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不受歡迎的人

(謝謝好友蘭陵蕭家的兩個打賞~~)

聽了魏良的道來,每個人都是倒吸了口涼氣,郯城的形勢竟然惡劣至此,這些鄉豪敵視東海王越,楊彥作爲東海國相進駐郯城,必然也不受歡迎。

況且十來家各佔一角本呈勻勢,彼此之間通過聯姻枝蔓相連,如今楊彥強勢入駐,等於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沒有誰會願意看到這種變化。

雖然在理論上,各家之間都有矛盾可資利用,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怕稍微露出這方面的意圖,楊彥就會淪爲全城公敵,甚至直接有人引石虎兵前來。

再說人家憑什麼和你一個外來戶合作?

“哎~~”

魏良嘆了口氣,又道:“府君,別家可以不計,四家中以孫氏爲大,自稱其先祖乃春秋時郯國國君郯子之後,擁部曲千戶,蔭客兩千餘戶,其餘徐陳鄭三姓稍次,也各自擁部曲超八百,蔭客近兩千,若算上其他擁數百不等的小戶,整個郯城,丁口即便不足兩萬戶,也差之不遠。

而東海國下轄祝其、朐、襄賁、利城等諸縣,亦各由當地鄉豪宗親把持,戶數從千餘到兩三千不等。

另從沂水到沐水,週近數十里的良田皆屬這十來家所有,府君若是有心屯墾,萬望匆意氣用事,沂水以西有大片拋荒良田,重新耕作並不困難,只是每到收穫時節,須多派人手護着田地,以免外人盜割。“

根據魏良所說,郯城的底子還是不錯的,兩萬戶的城池放在三吳不算什麼,不過在淮北諸城中,也能排上前十了,若是再加上下轄諸縣,可能總戶數應該有三萬多戶,二十萬人口顯然是一座金礦。

如果楊彥能掌控這二十萬人口,足以把郯城建爲一座堅固的堡壘,不說與石勒爭雄,至少能守着,可是短時間內急切不得,更不能讓人揣測出自己的居心。

破家縣令,滅門知府,豈是口頭說說?

楊彥的最終目地,就是把郯城的大戶一網打盡!

而魏良恐怕是受各家之託前來,存了警告自己的意思。

於是,楊彥向魏良拱手道:“多謝魏老告之,另請魏老轉告各家,楊某鎮郯城,是因胡虜日囂,郯城或有不保,專爲王妃鎮守家業而來,並無冒犯鄉人之意,待安置妥當,當邀請各家家主把酒言歡,共商大計。“

”既如此,那老朽便告辭了,若府君有何疑難之事,可喚人相召老朽。“

魏良也拱了拱手,便向外走去。

楊彥放下身段,親自送了魏良一程。

回來之後,蕭溫滿面憂色的說道:“府君,來前竟不知郯城鄉豪勢力如此之大,我只有兩萬人,他卻二十萬,此消彼漲,必會心存輕視,恐相府政令難以推行啊。”

“哪有什麼政令?”

楊彥擺擺手道:“他過他的,我們過我們的,得先把自己安置好,撐到明年開春有了收穫再說,對了,我這裡有個犁的圖形,你拿去給專責打造農具的匠戶和鐵匠,令其儘快打造,勿耽擱了耕種。“

說着,便從懷裡取出一張圖紙遞給蕭溫。

楊彥給蕭溫預留的職位是戶曹掾,主民戶,祭祀,農桑。

楊彥拿出的,正是穿越必備曲轅犁,各個部件畫的清清楚楚,並有說明、相對直轅犁的優勢以及裝配方法,這還不完全是唐代的曲轅犁,而是宋元時期普遍使用的耕犁,相較唐代曲轅犁而言,犁轅更短、更彎曲,減少了策額、壓鑱等部件,使得結構更加輕巧,使用更加靈活,效率也更高,按當時的工藝水平,製造並不困難。

這種犁在中國歷史上一直使用到清代,後因鋼鐵廠的出現,木轅改作鐵轅,但主體結構沒做太大的變化。

蕭溫仔細看着,漸漸地,目中現出了神光,許久,纔不敢置信道:“屬下本憂天氣漸寒,或趕不及搶種麥子,若此轅真如所說,當可無憂!

只是……府君,請恕我直言,年幼時,我曾在家裡耕過田,對農事稍有了解,故而敢斷言,若無對農事的深刻理解,絕無可能製出曲轅犁,而此犁無論江南江北,從未出現過,這犁難道是府君自創?不過……“

蕭溫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分明是想不通如楊彥這種人怎麼可能設計出曲轅犁?

楊彥也不解釋,微微笑。

反倒是蕭仁推了蕭溫一把,催促道:”從兄,你管那麼多從甚?府君既是交待便速去,別耽擱了正事!“

蕭溫拱了拱手,快步而出。

……

天色漸漸黑了,全軍沿着沂水安營紮寨,吃過晚飯之後,很多人都早早休息,不管怎麼說,總算是到了地頭,明天就可以進城了,至於將來如何,將來再說。

而在郯城城東的一座大宅裡,魏良正向十來人彙報着所見所聞以及與楊彥見面的經過。

這都是郯城各家的家主,從本心來說,沒人願意楊彥就藩,畢竟楊彥由朝庭任命,有名份大義在手,還有將軍號,持節杖,督東海國諸軍事,理論上可以調用各家的部曲私軍,有這麼個人物盤踞在頭頂上,誰都不自在。

可偏偏投降石勒不是首選,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局面是維持現狀,關起城門過逍遙自在的小日子,因此請出魏良去探楊彥的口風。

“嗯~~”

坐上首的一名老年男子,正是孫氏家主孫謀,捋須沉吟道:“此子倒也識趣,不過咱們可不能信了他的話,尚須觀其言,察其行。”

“哼!”

