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呂布之殤

嚴氏質問呂布的話語其實是很有說服力的,其中不難看出嚴氏也是有一些頭腦的,不似這個時代的一般婦人。

嚴氏的話記載於三國志。大意是:“當年曹氏對待陳公臺像對待嬰兒一樣無微不至,陳宮仍然丟下曹操投靠我們。現在將軍對待公臺的好處並未超過曹操,卻打算丟下全城和妻子兒女孤軍遠出嗎?一旦發生變故,我難道還能成爲將軍的妻子嗎?”

曾有過陳宮牽扯兵變心病的呂布聽了這句話,最後的決定是沒有出城。因爲嚴氏的話直捅呂布心窩,屢遭背叛已經深知自己沒有諸侯特質的呂布,在生死關頭是信不過曾有過反叛意向的陳宮的,所以最後呂布選擇留在城內。

其實這事放普通人身上,十個有九個也會做出類似呂布的選擇。

這就好比你有一個曾經在你背後拔出刀子的朋友,只是在他捅出刀子之前你提前發現了他的舉動。在這之後你還會放心把自己的後背交給他嗎?

所以說真實的嚴氏並不像演義上渲染的那樣十分拎不清,是個胡攪蠻纏間接害死呂布的無腦婦人。相反,嚴氏也是有一定智慧的。她在危境之中能夠冷靜睿智地爲自己的男人設身處着想,將心比心以人比人地講道理,而不是哭哭啼啼胡攪蠻纏不讓丈夫離家,這已經很是不錯了。

只是,她一個深居後宅的女人家,怎能明析陳宮內心深處對曹操的極度敵視呢。世人皆可降曹,但唯我陳公臺不會再降。劉備張繡張遼你們會降,但我陳公臺絕對不會再向曹操屈一次膝。

嚴氏是有智慧的,而且從她對呂布的影響程度重要程度而言,在呂布的小家庭裡面嚴氏實際上擁有較大的權威。

前面說過呂布還娶了貂蟬爲妾,曹豹之女爲次妻,而嚴氏是呂布早年的正妻,那麼毫無疑問貂蟬曹氏的年紀都比嚴氏更小、容貌更美,但是呂布卻始終將嚴氏放在第一位。縱然對貂蟬和曹氏寵幸無比,但是在生死關頭卻只讓嚴氏一個婦人蔘與軍機大事,甚至允許其改變自己的主意!

這其中的意味其實已經很明白了。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爲嚴氏母憑女貴,因爲生下了呂布唯一的女兒而地位穩固,但是之後又娶了兩房妻妾又或多或少表現出呂布不甘只生一個女兒的心思,但是無奈不管怎樣耕耘,貂蟬和曹氏卻是始終沒有一個開花結果的。

這樣一來嚴氏的地位更是堅如磐石了。

袁術曾經想和呂布聯姻,提出讓自己的兒子袁耀迎娶呂布的女兒,這樣兩家便結成了牢不可破的聯盟,對付曹操劉備的勝率會大大增加。

第一謀士陳宮是極力贊成這件事情的。事實上只要能夠噁心曹操或者增加對抗曹操勝率的事情無論什麼陳宮都願意支持。

然而呂布還是沒下決定,回去之後便徵詢嚴氏的意見,這個時候嚴氏的“智慧”和性格的一方面就很明顯地顯露出來了。

嚴氏不急着回答呂布的問題,先是反問道:“袁術有幾個兒子?”

呂布:“就一個寶貝疙瘩袁耀啊!”

嚴氏:“袁術是不是有玉璽?”

呂布:“對啊,這個天下人都知道啊!孫堅就是因爲懷藏玉璽才喪命的,他兒子孫策把玉璽又找出來獻給袁術,現在帶着拿玉璽換回來的部卒闖江東呢!”

嚴氏:“袁術是不是可以稱帝呢?”

