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首戰交鋒

備戰兩天,臨出發前,謝崇華又收到慕師爺讓人快馬加鞭送來的信,展信一看,已是振奮,“祁王已被勸反,不日起兵。”

衆人皆是高興,又問,“那祁王如何用兵?”

“祁王已奪府衙兵符,殺了許多豪紳,奪其家財招兵買馬,按照慕師爺目前所知,應當是跟我們一樣,先攻近處。”

許廣聞言一頓,“如果真是這樣,我們不過離了四個州,後頭還有個利安府府衙在,只怕他也會很快盯上了那塊肥肉。”

“兵貴神速,傍晚出發,拖不得了。”謝崇華擰眉細思,又道,“京師無瑕顧及外面,但若是有人要攻打京城,厲太師也肯定不會放任不管。不如傳個謠言,說祁王要攻打京師。”

永王喜道,“如此一來,京師定會派人前去鎮壓,到時候祁王分心應對,就無法再集結兵力攻打我們。”

許廣接話說道,“將那謠言編成童謠,童謠朗朗上口,傳唱的都是孩子,別人也找不到根源。”

在座的都是肚子有墨水的人,要編個童謠還不簡單,沒過片刻,那童謠就出來了,讓人一路傳唱,這邊大軍也往海口趕赴。

永王一衆都不得空回家,直接去了海口,謝崇華也領着大軍前去,讓士兵去報信。

齊妙收到口信後,囑他護着丈夫的安康,就唯有去佛堂求告上蒼,保他平安的事可幫。拿了香燭去那,進門已看見王妃在那。無論平日多高高在上,此時也不過是個普通婦人。

“王妃。”

永王妃偏頭瞧去,齊妙已跪在一旁的蒲團上。見她放下籃子,裡頭都是香燭,也未帶下人,不由淡笑,“來爲謝大人祈福嗎?”

“嗯,王妃也是吧。”

“嗯。”

兩人今日話不多,心中有事,壓得沉,連面上笑顏都壓得不見了。

永王妃瞧着白煙縈繞的香火,說道,“兒女要是再大些就好了,也能尋個說話的人。不至於讓我一個婦人撐着這個家,夫君打仗去,底下孩子又讓我操心,真想不管了。”

齊妙問道,“王妃定是沒經歷過什麼苦難事,也是頭一回和王爺分開吧?”

永王妃笑道,“這樣明顯麼?”

齊妙淺笑,“嗯。我嫁進謝家,生了女兒後不久,二郎就赴京考試去了,一走就是大半年,那時我也是每日擔心。後來他回來了,做了縣官,本以爲能每日相守,可他忙於公務,也是早出晚歸,一天見不了幾次面。我那時就在想,倒不如他身無功名的時候,至少能每日都在一塊。可後來我明白了,男兒各有志,短暫的別離,不過是爲了日後長久的相守。”

永王妃聽後嘆道,“可這一次的別離,卻太過兇險。”

“若非劍已架在脖子上,誰又願這樣動盪。要怪,就怪那朝中奸臣。我們不想起戰事,可對方不放過我們,也唯有反抗,總不能坐以待斃。男人們外出打仗,王妃也要收心將內宅打點好,好讓他們能安心外出,不會總記掛家裡。”

永王妃笑道,“謝夫人是個豁達人,看得通透。”

“哪裡是個豁達人,只是兒女還小,做母親的若滿臉愁容,兒女都會擔心的。”齊妙起身挽她的手,說道,“等王妃想通了,定會更豁達。”

永王妃自小生在國公家,作爲嫡長女,日子可謂萬事不憂。如今突有大事發生,一時難以安心。得她安慰,倒是放寬了許多。多愁無用,倒不如打起精神,讓丈夫在外頭安心,不用身在軍營還操心家中事務。原本對齊妙的印象只是普通,而今多了幾分讚許。

從小小的佛堂出來,回到院中,見院子裡幾個孩子正在嬉鬧,倒不見小玉。一會才瞧見她跟世子正在假山那頭,拿着把桃木劍不知道在說些什麼,時而笑笑,看着融洽親暱。

永王妃便想,那玉兒有這樣的璧人雙親,對親家倒不錯。日後起兵若成了,謝家定會得封賞,到時候家世就配得起了。想得好,更覺日子有盼頭。將雜亂的心理順,不再多愁。

十月中旬的天,北風呼嘯,等風力微弱,數百艘船立刻起航,揮師渡河。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就是此次出兵要點,冀州大軍要從訊州、東州兩條陸路進攻利安府的消息已經早兩日傳出,不知那邊那可會中計。若非這兩日風力太強,不敢逆風而行,也不會有這種擔憂。就怕早兩日強行抵達雲安路口,將士精疲力盡,到時就不戰而敗了。

