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血濃於水

大央軍隊半夜來襲,領兵的還是元初,着實讓衆人吃了一驚。

雖是數萬士兵強攻,但因早有準備,固若金湯,弩手弓箭手全都安置完善。敵方受阻,難以攻克城門。傷亡的人倒是不少,元初便領兵撤回。

這一戰過後,已是黎明。

城牆之下並無死屍,已被元初命人全部帶回。如果不是城下可見血跡和散落的斷刃,永王都要以爲方纔小戰是做夢。

秦方說道,“元初以小戰亂我軍心,並非是有意要來攻打。”

孫韜也說道,“跋山涉水剛來到這裡就發起攻擊,本來也讓人覺得蹊蹺。這來得快去得快,也的確不是真的要開戰。”

不得不說被元初這樣奇襲一次,軍中的確多了一些謠傳不安。謝崇華已去安撫軍心,秦方和孫韜重新查看了一遍城上佈陣,還未離開城門,就有人在外面高喊。兩人低頭往那看去,只見是個騎兵,手裡揚了揚個盒子,扔在地上就走了。

等那人走了,孫韜眺望遠處,不見有兵潛伏,這才讓人下去拾了回來。

拿回來打開一瞧,還未仔細看清裡頭東西,衆人就都是眉頭一皺,微微退步。

那盒子裡裝的竟然是一隻手!

半隻胳膊呈紫色,看模樣已經砍下有一段時間,許是因爲一路天冷,並未腐化。那手是隻女人的手,腕上還戴有一隻紅玉鐲子。而承託那手的,是半箱子珍寶。斷手臥在其中,詭異非常。

箱內另附一張紙條,紙條只有六個字——愛妾鶯娘之墓。

永王的臉色陰沉,讓人關上盒子拿走。衆人互相瞧看,不用多說,也明白過來。

當初他們買通了元初的五姨太,讓她勸服元初。而元初真的“中計”,讓他們大喜。昨晚元初突然出現,他們已預感計劃失敗,如今他特地命人將那鶯孃的手送來,由此可見一開始元初和厲太師就沒有上當,所以元初請辭之後,才關閉門戶,謝絕見客,恐怕暗地裡早就和厲太師商議如何瞞天過海了。

傳聞元初十分寵愛那鶯娘,如今看來,對於背叛他的人,也是絕不會手軟。

碰上這樣的強敵,兩軍交戰,只怕勝算即小。

謝崇華安撫了軍心,回到家中已是下午。齊妙讓人去廚房熱了飯菜來,沒有問他早上攻城一事。謝崇華匆匆吃完飯,湯也來不及喝一口,就又要走。看得齊妙終於是忍不住輕語,“不要走太急,會傷了胃的。”

“沒事,不用擔心。”謝崇華說道,“對了,孫將軍拜託你照顧他妻子,他無暇回來,很是擔心她。”

因房子不多,將領的家眷四處分開住倒不如住同一處。所以孫韜的妻子就在謝家左邊,右邊是許廣一人獨居的小屋。齊妙答應了他,又道,“那我也要拜託孫將軍好好照顧你了,我也很是擔心呀。”

緊繃了一上午的臉聞言終於是笑了笑,謝崇華低頭附耳,“照顧好玉兒他們,也照顧好你自己,我一有空就會常回來,辛苦你了。”

齊妙怕他擔心,展顏,“嗯。”

縱有萬般不捨,也要走了。誰不想安穩過日子,有妻女的謝崇華更是想。但如今想是空想,腳踏實地做好眼前事,方是能如願的前提。

到了軍營,永王正召集部下重商大計。

謝崇華進了屋裡,坐在許廣一旁,屋內氣氛略顯壓抑,不得不說凌晨一戰大家驚起,雖沒損兵折將,卻有挫敗之感。因爲鬧不清元初下一步要怎麼做,就更顯得小心翼翼了。

待人來齊,永王便開口說道,“朝廷大軍統帥的是元初,大央第一大將,凌晨一戰不過是先探我們虛實,不必放在心上。”

秦方說道,“朝廷兵力此次已壓我軍,爲首的又是元初,只怕這將是一場惡戰。”

