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馬超年少早有健勇之名,且相貌俊美健壯,有次身穿一副銀甲白袍,便有人送外號“西涼錦馬超”。

但是現在的馬超還沒有積攢起什麼過人的威名,過往的戰績不過是能與韓遂手下的戰將過過招,以及三輔之戰時曾攻破了蘇氏塢堡。距離後世“名震西涼”“羌胡慕名”甚至於被曹操所提防忌憚的程度還差得很遠。

而關中聯軍這邊,尤其是張橫樑興李堪馬玩成宜這些人,都是從後董卓時期數十個大大小小軍閥兼併混戰的局勢下生存下來的,手上都是有兩把刷子的。且西北人尚武,以勇力爲最者爲尊,所以這幾人都頗有些武力,並不把纔不過二十多歲鬍子才長齊的馬超當回事。

於是自恃勇武的李堪出馬挑戰馬超,想要給馬家軍一個下馬威。孰不知人家馬騰馬超父子就是姓馬的,與馬有關的事情怎麼會不利於馬家父子。

馬超慷慨迎戰,隨意取了一把長槍,拍馬與李堪相交。只是三個回合,單手執槍便是讓李堪明白什麼叫透心涼!關中聯軍無人不駭然變色!

相反的,馬騰軍士氣大振。關中聯軍主將董承見士氣不利作戰,便是急令聯軍撤退。馬家父子哪裡肯放行,便是揮軍掩殺。聯軍的騎兵面對馬超精心訓練的西涼鐵騎不堪一擊,聯軍隨之大敗。不少士卒慌不擇路,往北逃到渭河邊,掉入河中淹死凍死者不計其數!

危急時刻,徐庶設計讓孟建率五百士卒,驅趕着牛驢等牲畜拖曳着帶樹葉的數支在戰場側翼奔跑,製造起沙塵和人來人往的景象,使得馬家父子驚疑或有伏兵,便是停止追擊。這才使得聯軍大部撤回長安。

董承本來就和張橫馬玩李堪一樣都是李傕郭汜樊稠的部將出身,只因爲護駕有功且將女兒嫁給了劉協,纔有了今日的大將軍之位。說到底張橫馬玩等人是很不服董承的,眼下李堪戰死,聯軍戰敗損失頗大,更是激起了張橫樑興等人的不滿。於是這幾人聯名上書劉協,要求更換主帥,不然就地散夥,各回各家。

劉協當然也知道董承的帶兵能力和謀略是根本不足以統帥聯軍的,甚至不該居於漢國大將軍之位。但是縱覽長安朝廷,不缺文臣,奇缺武將,尤其缺良將帥才。於是只能讓忠誠度較爲可靠且資歷過得去的董承主持軍事。

但是若是不用董承當統率聯軍的主帥,又該任用誰呢?荀彧有治國之才,但絕沒有用兵之謀。楊彪雖爲太尉,也德高望重。但是卻少經戰事,統籌武備尚可,推出去打仗並不行。

至於孔融楊修等文臣,和平時用其還行,戰時只能寫寫檄文和安民佈告。吳子蘭王子服之輩不過偏將之才。唯一可用之將不過就剩下鎮東將軍段煨,不過段煨歸順自己之前不過和張橫樑興等人都是平起平坐的關係,且現今鎮守弘農,臨時調用怕也是來不及了。

張橫樑興等人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雖說臨陣換將是大忌。但是董承打仗實在太菜,而如果能趁這個機會掌握聯軍和漢軍的最高權力,那換將又有何不可?

萬般無奈,劉協只得打算讓在聲名足夠鎮得住關中衆多諸侯且看起來在軍事方面還有些潛在能力的鐘繇擔任新的聯軍主將。於是劉協召來鍾繇,訴說任命之事。

鍾繇此時卻勸劉協親自掛帥,以振王師士氣。一向保守持重的荀彧這回居然也表示支持。並以官渡之戰時,曹操在前線最危急的時刻曾想過將還是漢帝的劉協從許昌挾持到戰場來振奮己方士氣並打壓袁軍士氣的隱事說出來,以此鼓勵劉協御駕親征。

得到兩位最信任的重臣支持,劉協便是下定了決心親臨前線指揮作戰。當然劉協並不具備指揮作戰的能力,調度兵馬諸事由鍾繇裴茂等人代行,徐庶爲謀士。

劉協親任聯軍主帥,卻是張橫樑興甚至馬騰馬超始料不及的。張橫樑興等人的算盤落空了,但是長安的漢軍和各家關中軍閥的兵卒卻是爲之一振。漢軍將士們因他們的君王與他們一齊並肩作戰而奔走相告,各家軍閥的士卒也是明白了這一趟來的值了,不光見到了昔日大漢帝國的最後一位皇帝,能爲這樣一位甘願與所有士卒置身戰場險地的“漢王”賣命比過去爲自家主子爭城爭地爭女人打過來打過去好多了!