謝崇華走到甲板之上,看着面前已經漸漸昏黑的海面,那原本停歇許多的北風,又開始呼嘯。同屬一個海岸線,從冀州到利安,只需一個時辰。但風一大,倒要比預計的時間長了。

只是時機耽擱不得,船伕已經陸續起錨,馬上就要行船。

永王已着盔甲,頭盔未戴,可見英姿和麪容決然。他走到謝崇華一旁,說道,“背水一戰,不成,便死。”

“我們人數寡薄,要想日後安穩,唯有如此。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謝崇華迎着腥鹹海風,負手而立,驚跳幾日的心,此時卻異常平靜。

起錨聲已高呼起來,謝崇華揹負的手已緊握,忽然背後有人高喊,讓人放下繩梯。他跑到柵欄那,往下看去,竟是陸五哥。見他神色匆忙,他立刻讓人暫緩收錨,放下繩梯。

陸正禹爬上梯子,氣未喘順,便說道,“雲安渡口去不得了。”

永王一驚,忙問爲何。陸正禹說道,“利安那邊的跑商路過告知,那訊州、東州根本沒有多少官兵把守。也就是說,他們根本沒有中計。而且雲安渡口這兩日不許走商船,我看,那邊定是派兵在那伏擊了。我們此時過去,正好入了他們的圈套中。”

如果中計,那定會派許多人在那邊把守,設好關卡,以防止冀州大軍攻打。可此時說沒有,那唯有一個可能,他們已經知道這是調虎離山的計謀。而且風聲泄露,否則絕不會無故埋伏在雲安渡口。

一時衆人驚出一身冷汗,如果真按照計劃行事,就全軍覆沒了。

那將軍當即向永王請示停船不去,他日再議。永王遲疑,“這樣一來一回,損失巨大。”

陸正禹說道,“錢財事小,軍心一失,纔是大事。”

衆人愁眉,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出師不利,頭一遭就如此,實在讓人不甘心。

永王又問一遍,“當真沒有任何辦法了嗎?”

“也不是沒有,只是這樣棋會更險。”謝崇華脣色微白,每一個字都肩負着數萬將士的性命,不得不謹慎小心,“避實擊虛如何?”

衆人目光已齊齊落在他身上,陸正禹問道,“六弟可是想順他們的意,聲東擊西?”

好友在旁,簡單一句便明瞭心意,謝崇華心緒漸平,“嗯。”

永王說道,“義弟請說。”

謝崇華細說道,“既然利安府的人已在雲安渡口埋伏,我們轉而去訊州走陸路也已來不及,那不如將計就計,就讓他們以爲我們要去雲安渡口,一切照常出發。等到了海上,哪怕我們改道,這消息也無法漂洋過海,他們定不會知道。”

許廣恍然,“大人可是想給他們造以假象?明着去雲安渡口,可實則去的是另一個渡口?”

“對。那利安府還有另一個埠豐渡口,那裡與雲安渡口相差三裡地。我們繞遠路,從那裡進攻。雖然離府衙位置比從雲安渡口去遠,但卻可以躲過他們伏擊,而且從背後攻打,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衆人面上愁雲消散,又振奮起來。陸正禹說道,“既然這險已冒,那不如再分三分之一的兵去雲安渡口。一旦埠豐渡口有人登岸,那邊埋伏的人定會着急,再調兵前去抵禦。到時候等他們撤退後,我們便在雲安登岸,以夾擊之勢,讓他們腹背受敵!”

如今本就已是兵寡,再分兩路,確實很險。但這計策卻可以一試,永王沉思,衆將聽命,等着他決定。

時辰不多,永王當機立斷,“避實擊虛,志在以寡勝多!”

