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

“我家主公常言,袁家出了袁術袁公路這樣一位逆天而行的不忠不孝之叛逆,只恨身在河北,不能清理家門,使得四世三公之袁家聲名爲袁術之輩敗壞。幸又得平寇將軍替天行道,替朝廷平定叛臣賊子,也爲袁氏除去一忤逆。感將軍之大德,我家主公決定不遠千里從河北運來三十萬斛糧草,以解將軍當下燃眉之急!”

到底是引領天下士族的潁川荀氏名士,一番話說得有板有眼,只是一個開場便表示出了極大的誠意和交好之心,在諸位在場的張繡軍文武心裡留下了對袁紹的好印象。

張繡聽聞這謙恭不卑的一番話,倒是對荀諶有了個好印象。此人審時度勢,沒有因爲自己的政策而對自己有任何的其他情緒色彩,確實不愧爲荀氏名士。

歷史上的荀諶並不十分出名。相較於以處理民政軍政和統籌全局見長的親兄弟荀攸、軍機謀略見長的親侄子荀攸,這位荀氏名士的光彩實在太過黯淡。除了在歷史上說服過冀州刺史韓馥將冀州獻給袁紹之外,再無從找到任何他出頭的地方。

袁紹所謂的八大謀士,荀諶也只是墊底。出鏡率實在太低,貌似他之所以能躋身把大謀士,還是袁紹爲了湊夠他的“四柱八樑”,博得一個彩頭,把出身名家的荀諶湊個數。

但是儘管荀諶在袁紹那邊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甚至可以隨時被替代的角色,但是在張繡這邊,任何一位有着數州影響力的名士都是極爲受到矚目的。

所以袁紹不派其他人而派了荀諶帶三十萬斛糧草來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一方面展現他河北袁氏集團的“謀臣如雲”“‘糧草如山”,另一方面也是有點給張繡一點受寵若驚的感覺。看看,你那邊出身最好的謀士文臣不過陳郡袁渙。而就算是他陳郡袁家,也不過只有一州的影響力。其他諸如同樣出身陳郡的原汝陰太守何夔,甚至還弱於袁家。其他的諸如陳宮之輩就更算了,只是郡縣小士族出身。賈詡韓嵩之輩更是不用提,布衣出身,雖然有些智謀文采,但是卻是擔不起“名士”之稱!

而荀諶背後的潁川荀氏就不同了。潁川出身或者在潁川求學過的士子那可是天下士子的最大一部分,其魁首荀氏那更是名動九州的士族之無冕之王!

雖然張繡在荀諶開口的時候正視向荀諶,但是眼睛的餘光卻是一直留意着麾下文武對荀諶的反應。

“張繡不才,承蒙大將軍記掛。然征討逆賊、尊奉漢帝,乃是每個大漢臣子都應該做到的,張繡只是盡了自己的本分而已。”

張繡說這話的時候臉色平和,不帶其他任何色彩。只是滿殿文武看向張繡的眼神卻是大爲奇異。你丫知道現在呆在哪兒接見外使嗎?是袁術違章搭建的壽春皇宮!你丫現在坐在哪裡?坐在袁術給他自己打造的24k純金龍椅上面!

東都洛陽的宮室已經被董卓的一把火燒了,剩下的只有殘垣斷壁。西都長安宮室因爲很少使用居住,年久失修,殘破不堪。東遷之後雖經修葺,但臨時的縫縫補補也就勉強能看過去而已。而這壽春宮,昔日袁術可是花了大功夫興建的,把整個淮南颳了地皮,甚至挪用了軍隊錢糧,準備按照洛陽宮室的規模,建整套的宮城、皇城、內城、外城的。只是袁術的皇帝夢做的時間太短,只是興建好了南北天地壇,以及皇宮的正殿和幾個偏殿以及小部分後宮,便急不可耐地登基稱帝。宮城城牆到現在都處於剛拆遷連地基都沒打得狀態,內城外城更是還在袁術的規劃圖紙中。

但是就算是這種只能算基礎設施齊備的宮城,卻也比曹操從牙縫裡摳出來錢糧來興建的許都宮室的規模和檔次要好很多。因此,此時的壽春宮,實際上是天下第一宮!

