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

軍法條例雖然嚴苛,但也是爲了更好規範軍隊和將卒行爲。施行中也可酌情處理,眼下,陳宮和魏續便是達成了一致,這畢竟是好幾千人馬,就這樣當做敵人用弓箭射殺槍矛拒之太過殘忍無道。再者,陳宮和魏續都認爲就算加上這數千敗軍對楚軍自身造成的混亂,也不足以使得魏軍攻破本陣。

楚軍雖然經歷的戰事和臨戰經驗不如魏軍多,但也還是在平均水準的。而且戰與和相結合,以戰練兵,以和養兵,養練一體,單論戰術素養和執行力,眼下的楚軍士卒絕不在奔波於各條戰線還要勞累於屯田農事並無多餘時間休養合練的魏軍之下。

接到傳令的楚軍弓弩手和槍矛手也是紛紛鬆了一口氣,他們最不願意面對的就是對同袍戰友下手。儘管他們明知這些戰敗了潰逃回來的敗兵很容易帶來敵軍的刀矛槍劍,也更容易使自身也陷入險境。但畢竟他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士卒,只是普通人,個人感情的一關不容易過去。

前三道盾牆每隔固定一段距離便是放開了口子,盾牆後面的楚軍也自覺湊緊起來預備給逃進來的同袍讓開道路。

通過外陣的三道盾陣,內陣和外陣中間還有一段空餘的距離充當緩衝地帶。中軍的騎兵和兵車已是悉數調到了左翼和前後側,因此這片空地正好可以容納楚軍敗卒。

正在沒命奔逃的楚軍敗軍們看到中軍盾陣放開了數十個口子,均是大喜過望。而本來就在楚軍陣前兩三百步距離的樂進身邊也早已攏聚了數百魏軍部卒,此時見有機可趁,便是蠢蠢欲動。

不用陳宮提醒,魏續便是下令道:“待會那股魏軍跟着衝過來,所有弓箭手便一齊射之,不得放魏軍一兵一騎入陣!”

“都多照顧一下那個樂進那小雜種,擊殺此獠者,本將親爲其向大王請功邀賞!”

已經有楚軍敗軍涌入了大陣,陣中有號令官不斷喝喊着:“都往裡走,往裡走!”

樂進也是率麾下部卒分散開來,試圖隨着楚軍敗卒們混入楚軍陣中。楚軍中軍陣前的弓弩手沒有辦法,只能是拉弓射之。

樂進的部卒雖然分散開來,但還都至少十人一什,二三十人一隊。若是人再多,則很容易被楚軍弓箭手針對。若是人再少,則容易被逃生心切的楚軍敗卒反噬。

因爲怕誤傷自家同袍,楚軍等樂進及其麾下部卒靠近到五十步才放箭齊射。饒是如此,也是連帶射倒了周圍不少倒黴透頂的楚軍敗卒。

有號令官已經開始喝令敗軍士卒拿起武器殺掉夾雜在他們中的魏兵。可惜大多數楚軍敗卒因爲生路近在眼前,而並不肯回頭與人數不到他們幾分之一的魏兵作戰。

有楚軍將領不免跳腳咒罵這羣逃兵膽小怯懦沒有血氣,卻是並不換位思考,若是自己身處這樣的情境,是否做得比這些逃兵更好。

儘管弓弩手們在各級都尉屯將的強力威逼下全力放箭,仍是有相當一部分魏軍士卒藉着楚軍逃兵的掩護殺到了楚軍盾陣跟前。接着便是要跟着楚軍逃兵們殺入楚軍大陣。

這些只顧往前衝殺的魏軍士卒在長久的戰亂中早已領悟到了一點,若是不想死,就要一直朝前衝殺。戰場上死於正面衝殺的士卒只是少數,越是不怕死,敵人才有可能懼怕你殺不死你。而死的最多的往往是那些背身而逃老想着撤退的士卒。這部分人不是死於互相踩踏,便是死於背後來襲的槍箭,或是死於那些貪功好殺喜好追逐的敵軍之手。

所以儘管數量只是楚軍的幾十分之一,而己方的主力大隊人馬尚在幾百步開外不知何時才能展開全線進攻和支援。這部分魏國士卒卻是十分堅決地執行了樂進的軍令,隨之全力衝陣。

天底下也就僅有魏王曹操手下的兵將能果決如此,其他諸國絕難望其項背!誰讓曹操曹孟德用兵如神,天下諸侯不論張繡袁紹劉備皆難於其相提並論!往往只要戰局出現一絲機會,曹操都能緊緊抓住,毫不留情給予敵手致命一擊。曹魏軍隊能數次以弱勝強、反敗爲勝皆賴於此。由此魏軍上下僅次於尊崇神明一樣信賴崇拜曹操的偉略雄才,將者人人爲其傾心,兵者人人爲其效死!