夜,利安府,雲安渡口。

晚風寒涼,躲在樹林中,像是能將小指頭給凍得斷掉。

一個兵卒挪了挪位置,腿都要麻了,罵咧咧道,“到底來不來了,這消息該不會是假的吧。”

孫副將悠然道,“假不了,聲勢那麼浩大,準備了那麼多天,吃飽了撐的呢。”

樹林頓時有了笑聲“搞不好還真的是吃飽了撐的”“對啊,才兩三萬人,竟然敢打我們十萬大軍”“不是沒腦子,就是眼瞎了”……

孫副將皺眉沒跟着起鬨,尋思着船出現時會不會瞧不見。今晚沒什麼月亮,瞧不太清。不過可以依照水聲來聽,等他們到了岸口,就帶着八萬人衝上去,將他們全部擒住。再回去附近營帳的王爺知府,連親自觀戰的事都省了,不過那些人也不會來這的,怕冷。

他吸了吸鼻子,大爺的,天這麼冷,趕緊來,他好回家抱媳婦。

等了半日,那渡口一點動靜也沒,等得他們幾萬人都要凍僵了。孫副將見月色越高,就越是奇怪,總覺不安,便回軍營和那王爺稟報,還在營帳外就聽見裡頭女聲輕佻高笑,心下不滿。他們在外面要冷死了,這狗屁王爺竟然還沉溺女色。

稟報後進了營帳,說道,“王爺,那叛黨還未過來。”

連安王打了個哈欠,懷中還抱着那妖嬈女子,說道,“守到天亮,本王先回去了。”

孫副將暗暗唾棄,這庸才,還真當自己是首領了。要不是這裡離京師近,他不用這麼早出發進京,早就面聖砍頭去了吧,偏是一點都沒察覺其中兇險,樂呵呵的還以爲進京封賞見兄弟去。倒不如那祁王永王腦子好使,還以爲自己多了不起,吃喝玩樂,還要他的兵天寒地凍的蹲在樹林裡。

你大爺的。

他心中罵了千百回,再看將軍知府,也都抱了女人。

“報——”

他還沒退出軍營,背後就有馬狂奔而來,那探子下來匆忙,差點摔着。孫副將一把托住他,“怎麼了?”

那探子喘道,“那、那叛黨在埠豐渡口登岸了,大軍正往城中方向過去。”

營帳內頓時沒了嬉笑聲,連安王臉色一變,罵道,“孫副將,你不是說他們一定是在打雲安渡口的主意嗎?這算什麼事?”

孫副將皺眉,“準備船舶糧食那麼多天,定是來攻渡口的。可爲何繞遠路……”他一頓,“被他們察覺到我們會埋伏了。”

那丁將軍大聲道,“全部調頭,去守城!”

孫副將面色煞白,上前說道,“將軍萬萬不可,這分明是調虎離山啊。否則爲何近的渡口不來,偏去遠的。他們只有兩三萬人,我們只需派一半過去就好。剩下的必須守住這渡口,否則以敵軍的狡猾,說不定留有兵力,等我們都走了,這渡口來人,就前後受敵了。”

連安王已是跳腳,“四萬人對他們三萬人有勝算嗎?快把守在各處陸路的兵卒也都叫回來,全力攻打,快。”

孫副將見勸不住,拼命攔在前頭,“王爺!這定是陰謀。”

連安王嚇得心驚肉跳,拉了知府就去調兵,根本不理會他。那丁將軍也是怒聲,“你再不聽軍令,我就將你的腦袋踢到你媳婦面前!”

軍令如山,孫副將長嘆一氣,唯有祈求那敵軍的腦子不好使,但願不會像他想的那樣。走時他仍不放心,讓心腹在近處瞧看,若有消息,迅速來見他。

樹林中數萬精兵齊齊撤退的聲音響徹渡口,連遠在半里之外的人都聽見了。

海面已然平靜,偶有波濤聲響。陰暗月色下,穿不透濃濃霧氣,哪怕是三丈開外,也看不見這些羅列在海上的船。

霧氣縈繞着站在甲板之上的男子身上,隱隱如仙人出畫,身如玉樹,凝神遠望。謝崇華聽着那震天聲響越離越遠,心中默默計算時辰。閤眼細思,沉氣靜心,只等他們走遠之後,再登岸奇襲。

直至小半個時辰過後,他才號令“登岸”。

數十艘船衝破平靜水面,水聲嘩啦作響,直往前駛去。

船陸續靠岸,船上人藉着微弱月色,從上跳下,人雖多,卻井然有序。由謝崇華帶領,準備直奔那雲安渡口,準備夾擊。剛到岸上,卻聽見樹林飛鳥撲騰。謝崇華皺眉往那看去,如果只是猛獸經過,不會引起倦鳥高飛的。他一頓,命了幾個腳步快的追看。

那幾人立刻入了樹林中,往前急追。追了小半刻,將那就要上馬之人截擊,把他擒住,押到謝崇華面前。

船上的人陸續下來,還需一段時辰。謝崇華邊等他們歸隊,邊打量這人。衣着是個兵卒,馬是匹駿馬,鬃毛不見一點雜色,那馬蹄上的鐵已磨得十分光亮。他問道,“是誰讓你在這蹲守的?”

