陽到漢中,全程將溯沔水而上,而沔水在東出漢中盆地之後,奔行於秦嶺當中,水流湍急,兩岸峭壁林立,車馬難行,因此從襄陽入蜀,只能下江陵,沿江西進,走陸遜迎戰劉備的舊路,由夷陵進軍白帝城,扼三峽出口,攻佔奉節,取江州,方能打開入川的道路。

此江州並非晉室分荊州而來的江州,而是晉梁州州治所在,後世名重慶。

楊彥揉了揉腦殼子,暫時把這事放下,畢竟洛陽、宛城和襄陽要全力經營,將士們也出征很久了,需要適當的放鬆一下。

不知不覺中,三個月過去,襄陽的天氣日益嚴寒,楊彥利用這段時間,首先搞清算,以檢舉揭發的方式,清洗當年迎趙軍入城的帶路黨,涉及到十餘家,直系全部斬殺,旁系充作勞改犯,築路修堤,女子則以矇眼摸妻的方式,強配給有功將士。

雖然清洗很血腥,但是襄陽大戶普遍持歡迎態度,畢竟帶路黨往往於郡府擔當要職,這部分人被清洗掉,大量的職務也空缺出來。

其次是徵兵,明軍在襄陽,原有步騎五萬,在三個月的徵兵中,總兵力擴充到了十萬,俱是驍勇善戰的秦雍流民,如此巨量兵力屯聚於襄陽,不可能瞞過有心人,最爲緊張的,還是王敦。

姑孰,採石磯。

採石磯位於姑孰城南,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衝,水流湍急,地勢險要,是建康的南大門,王敦負手立於採石磯海撥最高的翠螺山上,望着那奔涌的大江,久久不語。

迎面是江心洲,再往西去,便是歷陽,本該與姑孰互爲倚角,拱衛建康,但歷陽已經被明軍佔了,江北除了廣陵,皆屬明國所有。

王敦的心裡,突然升起了一種無力感,還有着難言的悔意。

如果……如果當初在石頭城……

錢鳳站在王敦身邊,據他了解,沈氏自從遷徒到葉縣之後,由兗州刺史傅衝親自過問,按佔田制授田,並按沈充生前的官職,享五品官待遇,可實際上,佔田制養不活沈氏近千人,爲了生存,不得不把家族拆分,以個人名義佔田。

作爲沈氏的旁系,是持歡迎態度的,畢竟有了自己的產業,吃穿用度不用再從族裡支取,受嫡系嚴格限制,用現代話來說,實現了財務自由,但錢鳳不寒而慄。

從表面上看,沈家還是那個沈家,而在根子裡,最重要的財權被分割了,維繫家族只剩下了血緣與責任,在若干代之後,這份凝聚力還能餘下多少影響?

錢鳳或許說不出一切的問題都是經濟問題這個根本道理,但他內心隱隱明白的,就如他的莊園,一旦入不敷出,佃客會漸漸逃亡,乃至忠心的部曲也會大部逃散,最後輪到血親。

楊彥的手段,除了毒辣,他沒法形容,突然他又想到楊彥曾試圖招攬自己,他這一生,因發小之情,只忠於沈充,如今沈充死了,還是自己作死,實是沒有理由去憎恨楊彥,同時他對王敦既談不上忠心,呆在王敦身邊,還有種伴君如伴虎的感覺。

而楊彥給他的印象,是待人和氣,眼神真誠,相處時沒有太大的壓力,卻又會不自覺的爲其魄力和魅力所折服。

‘難怪能於短短几年內,聚起諸多英豪,我若投奔過去,或可更好的照料士居兄的家人……’

錢鳳心動了,只是背主投敵……

他越想越是心裡煩亂,卻很難下定背棄王敦的決心,恰於此時,又留意到了王敦的神色,於是問道:“丞相可是爲江陵擔憂?”

“是啊~~”

王敦點點頭道:“由襄陽往江陵,僅四百餘里,從沔水可順流而下,江陵若失,武昌難保,而江陵太守乃鄧嶽族弟鄧宇……“

說到這,王敦不說了。

錢鳳明白王敦的意思,因着鄧嶽被義釋一事,又自行回了荊襄,等同於背叛了王敦,於情於理,王敦都該安排自己的心腹駐守江陵,但鄧氏是荊襄大族,影響力巨大,在這節骨眼上,如果撤換了鄧宇,又怕鄧宇會直接獻江陵給明國,再如果密謀暗害鄧宇,鄧嶽擁兵在外,能不報復麼?這纔是讓王敦爲難之處。

錢鳳沉吟道:“一動不如一靜,依鳳猜測,楊彥之於襄陽屯兵,目的恐怕是巴蜀,畢竟羯人還在與鮮卑人開戰,他若於此時北攻河北,只怕雙方會聯起手來,同時明軍在攻下了嶢關之後,並未一鼓作氣攻打長安,恐怕亦是存了坐看關中內亂之意。