在這天下第一宮裡接見外使,那是極爲上檔次的。特別是當張繡坐在袁術耗費巨資打造的24k純金鑲寶龍椅,臉都不紅的地說自己忠於大漢朝廷,滿殿的文武頓時汗顏了。

自從用智成功兵變、用謀成功殺得曹操慘敗出淮南,張繡便順理成章地恢復了他在軍隊中的威信。不僅因爲張繡長時間不被察覺的隱忍待發引得諸如韓嵩袁渙閻象等文臣讚歎張繡有越王之風,而且因爲張繡對兵變時機的把握,使得諸如賈詡陳宮這些謀士對張繡不得不重新審視評估,還有張繡在驅逐曹軍時的欲勝先敗瞞天過海引得張繡軍所有將領傾心敬服。

重新成爲衆人擁護者的張繡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接着重新樹立威信的時機重新對麾下文武進行權責分配和位置遷動。

首先確立了四大將。

第一大將張遼。

張遼不管是在蘄陽之戰,還是壽春之戰,無疑都是出力和立功都最多的,這點衆人都是有目共睹的。每當大任,張繡首選張遼。就比如蘄陽與東營曹軍的一戰,就必須選一個步騎皆通的將領統率,張繡這個戰場小白當時還是不堪指揮的,所以必須帶上張遼來指揮。

再比如最後追擊曹軍的那一戰,就必須選一個對兵勢很瞭解通徹的大將去追殺。這位大將必須分清曹軍是否還有一戰的實力、鬥志,以及是否應該全力投入來擊破曹軍有限度的抵抗?這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張繡自認爲自己去不一定有張遼分得清,所以決定留下看陳策和廖化合圍殿後曹軍。

張遼也確實沒有讓張繡失望過一次。看到曹軍雖然返身抵抗,但是軍械裝備和鬥志體力都跟不上,張遼決然投入一直處於耗損狀態沒有補充的西涼鐵騎。最後雖然使得西涼鐵騎再一次受到大的耗損,卻是成功擊潰了曹軍心裡最後一點殘存的心理防線,到最後大有斬獲!

這些能力,絕非普通良將所能具備的,張繡軍的諸多將領也不是沒有自知之明之輩,都看得出來張遼比他們強太多太多,不管是武藝馬術還是兵法韜略,都有大將風範。加上張遼爲人謙和,全然不曾居功自傲,總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所以張繡軍文武都是認可張遼這第一大將的名位的。

第二大將則是高順,兵法韜略方面高順不曾輸於張遼,兩戰功勞高順甚至比張遼還要大些。比如蘄陽一戰,在其他戰鬥都失利的情況下,高數敢於聽取賈詡建議,當機立斷反殺曹操統領的十萬中軍,加上其在蘄陽城殺傷的大量曹軍精銳,些許挽回了一點張繡此戰大敗的顏面。壽春之戰更是因爲他率領的北軍行動迅速,使得夏侯惇所部不能到達壽春宮。最後在夾擊南城曹軍時殺傷也甚重,傷亡也最小。

但是高順卻自知自己的戰功大大小小都有運氣和有賈詡支招的緣故,比不得張遼一刀一槍血海屍山殺出來的艱苦,因此也是表示願意讓張遼做第一大將,自己二三四都一樣。

張繡自己是十分喜歡高順這個可以說接近完美的大將的。無論性格品行、武技智謀、用兵韜略都可以說是這個時代一流的存在,特別是這些只要有一個便可以算作良將的因素都集齊在了一個人身上,可謂完美!

好在,這位接近完美的大將避免了歷史上的夭折,現在更是爲自己所效命!

……

第三大將——紀靈,第四大將——張勳。

實話說,這兩位都主要是因爲資歷和聲望才能做到這個位置。蘄陽之戰紀靈所部接到了高順的告急情報,但是卻沒有做出當即正面迎戰突圍的正確決策,而是躲開曹軍西營人馬北撤。卻是正好中了曹操的佈置,六萬淮南軍被埋伏,折損大半!

壽春兵變當夜,曹軍更是從紀靈的南軍方向突圍的,當夜也只有紀靈的軍隊折損最多……

這其實都並不是因爲紀靈的能力問題,而是他更背運。

蘄陽之戰時沒有賈詡這等謀士背後支招也就罷了,沒想到壽春之戰南城的普通曹軍比北城的難啃,以至於從來沒想到曹軍會選擇從南門突圍的紀靈的城門防守較薄弱,連帶跟着守門將領陳蘭也倒了黴,被曹軍突了圍,成爲壽春之戰戰績最不好的一方面軍。

不過說回來,紀靈張勳二人能力還是有那麼一點的,帶兵打仗的能力在這人才輩出的三國亂世勉強也算準一流水準。否則也不會被袁術委以重任,做三十萬淮南軍的統領!而且紀靈也是能在關羽刀下走過三十回合的武將,並且紀靈和張勳都是極爲重忠臣之道的武將,因此從綜合水平來看也是堪用的。

一直沒什麼出彩的戰績,但是張繡卻依然不減對紀靈張勳這兩員老將的禮遇和敬重態度,甚至還他們兩個一起身處張繡軍將領最高層之列。信奉“既受君恩,將當死報”的紀靈張勳至此終於甘心爲張繡效死忠!

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劉協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三百三十三章 關羽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盧馬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起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六十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嘍第一百九十九章 棄城撤軍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六十一章 終極對決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零八章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三百一十一章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賠了天子又折兵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聯合第十四章 蘄陽大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壽春首惡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七十七章 位極人臣第二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一百五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二百六十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七十九章 一時豪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