下首的鄭氏家主鄭繼冷哼一聲:“留着此子總是禍患,諸位都合計合計,可有法子把此子擠走,咱們郯城何曾需要朝庭派個國相坐鎮?”

“誒~~”

陳氏家主陳玄擺了擺手:“此事不可操之過急,畢竟楊彥之由朝庭委派,打着爲東海王妃看家護院的名號,咱們暫時並沒有合適的理由逼其離開,況且他的手下也有數千兵卒,若是引發衝突,反倒不妙,不如先由着他,看看此子究竟意欲何爲。”

徐氏家主徐禎點頭道:“老夫覺得諸君反應或有過激,此子出鎮郯城,並非一無是處,石季龍四萬大軍就在巨平至泰山一線,徐龕敗亡乃早晚間事,若是破去徐龕,石季龍引兵南下,郯城首當其衝,如今既有此子,恰可頂上,屆時咱們根據情形再決定是戰還是降!”

如果有選擇的話,淮北流民帥沒有誰願意投降石勒,一方面是石勒喜怒無常,殺起人來毫無徵兆,奉其爲主未免膽戰心驚。

另一方面便是石勒的出身太低,既是胡虜,又是賤籍,比自家的佃戶身份還低,讓主家向佃戶稱臣,很多人在心理上接受不了。

陳玄接過來道:“倒也確是,方伯就任,總要依靠我們這些鄉民方能治土,料他不敢出格,況此子畢竟是秩兩千石的高官,代表朝庭坐鎮,表面上還是要過得去。

再有一個月不到,便是孫老六十大壽,不如邀此子前來,咱們再摸摸他的底,若是能拿捏得住,任由我等驅策,當是最佳,若是不識擡舉,那我們也不須和他客氣,若有機會,嗯?“

說着,陳玄單掌下劈,重重一斬!

”不錯,不錯!“

”陳公言之有理啊!“

中小家主紛紛附和。

第五零一章 連夜求救第七三八章 牡丹花下死第六六二章 荀灌到來第四九一章 廣撒網第一九二章 扼守兩山第六十一章 如法炮製第五零零章 破府而入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八一七章 狂暴吐真言第四三九章 兵發濮陽第三一九章 大破聯軍第九十四章 不爲祖逖第四零零章 四管齊下第五九一章 變故突生第一九零章 以雪自喻第一八五章 交易現場第四九七章 望遠鏡出世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二八零章 顧燚有邀第四九二章 明王第五七二章 宋褘的原罪第三零四章 趁夜作戰第二八七章 攻破周家第三六七章 議誅蔡候第七十二章 晉陵萬戶第七六一章 騎射之威第八零三章 具裝拖後腿第七六一章 騎射之威第二九三章 拜見王敦第八十七章 蔡豹死罪第二十一章 土法治闌尾第三五一章 鏖戰入夜第四八一章 勸進齊王第一二九章 矇眼摸妻第一七八章 沈充過境第四七九章 兩個選擇第五五九章 高歌猛進第二零九章 當面挑撥第八十四章 紀明傳詔第四九九章 逼婚第八二一章 薩珊來使第七三九章 親來弔唁第七六八章 佛法難渡第四五九章 冬去春來第四五一章 指點明路第三六三章 嗣東海王第五七一章 淒涼生活第七二五章 錢幣流通第二九一章 荀灌織布機第四八九章 今日東海第四七一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六七六章 尚書左僕射第六四二章 後路被斷第三七七章 石虎移營第三九二章 急赴下邳第一七三章 包餃子的準備第六二五章 陣前倒弋第一九零章 以雪自喻第六八二章 荀灌建議第二十四章 刁協來徵第五五三章 攻心爲上第三七八章 忠孝不兩全第六零七章 樓船沉沒第三六五章 大獲全勝第一五五章 沈勁身亡第四二六章 兵抵奉高第三三一章 鄒山也降第八四四章 錯上加錯第七九八章 欲蓋彌彰第一七一章 蘭陵太守第二十二章 不收謝禮第一二二章 紙上談兵第五五三章 攻心爲上第一零七章 立軍制第五一二章 竹甲之威第三二二章 走爲上計第三八七章 願留東海第五七七章 大婦風範第一九五章 總攻開始第四五零章 蘇家過江第四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四三一章 火炮上陣第五一零章 大封陶氏第三十七章 軍營生活第二一七章 石虎到來第四十五章 伴君如伴虎第七二九章 巧舌如簧第四八八章 再赴郯城第七一九章 不詳之物第二四八章 不成仙了第六六七章 石虎心計第一八六章 趕赴氶城第四七一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一三章 淮泗軍第四一二章 荀灌留信第一一八章 誰言無辜第一四六章 東風至第三三六章 伊人來投第八四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