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收高徒

錦繡說:“一般情況下,導致難產的原因主要是因爲胎兒不能順利的通過產道,而自覺的分娩出來的意思。胎兒能否順利通過產道,取決於胎位、胎兒大小和胎兒有無發育異常的三個因素。胎位不正,胎兒太大,或是胎兒不再發育,羊水稀少,都是難產的現像,這就得進行剖腹取胎。不過剖腹取胎也是有着較大風險的。再來,現在技術不成熟,我長這麼大,也才施行過一次。”

“可有成功?”三人齊口同聲地問。

錦繡道:“所幸菩薩保估,母子均安。”

一陣寂靜過後,忽然李文昌從座位上起來,一臉激動地跪在錦繡跟前,“王姑娘,請您收我爲徒吧。”

齊如月及陳仲銘也一臉激動地望着錦繡,紛紛道:“王姑娘,請收我等爲徒。弟子終生尊您爲師。”

錦繡嚇了一跳,趕緊把李文昌扶了起來,“李大夫,你這做什麼?不是說好了,大家執平輩禮麼?怎麼又來這套?剖腹產雖說簡單,可風險極大,再來,女子地位低下,百姓以子嗣爲重,婦人做了一次剖腹產,之後妊娠可就無法再自然分娩,同樣得進行二次剖腹,這樣對身體也是極大的損害。再來,剖腹可不能隨意施行。如此巨大的風險,萬一失敗了,誰來承擔家屬的怒火與諒解?”

李文昌一臉激動地道:“師父仁心仁德,想弟子所不能想矣。師父顧忌的也有道理,若把剖腹進行廣而推之,對女子亦是一種殘酷煎熬。可是師父,弟子行醫三十年了,接生了不下千餘起,死在弟子手上的孕婦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師父,若只是胎位不正就弄成一屍兩命,弟子確實心裡難受呀。”

李文昌說中了身爲大夫的心情,身爲醫者,救死扶傷本是天職,病人被救活了,當然高興,救不活,雖說不是自己的責任,但總歸不好受。而胎位不正引發的難產,一直以來是個老大難的問題,能生還者,或母子均安者廖廖無幾。如今,如此凝難雜症已有了解決之道,怎不令李文昌激動奮亢?

錦繡也知道剖腹產的涎生確確實實解救了諸多難產婦嬰,可這是古代呀,條件不符,藥物落後,古代婦女本就地位低下,若是頭胎就施行剖腹,那第二胎第三胎,可就要折騰死人了。再來,這種激進的方式,若真的推行,也不知是利還是弊。

於是,錦繡又耐心地解釋了剖腹產的利害關係,“朱大夫,不是我不願教你,而是,在男女大妨的年代,朱大夫你就算學會了這門技藝,也要有施行的機會才成。”

女人最重名聲,對於女子更是嚴苛至極,女子落了水,爲避嫌疑,生生淹死在水裡都比被異性男子救上岸後有可能名聲受損要好得多。最著名的經案例要數清代時期,儒學始祖孔老夫子的後人,因後院起火,家丁拿着水桶卻不敢去後院撲火,因爲後院乃女性居住的地方。而後院的女眷爲了聲名之累,也不敢從垂花門處逃出來,因爲垂花門外,有一大羣家丁。以至於孔府的女眷們,活活被燒死在後院裡。

封建禮教頑固嚴苛又寓昧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說,就算李大夫真的會剖腹產這門技藝,恐怕也不得施行了。反而讓那些被救的婦人蒙受名聲之累。

李大夫半天沒能緩過氣來,他這些年來行醫的經驗,當然知道男女授受不親已到了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以往不管產婦再是危急,都是大夫在屋外頭指揮,產婆在屋裡頭幫忙操作傳話,產婆並不是專業的大夫,急救措施一個沒做好,一條命就那樣去了。

好半晌,李大夫這才心灰意冷地對錦繡道:“姑娘說得極是,就算老朽真的學了點皮毛,卻也沒地方施展,所以還不如不學。”

錦繡沉默了一會,輕聲道:“聖人傳下來的寓昧禮教,着實害人不淺。”

李大夫感同身受,他行醫多年,明明能救回來的,可病人不敢,病人的丈夫和婆婆不願讓自己媳婦的身子被外男瞧到,就算是大夫也不行。情願讓自己的媳婦活活病死痛死,也要保證所謂的“清白”。

剖腹取胎又涉及到男女有別的話題上,弄得大家都心情沉重,於是錦繡清清喉嚨,又把話題轉到別的病症上。一下午下來,錦繡倒也學了不少知識,比方說,這個時代就有治療結石的方子。在偏頭痛,及腸胃呼吸方面都有着不俗的技藝,尤其在養生方面,也有着非常顯著的成效。錦繡雖然也是大夫,還兩世爲人,但在養生方面,確實沒有過多重視,今日聽他們這麼一說,才知道,這些古人,普通老百姓不說了,那些富貴人家,是特別注意養生的。

