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劉遐奏章

楊彥仔細講解了種硝的方法,這不是從書本上得到的,而是山區農民種硝的土法子,沒有任何科技含量,所需就是山洞和體力,非常契合沂蒙山區的自然條件。

據楊彥所知,靠着沂水不遠處,便有溶洞和地下峽谷,規模極大。

當天,楊彥就領着一百人出發,帶上工具、糧食與臨時趕製的口罩,去往沂水大溶洞,傍晚時分抵達,洞裡無分白天黑夜,吃過飯後,尋到合適的位置,便指揮人手挖掘硝坑。

一個坑足足挖了三天才達到標準,從第四天開始,往坑裡挑硝土,到第七天的時候,半成品的硝就出來了,又花了兩天提純,第十天,洞裡白花花的硝石晶體堆積如山。

雖然味道很難聞,哪怕戴着口罩,那尿騷味也一陣陣的往鼻子裡鑽,但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只是運出去是個麻煩事,山區車輛難行,只能用騾馬一點點的往外馱,好在軍中的牲畜數量足夠,就是花時間罷了,楊彥跟隨第一批運硝隊回到郯城。

至於那百人,留在洞裡繼續種硝,多多益善,直到種不出爲止,當然了,楊彥也不是黑心老闆,以十天出一批硝作爲週期,每十天可以回城休息五天。

蕭溫也已經圈定了大約1500頃的荒地,壯年、水手、健婦,和老弱中的較健壯者抓緊時間開墾播種,恰好硝也運了回來,於第一時間送往農場,每開闢出一片土地,就把混有硝的草木灰撒入土中,再種下麥子。

按蕭溫原先的估計,因播種的時間稍微遲了點,來年產量可能會受影響,不過有了曲轅犁和硝,可以最大程度的挽回損失。

就以下田畝產兩石麥子計算,一頃是兩百石,1500頃約爲30萬石的產量,待來年收了麥子,還可以種豆子,既提供油料、豆漿和馬料,還能漸漸地把土地重新催熟。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千五百頃地是按集體農莊的方式經營,只在播種和收割的時候需要大量人力,平時施肥管理,留個百把人就夠了,甚至冬天下了雪,都不需要留人。

目前還不擔用心會有人來破壞田地,最危險的時刻,是收穫時節。

再回到郯城,楊彥馬不停蹄,帶上五百名老弱與部分軍卒,去沐水岸邊建造紙工場,畢竟造紙會污染環境和水體,土法造紙更是污染極大,而沐水不注入淮水,與游水匯合便流入黃海,污染的範圍相對較小。

當然了,東海軍的田位於沂水以西,真要沐水被污染了,也污染不到自家的田,這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

其實無論是農莊,還是工廠,楊彥都按照近現代大作坊、大工業的方式進行組織,這樣可以充分的利用人力資源,極大的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對管理的要求也相對嚴格,能否成功楊彥心裡並沒底。

不過從目前來看,暫時還沒出現問題,畢竟士族豪強的莊園經濟便是類似的組織形式,當時的民衆也吃這套,真要給他一小塊地,讓他自己耕作反而不安。

這也是個好現象,可以充分發動人手,建設各種類型的工廠和農莊,歸公府所有,收益由公府統一調度分配,工人按月發工資,這就是國企的雛形。

國企對於一個國家非常重要,美國的基本盤就是國企,擁有幾千萬的員工,可以提供上萬億的資金,掌握着各種高精尖的軍事工業技術,這纔是美國真正的親兒子。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國企在,美國就在!

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崩潰最終都表現爲財政崩潰,畢竟無論是土地還是資金,兼併集中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執政者能擋得了一時,卻擋不了一世,那麼,如果從一開始就把這批金蛋蛋掌握在自己手上,會不會解決財政的問題呢?楊彥覺得有必要試一試。

雖然國企不可避免的會滋生蛀蟲和各種毒瘤,也無時不刻的處於衆狼環伺當中,但有總比沒有好,將來可以根據現實情況制定各種針對性的措施。

楊彥手把手的教着造紙技術,建康臺省,刁協也一如往常審閱着屬下掾吏呈上的奏報,突的冷冷一笑,望向了荀崧。

“尚書令……”

荀崧不解道。

刁協拿出一份奏章,遞過去道:“景猷可自覽。”

荀崧接過一看,神色變得精彩之極,這是劉遐上的表,控告東海國相楊彥之無瑞襲擊部將淮泗令閻平,殺其人、掠其衆,並其財,並私下將淮泗口授予富臨令鄭觀。

據劉遐所說,楊彥之率部從下邳城下經過,有舟百艘,兵甲四千,男女老幼合計兩萬餘衆!

