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江夏出兵

蔣欽身中數箭掉落江中,太史慈當即系放下走舸派人去打撈蔣欽軀體。吳軍那邊也是拼了,戰船上的弓弩手們頑強地與明顯不在一個等級的楚軍橫江射手對射,同時也放下走舸去救蔣欽。

楚軍艨艟此時已經是很接近了蔣欽落水的地方,因而卻是絲毫不用擔心會被吳軍的走舸救走蔣欽。太史慈一人拈弓搭箭,連射十餘箭,彈無虛發,卻是從容將兩艘吳軍走舸上的什長主副舵手悉數射死。楚軍的走舸順利搶到了蔣欽的軀體,並是安全折回。

蔣欽此時早已沒了呼吸,太史慈心裡惋惜了一下,便是命令自家戰船後撤,並讓嗓門大的士卒向後傳遞蔣欽伏誅的消息。

……

呂蒙臨危受命,接替周瑜指揮水戰,仍是延照着周瑜的戰術,穩紮穩打的同時尋覓着吳軍水師的破綻漏洞之處,找機會再發動全面進攻。找不着機會也不打緊,張繡還另有安排,等到陸上生變便是總攻的開始。

只是等待了許久,南岸陸地仍然是沒有任何的動靜,但是水上卻是傳來了一條天大的好消息——蔣欽被太史慈殺了,其屍首也被太史慈搶到了手!

確認了這一喜訊,呂蒙卻是當機立斷,命令楚軍水軍全線出擊,並依照先前掌握的吳軍戰船之間的漏隙加派船隻進行突擊。自己也是令旗艦向前參戰,太史慈領護衛艨艟在左右。一路上碰到吳軍戰船便是向其懸示蔣欽屍首,使得吳軍軍心大亂,不能作戰。

吳軍中只是有一小部分人知道蔣欽不在旗艦指揮,而大多數的吳軍都是以爲他們的大都督乃是在後方坐鎮的。所以不少吳軍認爲乃是楚軍耍詐,不顧蔣欽屍身便是猛射狂攻楚軍旗艦,但在呂蒙從容指揮、太史慈等左右戰船奮戰之下皆是被擊退。

此刻在吳軍旗艦上指揮着數百戰船的吳軍水師副都督卻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這名無名將領臨時頂一下缸還行,關鍵時刻卻是想不出任何迎戰楚軍的法子。

於是僅僅幾刻鐘之後,江面上已經是一副楚軍壓着吳軍打的情勢。旗艦上沒有什麼得力強硬的指揮,而楚軍氣勢愈來愈咄咄逼人,愈來愈多的吳軍卻是相信了蔣欽戰死的消息。

終於,壓垮吳軍戰鬥意志的最後一根稻草被點燃了,不知怎地回事,眨眼間吳軍的水寨方向卻是火煙四起,並且有喊殺聲隱隱傳來。

卻正是陳宮設的計策,明裡吸引蔣欽水戰,暗地裡卻安排了一支彪軍趁着吳軍水軍盡出而偷襲了吳軍水寨。

這倒不能怪蔣欽不夠警覺。事實上蔣欽也是防着兵馬衆多的楚軍來釜底抽薪這一下,但是蔣欽只顧着派斥候細作盯着楚軍高順和張勳兩部的兵馬有沒有暗渡過江,卻是不曾料想得到,張繡會指派江東的兵馬偷襲。

張繡手下四大將,其中張遼、高順和張勳三部的兵馬都集中在江北和淮南,只有紀靈一部的兵馬駐守江東。而紀靈的兵馬雖然與孫氏控制的地盤接壤相鄰,但是因爲江東地廣的緣故,紀靈的兵馬乃是分散在江東五郡行守備之事的。其中駐防在豫章三郡邊境的兵馬更是爲吳軍一直所嚴密監視。因爲江東仍有不少心裡暗向孫氏的士民,有這些暗線配合吳軍的斥候細作,紀靈軍的任何的風吹草動卻是根本不可能瞞得過吳軍耳目的。

紀靈部被看得死死的,蔣欽也沿長江一線特意提防了高順和張勳派兵馬偷渡過江,那麼這支楚軍卻到底是哪部分的呢,其統兵大將又是哪位?

答案很簡單,這支楚軍並不屬於楚軍四大將的戰鬥序列,乃是江東本地的“郡縣鄉兵”,是原張繡任命的新都郡都尉祖郎、丹陽郡都尉徐盛爲正副主將統領的本郡部卒。

祖郎雖然山賊出身名聲不大好,但歸張繡帳下後卻因宛陵一戰聲名大噪,威名自丹陽遠揚江東各地。但江東之戰結束後張繡卻調任祖郎爲小小的新都都尉,這倒不是因爲張繡對祖郎有什麼偏薄之見,而是確實需要這位與江東山越各部族有千絲萬縷關聯的涇縣大帥做些特殊的事情。

比如——擔任新都郡都尉鎮撫當地盤根錯節的山越諸族,而事實也證明張繡用對了人。山越之亂爆發之時,卻是山越占人口比重最高的新都郡沒有任何的暴亂,連帶着懾服了不少周邊地區郡縣的山越人。

除了安撫山越部族,張繡對這位歷史上屢次能殺敗孫策的所謂“山賊”“雜將”也是抱了很大的期望。在歸化山越的過程中,張繡更是授予了祖郎更大的職權,使其可依靠自身在丹陽郡以及山越諸部族中的威望,自行擇選精壯之士並編練。