在座諸人,包括錦繡在內的都是醫癡型的人物,大家相互取經取出了大名堂,各自受益匪淺,一直說到冬暖進來掌了燈,這才發現天已擦黑。幾位老大夫這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第二日,齊玄英攜妻古氏及一對兒女也來拜年,禮物是齊玄英提在手頭的,卻是由古氏親自接過來送到錦繡手上。

古氏年約二十上下,容長臉兒,端莊而溫婉,溫言溫語的,穿着一件喜氣的大紅襖兒,輕言細語地說:“相公平時候就像鋸了嘴的葫蘆,說起師父的超羣醫術,那便是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本來昨日就要過來給師父拜年,可偏偏家裡有客人,一時走不開,只能今日裡過來給師爺拜年。還望師父恕罪。”

錦繡從來沒有料到,她區區十五歲之姿,居然就收了個弟子,並且弟子年紀比她大不說,還有兒有女,尤其齊玄英的一對兒女,居然在父母的要求下,恭恭敬敬地跪了下來,對她磕了三個響頭,口稱:“給師祖拜年。師祖新年吉祥。”可沒把錦繡給笑死,也讓她給窘死了。

錦繡知道,她在收了齊玄英爲弟子後,她這師父的名聲是跑不了的,大部份古人最是尊師重道,只要不是窮兇惡極的人物,對師父那可是終身的祟敬。雖然年紀不符,但輩份不能亂了的,只能紅着臉,忍下心頭的窘然,親手把兩個小傢伙扶了起來,一人打賞了一個二兩重的金元寶。

“唉,我可是虧大了呀,這麼個年紀就給叫了祖字輩了。這要是傳出去,還要不要見人呀?”

古氏捂着脣笑道:“瞧師父這話說得,師父年紀輕輕就收了徒弟,連徒孫都有了,外人瞧您年紀這麼輕,除了驚訝外,肯定就是對師父您的欽佩了。要知道,以師父的年紀,就能冠上祖師輩,便由此證明師父您的技藝高超。”

錦繡也跟着捂着脣笑了起來,“就你嘴貧,知情的覺得我倚老賣老,不知情的還道我是老妖怪呢。”

齊玄英與古氏也紛紛笑了起來,大家分尊卑坐了下來,齊玄英三句話不離本行,坐下來沒一會兒,便說起了他近幾日在家中做的試驗來。

錦繡驚訝至極,“這些日子,我放你年假,你居然就成天與免子爲伍?”

齊玄英紅了臉,不好意思地道:“師父交代的差事,弟子不敢怠慢。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家對一羣兔子進行剖腹開膛,吸取經驗,如今已能分辯兔子裡的內臟名稱,並能完成傷口縫合。”說到這裡,他面帶愧後,“只是弟子技藝淺薄,那些兔子沒一個能活下來。”

錦繡愕然,很快就笑了起來,“你才入門不久,就能完成我交代於你的任務,已算是莫大的精進了。外科手術不比其他,急不得的,得穩紮穩打,一步都不能錯。慢慢來,總有一天,你肯定是個優秀的外稱大夫。”

雖然不明白什麼叫外科大夫,但聽師父這麼一說,應該是比較厲害的稱呼。齊玄英又興奮又靦腆地笑道:“師父,弟子已會縫合技術,那接下來呢?”

錦繡笑了笑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雖說你現在已會基本的縫合,可從來沒有經臨過真正的手術。真正做手術時,可容不得半點馬虎,一步登天的想法不可取,必須得一個步子一個腳印,打好堅實基礎。你現下最要緊的,便是認識人體內臟器官,以及各個器髒的功能與組成。我這兒有個手抄本,是我平日裡看病做的病例分析以及所有用藥,你拿回去,好生觀看,邊看邊迷。”

錦繡看病有個習慣,就是留下病例底子,遇上比較特殊的病症,還會特意寫在本子上,以便日後翻看,現在收了徒弟,因男女有別,她也不可能把他天天帶在身邊手把手地教,再來齊玄英有一定的醫學基礎,把她的手抄本給他看,倒也是一項捷徑。

齊玄英接了過來,翻了前邊兩頁,便面帶狂喜,語氣激動,“師父,這是您親自己攥寫的手扎,集納了師父多年的心血,彌足珍貴。弟子定不負師父所望,好生學習,不給師父丟臉。”

齊玄英得了錦繡親手所寫的攥本,一顆心思早已不在這兒,屁股移來移去的,直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飛回家中,好生觀摩。錦繡知道他對醫學的癡迷,也不攔他,便打發他回去了。臨走時,又拿了兩塊風吹肉用芭蕉葉包裹,讓古氏拿了回去。