那人不說。

謝崇華又問,“是將軍,還是知府?”

那人還是不答,怒聲,“亂臣賊子,休要跟老子說話,給我一刀來個痛快。”

謝崇華笑笑,“倒是個漢子。”他偏頭說道,“將他一起押送趕路,善待之。”

那人瞧得好不詫異,這亂黨竟然還讓人禮待他,腦瓜子被驢踢了吧。再瞧這人,書生卷氣斯斯文文的,根本不是混軍營的。細想一番,說道,“難道你就是那個白臉鐵閻王?”

謝崇華瞧他,“白臉鐵閻王?”

“就是那冀州的謝知州。”

“正是在下。”

那人輕笑一聲,“都說是小白臉,果真是個小白臉,你的胳膊能提起一隻雞嗎?還學人家做亂黨,趕緊投降吧。”

謝崇華旁邊的副尉已怒,“再多說一個字,我就敲碎你滿嘴的牙。”

“你敲唄。”

副尉大怒,謝崇華擡手攔下,“我大央的兵,要是人人都如你這樣有骨氣,哪裡還有人敢犯大央疆土,奪大央城池。”

那人又瞧他幾眼,這人明明自己就在以下犯上,現在突然感慨個什麼。正想着,就見他指了指自己,“借你衣服一用。”

話落,就有人來扒他衣服,氣得他跳腳。可被三四人抓着,根本沒法動彈,不一會衣服就被扒下了,冷得他脣色紫紅。

謝崇華看看副尉,笑道,“都副尉的身材與他相差無幾,有一事要拜託大膽心細的都副尉了。”

“大人有何事吩咐?”

謝崇華附耳與他說了一番話,都副尉立刻脫衣,換上那人衣服。隨後騎着駿馬,往那埠豐渡口的方向趕去。

那人瞧得莫名,見他俯身拾起衣裳,給自己裹上。隨後那白臉神色已斂方纔輕鬆,目光俊冷,方纔的弱質書生模樣全然不見。

“揮師埠豐——”

應聲響徹整個渡口,看得那人發愣。明明是才起兵幾天時間,爲何這樣訓練有素。這白面書生,跟傳聞中的完全不同,誰說他是個手無寸鐵的書呆子的,站出來,他保證給他一根狼牙棒!

孫副將隨大軍調頭趕往埠豐,一路急得心都要跳出來,生怕後面來了個報信的,說那幫亂黨從雲安攻來了。

大軍慌慌張張往那跑去,前面的王爺將軍仗着馬快,一直狂奔,後頭跟着的士兵跑得氣喘吁吁,簡直不把兵當人。他看得連連嘆氣,追上前去大聲道,“跑慢一些吧,否則到了那裡,他們也沒力氣打了。”

丁將軍冷笑,“我們八萬個人,喘口氣都能把他們喘死,你怕什麼,膽小如鼠。”

王爺知府也從顛簸的馬車裡探頭,因車太快,聲音也跟着顛,“對、對啊,我們晃得骨頭都要散了,可也沒事,他們好歹是用兩條腿跑。”

孫副將氣道,“那你們下來用兩條腿試試!”

說罷已微拉繮繩,隱沒後頭。王爺沒法怒瞪他,說道,“回頭將那副將攆走吧,說亂黨埋伏在雲安的是他,現在人家從埠豐攻來了,他倒是一點都不覺得自己有過錯,要他何用。”

知府也是應聲,“要了沒用!”

到底兩條腿是跑不過四條腿的馬的,將軍他們在前頭跑得再快,也要顧及後頭,速度漸漸慢了下來。這氣還未喘順,背後傳來馬蹄響聲,還有一人高聲吶喊,“那冀州叛黨三萬人全都從雲安渡口上岸了,那埠豐的消息是假的,是假的啊——那冀州叛黨三萬人全都從雲安渡口上岸了,那埠豐沒人啊。”

一路吆喝,都是叛黨三萬人從方纔離開的地方上岸攻打了,從尾巴喊到前面,動盪不安的軍心也從後面直接動搖到了前面。隊伍一亂,整支大軍便跟着停下。

連安王也聽見了,哆哆嗦嗦道,“怎麼回事?這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啊?”

