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五章 兵臨宛城

(謝謝好友54bb51的兩張月票~~)

“你孃的,劉朗,再不開門,老子抄你滿門!”

劉胤在下面氣的破口大罵!

劉朗知道既便開了門,劉胤也不會放過自己,於是冷着臉道:“大王兵敗,末將還要守城,是非功過,自有主上定奪,請大王恕末將不敢開門。”

彭天護也探頭喚道:“大王,趁着明軍尚在後面,大王應速速離去,莫再耽擱了。“

”你孃的!“

”羌狗!“

城下一片叫罵聲,甚至還有人向城頭射箭。

呼延謨嘆了口氣道:”大王,劉朗此時實不宜開門,走罷,趁着明軍尚未追來,趕緊走。“

”劉朗,你給老子等着,孤若是安返長安,必斬你滿門!“

劉胤心知耽擱不得,摞下句狠話之後,一抖馬繮,向着邊上馳去。

這一耽誤,明軍又近了些,頓時一陣箭雨,城下慘叫連聲,數百騎中箭墜馬,其他人不敢多留,能跑的儘量跑,可宛城幾十裡的城周,哪怕按四十里算,邊長就足有十里,一開始沒繞城而過,現在想繞城,哪有那麼容易?

就看到城下亂哄哄的騎兵被堵在護城河外面,後方則是成建制的明軍騎兵,徹底的亂套了。

有縱馬向兩側奔逃的,有眼看逃不掉,奮起餘勇向回沖殺的,還有人直接下馬,跳入護城河,哭喊着救命。

河水裡,浪花翻涌,水面沸騰,一支支箭矢隔空射來,水面不時就騰出一團團的血花,而奔逃和往回衝殺的騎兵,下場也好不到哪兒去,畢竟人力馬力都到了極限,弓都拉不滿,哪有力拼命。

大趙的精銳騎兵被成批殺死,屍體漸漸堆疊。

劉朗在城頭看着,目中含淚,大呼道:“把繩索扔下去,綴上一個是一個!”

其實趙軍騎兵會游泳的不多,畢竟西北大漢,可以理解,可是跳入護城河纔想到自己不會游泳,就要命了,很多人在水裡掙扎着,隨着波浪浮沉,射入水中的箭矢反而起了解脫的作用,只有不多的人游到河的另一邊,奔向城牆,抓着繩子往上爬。

但哪來的力氣呢?

有人連繩子都抓不住,還有人抓住了,爬到一半,力盡脫手。

“繫腰上,繫腰上啊!”

城頭有人急的呼喊。

這倒是提醒了下面的人,卻還是力氣的問題,胳膊痠軟,手臂無力,粗大的繩索系不牢,拉着拉着,就陸續掉落,摔倒在城下,只有極個別的軍卒能非常幸運的被拉到城頭,但不時就有冷箭射來,好幾個都抓到城垛了,還是被箭射中,這真是死不瞑目啊。

要知道,明軍的騎兵中,有一部分是弩騎兵,射程較遠,足以射殺攀城的軍卒,實際上明軍騎兵並不接近城牆,只是遠遠圍着射殺,城頭的弓弩手徒嘆奈何。

壯闊的宛城腳下,儼然成了一間屠宰場。

城頭上,不時發出悲憤的啊啊叫聲,看着自己的同袍就在眼皮子底下被一一射殺,自己卻無能爲力,換了誰心裡都不好受,劉朗更是痛苦的面孔都糾結在了一起,可是誰敢放吊橋呢?

但於藥並不滿意,因爲宛城沒開門,他沒能尾隨入城,於是轉頭道:“郭誦,帶些人手去追趕劉胤和呼延謨,儘量捉活的,實在找不到就算了!”

“諾!”

郭誦拱手,策馬而去。

天色愈發的昏暗,一邊倒的屠殺也接近了尾聲,上萬騎兵,恐怕逃回城裡的不足百人,逃散者沒法統計,但是根據現場的屍體來判斷,數量不會太多。

於藥嘆了口氣,知道宛城沒法破了,於是下令就地休整,安排適當的人手警戒,併發散部分軍卒往周邊打探情況、勘察地形,靜待楊彥率主力前來。

從澠池到宛城約八百里,恐怕劉曜的主力已經在路上了,楊彥是一刻都不敢耽擔,次日傍晚,率軍抵達宛城。

趁着落日的餘輝,楊彥一邊聽着於藥彙報,一邊率騎奔至護城河下,並給荀虎打了個眼色。

荀虎向上喚道:“守將何在,我家大王請你說話。”

劉朗帶着彭天護探出身形,向下拱手道:“本將劉朗,奉我主之命鎮守宛城,若是明王意欲勸降,休要多言,放馬來戰便是!“

”呃?“

楊彥打量向劉朗,眼神中隱含不解,如此如死如歸之人倒是少見。

荀虎代爲冷哼一聲:“執迷不悟,大王親領主力前來,你宛城守軍纔多少?莫非你以爲憑此區區兵力便能守住城池?”

劉朗神色不變道:“我等家室皆在長安,實不敢降,明王若有本事破城,唯死耳!”

“走罷!”

楊彥揮了揮手:“此人以劉曜援軍爲恃,不必再勸。”

衆將又隨着楊彥往回奔走。

城頭上,看着那漫山遍野的明軍士卒,彭天護轉頭道:“明軍欲攻城,必往上游填鴨水,以斷護城河水源,不知將軍可有法子阻攔?”