孫韜說道,“方纔我想了一事,如果我們此時開城門迎戰,只怕按元將軍以往的作戰策略,會勢如破竹,大軍強攻。所以我想,倒不如堅壁增壘,固守不戰。城內糧草充足,依靠原先的作物和臨近海岸的保障,吃住不愁,要抗,也能抗上個四五年。”

一人問道,“以此計拖延,並非長久之計。”

“但強行迎戰,也並無把握能擊退他們。朝廷大軍駐紮此地,一切都需購置,比起我們來,他們要耗費的東西精力更多。”

謝崇華低眉稍想,也說道,“朝廷如今內憂外患,除了我們,還有其他幾支起義軍,拖延戰術並非不可行。”

衆人又仔細商議一番,最終決定堅壁增壘,不正面迎敵。

利安叛軍修築城牆的消息報到大央軍營,元初眉頭微擰,問道,“那統帥是何人?”

“有兩人,一個名秦方,原本是廣安府將軍,後投奔永王。另一個是利安副將孫韜,後擢升爲將軍,年輕驍勇,屢戰屢勝。”

元初笑道,“想固守不戰,看似不是好法子,卻是聰明人所爲。將那兩人的底細和所勝戰役,戰術,通通查清楚。”

“末將領命。”

等那人退下,旁邊副將問道,“將軍下一步要如何計劃?”

元初細想片刻,說道,“既然他們想不迎戰,那我便讓他們一隻蒼蠅都飛不出來。去徵集百姓,在銘城之外,修築七十座軍營,插上軍旗,每日卯時過半,命人齊敲鑼鼓一刻。”

昨夜一探,已知銘城佈局精巧,防禦極強,想要攻下,並沒有十足把握。更重要的是,對方將領並非庸才,強行破城,哪怕攻克,自己也會損失大半兵卒。厲太師千叮萬囑,不可損失過多兵力。

他也明白,各地叛軍四起,在利安這裡損兵太多,看似鎮壓了叛黨,可實際輸的卻是他們。

以最小的損失來收復利安,他志在必得,不過是時日問題。

卯時天還未全亮,那按時響起的鑼鼓聲就傳遍十里地,又吵得人沒法睡了。

陸芷起得早,聽見鑼鼓聲時正在梳頭髮,聞聲只是擡了擡頭,又繼續梳髮。

自從搬到這裡,下人遣散了大半,她跟齊妙說自己不用人伺候,將下人都給小玉他們了。所以早上是她自己起來洗漱,沒有人進來。

這倒也好,一個人想慢點想快點都行。

從屋裡出去,嫂子她們果然也起來了,正在指派下人做事,準備開飯。

齊妙見了她,說道,“阿芷,你去將嫣然抱出來,那丫頭,抱着牀柱不肯起牀,都恨不得要跟被子捆一起了。”

話落,小廳外頭就有人笑道,“那嫣然侄女肯定恨死元初那混蛋了。”

齊妙擡頭往外瞧去,果然是許廣,笑問,“許參軍。”

陸芷也看了一眼,這人只要在家,一聞到自家開飯,他就會跑過來了,鼻子靈得很,根本不用親自去請。至於爲什麼不自己開火,嫂子這樣說道——做了以此,但是太難吃,把自己吃吐,又泄了三天。驚得永王急忙給他找搭夥做飯的,然後就瞧上了徐謝二府。

齊妙和謝嫦娥自然不在意,兵臨城下,都是一家人。許廣能言善辯,一衆小孩也歡喜他。

嫣然被抱出來時睡眼惺忪,趴在陸芷肩上哭鼻子,“我不要起來,我要睡覺。誰呀,天天這麼吵。”

許廣接話道,“是個老混蛋。”

嫣然聽見聲音,回頭看去,吸了吸鼻子,“許叔叔。”

許廣微微笑道,“不要喊叔叔……”

嫣然被陸芷放下,往許廣身邊挪了挪,奶聲奶氣道,“可是孃親說許叔叔和爹爹是同輩,不能喊哥哥呀。我要是喊了你哥哥,那你就要喊我爹爹叔叔了。”

斐然在旁接話道,“所以呀,許叔叔是要我們喊你叔叔呢,還是你要喊我們爹爹叔叔呢?”

