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

剛看見曹軍投石車暫歇,高順便命令城牆上的牀弩手就位。

不等曹軍車弩排列好,高順便決然下令牀弩開射。

當然,車弩敢上前也是憑藉着有更多的重盾手守護。這些重盾手手執巨盾,盾牌全是實木,鑲嵌包裹着鐵皮和青銅。然而這些也不能完全保護車弩兵,因爲你得好好算一算一筆帳。

牀弩之所以稱爲牀弩,是因爲它弩架如牀般大小,而且是固定安置的。而車弩的原型就是把牀弩搬上了架子車,發射時因爲後推力的存在,固定的牀弩威力一般都比同等型號的車弩略大。

那麼,既然車弩自下而上的威力足夠把巨箭箭頭釘入城牆面,那麼同等型號的牀弩,居高臨下的威力是足夠穿透巨木盾並且造成殺傷的。

袁術時代,袁軍的器械一直比曹軍器械差一個檔次,這都是因爲有關官員將領的本事稀鬆、貪墨和疏於戰陣導致的。張繡主政淮南,洗刷吏治,大肆精簡軍隊,又得到劉曄的幫助,此時的器材纔可以說與人才輩出的曹軍大致持平。

但是隻要在一個水平也就夠了,張繡一方是守,佔據地利,自然壓制曹軍一頭。數百架兩軍巨弩對射,還是張繡軍佔據了絕對優勢。不時有巨箭穿透巨盾,將一兩個倒黴的巨弩手或者巨盾手釘死。

張繡看過的最慘烈一個畫面,就是一支巨弩箭,先是憑藉衝擊力打翻一個巨盾。然後巧的是,另一支巨箭剛好穿過了那個空隙,那個被巨力推倒的盾手剛站起來,就好巧不巧的被巨箭穿頭而過。

對沒錯,就是穿頭而過!

然而這還沒完,巨箭的箭頭穿透頭顱力道還未消散,直接又穿過兩個正好在同一直線的兩名車弩手。從後面那名車弩手後背穿入,從前面那名車弩手前小腹穿出來,然後釘入車弩弩架!

最讓人慘不忍睹的是,巨箭的箭頭雖然已經釘入了木製弩架,然而足有一米半多長的箭桿末端,還穿在最前面那名巨盾手的頭顱裡面。

盾手已經死的不能在死了,第一個車弩手也無力垂下了手和頭,但最後面的被穿了肚腸的車弩兵卻是還活着,揮着手哭喊着叫着救我……

最後頂替上來的曹軍卻好像見慣了這種場面,一名什長抽刀砍斷木製箭桿,將那名保持站立姿勢的盾手一把拉倒在地上。然後毫不猶豫極爲痛快地給了那名慘叫着的車弩手一刀。

這只是張繡看到的戰場一角。隨着車弩兵被壓制,曹軍的投石機便迅速開始了壓制性火力打擊,摸清了牀弩位置,便更起勁地投擲火油阻礙張繡軍視界。

高順當即下令停止巨弩射擊,儘管曹軍已經開始推着裝滿土石的衝車充填壕溝。這壕溝也是臨時挖的,距離城牆也較遠。爲了兩道壕溝不值得繼續暴露牀弩。壕溝的作用也只是儘量消耗一下曹軍體力。

然而還是有一臺牀弩因爲動作慢了一拍,被濺射的火油毀了弓弦。

過了好一會兒,曹軍幾乎把能用來攻城頭投射好幾天的火油都一次性投到了蘄陽城牆,燒得蘄陽北城牆濃煙滾滾,黑漆漆一片,根本看不清昔日土黃色的土磚。

城頭上的守兵也是叫苦不迭,火油濃煙不禁可以薰瞎眼睛,更能進入呼吸道減弱張繡軍戰鬥力。雖然準備充分,每個士卒都有溼毛巾捂住口鼻,但無奈曹軍投放的火油實在太多,足夠把蘄陽所有民房燒一遍了。戰鬥力還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

只是曹軍的舉動更是令張繡確信,曹操在玩聲東擊西一擊擊破的把戲。

終於,曹軍開始填埋護城河了。投石機和車弩也停下了射擊以免誤傷。重要的地段曹軍用衝車搬運土石填平。一般的河段也就是先扔浮木,然後鋪木板。高順這才下令牀弩手繼續開射,因爲護城河已經是城牆下面了,算是普通弓弩手的主場了。此番開射,直接就掃翻不下上百名曹軍。

要是眼前沒有火油燒盡的濃煙,一次性也能殺傷數百曹軍士卒了。  但就是在濃煙的掩蓋下,曹軍出動數萬人的填滿護城河工程,也死傷了至少兩千士卒!

好在充填護城河的中後期,曹軍的高度堪比城牆的箭塔被慢慢推了上來。箭塔上層站滿了曹軍的精銳弓弩手,一個個躲在箭塔內部從射箭口朝着蘄陽城頭施放弓箭。以掩護下面冒着箭雨進行填埋工程的數萬步卒。

當然也有一些弓箭手,站在護城河前面仰天朝着城頭進行拋射。當然殺傷力有限的很,遠不如與城牆同等高度的箭塔上面的同僚作用大。其實也只是給身旁搬運土石的袍澤一點心理安慰,有人和你們並肩作戰!

