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蕩糧船

自曹操迎接漢獻帝遷都許昌的時候,袁紹與曹操之間便種下了矛盾的種子。

之後隨着兩方勢力的發展壯大,曹操兼併中原、袁紹統一河北,這兩方之間的矛盾也慢慢上升到了主要矛盾的程度。尤其是在曹操先整合了豫、兗、司、徐四州,又憑藉天子威勢輕鬆拿下關中,其中還差點收服淮南張繡制霸整個中原,這些讓袁紹集團深切感受到了來自曹操的威脅。

終於,隨着袁紹坐穩了河北之地,坐實了天下第一諸侯的地位,便率先發難,公開挑明瞭與曹操的矛盾,打出了清君側的旗號。袁紹帳下主薄陳琳,在公告天下郡縣的檄文中,將曹操第一次歸置到了與董卓同類的“國賊”行列!

通告檄文剛到達淮南,平寇將軍張繡便響應袁紹號召,徹底和許昌漢庭決裂,在打到“逆臣”曹操之前,拒不尊奉朝廷號令。

無獨有偶,蝸居廣陵郡的劉備也接受了袁紹對於其廣陵太守的任命,打出了討曹的旗號,遙尊漢帝劉協的正統地位,但是拒絕接受任何來自曹操掌控下的許昌朝廷詔令。

時至建安三年六月,袁紹集團在黎陽常備兵馬十萬以上,輜重糧草無數。有傳言,袁紹將在秋至舉河北雄兵五十萬,南下伐曹!屆時淮南張繡出擊豫州、廣陵劉備出擊徐州,三面夾擊一舉打垮曹操。

對此曹操集團派出大將曹洪駐守黃河渡口要塞,主力兵馬也屯守於許昌偏北處。大將曹仁兼領豫州徐州南部邊防,警戒淮南張繡與廣陵劉備。臧霸負責對袁紹青州的防務,防範青州刺史袁譚。關中則全盤交予鍾繇負責,杜畿出任河東太守!

另外長子曹昂率一軍駐紮在早前攻克的重鎮南陽,扼守荊州通向中原要道。

這裡就必須提及一下荊州牧劉表劉景升了。相比於西涼餘部張繡張文錦和草根皇叔劉備劉玄德親袁反曹的明確表態,這位正牌皇叔、純的不能再純的皇親國戚劉表劉景升,卻是極爲頑固的堅持着中立。不肯接受袁紹或者曹操任何一方的招攬。

劉景升的這一“不作爲”舉動,不禁激起了荊州本土有志俊傑的不滿,而且成功引起了鄰居張繡的注意!

張繡治下廬江郡,其實是和劉表治下的荊州江夏郡接壤的。而且接壤的邊界是廬江郡和周圍所有鄰郡接壤最長的。只是因爲大別山山脈分割了兩郡,兩郡交界處多是原始的高山密林,人煙稀少。相互之間的聯繫絕大多數通過長江水道和沿江陸路進行,內陸的聯繫少到可以忽略。

建安三年七月,休養生息半年之久的張繡終於有了大動向。

先是原揚州水師,即現在的張繡淮南水軍全部開赴鄱陽湖港。接着,駐防九江郡西北的張勳部被南調,駐紮在九江郡西側與江夏郡邊界的地區。

再接着,張繡親自率領主力張遼部軍馬,南下廬江郡,駐紮在靠近鄱陽湖的皖城。

至此,加上原本駐防廬江的紀靈部,張繡十二萬大軍雲集江夏——廬江一線。淮河一線只留下了高順一部兵馬駐守在壽春。

張繡出發的時候,由主薄閻象和前荊州文臣韓嵩執筆,發往天下郡縣一份通告。大意是劉表身爲漢室宗親,卻不思勤王清君側之臣道,只顧自保行割據之事,已經令盡忠王事的大將軍袁紹十分不滿,也令立志匡扶漢室的張繡自身十分憤怒!

此番在江夏廬江邊界聚兵十二萬、調船千艘,便是張繡表達自己憤怒的方式!

行至廬江,張繡又令韓嵩寫給劉表一封書信,意思和先前的通告類似,但是更爲措辭嚴厲一些。通篇書信表達的意思就是要求劉表趕緊站隊,不然就出兵荊州。

反正現在曹操的主力都在防備北面軍力無比強大的袁紹,淮河北面的曹仁手下不過一些豫州徐州郡兵,自保都勉強,別想着曹仁翻起什麼風浪。

就算曹仁想要搗亂,或者曹操暗中抽集部分主力想要來個釜底抽薪,但是新修的堅城壽春,還有視曹操爲殺父仇人的當世一流謀士陳宮,加上張繡的大將高順以及麾下四萬士卒,都會讓曹操感受到啃一塊硬骨頭的滋味。

更何況,足足喪失了十萬善戰之士的曹軍,在沒有郭嘉和許褚的情況下,曹操自己都不願意踏進這塊是非之地。

所以張繡完全可以在整合了各部軍馬,籌集足夠的軍糧之後,發起一場相當規模的兼併戰爭!