“是呀是呀,許叔叔要是不在意我們可以喊你哥哥的。”

“然後你就得喊我們爹爹叔叔了。”

許廣瞠目結舌,謝家的小孩都是人精,這雙生子日後要不得了了。半晌他才忍痛道,“那就喊我叔叔吧。”

想他一個還沒成親的人,想他一個還沒成親的人……想他……

罷了,還是不要想了。

兩人一臉孺子可教,朗聲——

“許叔叔。”

“許叔叔。”

許廣覺得謝家這飯蹭得很是心酸。

齊妙見兒子女兒又“欺負”人了,笑笑岔了話問許廣,“許參將身體恢復得如何?”

許廣說道,“已無大礙,等會用過早飯,就能回軍營了。”

說話間早飯已端上,齊妙也沒再問。等用過早飯,孩子散開,她才又問,“如今形勢如何?”

許廣笑道,“我記得昨晚謝大人有回家吧,怎麼嫂子沒問他?”

齊妙淡笑,“沒問,他在軍中整日都聽這些,回到家裡就不願還纏着他問了。再有,我知形勢並不算太好,更怕問了他反過來擔心我。他心裡事多,總怕虧欠了我。”

許廣這才瞭然,笑笑說道,“謝大人真是好福氣,娶了嫂子。”他這才說道,“那元初每日敲鼓,一來是顯軍威,二來是想擾亂軍心。這七天裡也陸續來挑釁我們,只是我們不開城門,他們也攻不進來,也就僵持着了,倒無大礙。”

齊妙心中稍定。

許廣也要去軍營了,起身要走時又不死心轉身,“嫂子,你有妹妹沒?”

不知爲何突然問這個,齊妙答道,“家中我最小。”

“噢……”許廣死心了,“本想未嫁求娶,誰想又成幻影。”

齊妙抿笑,“許參軍如此想成家立業麼?”

“因爲不想與馬爲伍了。”

這話齊妙沒聽過,不知何解。許廣已起身往外面走去,回去牽他的——馬。

轉眼銘城已被圍困三個月有餘,快五月的天,氣溫逐漸散了寒涼。渡口的商船也陸續跑動,陸正禹又要出海去了,要養那麼多軍隊,不賺錢是不行的。

謝嫦娥早上爲他繫好腰帶,叮囑道,“要小心朝廷那邊抓你,如今已是眼中釘,更要小心。”

陸正禹說道,“延岸的地方基本已非朝廷掌管,現在估計朝廷也無暇顧及我了。倒是那元初時不時來領兵攻城,弄得人心惶惶,這纔是真的要小心的。如果……如果我不在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你要照顧好自己和青青。”

“嗯。”謝嫦娥稍有遲疑,才道,“要不……讓青青複姓吧。”

陸正禹驀地一頓,讓青青不再姓常,跟他姓陸,哪怕是姓徐,他也會很高興。可想到青青於他還是淡漠的模樣,就覺時機不到,“以後再說吧。”

兩人穿戴好出去用飯,常青已經坐在桌前。小玉正拉着她說話,聽得認真。因正對着出口,一眼就看見陸正禹和母親邊說話邊過來。

孃親的氣色越發好了,每日笑得總是那樣開心。

常青收回視線,偏頭看着小玉,聽她念叨雜七雜八的事。

陸正禹坐下身,想了想還是對常青說道,“我等會出海,可能要兩個月後纔回來,去的是順平府,那兒最出名的就是夜明珠,你可喜歡,我帶一顆回來給你把玩吧。”

常青搖頭。

陸正禹又問,“珊瑚呢?”

常青仍是搖頭,見他還要問,說道,“什麼都不用。”

陸正禹默了默,還是笑笑,“好。”

謝嫦娥摸摸女兒的頭髮,爲他解圍,“是誰給你梳的,梳的真好看。”

“阿芷姑姑。”

說着話,陸芷已經牽了嫣然出來。今日還是賴牀了,不過沒哭鼻子,睡好了心情也好。嫣然蹦着步子跑過來,坐在兄長一旁。

謝嫦娥看着陸芷說道,“照顧他們的事你交給別人做就好。”

陸芷說道,“下人不多,反正我起得早。而且我在家也沒什麼事要做,儘量幫着做些輕活。”

謝嫦娥笑道,“長大成人,懂事了。”

陸正禹說道,“等會我出海,你是更喜歡夜明珠還是珊瑚?”