呂布想了一下,回答道:“袁家四世三公,聲望極盛到可以蓋過當今天子。現今袁術身爲袁家嫡子,坐擁淮南之地,帶甲三四十萬,兵多糧足最重要的是有玉璽在手,可以稱帝。”

嚴氏:“那麼既然袁術能稱帝,他那個兒子到時候肯定就是太子,我們女兒嫁過去至少是太子妃。等袁術百年之後,我們女兒豈不是皇后?”

呂布一細想,還真是這個道理呵!自己的獨生女兒嫁給袁術的獨生兒子,這個聯盟是槓槓的啊!到時候我給袁術打天下,袁術當皇帝,不虧啊!畢竟自己沒兒子也就沒孫子,但是將來有個外孫當皇帝也是很好的嘛!

於是呂布下了決斷,答應這門親事。

我們可以試想,如果這個聯姻結成,呂布和袁術集團絕對是同枝連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曹操想要一統中原的難度係數絕對是大大增加的。真正歷史上還是陳珪陳登父子出手,父子狼狽爲奸與一心抗曹的陳宮鬥智鬥勇,最後的結果使得我們只能感嘆一句“父子齊心其利斷金”啊!

這裡面嚴氏是主合縱的一派,無奈一介女流,被七老八十的陳珪來呂布府邸哭喪那一場戲碼也是嚇住了,智謀如陳宮也搞不定的陳家父子,她又有何解?

但是在這裡面我們不可否認嚴氏還是確實有智慧的,連結袁術確實會增加呂布的倖存率。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發現嚴氏的做派很像歷史上某一個著名女人,思維方面甚至完全好像那個女人的複製版本。

那個女人在中學課本里面有,那就是戰國末期的趙國趙太后。就是我們所熟知的觸龍說趙太后那一章。

國母趙太后,愛自己女兒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女兒遠嫁到燕國,雖然終生不能再見,但使得將來女兒可以當上王后,過的錦衣玉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己的外孫將來成爲鐵定的燕國繼承人。而今天的嚴氏對女兒的愛和執掌一國權柄冷麪柔情的趙太后如出一轍,同樣的敢於割捨懂得捨得之道。

只有一個女兒,甚至依靠女兒的存在而地位堅固的嚴氏,卻是甘願讓女兒遠嫁,這樣的母親,不是一個慈母,但絕對是一個好母親。

所以我們最終的結論是,呂伶的親生母親嚴氏,是一個骨子裡真真正正的強勢女人,一個不摻半分假的嚴母!

有一個視若掌上明珠的慈父,卻又有一個爲女兒終生考慮的嚴母,這樣環境成長的呂伶,會是怎樣一個女孩?

這裡還必須提及呂布的出身。呂布本人不是窮苦出身,而是將門出身。祖輩是鎮守邊塞的軍事主官,因而從小便習得一身武技。長大後因爲勇武繼承父業,並被時任幷州刺史徵召到帳下。

咳咳,其實在這裡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的生理常識分析一下爲何成年之後的呂布生育能力連正常人都比不上呢,好歹這個時代基本每個男人都能讓自己婆娘懷上三四胎的。

不說鄉下小農觀念生得越多老了越有人養的觀念,就說諸侯這個階層,人家袁術是隻有一個兒子,但是還有好幾個女兒呢。但是你呂布人到四十還只有二十幾歲生的一個女兒,這就說不過去了。

要知道根據民間傳說,呂布極度喜歡馬匹,五歲就能騎馬,九歲便擁有了自己的第一批馬,從此更是幹什麼都要在馬上。可以說人家呂布之所以騎戰天下無敵是因爲他贏在了起跑線上。關羽張飛夠牛叉吧,但是直到張飛本人賣了自家桃園買了馬之後,劉關張三兄弟才體會到了有馬一族的感覺。從這個角度來說,關張二人聯手馬戰只能打平呂布也是可以理解的。

長期騎馬使得呂布在擁有赤兔之後被冠名“飛將”之名,呂布之後再無人獲“飛將”之稱可以看到呂布本人在馭馬方面的造詣,同樣也使得我們有據可循一探呂布生育能力低下的原因。

