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四盡心

一三四 盡心

聽得周大友的話,慧娘立刻掀開車簾,然後就看見高踞馬上的華又廷——

玄色勁裝,白玉面孔,一人一馬迎着夏日豔陽而立,如一個發光體,吸引了衆多的目光。

看慧娘看他,華又廷下馬,將馬繮遞給一邊的手下,上前來。

“別擔心,我認識一個很好的接骨大夫。”和慧娘對視了一瞬,華又廷開口。

聽又提前母親的傷,慧娘眼圈不由又是一紅,然後點頭。

莫名的,聽他這般說,她就覺心安……

華又廷又去和街對面的幾個同仁交代了幾句,纔再次過來,對車伕和跟車的周大友一揮手,“走吧!”之後騎了馬率先上前,衆人見了,趕緊跟上。

當侍郎府的門房聽說五姑奶奶和五姑爺回來的時候,吃了一驚,但還是趕緊去幫華又廷安置了馬匹。

安置好後,慧娘就和華又廷直奔母親屋裡。

董媽媽和橘紅迎出來。

“我娘呢。”慧娘趕緊問董媽媽。

董媽媽的目光正落在後面的華又廷身上,聽慧娘這樣一問,立刻收回目光,看向慧娘,卻是神色有些不自然,“太太……太太在屋裡。”

慧娘雖滿心狐疑,卻也沒顧得上多問,趕緊跟了董媽媽進屋,華又廷則是緊隨其後。

等到了屋裡,慧娘才明白董媽媽爲何那副表情了,因母親根本就沒事,雖倚在羅漢牀上的她手臂和手上都纏着繃帶,但母女一場,慧娘又怎麼會看不出母親根本沒什麼大事。

“慧兒……”乍見女兒,寧氏高興壞了,身子一動就要下牀。

冷不防一邊的董媽媽輕咳一聲,寧氏一愣,這纔看見慧娘身後的華又廷。

慧娘也趕緊看華又廷,這人這般精明,又怎麼會看不出。

她心裡禁不住很是不好意思,人家可是正忙着公事呢。

但華又廷臉上卻毫無異樣,上前,對着寧氏便躬身施禮,“見過母親!”

寧氏再一愣,然後趕緊道,“快起來,起來。”

“小婿早該過來給母親請安了,卻雜事纏身,還請母親諒解。”華又廷又道。

“說什麼?你也是有正事呀。”看着眼前的女婿,一向矜持直正的寧氏也禁不住滿意又欣喜。

這個比老大女婿還好,英俊不說,最重要的謙恭禮儀,一看就有良好修養。

一邊的慧娘見了,臉上陪着笑,但心裡卻是萬份彆扭。

裝的跟真的一樣!

“聽說母親身體欠安?怎麼樣了?”之後華又廷問道。

“哦……也沒什麼,只是……”說到這裡,寧氏語氣微微一頓,又變了口吻,“你也知道的,年歲大了,最不禁摔打的。”

“哦,的確。”華又廷點頭,又問,“可看過大夫?”

“看過了,並無大礙,大夫說要養一養。”寧氏又道。

這話不假,那大夫幫她開了些活血化瘀的藥後,囑咐她好好養着,別碰到傷口。

她只是早上上臺階時不小心絆了一下,然後蹭到了手臂,至於爲什麼讓人去華家通知慧娘她摔壞了,只因這些日子不見女兒,太想念了,董媽媽便爲她出了這樣一個主意。

“那小婿就放心了。s173言情小說吧”聽了寧氏的話,華又廷又道。

又閒話了幾句,看寧氏開始頻頻看向女兒,華又廷便說還有公事要忙,要告辭,說到了晚上再過來接慧娘,到時肖志成和肖志斌也應該忙完公務回來,正好再去拜會。

如此知情識趣,寧氏不由對這個女婿更滿意了,等華又廷一走,就立刻看向慧娘,“這華家二少爺看上去待你還不錯。”

“嗯,還好。”慧娘笑着點頭,並適時的做出羞澀表情。

聽了這個,寧氏更開心了。

英俊有爲,有良好的教養,知書明理……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真心對女兒。

肖華兩家的關係擺在這兒,她真擔心女兒不得女婿的心……

看着母親的表情,慧娘不由暗暗慶幸,一早就囑咐過楊翠。

翠姑姑在外院,不時就能回來見母親。

早在華又廷剛回來的時候,她就將楊翠叫過去,面色嚴肅的囑咐她有些事不要對母親說。

什麼事?

