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

信誓旦旦要將盜竊者五馬分屍的劉曄最後還是消氣了,畢竟面對淘氣聰慧的小兒子,劉曄終究還是發不起脾氣來。

劉曄的小兒子叫劉陶,雖然只有五六歲,但是面對一羣大人卻是絲毫不怵,甚是能言會道,一句:“兒子拿父親的東西不能算偷!”便惹得張繡大笑,一瞬間想起了自己的便宜兒子張泉。

劉曄自己更是疼愛這個幼子甚於其長兄,又哪裡捨得責罰幼子一時貪玩好奇之舉。哪怕小劉陶眨巴着眼睛說那捲羊皮圖紙被他拿去了皖城喬家給喬家小子開眼界,最後還落在了陶家沒帶回來,見張繡一直笑着誇劉陶年紀小小卻口齒伶俐,劉曄對此事也只是一笑置之。

經歷年初的大清肅,現在的廬江郡“倖存”的世家大族數量相當少,就好比偌大的郡治皖城,卻是隻有喬氏一族得以免於水火之災。

所謂水火之災一詞,其實乃是今年淮南最爲流行的一個詞語。在清肅中,那些昔日不可一世的世家大族先是被罰沒家產,所有地契賣身契之類的統統爲執法軍兵所焚,是爲“火”字。然後通通貶爲庶民,悉數遷往江南未開發之地。因爲去江南要渡江水,是爲“水”字。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這皖城喬氏並不像與其他倖免遇難的世家大族是因爲一向功德仁厚口碑民心雙佳而被法外開恩的,而是張繡在清肅前夕,特意從待清肅名單中劃掉的。

如果要糾結張繡爲何留下喬氏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因爲大小二喬存在的關係!

張繡雖然不是好色愛美之人,但是也不是一個辣手摧花之人。想想一年之後,國色天香的大小二喬會淪爲池塘邊的洗衣婦的情景,心腸軟的張繡還是決定憐香惜玉一次。

現在,也是該見識一下傾國傾城的大小二喬之顏了。

歷史上孫策和周瑜是在建安四年,也就是明年攻破的廬江,然後各自娶了大喬和小喬。

關於大小二喬和孫策周瑜兩人的婚姻,或強娶迫嫁,或早有垂涎見色起意,亦或郎才女貌情投意合,這些問題張繡現在是沒有興趣的,唯一感興趣的就是如何撮合一對,給自己麾下的青年才俊謀一點福利。

畢竟孫策已經掛了,大喬總得有個歸屬。當然,張繡也不排除人家喬家看上自己的可能性。

說實話,若是如今的張繡上門提親,喬家絕對是萬萬不敢有一個不字的。說不定還能嫁一送一,讓張繡抱得姐妹花而歸。

當然這些都是說笑了,我們張文錦同學的婚姻觀念還是較爲保守的,仍保持在一夫一妻制的現代觀念而不曾被封建糟粕所污染。

與劉曄一同前往喬家的時候,張繡並沒有帶一名武威營親衛,甚至連從不離身十步遠的心腹親將胡車兒也未帶在身邊。而是換了一身極爲樸素的行頭,扮作一位文吏。

張繡雖然身材高健,但是戴上儒冠穿上文士服之後,卻是很快流露出了一股自然的書卷氣息。找來魯肅諸葛瑾一起同行的時候,要不是張繡主動開口說話,魯肅和諸葛瑾兩人就差點要忽略掉了這個靜立一旁的小文吏。

對於張繡的扮相,劉曄和魯肅諸葛瑾都是極爲驚詫的。卻是根本不曾料到自己這位以武勇出道且揚名的主公居然有如此的書生儒士氣質。

根本不比一個讀了十年聖賢書的文人少分毫的書卷氣啊!

打扮妥當,張繡還叫上了便宜侄子陸遜。對於陸遜,張繡的想法可是必須培養起深厚感情的,多一點共處時間,也就更親近一些。

一行十餘人打着爲劉曄找回圖紙的名頭,徑直往喬家而去。

以前的皖城喬氏,因爲家族男丁不振而日漸式微。但是等張繡借天時而發動大清肅之後,保全下來的喬氏反而成了皖城乃至廬江郡“數一數二”的大族。

不得不說這實在諷刺。由一個本不入流的家族撐起世家豪族階層的門面,可見當下在張繡治下大族豪門地位如何。

張繡的政策其實很明瞭,就是打壓世家豪族扶持寒門,轉換自古以來由貴族世家充當政府連接基層民衆紐帶的局面,而建立起政府與底層百姓直接的聯繫。

當下揚州的世家大族,包括那些張繡重臣的本家家族,其一舉一動都是極爲小心翼翼的。因爲那些清肅之後出現的官衙職位空缺,張繡一律提撥了那些出身普通人家或寒門的佐吏充任要職。

從前飽受世家豪族官員打壓的寒門士子這回可算翻身把歌唱了。鑑於張繡施行的完備檢舉告發制度,若是那些僅存的世家豪族有一絲一毫的不法之舉,等待這些世家豪族只有坑死人不償命的連坐制度,量刑也是輕罪重罰!