現代的生理常識告訴我們,長時間騎自行車會影響到某個器官的發育,從而嚴重人的生育能力。呂奉先騎的不是自行車,但是他騎的卻是比自行車更要命的——馬。

自行車好歹是平穩行駛的,只是在人左右不斷蹬的過程中兩腿摩挲影響生育器官。騎馬這個運動不禁要在馬背左右蹬以保持平衡,而且常常雙腿夾緊馬背隨着馬上下顛簸。可以這麼說,騎馬形成的危害是騎自行車的十倍!

當然一般性的騎馬對人影響不是很大,不然草原民族是不可能繁衍下來的。但是像呂布這樣四五歲騎馬,九歲便嗜馬如命的,絕對少見,草原民族的孩子都沒這麼拼的啊。

有一句話叫做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如果是因爲騎馬影響了呂布的生育能力,那麼這其中不無赤兔馬的關係。赤兔是當之無愧的三國第一馬這個大家都知道,渡川上山如履平地,當年呂布騎着它在崎嶇的黑山縱橫馳騁,呂布的赫赫戰功可以說大都是建立在奔走如飛的赤兔身上。但也許就是因爲這樣一匹奔走如飛的暴烈寶駒,使得呂布受馬的危害更甚!

所以我們似乎可以從這方面解釋一下呂布爲何明明有生育能力,但卻相當底下的原因。終其一生只是在二十幾歲年輕時候生下了一個女兒,之後十幾年卻是再無一絲一毫再生養的跡象。

如果上述結論真正成立的話,那麼我們不得不說一句話:成也赤兔,敗也赤兔。

咳咳,貌似又扯遠了。

說回正題,呂伶這個有着痛殤的父親,到底對呂伶本人的影響是怎樣的呢?

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門失守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變第二百五十五章 孫氏虎門第一百五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士癖好第七十四章 張繡施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碭山之悟第八十六章 無名侍衛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九十六章 姣好的女眷第十二章 細陽會盟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無戰事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二百三十九章 邾城之戰第七十二章 類似的歷史第四十章 血的教訓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三十一章 當曹操一回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戰(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槍矛對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張紘歸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個小毛孩第二十二章 宛城小將楔子第三百一十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家宴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一百八十二章 白疊子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 鐵騎vs狼騎第九十九章 溫侯隕落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官渡之戰(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三百零五章 倉亭之戰第二十八章 亂點鴛鴦第二百二十四章 分封諸侯第五十章 內心成長第九十二章 周郎南渡第一百一十章 你來我往第七章 遊俠兒李通第二十章 人才濟濟第七十五章 張繡四大將第一百九十六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官渡之戰(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三輔流民第二百九十九章 囊中之物第一百六十五章 權慾薰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浩蕩糧船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二百八十六章 張武陳孫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八十章 遠交近攻第三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戰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腥風血雨第一百四十六章 臨陣倒戈第六十一章 終極對決第三百二十七章 灃水之戰(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零四章 泰山之戰三第二百六十八章 顛龍倒鳳第三十章 一夢驚魂第一百八十七章 白馬之戰第七十章 淮南將春第一百二十四章 空虛鬆懈第二百九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三章 文和亂武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八十三章 私兵飛熊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諾第二百一十六章 盡人事第二十四章 桃園論世第一百八十六章 袁渙之幹第三百一十三章第十六章 蘄陽二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官上任第五十六章 曹操和曹軍的瘋狂第一百二十二章 志在天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治世能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知書達理第十七章 蘄陽三戰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一百零三章 虎步天下第一百六十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三十九章 吳郡紈絝第一百四十七章 顧陸兩姓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一百六十二章 亂世奸雄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濁酒第一百零七章 幷州狼騎第四十二章 再繡下限第四十七章 打蛇七寸第四十八章 此心微涼第二百五十一章 西陵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