當然是她和華又廷不曾圓房的事。

爲了能更好地堵了楊翠的口,她還說有些事她自有主張。

目的無非是希望母親不要胡思亂想。

但看着母親那欣悅的臉色,她又禁不住一陣茫然愧疚。

不知何時了的欺騙呀,哎……

“德姐兒回眉山了,你四嬸來信說要給她相看人家,讓你四叔將她接了回去,這丫頭走時還一直唸叨着想要過去看看你。”之後寧氏便和慧娘說起家裡的事。

“哦,”聽見德娘這般記掛自己,慧娘禁不住很是感動,“回頭我寫封信給她。”

“你四叔說,你伯祖母身體也越來越不濟,尤其是過了端午後。”

聽了這話,慧娘禁不住一陣暗蹙眉。

難道這一世還是這樣嗎?

前世,肖老夫人在靜娘死後就病了,還是老毛病,頭疼少眠,後來經過大夫診治後,好了些,但不時反覆,時好時壞。

肖老夫人未將這當回事,衆人也未將這當回事。

但令人沒想到的是,來年三月裡的某夜,肖老夫人有一日又頭疼,折騰了半會之後,忽然就七竅出血,然後撒手人寰……

“怎麼了,慧兒?”看女兒呆呆的,寧氏又問。

“沒事,”慧娘趕緊搖頭,然後問寧氏,“伯祖母那邊可嚴重?”

“沒什麼大事吧,還是老毛病。”

慧娘聽了點點頭,然後在心裡暗暗打算,等給德娘寫信時會囑咐她一番,讓她勸肖老夫人請個名醫好好看看。

雖肖老夫人對她好處不多,但她也不願眼睜睜的看着。

再說,肖老夫人若是真逝世,對衆人也不是好事。

大伯父和二伯父丁憂不久後,會很快起復,根本不會離開朝堂,受影響的唯有德娘,一年內未談婚假,等談婚嫁時已經十六歲了,這也是當時德娘嫁給那個死了妻室的徐國公次子的原因……

“對了,前些日嬌兒回來,到這邊來看我,還說等你回來給她捎信呢。”慧娘正想着,寧氏又開口道。

“哦。”慧娘點點頭,然後問道,“嬌兒表姐最近可好?”

“表姑娘估計不太好,”董媽媽端茶進來,聽的兩母女談話,立刻插嘴,“前些日回來說那桓山伯世子要納表妹爲妾,這幾日你二太太一直忙着和桓山伯府交涉,鬧騰的很厲害呢。”

“呃……”

納妾之事還是發生了,在三個多月後,這會兒那洪麗娘肚子裡的孩子應該已經四個月了,遮掩一定很辛苦吧。

“當初那桓山伯府看着不錯,沒想到竟然是這般無禮數的,還有,那桓山伯夫人也不是個明理的,聽說總是找藉口刁難嬌兒,有時立規矩一立就是半日。”這時寧氏也唏噓開口。

慧娘聽了看母親一眼。

想來母親是憶起起當初顧氏謀這姐妹易嫁之時,她也動心的事了。

只是她又怎麼可能嫁這趙世清,上輩子的各種苦楚還吃得不夠嗎?

“看來呀,看着好的不見得好。”接着寧氏又嘆息道。

慧娘一愣,看向母親。

看着不好的不見得不好,母親的潛臺詞不會是這句吧。

可是自己也不好呀……

“娘,玉表姐的婚事怎麼樣了?”看母親又要問什麼,慧娘趕緊搶先開口問。

寧氏的注意力果然被成功轉移,“問這個幹什麼?還不是那樣,高不成低不就。”只不過很明顯,這話題讓寧氏很不高興。

“哦。”

“大少奶奶和大太太又給大表姑娘張羅了兩家,可是舅太太都不滿意。”這時那爲兩母女斟好了茶後、又正在幫兩母女擺點心的董媽媽又插嘴道。

又是這樣,這小黃氏還真是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到底有多重?