鯨吞荊州九郡是不現實的,但是張繡自問,以現在淮南軍的實力,吃下富庶的江夏郡,甚至攻下江陵和襄陽,都是完全可以的。

既然完全可以,那爲什麼不做呢?

於是張繡來了。

送給劉表的書信並沒有到達劉表處。張繡派出的使者路經江夏郡的時候,韓嵩寫的書信便被江夏太守黃祖攔截,黃祖閱畢之後直接把書信撕了扔長江裡面,這個倒黴使者也被黃祖驅逐出境。

與此同時,黃祖一方面積極組織部卒,擺好迎戰姿態。另一方面聯繫襄陽方面,

派出的使者被狼狽遣返,而且對方做出了一副等你打的姿態。張繡軍上下羣情激奮,張遼率先請戰,張繡應允。

於是在皖城適應了一個月水船生活的四萬張遼部士卒,在張繡確定發動戰爭之後,第一批在番陽湖港登船。

同時張勳部與陸勉部也是集中了兵馬,張繡軍迅速做好了水陸併發的準備。

就在張繡軍還在厲兵秣馬的時候,江東小霸王孫策,卻是搶先一步對劉表宣戰了。以報父仇之名,借道丹陽郡,舉江東重兵,劍指荊州,兵鋒直臨豫章郡。

劉繇早就病死了,主事豫章的是太守華歆,只是豫章郡地處荊州、淮南、江東三方中間,這些年政局動盪,太守是一年換一個。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以及漢末名將朱雋之子朱皓,還有出身丹陽的豪強笮融,都曾爭奪過丹陽太守職位。

其中諸葛玄代表的是劉表的利益,擁有荊州作爲後援。但是豫章郡相對於襄陽實在偏遠,有着劉繇直接支援的朱皓很快打敗了諸葛玄。但是好景不長,劉繇的戰友笮融又殺了朱皓自立。劉繇打不過小霸王孫策,但是收拾個豪強出身的笮融還是可以的。在召集各屬縣兵馬平定笮融之後,名士華歆被推出來擔任豫章太守。

作爲劉繇政治上的繼承者,華歆繼承了劉繇病死之後的大部分政治遺產。但是相比於劉繇作爲正統的揚州刺史對於豫章郡的掌控力,華歆還是差太多。

比如孫策的主力已經借道丹陽郡打到豫章郡邊界了,華歆這邊纔得到了消息。在可以調動的兵馬上面,華歆也只有豫章郡治附近幾個屬縣的兵馬指揮的動。

孫策剛進兵豫章,那邊彭澤守將便直接投降了,這使得孫策輕易打通了通往荊州的門戶!

數日之後,孫策派往豫章郡郡治的特使虞翻傳回了好消息,豫章太守華歆決定放棄豫章太守之職!

這個消息其實等同於華歆投降了。因爲除了華歆還能攏聚豫章民心之外,已經再無人可在豫章興兵對抗孫策了。只是這不同於真正的投降,華歆獻降只是獻了豫章郡,他本人並沒有做孫策臣屬的想法。

這一切和歷史上無異,懂得審時度勢的華歆還是將豫章郡拱手給了孫策。保護了豫章民衆不再受戰亂襲擾,也保全了自己的名節。

當然,他也不得不拱手相讓!

隨着豫章歸化孫策掌控,荊州方面面臨的軍事壓力驟增!

彭澤,長江南岸。

孫策駐馬沙灘,舉目望向寬闊無比的大江。

大江之上,一支極爲浩蕩的船隊正隨着滾滾東流江水,順風駛向下游。

這支浩蕩船隊懸掛的旗幟不是江對岸張繡的張字帥旗,也不是孫策的孫字將旗,卻是飄揚着怎麼看怎麼奇怪的“袁”字大旗。

駐馬江灘的孫策揚鞭指向飄飄蕩蕩的浩蕩船隊,對着身邊衆將笑問:“你們猜,這次袁紹又給張繡送了多少糧草?”

旁邊衆將皆是打量着船隊規模和糧船大小,一副沉思狀。最後卻是水賊出身的蔣欽最先開口:“怕是不下五十萬斛!”