於是關中聯軍軍心大受鼓舞,而情報工作明顯不出色的馬家軍便是吃了一個大虧。馬家父子急於在韓遂率軍趕來之前拿下長安,便是先派五千士卒進行試探性攻城。卻不料劉協依徐庶之計,在偏門佈置伏兵,詐敗誘使馬家軍攻入城內。

馬騰三子馬鐵率軍攻入城門,漢軍伏兵立刻盡出,中郎將伍習親率精兵立刻奪回城門。馬鐵奮力作戰,仍不得衝出城門,進城的三千馬家軍非死即降,馬鐵本人亦手上被俘。馬超眼見三弟中了埋伏,率軍急衝城門,卻被鍾繇率弓箭手在城樓上亂箭射回。

這還沒完,張橫樑興馬玩三將早已得令,率輕騎輕兵從東門繞出,迂迴到了馬騰軍側翼。見馬超果然輕率地離開中軍率部去救馬鐵,便是突然殺出突襲馬騰中軍。本來依靠馬家軍的實力若是正常迎戰還是能隨便虐張橫樑興的騎兵的,但是事出突然,馬騰驚慌失措下竟然不能第一時間約束部下,於是各部各自爲戰。

張橫樑興馬玩也不敢戀戰,繳獲了不少戰馬盔甲之後便是迅速撤走。前不能入城,後又被人偷襲的馬超大怒,並不聽副將龐德勸阻,率西涼鐵騎便是急追張橫樑興部。

卻不料漢軍有所準備。張橫和樑興本來畏懼西涼鐵騎不肯輕易率部出城作戰,於是孟建便是建議劉協,留出一部兵馬在城外接應張橫樑興馬玩回城。

於是馬超很直接地衝到了吳子蘭和成宜的埋伏圈中,張橫樑興馬玩也及時回軍殺了個回馬槍。而馬超雖然在亂軍中左衝右突不可抵擋,但是張橫樑興成宜也並非普通武將,幾人合力將馬超拖住,使得馬超的部下陷入苦戰。

關中聯軍雖然佔得先機先發制人,但是最後卻只是堪堪和馬超打了個平手。當然這其中也有龐德的功勞,但是馬超回營之後,馬家軍上下無人不盛讚馬超不負其名。而長安城裡,關中聯軍衆將包括劉協卻是對馬超的勇武愈發忌憚不已。

馬騰此役損兵摺子,實力雖然未受大的損失,但是卻也不敢輕易出戰。而劉協在鍾繇裴茂的幫助下儘快着熟悉統兵作戰,雙方在一段時間內互有攻防,各有傷亡勝負。

臘月來臨之前,韓遂終於是率六萬兵馬與馬騰軍會合,西涼軍聲勢大振,開始準備着一次大的進攻。

只是這一次的大戰發起前夕,韓遂後方便是來人急報,楊秋率兩萬兵馬以及數千胡騎在安定郡舉兵西進,涼州刺史韋端在冀縣響應,隴西半數郡縣已是落入楊秋之手,金城郡也是危在旦夕。

韓遂大驚失色,立即是派大將閻行率三萬兵馬回援隴西迎擊楊秋,西涼軍兵力頓時大減,自然是不會輕易發動決戰。

馬騰韓遂的軍隊在關中,糧草大多由侯選程銀提供,勞役也全驅使的是這兩人的部下,有艱險困苦的作戰任務也是這兩人承擔,而這兩人又一直不被韓遂和馬騰信任,甚至心高氣傲的馬超也頗瞧不起這兩人。久而久之,這兩人難免有怨言。

這些話好巧不巧傳到了馬超耳中,正值年輕氣盛的馬超便是要帶兵抓侯選和程銀問罪。侯選和程銀聽聞馬超揚言要宰了自己,再也是坐不下去,都是偷偷派使者去聯絡關中聯軍。

長安城中有人擔心這是西涼軍的詐降之計,劉協也一時猶豫不定。侯選和程銀實在等不及長安城的回信,便是趁入夜進攻韓遂和馬騰的軍營。不料馬騰和韓遂對侯選和程銀早有提防,侯選和程銀攻營不下,只得在晨曉之前投往長安。

這邊,在徐庶孟建張既的力勸之下,劉協終於是決定冒險一試,派張既和孟建率漢軍去攻打西涼軍。

張既瞭解西涼軍的風俗習慣,知道馬騰和韓遂的部隊夜裡作戰之後白天肯定會放假休息,於是催促孟建快速行軍,並要求侯選和程銀的軍隊一起進攻西涼軍大營。

馬騰和韓遂果然沒有防備,西涼軍士卒都纔剛睡下,便是四處起火和喊殺聲。西涼士卒本就軍紀不嚴,遇到襲營走水各自爲戰奔走相告更顯混亂,馬騰和韓遂也僅僅能約束得住身邊的部隊。

而西涼鐵騎雖然在正面對攻的野戰銳不可當,遇到這種混亂不堪的亂戰局面卻是連手執大刀的步兵的作用都不如。馬超雖然連殺數名漢軍和程銀侯選的部將,也是拿四處告破的營寨毫無補救辦法。是役,漢軍以少勝多,大敗西涼韓馬聯軍。

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三十五章 抉擇抉擇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五十章 甘寧相投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繡戰劉備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二百五十七章 太史之殤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三百零八章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棄城撤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鬧洞房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一百四十章 宋憲大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五十七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一百八十八章 延津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三百零一章 江州都督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第一百九十章 彭城相會第四十五章 絕對實力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三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五十三章 不停歇的酒宴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三百一十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許都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一百九十七章 強掠桑女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了賊船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四十四章 死亡衝鋒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嵩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三章 馬背藏香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戰(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