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一章 求救

縱是早從槿妍口中知道此事,但織成也不禁有些黯然。不過她轉念又想,這對陸焉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

“少君,或是……以後就要稱你爲師君了麼?”她並不掩飾自己的關切,向着他微一低頭,以示行禮:“我還沒有謝過你屢次相救之恩呢。”

“你名義上是我天師道的神女,恐怕以後真要稱我爲師君。”

陸焉眸中也掠過一抹傷感之意,柔聲道:“我與女郎相識日短,然彼此兩心相知,女郎有難時,焉萬死不辭。焉有難時,難道女郎就不曾全力救赴麼?何況女郎本是神仙人物,又何必如那些世俗之人一樣,將這微末之事念念不忘?”

他這一番話如春風細雨,真摯由衷,織成心中卻更加傷感,暗暗想道:“我有難時,恐怕也只有你,纔會萬死不辭吧。這世間衆生,恐怕也只有你將我看作神仙般的人物吧。”

倒是陸焉看了看周圍,微微蹙眉,道:“你怎會坐在這裡?雖說你我可以並席而坐,但這裡似有不妥……”

織成明白他的意思。

她是天師道的神女,這是衆目睽睽所見。作爲天師道精神象徵的神女與天師道之主師君並席而坐,是說得過去的。但這裡並不是天師道所在的陽平,而是銅雀臺的流光殿。陸焉之所以能在流光殿中,坐到這個席位,所憑的自然是陸府淵源,以及曹操的看重,而非師君的身份。

可是織成,她又憑什麼坐在這裡?

他轉頭看向曹植:“子建可知麼?”

“我不知道。”曹植的席位在織成之前,與曹丕並列。作爲曹操最寵愛的兒子,與嫡子並列而坐,在非正式的宴會中,也並無違制之處。他推開上前來服侍的宮人,自己斟了一觴酒,又撮指從盤中揀起個果子丟在口裡,滿不在乎地嚼得卡嘣響,望向剛剛趕到的曹丕:

“大兄可知麼?”

曹丕不置可否,一斂袍擺,跪坐在自己席位之上,也並不向織成投向一眼,似乎對此並不感興趣。

曹植在背後暗暗向他做個鬼臉,顯然對自己這位無趣的兄長已經習慣。但陸焉與他兄弟十分熟悉,見這狀況,的確是問不出內情了。

“何平叔此人,美容色,好麗服,有些世家子的脾性罷了。其實人卻不壞,”陸焉似是在安慰織成,又似是在微微思索:“他方纔要趕你出去,倒不象是有惡意。”

“我自然知道,以他驕狂之性,若是要趕我,只管喚過一個衛士或內侍來丟我出殿便是了,根本犯不着親自跑過來,”織成苦笑道:“早知如此,我便該稱病不來。只是因爲聽說你……”

她沒有說下去,但是陸焉已經明白她的意思。

她現在身居銅雀園,那裡是曹操私苑,所居皆是女子,只有曹丕、曹植憑恃父寵,入住在此。陸焉雖然因與曹丕交好,當初也不過是擔心織成之傷,經曹丕私下通融,令他暫時在桐花臺呆過幾天而已。後來一是陸令君之死已經正式訃告朝野,曹操派了首席謀士、都亭侯賈詡爲其冶喪,作爲他唯一之子的陸焉,自然要全力協助操辦喪事。

二來,也是因爲他正式接管了天師道的方士們,且將他們安置在陸府。陸焉終究是要離開此地前往陽平的,陸府衆人該遣散的遣散,該跟隨的跟隨,諸般事務繁多,更不可能跑來桐花臺住着。

所以自那日將織成從萬年公主墓中掘出後,他只是通過曹丕來了解她的復原狀況,自己卻也只能請求進來了一次,還是在織成昏迷之中。

而織成醒來後,如果知道他出發在即,這個宴會又有爲他送行之意,即使是龍潭虎穴,以她的性情,也不可能託病不來。

陸焉心下感動,但衆目睽睽之下,卻不便再多言惹來注目。當下輕聲道:“丞相此人,素有決斷,性情果毅。若是對你有惡意,斷然不肯如此周旋。單隻論你有救他之恩,且你又救過元仲……”

話音未落,只聽殿門口有人長聲喝道:“丞相駕到!”