見箭塔靠近,高順當即下令拋擲火油瓶。立刻城頭所有膀子大而又不是弓箭手的步卒站起身,朝着木製箭塔投擲裝着火油的瓷瓶小陶罐之類的。甚至城裡面好的噴水滅火設備也被拉倒城牆,直接向箭塔噴射火油。

火油大多落在箭塔的中下端,高順一聲令下,張繡軍一部分弓箭手的注意力瞬間轉移到這些要命的箭塔上面。紛紛取出油布包裹的火箭,點燃,朝着木製箭塔中下端施放火箭,點燃箭塔。而其他更多的弓弩手仍然對城下的填滿大軍射箭。

至於朝着箭塔的射箭口放箭?有經驗的弓箭手絕對不會這麼幹。箭口只有兩個巴掌大,你以爲隔着數十步又有濃煙礙眼能輕易射進去?

但是,有這麼一段距離,張繡軍無法用油壇投擲大量火油到箭塔上,只能集中幾個緊要地方的箭塔點着。  於是,曹軍數十個箭塔,倒是有十來個被點着。有的箭塔的曹軍弓箭手被燒死薰死在裡面,也有的趁火勢未大跑了出來。

終於,護城河填埋的差不多了,曹軍也有一半箭塔折了。其實在常規攻城戰,填埋壕溝護城河往往需要幾天的時間慢慢一步一步來。但貌似今天曹軍是想一舉拿下蘄陽,所以不計損失,直接一鼓作氣,撤換累了的土木大軍,調整裝待陣的主力開始攻城。

首先推過護城河的還是那些箭塔。這種箭塔其實還有一個更著名的名字,攻城塔!

上面有射擊槽口,下面卻也是中空的,可以屯放步兵。最上面的正面有一塊木板可以在車塔貼近城牆時放下來,搭在城頭上,作爲上城的跳板。

然而攻城塔實用作用大,無奈機動性實在太差。雖然第一個被推過護城河。但第一個搭在城牆上的還是那些雲梯。  說好聽了叫雲梯,實際就是加長版的梯子而已。

大隊曹軍輕兵,舉着小盾,拿着槍矛短戈刀劍就擡着雲梯衝鋒。冒着城頭張繡軍的箭雨,死了人自有旁邊沒擡梯子的步卒補上。

越過浮橋,衝到城牆下面,擡起梯子一頭搭在城牆上面,然後一個接一個向上爬。這每走一步,幾乎就要掛掉一個人,但曹軍無所畏懼,以爲他們相信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他們,屬於他們主公曹孟德!

城上的弓箭手此時也是超負荷運轉,瘋狂射殺曹軍防護較差的輕兵。至於推着撞車的曹軍則是重點照顧對象。先前是牀弩射,射開跟着撞車的巨盾兵,弓弩手們就趁機一陣射殺裡面的推車壯士。

後來撞車接近了,牀弩沒法射了,沒關係,投擲火油,點火箭繼續殺傷。

不記得被張繡軍半路燒燬幾輛撞車,最後還是有一臺撞車衝到了城門,巨盾手繼續半步不離地守護,精壯兵士推着滾木開始撞擊城門。

攻城塔接近城牆後,更是被重點照顧。大油壇被推下,點着,幾乎第一波上來的攻城塔都被燒散架了。

但沒關係,曹軍從後方送來的攻城塔很多,很快,第二波就推上了牆頭。

第一輛塔車貼近了城牆,上半部分一層橫放的包裹了青銅皮的擋板,使張繡軍的火油無法投到最容易燒着的中間部位。投擲火油的張繡軍士卒當即不再白費功夫,直接將注意力放在蟻附雲梯爬城的苦逼輕兵們身上。

同時滾木擂石灰瓶不要錢地朝曹軍砸下,因爲只要打退曹軍一次進攻,這些大多數又可以重新回收利用。灰瓶有裝石灰的,也有裝草木燒的灰燼。作用就是使攻城士兵不得張目。

這倒不是張繡發明的,所有的都是老祖宗們自己的智慧。

滾木擂石作用就簡單多了。看準時機順着雲梯滾下去一個滾木,直接放翻一排人。

當然爬城的曹軍也不傻,時刻關注着上面的動向。一旦潑下火油或者滾下擂石,能轉移到釘在城牆面的巨箭就轉移,繼續攀爬。不能就趕緊跳。

但是,如果中了灰瓶,這就沒辦法了,只能冒着頭皮上。

終於有一個攻城塔的跳板放了下來,早就守在後面那一層的十幾名曹軍當即就踏着跳板衝向城頭。這時候的張繡軍也不孬,弓箭手朝裡面放一波箭,步卒直接迎上,跳上跳板直接反殺向攻城塔。

往往是兩軍十幾個剽悍銳士在十平左右大的跳板廝殺起來,不是有人從無遮無攔的木板上掉落。或一個人,或者一個抱着另外一個,摔得粉身碎骨。

到底是有弓箭手在旁邊助陣,戰場上往往是守城的步卒把曹軍反殺回攻城塔內。然後一方面堵住通往上層的樓梯,一方面將更上面一層的射箭層的弓箭手屠殺殆盡。

最後,從後面搬來油壇,順着樓梯倒下,點火,撤退回城頭。然後那攻城塔就內燃,燒至散架。

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鬧洞房第七十一章 重演歷史?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三十四章 大意之舉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盧馬第六十五章 輕功冒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一百七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七十七章 位極人臣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無懸念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盧馬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蕩糧船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三百一十四章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建安四年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二百九十八章 驚弓之鳥第二百八十六章 張武陳孫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二百七十七章 回家嘍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敗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二百八十六章 張武陳孫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鬧洞房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起第五十四章 高順其人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