慧娘禁不住搖搖頭。

如果將來一日,這寧玉娘真的婚事蹉跎,罪魁禍首也不是別人,而是她母親。

“如今你大伯母和你大嫂不只不再管她的事,就連瑤孃的事也似乎不太上心。”寧氏又鬱卒的開口。

“呃……”慧娘一愣,但轉瞬想想也是。

小黃氏是玉孃的母親,也是瑤孃的嫡母呀。

到時真管了瑤孃的事,不定小黃氏又出什麼幺蛾子……

“太太,縣主,大太太過來了。”就在這時,忽聽外面橘紅高聲道。

“快請!”寧氏趕緊道,而慧娘則是起身迎出去。

身着大紅底萬字不斷頭紋的半臂、暗色裙襬的李氏在一種丫環婆子的簇擁下進門來,看見慧娘,立刻快步上前拉了她的手,“好久不回來了,沒受什麼委屈吧?”

“大伯母,我很好。”慧娘趕緊搖搖頭。

李氏沒再多說,徑直進屋,看了寧氏,“摔倒了?怎麼也沒讓人去叫我?倒是先將慧姐兒叫了回來。”

“我娘沒什麼事,其實就是……想我了。”慧娘怕李氏誤會,趕緊在一邊接口。

李氏聽了,自然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彎彎轉轉,低聲嘆息一聲,又問寧氏,“看過大夫了?”

“看過了,知道你上午忙,所以沒去擾你,棟兒媳婦讓人幫我請來的大夫。”寧氏道。

執掌着這侍郎府,李氏上午總是要見那些管事婆子們,將一日的事務派好。

“聽說是五姑爺送你過來的?”之後李氏又看向慧娘問道。

“是。”慧娘點頭。

李氏聽了又看慧娘一眼,點點頭。

又坐了片刻,寧玉娘和寧瑤娘姐妹也過來了,和慧娘說話,李氏便起身回屋了,說是親自去張羅午飯,順便也讓人將顧氏和簡橙兒請過來,然後大家一起聚聚。

很快就到了午飯時間,雖沒有男眷,可是飯菜依然極盡豐盛。

顧氏到底沒過來,據說是去了鎮國公府看嫺娘,嫺娘病了,只簡橙兒一個人過來了。

“三妹妹該好好看看才行。”聽了嫺孃的事,那正親自幫身邊七歲的兒子小肖銘佈菜的楊氏則蹙蹙眉道。

“看過了,還是鎮國公夫人親自請來的最好的大夫呢,說三表姐身體底子不好。”那簡橙兒聽了立刻插話道。

“三妹妹身體底子不好?以前……可沒聽說過。”楊氏聽了又低聲嘮叨一句。

這次就沒人在理她了,衆人都埋頭吃飯。

慧娘將一著子魚放進嘴裡,慢慢咀嚼。

剛剛她還聽董媽媽說,嫺娘在敬國公府也過得也似乎不好,不然不會三天兩頭生病,病由心生嗎。

只是她並無感覺,不只是因與嫺娘感情淡薄,還因顧氏的所作所爲。

有時做人不應該太自私太陰毒,要留幾分福澤給兒孫……

吃過飯後,慧娘去母親屋裡小歇了會兒,然後就去了肖家和香坊那邊。

有母親和兩位表姐管着,肖家自然一派穩定。

而香坊那邊,也沒事。

那鵝蛋粉已經開始售賣,按照慧娘提議的,售價十分不菲,但生意竟也出奇的好。

又和汀蘭研究了一會兒七月中旬香師考試的事,看天色不早,慧娘便又回了肖家。

到家剛坐了一會兒,華又廷就來接慧娘。

讓慧娘驚異的事,這次華又廷竟然帶了禮物過來,不僅每屋都有份,而且禮物十分周全豐厚。

難道是洛氏的意思?

“還行嗎?”正想着,冷不防一邊那正看着下人安置禮物的華又廷突然問道。

慧娘一愣,點頭,“行!”

“走到半路時,突然想到這事,我便又折回去親自問了王副將,他新婚不久。”華又廷又道。

“呃……”慧娘再一愣,如此盡心。

華又廷則笑了,白玉面孔上竟然帶了一絲靦腆與得意。

吩咐人將二房的禮物送過去,至於大房的禮物慧娘則和華又廷親自過去送。

見了二人,李氏禁不住滿是意外,也不知是因那些禮物,還是因華又廷那謙恭有禮的態度。

見過李氏後,慧娘和華又廷便又回了母親這邊,然後一邊陪母親聊天,一邊等着大伯父他們下朝。

時間將近黃昏的時候,李氏打發人來報:老爺回來了。

聽得這個,慧娘則是立刻看向華又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