陸芷擡眼看他,“去多久?”

“兩個月。”

陸芷若有所思,“這麼久……”她又道,“早去早回,一帆風順。”

陸正禹笑笑,“還沒說你要什麼。”

陸芷頓了頓,說道,“夜明珠吧……”開口跟人要東西,總是有點爲難。但這是她的兄長,無妨的。

陸正禹又問其他幾個孩子,頓時桌上熱鬧起來了,看得謝嫦娥都差點忘了行路兇險,只道他不過是尋常出個門,很快就要回來。

母親擔憂的神情落在常青眼中,不知爲何母親如此。等吃過飯回去,便問帶自己的僕婦,“娘她怎麼不開心?”

僕婦答道,“二爺要出門了,夫人自然會擔心的。”她知她不愛說話,就又低聲說道,“外頭兵荒馬亂的,誰出個遠門都不敢保證一定能平安回來。可是二爺要養一大家子,還養了支軍隊,不得不去的。”

常青愣了愣,那他竟然還有心思問自己喜歡什麼,還問小玉他們要什麼。那樣若無其事,像只是去幾天而已。

沒走兩步,後頭急傳腳步聲,轉身去看,就見小玉跑了過來,一把抱住自己,嬉笑道,“青青青青,你要有弟弟啦。”

常青皺眉,“嗯?”

“剛姑姑吃完飯不舒服,三叔就給姑姑把脈,然後說肚子裡有小人啦。”

常青更是愣神,孃親和那人要有孩子了?一瞬她竟是對那孩子很是討厭。孃親那麼喜歡那人,和他生了孩子,自己就沒人疼了吧。

這件事她之前就想過了,現在真發生,好像心裡很不舒服。

小玉還在拉她的手,“青青我們去看小表弟好不好?”

“不好。”常青抽回手,走了兩步忽然想到剛纔下人說的話。兵荒馬亂的,誰知道能不能平安回來呢……她頓步駐足,要是……他回不來了,孃親肯定會難過。那誰來照顧孃親和那小人兒?

“青青青青?”

常青問道,“他呢?”

“誰呀?”

常青不知道喊他什麼,這才發現從未喊過他,也沒跟別人提起過他,憋了半會,才道,“他。”

倒是僕婦聽懂了,在旁提醒,“徐二爺。”

小玉這才明白過來,說道,“姑父吃完早飯就走了呀,我娘說讓人去告訴姑父,可是姑姑說不要,怕姑父在外頭記掛擔心。”

常青沒有再問,準備回房。可越往裡走,就越不安。

萬一他真沒了怎麼辦?

萬一他真扔下孃親了怎麼辦?

她越走越慢,終於是一個轉身,往外急步走去。僕婦急忙跟上,“青姑娘去哪裡?”

“渡口,去備車。”她走了兩步,又拉上小玉。

她走得快,小玉差點摔着,“青青,娘說不要出去,外面亂。”

這表妹的力氣簡直大得嚇人,小玉都要被拖着走了。一直走到大門口,車已經備好,僕婦還有些擔心,“就這麼出去不好吧?容我去稟報夫人。”

常青可算是停了步子,“嗯,去吧。”

僕婦急忙往裡跑,人剛沒了影,常青就拽着小玉上車,對車伕說道,“去渡口,快點。”

車伕遲疑,常青擡眼看他。車伕微頓,這青姑娘向來不愛開口,一開口就不容反駁,被個孩子冷冷盯看,比夫人們要他做事更有威懾力。便喊了一聲,讓幾個護院跟着,這才駕車去渡口。

小玉想起身拉她下去,反倒被她反押。無法,算了,誰讓她是自己的表妹,那就陪陪她好了。

馬車穿過街道,一路往渡口方向前去。

因渡口也要防止敵方突襲,因此也派了重兵把守。馬車被攔在了外面,青青已經能看見有人往商船上走去,很快就要起錨離開了般。她咬了咬脣,跳下馬車,拉過小玉仰頭說道,“她是謝參軍的女兒。”