當然若是有誣告構陷之類的,後果可不就是懲罰了,而是直接夷滅九族這樣的毀滅性打擊。

這種誰也佔不到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那些樹大根深的世家豪族雖然日日夜夜兢兢戰戰,但好歹還是保存了諸如舉薦家族人才俊傑等些許超脫的特權的。

當然選拔官之類的明文規定由非世家豪族官員充任,寒門官吏要想檢舉世家豪族也是相當需要三思而後行的,一個證據不足鬧不好就是全家陪葬……

喬家目前並無人爲官,其平時舉動可以用一個如履薄冰來形容。甚至想要修繕一下宅院也得瞻前顧後,唯恐哪位寒門士人告喬家一個擅自挪動牆基強佔民宅或者刻薄民夫浪費民財之類的。

因此,張繡一行人在到喬家門前的時候,看着牆頭生着少許雜草,大門脫漆,門口拴馬殘缺不全,卻是都懷疑自己走錯了路找錯了門。

大門口並無門僮僕役,敲門了好一會兒,裡面門房才慢騰騰走出一個老頭子,打開了一扇門。

看到來人有穿官服的,老頭子趕忙打開了另一扇大門,呼喊了一聲芽兒,門房了便又出來一個小孩子,看見門口一羣人,這小孩便立刻跑向裡院。

漢朝尊老,所以這名七八十的老頭並不必行禮,反而是張繡一行人向其做了一揖。

“先生們可是從太守府來?”

“吾等乃鎮東將軍幕府佐吏,受鎮東將軍和劉太守之命,前來貴府找回一件物什。”魯肅言道。

這老頭並不大懂鎮東將軍是什麼品秩,不過他心裡清楚這肯定是哪個將軍的手下。軍隊裡的那些將校比那些寒門官員更不好對付,好歹寒門官員還有點文化修養,而軍隊裡那些泥腿子犯起混來直接就是打砸搶燒,而且還不受官衙律法管制,有理都沒處說去。

所以儘管老頭心裡不清楚爲啥太守府的物什會落在了自家府上,還是微微躬着身讓張繡一行人先進來。

張繡等人剛踏進院子裡,那邊正堂裡就急匆匆的走出來一位中年人,臉上堆着笑,邊走邊拱手:“各位大人光臨寒舍,未曾遠迎,還望恕罪。”

張繡等人回了一拜,仍舊是魯肅開口道“想必您就是喬老爺吧。今日貿然造訪貴府,實在有些唐突了。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事關鎮東將軍所需,所以我等來的緊急。”

“老爺不敢當,喬某無官無職,哪裡當得起各位大人看重。只是不知鎮東將軍有所何需,若是喬氏有的,本就應盡是鎮東將軍所有的。”

張繡入城前一個時辰就在整個皖城傳的沸沸揚揚了,喬老爺雖然不大想牽扯軍政,但是那會兒城頭放起狼煙的時候喬府還是派出了下人查探情況。此時魯肅提到了張繡,加上其一身儒雅的衣飾,喬老爺自然一下心裡就清楚了來人的身份。

魯肅和諸葛瑾兩人心裡不僅暗笑,喬氏雖然沒落,但是好歹也是廬江的名門望族,是皖城的門面,言語怎如此的謙卑討好,太失名門風範了吧。

少年陸遜此時心裡卻是突然一酸,一兩個月前的吳郡陸氏,可是說話都不敢擡頭的。

“鎮東將軍所需的,乃是喬老爺府裡的閨房裡的……”

魯肅話還沒說完,歷史上的喬國老卻是精神一振,直接打斷魯肅的話接住了話頭:“喬某雖然無能,膝下只存一子,但是好在兩位女兒爭氣。不僅生的俊俏,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喬某雖然不預政事,但是一直知道鎮東將軍未曾續絃,承蒙鎮東將軍看得起,喬某甚感榮幸啊!”

魯肅和諸葛瑾一頭黑線,這位喬老爺,對自己女兒也太自信了吧。江南遍地的美女鎮東將軍都未曾看上一個,你家女兒難道還想上天?

還不等魯肅和諸葛瑾澄清事實,喬老爺卻是緊接着問道:“恕喬某冒昧,不知鎮東將軍看上了大女還是小女,是想添正房還是偏房?”

魯肅諸葛瑾:“……”

看見魯肅和諸葛瑾一副斟酌措辭的樣子,喬老爺卻是當這兩位鎮東將軍的幕僚礙於儒士顏面難以開口。心裡卻是猜到了一個答案,頓時是喜憂參半。

被娶一個再陪嫁一個就陪嫁吧,情面難看就難看吧,反正喬氏已經現在這副模樣了。再說,陪嫁給張繡又不是什麼虧本的事情。

第三百零二章 政治犧牲品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第九十八章 二談呂布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一百八十三章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五十一章 可以避免的慘敗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三百二十三章 灃水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七十六章 八缺五的上將衆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禪國封邦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三百零五章 倉亭之戰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二百三十章 吳下阿蒙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鬧洞房第一百八十八章 延津之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敗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內稱義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表虎臣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三百三十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帶詔第三百一十章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們不傻第三百三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二十九章 大好河山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一百五十章 絲毫不懼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寧舉薦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五十五章 呂布之死第八十七章 查無此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一百四十四章 鋌而走險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六十二章 古之惡來的決死一戰第二百零五章 泰山之戰四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二百一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二百九十一章 趙韙論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袁夫人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邁昏聵第二百九十五章 兩線作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十九章 初主淮南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好好先生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八章 鬼才出世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出同門第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九十六章 蛇鼠一窩第二十五章 廬江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