殿中衆人齊刷刷立了起來,齊聲道:“恭迎丞相!”

織成也隨之站起,且躬身行禮,心中卻想道:“左慈說得沒錯,曹操現在的排場,是一日勝過一日。他本身並非是如此虛榮之人,恐怕當真是在爲其魏王之封造勢了。而我,我既有了機緣,與這當朝第一權臣熟識,且讓他欠了人情,該如何巧借其勢纔好呢?”

她來到這個時空後,已經意識到若想找到流風迴雪錦,甚至是毫髮無損地生存下來,單單只是象在現代一樣奮力工作當然是不行的。最好是要有自己的勢力,有自己的地位,有許多人可供驅策,才能事半功倍,最終心想事成。

當初凝暉殿中,她對曹操放過的那通豪言,此時便驀地浮上心頭。

心緒飛揚之際,耳邊但聽腳步橐橐,堅定有力,卻是神采奕奕的曹操,擡頭昂然而入。或許是受了前幾次遇剌的影響,他身邊隨侍了甲士數名,皆燕頷虎頭,十分魁梧雄健。許褚更是不離左右,手執大戟,威風凜凜。

然即使在這樣勇猛的武士環繞下,身形矮小的曹操,卻顯得剛健雄拔,氣勢非凡,惹人注目。

只聽他溫言道:“各位請起,此乃私宴,操何敢受如此之禮?”

衆人齊聲應道:“喏。”但仍是相當謹慎地各自跪坐回席,井然有序,並無一人失儀。

可見這些貴族平時所習之儀,倒也不是吃了白飯。

織成也隨之回席,無意中偷眼一瞧他的錦袍,不禁在心中暗暗叫糟。

原來曹操竟也穿了與自己同色的朱羅錦袍,連上面的藤蘿暗紋都是一模一樣。不同的是,他的袍袖、裾、領處,皆鑲以玄色錦緞,顯得更爲穩沉大方。

曹植第一個沉不住氣,輕輕地“噫”了一聲,再瞧向織成,滿面驚異之色。

何晏更是目光炯炯,肆無忌憚,直射了過來!

織成只覺如芒剌在背,偏偏還無法主動分辯。

心中苦笑:“曹操身邊侍婢如雲,又是久慣服侍的,難道不知道如何避免撞衫事件的發生?可是從未有人叫我換件衣袍,足見這是曹操有意爲之了。這朱羅長袍,可算是情侶衫?親子衫總不對的罷……”

曹操方一入座,其目光四下裡一掃,不偏不倚,恰好落到了織成身上,向着她微微一笑。他平日笑容極具感染力,或豪邁,或肅重,或闊朗,確是梟雄氣度,足以讓人心折。然這一笑之中,卻頗爲溫和……甚至是溫柔……之意。

剎那間,殿中寂靜,落針可聞。

織成只覺千百道目光,紛紛如芒剌飛來,腦門一緊,那朱羅長袍便彷彿箍得更嚴了些,身上也隨之起了一層輕密的冷慄。她此時真是後悔坐在了這裡,想要找個地方躲起來才最好,只可恨四面皆曠,便如獵場上的兔子,簡直尋不着一個洞窟。

倒是陸焉,反而放鬆了神情,不易察覺地低首一笑。

只聽曹操笑道:“今日邀諸君入宴,是爲瑜郎餞行。此去山高水遠,瑜郎須日夜著寒溫,努力加餐飯!”