知府也沒主意,忙去問丁將軍。丁將軍焦頭爛額,直喊那叛黨狡猾。被逼問得急了,纔想起一人來,“孫副將,孫副將!”

孫副將還在找那一騎而過報信的人,那馬是他留給手下的馬,可來報信的人卻不是,偏偏穿的也是他們軍隊的衣服,實在蹊蹺。這會找不到人,他咬牙,回頭說道,“將軍,那士兵是假的,既然已被人冒充,那定是兩個渡口都已有人,現在速速回城吧,否則要腹背受敵了!”

連安王探頭說道,“胡說,方纔那人不就是我們的兵,你不要造謠。現在趕緊派兵去堵……”

“你閉嘴!”孫副將惱怒道,“藩王不得插手軍政,別拿我的兵的命去拼,趕緊回城,還來得及。”

連安王氣得差點暈過去,知府忙扶住他,“孫韜你反了!”

丁將軍一把奪過他手上馬鞭,推他下馬。孫副將被推得翻身下馬,就見他以上往下冷笑,“我瞧你就是和叛黨一起的,勸我們埋伏渡口,現在又讓我們回城。來人,將他拿下!”

孫副將又氣又急,見有人來綁他,他也逃不出這八萬將士,手被反綁之時,說道,“你綁了我無妨,可是將軍得聽我一言,趕緊帶兵回城,方能……”

“本將軍打仗不用你教。”

“將軍!請您三思啊。”

孫副將被扭送到後面,急得兩眼赤紅。再這麼下去,只會讓叛軍得逞。自古城池淪陷,百姓將士皆逃不了屠城宿命,他如何能不急!

“將軍!請您三思啊。”

“將他的嘴巴封了!”

第四十三章新官上任第二章六月徂暑第七十五章因緣際會第八十六章珠聯璧合第九十五章苦盡甘來第九十四章一人之下第三十六章初生嬰兒第七章一日不見第二十七章人心不古第七十九章文武並用第四十八章故人重逢第九十六章竹馬不再第七十六章家國天下第二十三章寒冬臘月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四十三章新官上任第八十一章第十六章喜結連理第五章偷盜風波第十一章權謀之術第九十二章情義兩難第四十二章懲治小人第六十五章情比金堅第八十五章巢毀卵破第九章黃雀在後第三十七章鄉試中舉第六十五章情比金堅第六十一章陰魂不散第四十八章故人重逢第九十四章一人之下第三十二章唯有君知第四十四章師生再遇第二章六月徂暑第78章 恩威並施第九十三章齊之以武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九十八章大結局二第二十二章莫逆於心第七十一章箭在弦上第九十四章一人之下第三十六章初生嬰兒第九章黃雀在後第六十五章情比金堅第二十五章一身傲骨第十三章齊家來人第八十八章硝煙瀰漫第六十八章節後餘波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五十三章葛家姑娘第十二章精誠所至第二十一章海誓山盟第九十章揮師入京第十七章雞飛狗跳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八十二章第二十五章一身傲骨第十六章喜結連理第九十七章大結局一第五十章無畏荊棘第三十八章巧遇機緣第六十七章跑馬花燈第九十二章情義兩難第六十七章跑馬花燈第五十二章清官難斷第十七章雞飛狗跳第五十二章清官難斷第七十三章滿庭芳華第三十六章疑雲重重第十章往年舊事第九十八章大結局二第七章一日不見第三章機緣巧合第八十一章第七十三章滿庭芳華第二十九章柳暗花明第三十一章千斤苦難第一章四月維夏第四十九章鴛鴦難伴第十六章喜結連理第八十六章珠聯璧合第八十二章第二十章橫生意外第五章偷盜風波第77章 夫妻團聚第四十七章重回故地第七十章暗藏殺機第九十一章最後通牒第九十七章大結局一第九章黃雀在後第八十七章鷸蚌相爭第九十章揮師入京第十章往年舊事第七十三章滿庭芳華第十章往年舊事第八十三章血濃於水第二十三章寒冬臘月第二十八章磐石難轉第八十一章第一章四月維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