最後編練成軍,其主要組成部分仍是丹陽人,張繡便仍稱其爲丹陽兵。戰前楚軍分制,丹陽兵編入張繡中軍八校尉的長水校尉部,祖郎即爲楚國的長水校尉。

至於後來的東吳名將徐盛,張繡也是授其自行編練士卒之權。徐盛也是多挑選了歸服的山越人爲部卒,並加以正統的訓練。使得這羣體格力量等同蠻人的壯漢們習得陣列之法,戰力發掘到極致。

這支彪軍,被張繡別出心裁的命名爲——解煩兵!既解君王之煩之意。

解煩兵同屬長水校尉部,徐盛資歷年紀尚輕,便爲祖郎副手。

由丹陽兵和解煩兵兩支精銳組成的奇兵,按陳宮的計策,繞行江南山林密集少人煙之地,目的只有一個,便是從後直搗吳軍水軍大寨!

無論是丹陽兵還是解煩兵基本都是山民山越出身,徒步跋涉於深山密林之間對於他們輕鬆的猶如家常便飯一般,路上的熊虎野獸對於這些人只是打牙祭一般的存在,各種奇蟲毒蛇更是不可多得的藥材珍寶……

最關鍵的一點,這些山越人和丹陽人和一般的江東士民不一樣,卻一直因受孫氏政策之害而是孫氏最堅定的反對者,於是不僅行動的保密性得以保證,作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是不用擔心。

破襲戰毫無懸念,吳軍水寨中一個能打的將領都沒有,士卒也盡是老弱病殘,不過兩炷香的時間已經是被祖郎和徐盛兩人領兵控制。

老窩被端,主將戰死,指揮不力,這場仗也只有老天爺能幫得上吳軍了。可惜張繡的幕僚集團並沒有預測錯天氣風向,直至戰事結束也沒有出現什麼突如其來的大風大浪干擾了楚軍的取勝。

在呂蒙的周密指揮和身先士卒激勵下,楚軍水軍完全將羣龍無首的吳軍戰船逼壓在了彭澤南湖水域,吳軍被斷了撤往柴桑水港的水路,前後又全是楚軍,於是自相混亂。有奮力作戰欲爲蔣欽報仇者,這部分人多是江東籍,與張繡軍國仇家恨。也有見勢不妙請降者,這部分吳軍多是新近招募的豫章籍人,又或者是原荊南水軍,對於孫氏沒有多少忠誠度。

不論如何,勝負已定。彭澤一戰,楚軍斬首數千,生俘兩萬餘吳軍,繳獲數百艘戰船。吳軍水軍主力一戰盡沒……

旗開得勝的張繡自然是對此役有功之臣大肆褒賞一番。太史慈雖然射殺了蔣欽,但因其擅自追擊違反了軍紀,功過相抵。陳宮運籌帷幄,當論首功。呂蒙臨危受命,指揮得當,論爲次功。因周瑜傷勢略重,便暫代水師都督。再其次便是祖郎和徐盛二人的功勞,各自記下一筆,待戰爭結束再行封賞。

二月初四,高順部前軍南渡過江。

二月初七,楚軍攻陷柴桑。

二月十一,楚軍徵西將軍高順部八萬部卒悉數南渡,開始進軍豫章郡郡治——南昌。

二月十五日,江夏黃祖不宣而戰,渡江收復了先前被吳軍攻佔的鄂城沙羨等地,重新全據江夏郡。同時並向楚國開戰,派兵襲略楚國蘄春郡屬縣。而正在南渡的楚軍徵東將軍張勳部被迫留滯在江北。

劉表集團派往長安的使者是最早返回的,但是劉表卻比張繡還稍遲數日才承天受命。這其中有劉表身爲漢室宗親不能操之過急的緣故,也有劉表爲登位韓王而進行了全套的準備的原因。

劉表登位韓王,襲承舊漢制。拜蔡瑁爲大將軍,張允爲大司馬。荊州名將文聘爲徵北將軍,原江夏太守黃祖爲徵東將軍。

黃祖的威望名位雖然不及蔡瑁張允文聘,但是因爲素與劉表交好,黃祖身後的荊州黃氏亦是劉表的堅定擁躉,因而一直被委以江夏太守的重任,甚至自成一軍,雖然對外作戰勝少敗多,但在卻總是屹立不倒。

黃祖的江夏軍雖然在荊州勢力集團內有着比較高的獨立性,但是還沒到可以不顧劉表意願而任意發動戰爭的程度。所以黃祖的突然出兵,卻是可能代表一場不曾預料的戰爭的全面爆發。因而張繡第一時間便是急令正在渡江的張勳部留駐原地,待下一步的動向。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一百六十四章 神亭小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九十五章第十八章 喪家之犬第一百四十三章 鋌而走險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二百七十三章 廢鄉老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按耐不住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九十七章 呂布之女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一百零二章 嚴父慈母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三百二十二章 灃水之戰(一)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第五十九章 于禁變節?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七十八章 三國第一義士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三十三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無戰事第八十一章 做牛做馬第一百五十三章 註定的戰局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三百一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一百六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六十三章 亂世奸雄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一百七十六章 過河雜事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十一章 仲氏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一百五十二章 吸取了教訓的孫伯符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一百八十章 平亂山越第一百二十章 弓弦聲響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戰(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挾持人質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一百四十四章 軍功爵與廉政第三十七章 無言侍女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二百四十九章 攻克邾縣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一百四十七章 顧陸兩姓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二十一章 人禍天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