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諸侯

其實不止劉表一人被授官封爵了。曹昂這邊剛被解除了圍城,便有一人持天子詔書入城,向曹操長子曹昂宣旨,授曹操大司馬之職,並封曹操爲許公,可自行鑄造金印紫綬。除此之外天子還爲袁曹雙方講和,並託曹操之手向河北的袁紹授予封爵——鄴公。

袁紹現今的職位乃是大將軍,已經高得不能再升了。要想進行授封也只能封爵了。對此曹操並無任何的異議,甚至某種程度曹操應該謝謝劉協,能夠給自己和袁氏集團一個緩衝。

而劉備和張繡也是接到了來自劉協的授封。事實上這兩人是最早接到敕封的,因爲劉協向東出走的時候,爲了聯絡劉備和張繡的援軍先行送出了授封詔書。而當時劉備在泰山,張繡卻領兵去劫駕,都一時錯過了詔書的送達。直到官渡之戰落幕,劉備聞訊從泰山返回徐州城,張繡退兵回淮南壽春。劉協先前派出的使者這才找到了宣詔的正主。

劉備領徐州牧,兼徵東將軍,封郯侯。

張繡領揚州牧,升驃騎將軍,封壽春侯。

得到了授封,官位終於得以與叔父平齊,並被封作了一等侯爵壽春侯,這等喜事張繡自然要與麾下文武共同慶祝。畢竟驃騎將軍的名位僅次於大將軍和大司馬,與九卿平,可開府建衙,高於自己先前的鎮東將軍品級太多!而且被直接封爲壽春侯,雖然漢朝實行的是虛封制,即對於外姓不論公侯皆只有爵號而無封地租稅。但是某種程度而言,張繡卻是擁有了壽春宮的使用權。

因而這場慶功大宴舉辦地位於壽春宮中,一則慶祝張繡封侯拜將,二則慶祝對曹戰事順利,擄掠了近二十萬人口充實了淮南。三則爲淮南和江東的蒸蒸日上而慶。

席上張繡自然也對手下文武一番封賞,一衆文武好不快活欣喜,張繡的前路越好走,他們這羣鞍前馬後的文官武將們的人生就越光明。

酒宴直至深夜才散去,安排將不少醉倒的文臣武將送回家,張繡保持着半醒狀態,同在宴席上滴酒未沾的賈詡漫步在壽春宮的水湖亭榭。

不過長談卻沒有如約開始,張繡又是命人叫來仍充作低級文吏的李儒,準備一同議事。

李儒現今是壽春宮令屬下的一個小小記室,在壽春宮內隨叫隨到。彷彿是預料到張繡會在半夜叫自己議事一般,李儒並未在前半夜與自己那些平日裡的同僚因沾着宴席的光而大飲,也是滴酒未沾。

看到李儒一副誠惶誠恐的清醒模樣,張繡確實很滿意。張口便問道:“文優吶,你是如何看這封侯拜將之事?”

看見李儒一副腹中早有準備的長篇大論架勢,張繡又補了一句話道:“本將軍不要你的分析和解釋,直接言明天子的可能便是!”

李儒稍楞了一下,便是拱手言簡單意明道:“臣下以爲,天子欲行漢高祖、光武帝之事!”

張繡哦了一聲,並不因李儒的回答而有任何的情緒波動。因爲那日親眼見識了劉協橫劍自刎相逼的架勢,張繡便是心中存明瞭這一種可能。此時由李儒這位曾長期待在劉協身邊的毒辣之士說出這番話,只是確認一下這種可能而已。

“如此,那這般大手筆的封侯拜將,就只是一個***嘍?”張繡輕笑着問道。

李儒低頭應是:“然也,此次對於各諸侯的封侯拜將,看似內裡有些門道,實則不過是天子一派爲行其事的掩護而已。大將軍、大司馬和四徵將軍的名號雖重,但重不過漢室江山。”

張繡輕嗯一聲,卻忽然之間像想起什麼似得發笑起來:“諸如袁曹與吾這些外姓番侯,被封了位極人臣的大將軍大司馬和驃騎將軍,而劉景升劉玄德這些個漢室宗親,天子自家人,卻不過位列四徵將軍。看來這位天子,也是終於看清了,自己這些個皇叔纔是最不靠譜的,纔是最可恨的人物。”

李儒也是陪着笑:“主公莫不是想說漢室之亂、天下割據,始在劉焉建言設立州牧?”

張繡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的確,若是沒有劉焉的主意,天下州郡也不至於擁兵自重如此。然而漢室之亂並不能全怪劉焉,劉焉不過推波助瀾一下而已。”

“那麼,依汝之見,該何如?”張繡問道。

李儒沉吟片刻,直言道:“對北方以及中原,保持以不變觀萬變而動爲上策。而我軍之重心,仍應放在江南。孫氏新得荊南四郡,連結交州,磨刀霍霍,久放恐成大禍。眼下山越歸化,該是成一統江南之勢的時候。”

張繡又是大笑:“就依汝策!”

半響之後,李儒告退。張繡與賈詡對看一眼,卻是都相視一笑。

“吾沒有虛言罷,文優之謀不遜於吾罷?”