“這……”

劉朗現出了爲難之色。

這其實是明擺着,不填護城河,沒法攻城,可他實在是派不出軍啊,宛城的主力,幾乎折損在了劉胤手上,留給他的兵力不足萬人,恐怕明軍就巴不得他派軍出城呢。

好一會兒,劉朗搖搖頭道:“填河非指日可待,主上不日將來,只須堅守數日,便可阻楊彥之於宛城之下。”

說着,便轉頭喝道:“傳令城內各家,若有誰私自派人出城,誅滿門,再替本將捎個口信,此戰過後,但凡出人出力者,本將必報與主上請封!”

“諾!”

幾名傳令兵快步而去。

天色愈發昏暗,楊彥也回了營,召來衆將,沉吟道:”若孤所料不差,至遲昨日,劉永明(劉曜表字)已率軍離開澠池,日行八十里,十日必至,倘若以輕騎來援,四五日即可,因此我軍三日之內,必須攻破宛城,否則必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來,大家過來看。“

衆將一起圍上了地圖。

宛城位於南陽盆地的偏北地帶,而南陽盆地處於沔水上游、淮水源頭,北有秦嶺、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當山,東有桐柏山、大別山,三面環山,是天然的形勝之都,由宛城到襄陽,一路坦途,輕騎一日一夜可至。

於藥向楊彥拱手道:“大王,欲破宛城,必填護城河,欲填護城河,必先斷水源,宛城護城河的水源來自於鴨水,而鴨水是沔水支流白水上游,河面寬闊至數裡,但河灘較淺,如今初夏時節,夏水尚未生出,水流淺緩,正是填河的最佳時機,末將白天已尋得一處,位於宛城以北二十里……“

於藥侃侃而談,分明是花了一番工夫。

“嗯~~”

楊彥點點頭道:“今晚先休息,明日一早,開始填河!”

當晚,全軍駐紮下來,次日一早,便以降卒爲主力,摻雜部分步卒往上游填河,所謂填,不是全填,而是如現代築壩那樣,留一道豁口,使得河水有處渲瀉。

同時利用這時間,工匠緊急趕工,製造衝車,雲梯等攻城器械,以及挖土填裝沙包,全軍一片忙碌,甚至部分軍卒還在城下搞軍事演習,他要憑藉明軍的威勢,震懾城頭守軍!

這一手其實挺有效的,城下沙塵滾滾,喊殺震天,隊隊騎兵來回穿梭,互相沖殺劈砍,步兵則演練軍陣,各兵種配合純熟,如臂使指。

透過望遠鏡能看的清清楚楚,守軍的神色都多多少少帶上了些懼意,本來守軍以爲劉胤是意外失手,心裡不服氣,但看了演習才知道,劉胤敗的不冤,明軍確非浪得虛名。

到了夜晚,楊彥則令大嗓門的軍士手持話筒去城下喊話,宣傳一系列的政策,如平民按佔田制授田,流民不返鄉,就地安置,廢除世軍制、以錢代役政策,不強發徭役,還有民族政策,對羌氐一視同仁,以此動搖城內的軍心民心。

漢沔一帶的流民多是來自於關中秦雍,成份複雜,不象中原淮北以晉人爲主,而當地的流民主力是羌氏。

第四二四章 收穫滿滿第六七三章 建章前殿第二十二章 不收謝禮第一零三章 吳中幽蘭第二八二章 促人好事第四九三章 天文學第八二三章 遍地金礦第一七七章 爲沈充掾第一七二章 回孃家第四十六章 西廂記第四一七章 異國冬泳第五九二章 復辟功成第四八二章 將作大匠第六八六章 發現端倪第三三八章 任讓再謀第三八五章 大破石虎第一八七章 結盟第三五九章 不收分文第四五四章 彈劾荀崧第四二三章 大獲全勝第一零九章 清晨江邊第二一四章 逼出沈充第六三零章 退回第八一零章 泰坦尼克第六一五章 錢鳳歸降第四九零章 東鄭化學第八一八章 楊彥插手第四九四章 裴妃宮婢第六零四章 打響頭炮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馬第六章 字該給誰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三零五章 圍點打援第三三零章 徐龕投降第五零五章 王邃病死第十二章 以身相報第三一九章 大破聯軍第四十七章 趙軍前來第五一一章 大戰山越第八四零章 譁變第二零七章 楊彥獻策第四三三章 騎兵戰法第六一七章 王敦退路第一三九章 郯子託夢第四一七章 異國冬泳第二六九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章 舊景重現第六七九章 劫糧第五七五章 王見王第三十七章 軍營生活第七零六章 來了又走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二零九章 當面挑撥第四二三章 大獲全勝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第四五六章 父女交心第七二二章 羯趙朝會第四八五章 郗鑑心思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第一四二章 打亂佈署第三七五章 攻佔延津第八零九章 任皇后來第一六七章 魏文晉宣第三六六章 形勢逆轉第一五八章 吃草籽,搶鼠食第一六五章 白虎通義第四四九章 石勒震怒第七零九章 騎虎難下第二二六章 視之如犬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四六三章 討逆檄文第二二二章 石虎敗逃第四一九章 倭軍前來第六七四章 力量對比第四零零章 四管齊下第一二四章 劉遐出城第五零八章 舌戰顧陸第五四八章 猜疑無處不在第三零零章 山雨欲來第二四九章 無後爲大第一二八章 不受歡迎的人第四三二章 楊彥兵至第四九九章 逼婚第八三一章 空頭支票第三五九章 不收分文第五零四章 行前安排第二一七章 石虎到來第三七六章 徐光獻策第三三一章 鄒山也降第七四一章 王氏憂思第四八三章 不甘寂寞第八二二章 晾他兩天第三五零章 服喪十日第八三零章 郗璇異樣第三九一章 爲天子獻禮第八一九章 做人的道理第二九二章 收留刁協第二零六章 問計楊彥第七五六章 破關而入第八五一章 陛下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