這幾句話說得十分深情慈和,頗有長輩叮囑子侄之意。陸或之死的內情,外人並不知曉,只覺得曹操對其義子尚如此看重,顯見得是故人情深。

陸焉起身答道:“丞相厚恩,焉不敢忘。此去陽平,定然約束道門,從朝廷之教化,撫生民之育治。”

長輩之間的恩怨,陸焉已遵從義父之命,將其暫時放下,更不能尋仇。於他而言,之所以堅持要去陽平,做這個天師道的教主,固然是因了對其義父之死耿耿於懷的緣因,不願再爲曹操的朝廷效力,更不願因此謀取富貴。

另一重原因,也是因爲益州牧劉璋死後,其子劉焉在巴蜀倒行逆施,引得民怨沸騰。而天師道門即使並沒有效仿張角等人逐鹿天下之念,也因道門之內有反對聲音,不肯依附劉焉,而幾乎被其重傷根基。他身爲張天師後人,自不能坐視不理。

曹操慨然道:“操當撥虎衛甲士三百名,爲瑜郎親衛。”

打仗向來是要靠錢的。曹操的虎衛軍之所以名揚天下,一是勇武,二是有錢。全軍披的都是玄甲,甚至連馬亦披軟甲,對陣時不懼箭矢,亦少了刀槍傷害。

而陸氏在朝中多年,私軍部曲的勢力也頗爲不弱,陸焉此番前去陽平,便帶了最爲精銳的一千甲士,以爲助力。而曹操又肯送出虎衛三百人,更無異於是如虎添翼。

有兵有槍便是本錢,這三百雄兵甲士,可不是一筆小錢!一時間殿中衆權貴都在心中暗暗羨慕。

陸焉亦在脣邊露出一縷笑意,舉觴朗聲道:“謝丞相!焉以此而盡,爲荷深恩!”言皆將觴中酒水一飲而空,舉止優雅,淡然自若,引得衆貴女又是一陣眼波盈盈。

曹操目光一凝,已定在了織成身上。

即使織成拼命地想要縮小身形,不被人所注意,可曹操就是不讓她如願,高聲道:“織成,你久病初愈,當心着了風涼。來人,將她的案几往前挪一挪。”

衆人又是一驚,原先看向織成的那些嫉恨交加的目光,頓時少了七成,全部投向了地面。

織成俯首帖耳,作恭敬狀,眼瞧着兩名宮人將案几象徵性地挪了挪,其實已氣得在心中大罵。

她與曹操相處時日雖不長,但後世因了影視小說的耳濡目染,可以說對他是相當瞭解。且這樣的瞭解,通過幾次相處時的細節,已一一得到了正確的印證。

此時聽他溫柔相詢,本能地便覺得其中大有陰謀。

且所謂少使,只是槿妍等人對她所謂“喪儀”禮制上得來的推論,估計曹操會這樣封賞,所以先行叫了起來,實則並沒有行文封誥,更沒有印綬等物。

所以曹操完全可以稱她甄氏、女郎、或她原來的封誥“娘子”。可他偏偏就要叫上這麼親熱的一聲“織成”!

何況這流光殿中百餘枝蠟燭,沒有一枝的火苗搖上一搖,哪裡來的風?

他這分明就是想要引得更多人注意她!

事已至此,她只好硬着頭皮,伏地道:“妾惶恐,謝丞相。”

忽聽腳步疾響,卻似乎有人從外面急奔入殿,聽那步聲纖巧,顯然是女子,但竟敢在曹操大宴賓客時如此失儀,可見並非常人。

織成念頭方轉,果然聽殿門口有宮人驚呼道:“蔡大家!丞相在內宴客,請大家……”

撲通一聲,卻見一個人影從殿外飛快撲了進來,如落葉般伏於地上,連連向曹操上位頓首,只撞得地面咚咚作響。

曹操驚道:“昭姬,你這是何意?還不快快起來?”

wWW★ Tтkǎ n★ C ○

早有幾名宮人一涌而上,半拉半拽,將那女子拉了起來。如今已是深秋,夜來風涼,她卻蓬首跣足,衣着單薄,一張凍成青白色的臉上,滿是淚水啼痕。

這樣一個狼狽悽哀的女子,居然正是蔡昭姬?