……

錦繡姐弟相依爲命,平時也沒什麼親人,初二過後,姐弟倆便地起去看花燈,秦淮河十里花燈那可是馳名一絕,秦淮河畔的夜間,花燈盛會,江南貢院前、文樞牌坊下、文德橋上,賞燈的遊人如織。暮色來臨,河上飄着一座座點燃的花燈,還有一艘艘精美畫舫,船邊掛着羊角燈、宮燈、琉璃燈,燈光倒映在水中,和河中花燈相映成趣。

錦繡姐弟也應景地人手擰了個羊角燈,邊走邊瞧,河畔邊那各式各樣的花燈,直看得眼花燎亂,大呼過癮。

這些形狀名異的花燈,金蓮燈、玉樓燈、荷花燈、芙蓉燈、雪花燈、猿猴燈、白象燈、繡球燈……不僅造型各異,燈上還繪有豐富多彩的故事情節,錦繡姐弟如同剛進城的鄉下人似的,每看一處花燈必停下來仔細看那花燈上描繪的故事。如此一路看下去,等看盡所有花燈典故後,夜已深沉,街上的人漸漸稀少,錦繡擰了一臉興奮的錦玉,準備打道回府。

錦玉迷戀地望着河面上那一艘艘精美絕倫的畫舫,感嘆了一聲,指着其中一艘船頭掛着大大的燈籠,上頭寫有大大的鐘字,說:“那是鍾家的畫舫。鍾閣老和鍾夫人還有一大家子都在上頭。”清靈的目光帶着些許羨慕。

隨着錦玉的眼光望去,錦繡也發現了那艘寫有鍾字的畫舫,“你怎麼知道那是鍾閣老家的?”金陵姓鐘的人大有人在呢。

“年前二十八那晚,我去給先生拜年,遇上也同樣給先生拜年的鐘閔,他說他家初二晚間會隨家人一道來這兒看燈會,他還說,爲了看燈會,鍾家還特意買了搜畫舫。應該就是這個了。”

錦繡望了那船身,這船並不算大,只能算中等,但在金陵地界,擁有一搜私人畫舫,也是件雅事,並足以證才力雄厚。鍾閣老在朝爲官多年,又是個會事的,想必也累積了不好財富吧。

街上行人逐漸稀少,冰寒的河風越發冰冷刺骨,錦玉攏了攏袖子,對錦繡道:“姐,時辰不早了,咱們也該回去了。”

錦繡點頭,姐弟倆打道回府。

在回來的路上,又遇上了那個殺千萬挨萬剮的朱子權。他身旁還跟着同樣殺千萬挨萬剮的何勁。

第71章 脫險第168章 顧夫人的算盤第279章 克妻傳聞第239章 各人的看法章375章艱難取勝第122章 惱羞成怒第295章 據傲第45章 指使第229章 安陽郡主第227章 臺階第336章 王妃?醫女?第381章 陰謀第375章 打發姨娘也是有緣故的第338章第318章 自食其果第235章 貴婦人的眼界第60章 惹不起第153章 豐富想像力第396章 太后千秋節第214章 自打嘴巴第45章 指使第157章 盤算第47章 平原伯府(二)第265章 意難怦第337章 撞上槍口,反將一軍第186章 奇怪的感覺第261章 告白第273章 原來還是情敵第142章 衝動第129章 事故後遺症第105章 反擊開始(一)第29章 寧做雞首,不做鳳尾第219章 庸醫傳聞第21章 奇怪第362章 敗露第128章 狂怒第188章 脣槍舌戰第57 繼續第272章 不錯的買賣第132章 敵意第342章 看邱氏的好戲章375章艱難取勝第61章 怨氣第47章 平原伯府(二)第387章 顧丁氏最後的貢獻第373章 強硬第1368章 大膽結論第245章 心灰第275章 道歉第14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76章 盤算第251章 得瑟第388章 破局第145章 錦繡的報復,顧家的賠禮第86章 收高徒第138章 質疑第328章 怒到極致第197章 丫頭和姨娘第157章 取捨第345章 暗中出手第370章 有前因必有後果第130章 牆倒衆人推第45章 指使第286章 自恃身份第145章 錦繡的報復,顧家的賠禮第84章 原來如此第312章 皇后婆母第263章 魚和熊掌第309章 感動第287章 戚丁氏的威風第205章 診治第312章 皇后婆母第1章 救了個陌生少年第400章 完勝第140章 殺父之仇第74章 質問第16章 估且一試第371章 神奇轉變第287章 有人喜有人怒第138章 質疑第17章 救治第341章 脣槍舌戰第332章 請安,撕破臉第141章 不忿第46章 平原伯府第283章 剝削第182章 原來是認識的第67章 避雨第2章 這人真大牌第184章 喜怒不定第30章 知足了第314章 就這麼些伎倆第172章 胳膊擰不過大腿第40章 病人百態第67章 避雨第121章 惡意陷害第11章 彆扭第12章 窘死他,哼!第362章 敗露第117章 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