孫策一陣豪笑,充滿讚賞意味的看向蔣欽。這副態度卻是讓其他的孫吳大將大爲震驚。老將黃蓋當即出言:“五十萬斛糧草?那張繡這廝豈不是過個好冬天了?”

孫策搖了搖頭,忽然開口道:“不是五十斛,而是一百萬斛,甚至更多!”

嘶~嘶

周圍一陣倒抽冷氣的聲音!

一百萬斛!這是什麼概念,這是江東所有郡縣一年的糧食賦稅加在一起的兩倍以上!養活人的話,則是足夠整個淮南的上百萬軍民什麼都不用幹,就能滋滋潤潤把今年過了!

什麼都不說了,袁紹,這個天下第一諸侯,我們服!

另一元勳老將程普不禁皺眉開口:“一百萬斛糧草,已經足夠張繡在淮揚一帶橫行無忌了。難怪此番張繡選擇了與淮南交通不便的江夏郡作爲出兵的方向,原來是有足夠的糧草作爲後盾。”

“吃人糧食,自然要爲人辦事。可是我怎麼看這張繡是打着給袁紹辦事的旗號,實際爲自己謀取私利呢?”另一大將韓當也是出言。

孫策仍是一副豪爽明朗的笑容:“世人皆有私心,從張文錦單騎赴江東就可以知道,此人絕非混吃等死之輩。此前天災人禍不斷,現在算是他時來運轉,能夠借曹袁之爭,傍上袁紹那個楞大頭,得以擺脫糧荒困擾,還有餘力與我分割荊州。此人,以後決不可小視!”

“不過張文錦此舉,倒是讓吾更爲放心了一些。有他在中原出工不出力,袁曹決霸之戰勢必曠日持久。如此一來,更爲有利吾方全據長江,王霸之業翻手可成!”

孫策的一番豪氣分析,卻是讓周圍衆將一掃張繡將要瓜分荊州的不快。畢竟若是張繡也打荊州的話,張繡軍將面對劉表的主力荊北軍,而孫策在江南只需要解決鬆散的荊南各郡郡兵。

“不過,看來傳言也有真的,公孫瓚易京兵敗,果然最後沒能燒掉積囤的那三百萬斛糧草。袁大頭雖然財大糧足,但是先父卻說過,此人氣度涵量狹小,與其自身身份實力剛好相反。這樣倒好解釋了,畢竟本不是自己的糧草,拿出來邀買人心不會那麼心疼。”

一衆孫吳大將聽罷孫策闊談,皆是傾心笑嘆。

“好了,還是看看眼前吧。這彭澤吾已經遊獵膩了,既然現在豫章事已太平,近日便移兵柴桑,吾要親探長沙故地!告慰先父亡魂!”

一雙炯炯虎目遠視西面,江面在夕陽映射之下,朦朧中彷彿看得到昔日長沙太守孫堅的堅毅面容。虎軀背影,滾滾東逝江水上,千帆進發。

第二百六十七章 得人心第八十八章 明漢將軍第三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七十一章 洞房風波第二百三十八章 渡江雜談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將卑鄙進行到底第三百二十九章 中領軍第二百零五章 泰山之戰四第十三章 唯有死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三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三十九章 兵不厭詐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二十七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四十七章 曹嵩之死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第三十八章 蘄陽會戰第二百七十二章 南征交州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二百一十章 許都事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八十九章 丹陽賊寇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一百一十二章 後生可畏第六十四章 折損過半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論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氣急敗壞第一百六十八章 誤會解除第一百七十八章 建安四年第一百七十七章 第三隻手第二百二十七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四十五章 言之鑿鑿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二百七十八章 在一起第三百二十章 楚國老兵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五章 賈詡謀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安天命第一百九十四章 主攻佯攻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一百章 子嗣之於社稷第三百一十六章 漢王劉協第四章 另有隱情第二章 軍有逃卒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三百零四章 許攸獻策第四十三章 慘烈攻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楚韓相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嫁一賠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九十五章 叔叔抱過你第二百七十六章 百年基業第三百整章 李異事敗第一百零五章 涇縣雙雄第二百九十四章 萬劫不復第一百三十六章 破而後立第三百三十三章 關羽第二百三十六章 文諂武蔽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車衝陣第四章 另有隱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吳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三百一十七章 交州士家第五十二章 重回歷史軌道?第二百零九章 暗流涌動第九十一章 丹陽小山賊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二百二十章 新官渡之戰(下)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起第二十六章 竊聽風雲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鮮出爐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儒用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後果很嚴重第二百八十二章 陳宮獻謀第一百七十九章 二徵曹操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二十三章 淮南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