張繡砸吧砸吧嘴道:“是不錯,頗對我胃口。只可惜此人先前劣跡斑斑吶,如若不是因此,吾倒可以託付一二。”

賈詡:“當初身不由己,怪不得他。”

張繡一笑:“有汝擔保,吾自然會給其一個改頭換面的機會!”

……

又是月餘,在荊州消失了不見的劉協一行突然出現在長安城外,跟隨在劉協身旁的還有本應阻止劉協通過武關的安南將軍段煨以及段煨手下近萬兵卒。

段煨這人說來也很有意思,身爲董卓帳下將領,在董卓死後便和天子一派眉來眼去的,因爲和李傕郭汜不和,還曾加入過護駕天子一行,不過和張濟一樣因爲內訌而又自立門戶,一直以來屯兵在華陰一帶,武關也是其勢力範圍。去年殺了李傕之後便歸降了曹操。

眼見段煨軍中已經並無一杆曹字大旗,而盡是漢旗和段字將旗,城樓上的司隸校尉、曹氏集團總督關中事的鐘繇心底自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再看到自己的故友荀彧拍馬出陣,鍾繇更是明白荀彧將要說什麼。

果不其然,荀彧以爲漢室盡忠、爲劉氏復興大業效事而招降鍾繇。其實倒也算不上招降,畢竟名義上鍾繇現在也是漢臣,漢臣爲天子效命,理所當然。

其實從數日之前與潼關、函谷關等地失聯鍾繇就預感到了不妙。但是關中的曹軍勢力實在太過薄弱。名義上整個關中乃至涼州的部分地區都屬於曹氏名下,然而曹軍直接控制的地區不過長安城、潼關、函谷關數地,其餘城池市鎮皆爲關中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把控。

而整個長安城也不過數千曹軍,還盡是些二三流序列的軍隊。潼關函谷關雖然一向爲重地,但因爲並不受袁紹等敵對勢力直接威脅而駐兵甚少,由是鍾繇沒沒有分散長安城的兵力,而是靜等天子一行的到來。

等是等到了,但是沒有想到那條傳言竟然是真的。潁川荀彧荀文達,居然棄了亂世雄主曹孟德,而轉爲了劉協和天子集團的謀主。

鍾繇糾結了。

不過也只是片刻的糾結,鍾繇最終還是命人打開了城門,並向天子呈上自己的兵符印綬。

同出於潁川,鍾繇當初便是同鄉兼好友荀彧舉薦給曹操的。如今兩個同樣心懷漢室的人爲大漢中興之業而做出了新的選擇。

建安四年十月,即西元199年十一月,大漢天子重回西都長安。

重新供奉起了祖宗社稷的劉協第一時間便宣詔天下,但是宣詔的內容卻是大大出乎了天下各地諸侯的預料。

哦不,應該說這道宣詔出乎了天下人的想象!

其中大意是,劉協自認東漢一朝政道崩壞、氣運衰微,又痛心天下人心不知所向,感慨士民迷茫離亂,乃決定行秦亡分封天下之事,封天下之安定地方的“有功之臣”七人爲諸侯王,各授國號。並降漢室宗廟亦爲一國,即漢國,劉協本人不再稱天子或皇帝,而與各諸侯王並稱爲大王。

第一位被封諸侯爲河北袁氏,國號——晉。袁氏仕漢之時四世三公,功高勞苦;又安定了冀、青、並、幽四州,堪當第一國號之晉國。

第二位被封諸侯爲中原曹氏,國號——魏。曹氏也是漢朝官宦世家,且原漢之司空曹操在整個董卓之亂中建功卓著,並有迎駕天子安頓於許都之功,安定了豫、兗、司三州,故使其在故魏之地建國立號。

第三位被封諸侯爲荊州牧、徵南大將軍劉表,國號——韓。劉景升,漢之宗族也,有鎮撫一州安樂一方之功,又因韓字有同漢字之音之故,特封漢室血親劉表爲韓王。

第四位也是漢室宗親,原徵東大將軍劉備,爲表其忠厚以及匡扶漢室之功,授國號——魯。

第五位被封諸侯爲原驃騎大將軍張繡,國號——楚。張氏一門兩驃騎,張濟張繡叔侄數次“救”漢室於危亡,猶以張文錦不惜奔波千里征討逆賊袁術立功爲著,其心懷漢室之舉不可不念,又安定揚州一地,但因朝廷先前有封孫策爲吳侯,故此不封吳王,授楚之國號。

第六位,漢室宗親劉璋劉季玉,父子二代安定蜀地,國號——蜀。

第七位,原吳侯孫權,國號——吳。孫氏滿門英烈,爲大漢江山拋頭顱灑熱血,堪授一國。

第三百零五章 倉亭之戰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三百一十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三百三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三百二十四章 灃水之戰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三百零三章 許攸投曹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九十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一百三十章 自上而下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二百二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六十八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戰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十章 收無賴耍流氓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鬧洞房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一百四十一章 誘敵之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也被賣了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九章 借道汝南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一百一十四章 哭笑不得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二百章 我是臧霸第一百九十九章 棄城撤軍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許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一百三十五章 考慮全面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一百章 子嗣之於社稷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二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零六章 即興演練第二百零二章 泰山之戰一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陣銳步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的戰果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二百零一章 劉備之德第六十一章 終極對決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二百零六章 泰山之戰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備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一百七十章 今是昨非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五章 賈詡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