而江東朝庭,鳳認爲楊彥之應於蕩平北方之後,方會南下,故於襄陽屯兵多半是劍指巴蜀。

巴蜀本爲天府之國,物產豐富,若能取之,明國實力大增,並可出劍閣,取漢中,沿諸葛亮歧山舊道兵臨秦州,再與武關兩面合攻,劉曜插翼難逃,丞相須早做決斷纔是。“

王敦的眉頭擰的更緊,錢鳳的分析有理有據,楊彥攻打成國幾成了定局。

”士儀以爲寡人該如何?“

王敦問道。

錢鳳望着大江,緩緩道:”丞相應與陶侃和解,擁立當今主上,韓信尚有胯下之辱,丞相向陶侃退一步不算什麼,不過司馬衝不可封爲番禺王,可改封別處。“

”嗯~~“

王敦捋須道:”那老奚狗雖執中樞,但日子並不好過,其諸子亦不爭氣,想必也有與寡人緩和之意,也罷,寡人先放出風聲,看那奚狗如何應對。“

錢鳳又道:”其二,應力保巴蜀不落入明國之手,丞相可使人與李雄結盟,說其兵出白帝,與丞相共同防備襄陽之兵,若李雄不識好歹,鳳還是那句老話,取巴蜀,搶在明國之前,滅去成國。“

這是錢鳳第三次提議出兵巴蜀,以往王敦尚有入主建康的雄心壯志,但隨着明軍的節節勝利,再有陶侃入都,王敦事實上被排擠了出去,使他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機,於是點點頭道:”士儀代寡人跑一趟成都,如何?“

”諾!“

錢鳳拱手應下。

第一九二章 扼守兩山第五十三章 馬陵山拒敵第四七二章 大破鮮卑第五零八章 舌戰顧陸第六一六章 最後一搏第六三七章 皆大歡喜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第七四四章 再入關中第三三九章 蕙芷參演第七三六章 上門接妻第七六五章 城下斬俘第二八一章 蕙芷香閨第八三二章 荀崧病危第九章 不爲別家做嫁衣第五十八章 大功告成第八一七章 狂暴吐真言第一八三章 沈充餘澤第十七章 陸納再來第三九四章 賴着不走第六一一章 錢鳳難斷第七零四章 風雨驟停第七七五章 誅徐光第三五五章 靳月華第三三四章 裴妃有了第二五九章 紅顏知己第三九七章 攔河索沉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第四一二章 荀灌留信第十五章 三國演義第三二三章 截住沈充第二一六章 柔然精騎第八三四章 父命難違第四五三章 連夜接人第五六五章 羊獻容薨第八四二章 晉軍來攻第七七七章 慕容對策第三三一章 鄒山也降第八一零章 泰坦尼克第五十六章 林中設伏第四九三章 天文學第三二六章 兌船第六四九章 姚弋仲獻女第七十三章 印象惡劣第二七九章 陸曄阻婚第七一零章 孤注一擲第二九五章 裴妃毛了第四三三章 騎兵戰法第三九九章 紹繯之死第七九六章 親赴丸都第六四一章 談判破裂第一九二章 扼守兩山第四六七章 王敦上岸第三十三章 兩隻小辣椒第三零六章 大勢已去第七九一章 國野制第三零四章 趁夜作戰第二零九章 當面挑撥第八二九章 借酒澆愁第五三八章 給他個機會第五八八章 兩難庾亮第六四零章 陣前交涉第七七五章 誅徐光第五五零章 屠各朗第四九八章 皇后人選第二四七章 何爲仙第六七六章 尚書左僕射第一零九章 清晨江邊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三四八章 先登攻城第八零九章 任皇后來第四九五章 東窗事發第七六四章 逼迫石勒第六七六章 尚書左僕射第四二五章 淮北形勢第八二三章 遍地金礦第六二二章 見李雄第二六六章 紅塵煉心第四八五章 郗鑑心思第二零四章 寧爲漢家犬第二五三章 建康現狀第五八零章 忍痛割愛第一一九章 殺流民帥第七七一章 分美人兒第六二三章 象兵來攻第一六一章 顛倒黑白第七三一章 聯袂施壓第二八九章 周札來攻第七六二章 形勢危急第七二二章 羯趙朝會第一四九章 徐龕來襲第一六四章 鹼化工產業鏈第六三零章 退回第四零九章 拒婚第八三六章 萬人相迎第一二四章 劉遐出城第三五八章 俘獲慕容皝第三零三章 兵發孫家第四六二章 勸進之功第六四二章 後路被斷第七九四章 慕容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