樂進領着二十多騎兵衝入盾牆的一處缺口。缺口附近的楚兵看到是魏軍騎兵來襲,便是要緊急合上闕口,卻是被已經涌進闕口的己方逃兵所阻礙,一時合攏不上,被樂進領着騎兵一下衝開。

楚魏兩軍真正的火併衝突由此開始。

高大雄壯的戰馬與樂進短小的五官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但也給了樂進得天獨厚的優勢。楚軍的長矛手很難刺中靈活矯健的樂進,而刀兵又往往只能劈到厚厚的馬甲上,且會被突然從馬上俯身而下的樂進一刀劈中的風險。

不過一小會兒,便有十來名楚兵喪命於樂進刀下。以樂進及其麾下魏卒爲中心點附近的楚軍陣形顯得極爲混亂和倉促,但是樂進自己驅馬的速度也越來越慢,直至再也沒法深入楚軍大陣,只能勒馬原地四下蹦跳。

魏卒們儘管表現得驍勇異常,但這並不足以抹平雙方在人數和陣形上的巨大差距。後面的楚軍敗兵也是急了眼,個個生怕被後面的魏軍主力騎兵追上喪命於陣前,於是開始與中軍的同袍一起圍攻樂進及其麾下部卒。

這部分魏軍立即是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境。但是樂進的目的已然達成,自己和麾下部卒完美的充當了攪屎棍這一角色,相當一部分楚軍敗兵因爲驚慌而與楚軍中軍衝擠在了一起,楚軍的防禦陣形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樂進所爲都被魏王曹操遠遠看在眼裡,旁邊的中護軍韓浩立即詢問曹操是否要立即揮軍掩殺!

曹操對出現的戰機並沒有顯得激動或興奮,多年的南征北戰使得戰時的曹孟德相比和平時更爲沉着冷靜:“暫且稍候,右將軍還是能再堅持會兒的。”

韓浩便是不再多言。平日裡與韓浩同掌魏國中軍精兵的中領軍史渙此時不在,韓浩心底便早就明白曹操對於此戰早有安排定計。

楚軍陣中,敗逃回來的士卒與中軍士卒之間的衝激之勢愈來愈盛。在楚軍素來嚴厲苛酷的軍法之下,居然有部分士卒之間起了衝突,互相推搡甚至暗下絆子出黑手。

這種情況使得陳宮和魏續大爲頭疼,但並不需要他們出馬,楚軍中無處不在的執法督戰隊便是毫不留情處置了肇事士卒,楚魏兩國的大軍尚爲全面交鋒,但楚軍自己的鮮血便是噴灑得到處都是。

並沒有任何一處的事態擴大,這也使得陳宮暗暗鬆了一口氣。這些執行軍法條令的督戰隊和楚軍各級將校沒有任何的統屬關係,而是受命於各軍的督軍和監軍。而且其隊卒往往不是和各軍大部分士卒同時同地招募的。因此避免了士卒私情和將帥護短的情況。

相比於諸國的督戰隊都是戰時臨時組建,其作用成效實地不見得如何。楚國的督戰隊更顯得職業化專職化,其隊內士卒並不參與挖堆塹壕、守備巡邏乃至上陣作戰廝殺,只需按照律令維持大軍的軍紀即刻。且每月糧餉也較普通士卒優渥許多,行軍駐軍時也多有便利,一般往往最早吃上熱飯那批人,其特權待遇優厚如此,需要承擔的職責也並不一般。

楚國還有一條軍令,若有一部士卒發生譁變或其他嚴重違反軍令行爲且未被及時處理彈壓的,負責該部士卒的督戰隊自下自士卒上至帶隊校尉一律處斬;且按連坐之法,統領督戰隊的督軍將軍和監軍也要處斬。

所以楚軍內部這些督戰隊士卒極是冷血殘酷,對待有違反軍法的同袍毫不留情。統領督戰隊的督軍將軍和督軍校尉們也是兢兢戰戰,雖然他們與本軍的其他普通將軍校尉關係一般處不好,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快速升遷。畢竟楚軍有內外軍和各州郡兵合計幾十萬,到哪裡當將軍不是當將軍?

張繡設置督戰隊的意味相當於後世的憲兵隊。但督戰隊的權威並不是絕對的,其行使執法權的基礎在於同級的監軍的同意和默許。監軍們是文職,擁有對於軍法軍令的解釋權和司正權,出了事情是要和直接管理督戰隊的督軍將軍督軍校尉一塊被殺頭的。

楚軍沒有顯現出如預期般的混亂,這使得幾乎全部的魏軍將領都以爲今晚這場夜戰是打不起來了。但是曹操卻是從兵車上緩慢站起,拔劍喝令:“全軍聽令,出擊!”

周圍騎馬的魏軍將領們立刻是條件反射般挺拔身軀,齊聲應道:“諾!”

魏軍調整陣形的速度極快,即使是在需要火把照明的夜晚。各部士卒迅速找準了自家將軍和相應旗幟,隨着兵車上的士卒吹響號角擂起戰鼓,數萬魏軍在這黑夜便如同暗紅色的潮水般一齊涌向楚軍中軍大陣。

陳宮和魏續鎮定地等待魏軍的進攻。夜間可視程度有限,就算是天下最爲善戰的魏軍,也不可能完全排列有序地展開陣形,按前中後進行層次分明的作戰。

夜戰打開的正確方式,還是應該一股腦壓上所有兵馬,儘量避免過多地調動兵馬造成不必要的混亂。若是不能取勝,趁天黑退走便好,就算敵軍追擊,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曹操雖然盡得夜戰之精髓,但是陳宮和魏續卻並無多少懼色。

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戰(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三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六十二章 古之惡來的決死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一百一十三章 馬背藏香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戰(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章 子嗣之於社稷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梅竹馬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二百八十四章 壽春留守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傳業授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賠了天子又折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漢棟樑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二百零五章 泰山之戰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無戰事第一百零九章 似乎無懸念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一百五十九章 祥和與肅穆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一百五十五章 肝膽俱裂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三百零八章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許都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三十二章 暗箭難防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五十八章 最佳良機?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十五章 蘄陽一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六十章 早有預謀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九十七章 呂布之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蕩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