楊彥就任之初的艱難荀崧是知道的,爲了報恩,也出於對這個寒門出身的小郎君的欣賞,他不惜代價爲楊彥拼湊了一支班底,實際上這支人馬給了楊彥,荀府也被掏空了大半,他能做的只有這麼多了。

僅憑這麼點人手,加上從蘭陵蕭氏與丹陽鮑氏得到的四百部曲,就藩郯城仍是遠遠不足,荀崧已經有了楊彥鎩羽而歸的心理準備,心想着屆時爲楊彥謀一個邊遠州郡的長史或者軍司馬,徐圖漸進。

可這真是給了荀崧一個驚喜啊,襲殺閻平,並其衆,奪其產,擁軍四千,兩萬人依附,論起壯大之速,荀崧也禁不住的倒吸了口涼氣。

“景猷,此事當如何處理?“

刁協問道。

”這……“

荀崧略一遲疑。

從感情上,荀崧親近楊彥,於是道:“據我所知,楊彥之謙躬有禮,絕不會主動惹事,況他只有數百部曲北上,怎敢招惹閻平?或是那閻平見其攜帶大量人口財貨,心懷不軌,被楊彥之反殺。

當然,這只是老夫的推測,臺省應兼聽則明,不可偏信劉正長一面之辭,否則他日邊鎮若起糾纏,取先告者爲理,豈非鼓勵私相告發之風?“

刁協沉聲問道:“那依景猷所言,此事是否置之不理?倘若如此,邊鎮有冤不得申,朝庭公信何在?”

中書令鄧攸道:“既然劉正長上表,不理確是不妥,恐雙方積怨之下,再起兵禍,不過荀公亦是言之有理,至少要聽取那楊彥之的說辭,才能妥善處置。“

”嗯~~“

刁協捋須道:”該遣誰人往下邳與郯城,諸公可有人選?“

王導堂弟,侍中王彬道:”淮北兵荒馬亂,兵卒只知有將主而不知有朝庭,若是遣使孤身北上,恐遭挾制,非但不能調查真相,還將有損朝庭清譽,此事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可魯莽!“

第三十六章 李衛公兵法第四一零章 佛圖澄求見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六十章 舊景重現第一四五章 借東風第七八八章 議立儲嗣第七零七章 石虎總攻第四二零章 一觸即潰第二十六章 當街爭吵第四六零章 穆陵關第四一一章 交換條件第五四八章 猜疑無處不在第一八三章 沈充餘澤第四三七章 收編降將第四五二章 再拜司馬衝第二六一章 兩枚鐵球第五十九章 主客易勢第四三三章 騎兵戰法第七五八章 兵臨襄國第六三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三零章 兩面作戰第三六三章 嗣東海王第二一零章 偷樑換柱第二九四章 王敦腦補第四十三章 石虎心動第十二章 以身相報第三八零章 密會慕容皝第二八九章 周札來攻第五二四章 簡化字第八二九章 借酒澆愁第五六七章 成主李雄第六四七章 天降火雨第四九零章 東鄭化學第七十二章 晉陵萬戶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第三四九章 鐵蒺藜第二六八章 齋醮科儀第二十三章 願習騎射第二一三章 大戰開啓第一五九章 終回下邳第二五三章 建康現狀第六六四章 楊彥到來第三四六章 羯軍南下第一四六章 東風至第一四零章 礦場被佔第二四二章 錢鳳登門第三十章 以曲明志第五六零章 無人出戰第四九九章 逼婚第九十五章 鮑靚閉關第七十四章 收割之道第一一六章 風助煙長第二五四章 袖裡乾坤第六零五章 硬碰硬第四三二章 楊彥兵至第四零八章 大加封賞第三十五章 夜歸荀府第三四六章 羯軍南下第四二六章 兵抵奉高第六十六章 僑東海國第五五四章 一視同仁第五七二章 宋褘的原罪第四十七章 趙軍前來第七三四章 扔入大海第一一三章 淮泗軍第一五五章 沈勁身亡第七六四章 逼迫石勒第八一二章 兵圍平壤第九十章 鮑姑厚贈第二一三章 大戰開啓第五七七章 大婦風範第四零六章 崔訪上朝第五六四章 暴怒殺人第四八五章 郗鑑心思第三三一章 鄒山也降第一七五章 宣陽門前第八零一章 河畔中伏第七三四章 扔入大海第五五六章 兵發武關第七八零章 雞飛狗跳第二八六章 奔襲陽羨第五四六章 爭分奪秒第五九六章 郵政第三十二章 分頭行事第三一二章 私奔第五八零章 忍痛割愛第八一七章 狂暴吐真言第九十八章 不惜血本第三五零章 破城第五一五章 一記耳光第四五八章 惡意中傷第八零五章 各懷鬼胎第四三一章 火炮上陣第二五零章 開往建康第三十七章 軍營生活第六七六章 尚書左僕射第四九七章 望遠鏡出世第六十六章 僑東海國第四四五章 不爲孤家寡人第七四三章 三公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