那人說道,“小孩子來這做什麼,快回家去。”

“你喊那邊的徐正過來,他一定認得的。”

那幾人還是不放行,只當小孩子胡鬧。

這邊渡口難得有孩子出行,連婦人也沒多少,稚嫩的聲音在一羣粗重口音的漢子便顯得十分清晰。惹了幾人回頭去瞧,而陸正禹已快上船,見那邊像是發生了什麼事,立即警惕往那看去,卻一眼看見了常青。

他急忙快步跑過去,撥開守衛,說道,“她我女兒。”

語氣自然,常青聽得微怔,脣抿更緊。那幾人立刻讓開。

陸正禹蹲身問道,“怎麼了?”

小玉這才明白青青是要告訴姑父姑姑有孩子的事了吧,不過姑姑不是說不讓姑父知道嗎?便閉嘴沒說,看青青怎麼說吧。她覺得青青比她聰明多了,一定不會亂說話的。

“我要夜明珠。”

陸正禹微頓,“嗯?”

常青字字道,“我要夜明珠,你要帶回來。”

陸正禹奇怪她怎麼突然說這些,只是……這是她第一次主動和自己說話。哪怕說得僵硬,甚至有些冷冰冰,可卻暖如初陽。他認真答道,“嗯,帶最大最亮的給你。”饒是難別,仍說道,“回家吧,外面危險。”

常青點點頭,就拉着小玉走了。小玉眨眨眼,所以剛纔青青這麼急匆匆過來,就是爲了要珠子?哎呀呀,原來青青也是個小姑娘,跟她一樣喜歡亮晶晶的東西。甚至比她更小姑娘,否則怎麼會大老遠跑來就爲了說這話。

想罷,她反牽妹妹的手,晃着小手愉快道,“我們回家吧。”

常青應了一聲,又回頭看去,卻發現那人還在往這看。她立刻回頭,不再看了。

“她是我女兒。”

常青閉上眼,這五個字,竟然像烙印一樣烙在腦子裡,散不去了。

第五章偷盜風波第三十九章陳年恩怨第六十三章釜底抽薪第七十五章因緣際會第十六章喜結連理第八十二章第九章黃雀在後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78章 恩威並施第四十一章久別重逢第七十六章家國天下第三十四章心有業障第八十七章鷸蚌相爭第八章螳螂捕蟬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八章螳螂捕蟬第十一章權謀之術第十五章母女回鎮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九十一章最後通牒第六十八章節後餘波第八十四章枕戈待旦第二十六章大年三十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二十五章一身傲骨第八十五章巢毀卵破第六十八章節後餘波第三十四章心有業障第九十八章大結局二第五章偷盜風波第十五章母女回鎮第三十四章心有業障第九十八章大結局二第六十六章塵埃落定第二十七章人心不古第四十三章新官上任第五十九章科舉往事第八十章大戰在即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十四章人心作祟第八十章大戰在即第十一章權謀之術第十章往年舊事第八十八章硝煙瀰漫第七十三章滿庭芳華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三十四章心有業障第三十六章初生嬰兒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七十五章因緣際會第六十七章跑馬花燈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一章四月維夏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二十九章柳暗花明第六十二章笑裡藏刀第六十八章節後餘波第四十章君子之交第八十八章硝煙瀰漫第四十一章久別重逢第八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六十四章曾經滄海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十八章昔年竹馬第九十三章齊之以武第七十三章滿庭芳華第九十八章大結局二第二十九章柳暗花明第五十五章宋氏寡婦第六十二章笑裡藏刀第九章黃雀在後第五十七章積善餘慶第七十二章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磐石難轉第八十二章第六章嗟我懷人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五十六章寒冬臘月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六十二章笑裡藏刀第七十一章箭在弦上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四章城隍施粥第四十六章心如明鏡第六十二章笑裡藏刀第六十七章跑馬花燈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七十六章家國天下第二十五章一身傲骨第四十四章師生再遇第四十五章豪紳惡霸第三十九章陳年恩怨第五十六章寒冬臘月第四十四章師生再遇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六十三章釜底抽薪第九十三章齊之以武第四十四章師生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