曹操花了那樣大的功夫,才把她贖回漢地,足見對她的厚待。上次在銅雀臺相見,雖然她飽含滄桑,卻依舊端重自持,頗有大家之風範。如今卻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竟使她如此倉皇悽慘。

陸焉在織成旁邊輕聲道:“丞相將蔡大家嫁給了屯田校尉董祀,聽聞董祀犯法當死,雖然丞相下令不許株連到她,但她這副模樣,一定是來爲董祀求情了。”

織成聽到此處,不禁對這命運多騫的女子大爲同情。且因她一來,先前關注自己的目光全都轉移了目標,織成也覺輕鬆了許多。

但見蔡文姬推開扶着自己的宮人,重新又伏跪在地,哀聲道:“妾深荷明公之恩,實無顏求見。但董祀爲妾夫,聽聞明日將誅!妾只有來求明公恕罪,願以身替之!”

她這幾句話一講出來,衆人不禁都竦然動容。

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九十二章 所謂真相錦繡篇_第二百零三章 寶光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六章 與君相別錦繡篇_第六十三章 密召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七章 辛苑被逐錦繡篇_第九十五章 護法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妻錦繡篇_第二百六十五章 伏誅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一章 彼道第四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迎第四百一十二章 雨衣之盟錦繡篇_第五十七章 試劍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章 座次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五章 奇葩第四百五十五章 那些往事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三章 衣車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氏第四百五十二章 世婦入府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懲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八章 化婢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跳錦繡篇_第一百一十八章 心跳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八章 贈宅錦繡篇_第一版三十六章 重歸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四章 鶼鰈第四百四十章 長歌以別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章 鬥法錦繡篇_第九十二章 師君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間錦繡篇_第十四章 織室第四百九十一章 梟雄老矣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九章 仙使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三章 選擇錦繡篇_第二百一十五章 杜氏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九章 開業第四百二十五章 貨禍將至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九章 似是益黃錦繡篇_第三百九十五章 救命天雷第四百一十九章 精兵之伏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捷歸來錦繡篇_第二十一章 奸細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章 抵達涪城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四章 源自黑暗錦繡篇_第一百八十六章 心事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雷下降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二章 襄城錦繡篇_第二十五章 劍意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四章 急信錦繡篇_第一版三十六章 重歸錦繡篇_第一百零三章 傳見第四百四十三章 崔林亦至錦繡篇_第三百七十章 渡口甲兵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四章 託付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一章 車隊第四百七十九章 張兒妄言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八章 馬超被救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八章 奇計錦繡篇_第一百三十二章 昇仙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六章 贈女錦繡篇_第三百四十四章 錦園主人錦繡篇_第七十三章 雲霞錦繡篇_第二百三十三章 貴人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章 真相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八章 逐走惡使錦繡篇_第一百四十九章 瞠目錦繡篇_第二百五十二章 夜談錦繡篇_第二百四十七章 玉環錦繡篇_第二百二十三章 逃姬錦繡篇_第九十二章 師君第四百一十六章 舌戰羣奸錦繡篇_第三百二十八章 俠影玄經第四百六十章 重逢子建第四百二十二章 踏歌歸去錦繡篇_第三十七章 疏忽錦繡篇_第八十一章 驥尾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六章 舊約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章 紫蘿密談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八章 血戰山谷第四百二十八章 榮歸葭萌錦繡篇_第七十六章 問燈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救錦繡篇_第四百零四章 爲你中箭錦繡篇_第三百三十三章 崔林拜見錦繡篇_第九十三章 責難錦繡篇_第三十章 白絹錦繡篇_第三百六十八章 董郎身價錦繡篇_第三百八十六章 相攜逃出錦繡篇_第二百七十二章 餓殍第四百六十章 重逢子建錦繡篇_第一百零五章 生氣錦繡篇_第三百一十章 深謀遠慮錦繡篇_第四十四章 論錦錦繡篇_第一百七十七章 鳩殺錦繡篇_第一百二十七章 同生錦繡篇_第四十五章 梳洗錦繡篇_第一百六十九章 將計錦繡篇_第二百八十二章 襄城錦繡篇_第一百五十九章 讓功錦繡篇_第三百五十九章 夫人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