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商稅的影響

因爲諸多朝中高官以權謀私,過多地與商人有所聯繫的緣故,不少官員都捲入了紛爭與彈劾之中,這對萬曆來說倒是一件好事。

之前爲了是否要削減宗室勳貴祿米一事,他可沒少受官員們的煩擾,而現在,他們是不可能再提此事了,因爲誰都知道,與民間的商稅比起來,那些宗室所得不過是九牛一毛,實在不值一提了。

但同時,萬曆也很有些感到憤怒。因爲隨着朝中官員的不斷關注深挖,更多的細節被挖了出來,同時那些商人從中到底牟取了多大的好處也已漸漸有了些清晰的數字,仔細算來的話,這一年朝廷少收的商稅怕已頂得過近半朝廷的歲入了!

雖然這個數字依然不是太精確,可也大差不差。只要一想到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官員在私底下如此大肆斂財,完了在自己面前還一個勁地表現得如何如何大公無私,還總是說教,萬曆就只覺氣不打一處來!

本來從性格上來說,萬曆就是個對錢財很是敏感的人,這或許是與他從小被張居正馮保等人看死了有很大的關係,屬於報復性的財迷。現在得知這些官員瞞着自己攬了這麼多錢財,他自然是不肯罷休。

於是,就在此事揭發出來不久,一場全新的風暴就在朝堂之上颳了起來。不少情況嚴重的官員被迅速定罪,隨後等待他們的就是抄家發配的懲罰,而他們的家產,也都如數落入了國庫與內庫之中。

不過這種情況並未能持續太久,回過神來的百官迅速做出了反應,並向天子求起情來。雖然萬曆對此依然耿耿於懷,很想把這些他認爲本就該屬於自己的錢財都拿回來,可在以首輔申時行爲首的衆多官員的共同努力勸諫之下,也只能暫且罷手。

但是,萬曆罷手時也提出了條件,官員們必須在規定時限裡擬出一個增加商稅的章程來,朝廷是斷不容許再讓商人大賺特賺,卻幾乎都不怎麼繳稅了。

這下,官員就感到頭痛非常了,因爲這不是一道政令的事情,更關係到大明朝自太祖以來就立下的規矩,那就是對商人的抑制政策。因爲一旦商人要繳納的稅銀大幅度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將隨之水漲船高,這可是破壞祖宗成法的事情哪。

雖然這些年來,朝廷官員打着各種旗號,暗地裡已把太祖皇帝定下的種種規矩都給破壞得差不多了,但這終歸還沒有明着表露出來不是?但現在,朝廷要以明文方式來改變這一切,就有些叫他們無法接受了。

但他們也看得出來,這回萬曆是鐵了心了,要想保住自己,就必須妥協。所以在一番私底下的商議之後,衆人只好聽命行事,決定提高商稅,同時也讓商人有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對於這樣的結果,很多官員自然有所非議,但卻也無可奈何。至於和此事真正休慼相關的商人,卻是打心裡表示贊同的。

別看之前這些年來商人

需要交給朝廷的稅銀不是太高,但其實他們也有自己的委屈。因爲身份太低的關係,他們總是受制於地方官府,有時候爲了一紙批文,或是路引,他們都要大出血。但即便如此,他們所積累的財富依然有朝不保夕的感覺,誰叫自家地位太低,官府不剝削你剝削誰呢?

爲了改善這一切,他們唯有通過各種手段來使自己獲得保障,比如收買地方官員,又或是投靠到某個朝中大員的族羣之下,成爲他們的家奴。如此一來,其實這些商人辛苦經營所得的財富倒有半數以上落入了權貴之手。

這次雖然朝廷大幅度地提升了商稅,可相比起更貪婪,吃相更難看的那些地方勢力來說,他們的付出反而小了不少。另外,有了朝廷的明文規定,商人就真個有了法律上的保障了,今後自然會少許多的麻煩。

因爲這是朝中諸多高官向天子妥協後的產物,雖然因爲這導致地方上不少勢力很有些不滿,但在官府的強行打壓下,他們也不敢做得太過,更不敢明着反對。畢竟胳膊擰不過大腿,而且他們還有不少把柄落在朝廷手上呢。

當然,這等改變整個大明經濟基礎的事情可不是短時間裡就能徹底完成的,這需要朝廷和地方,官府和世家等等之間的互相妥協與博弈,或許十年,甚至幾十年後,這一決定才能得以真正地推行下去。

但至少只要開了這個口子,大明對商人的態度就會漸漸發生新的變化,並會因此產生出更多推動經濟發展,改變原來落後觀念的政策來。

這一切,落在楊震的眼裡,他是非常高興的。他也沒想到,自己的一手反擊,居然還撬動了這麼個結果,作爲穿越者的他,可是太清楚如今這個大明朝是多麼需要有這麼一個根本上的轉變了。

因爲就在差不多同一個時代,西方那些國家已因爲商人的強力崛起而開始大肆擴張起來了,並隨之產生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而開拓了眼界,不斷侵佔殖民地的做法,卻是之後的工業革命的基礎所在。

以大明之地大物博和強大實力,倘若也在之後投身到與這些西方小國的爭奪海權與殖民地中去,只怕就沒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或是英國之流什麼事了。

不過想要達到這一地步,大明朝廷還是要跨過一座高山的,那就是祖宗所定下的禁海的規矩!

太祖時就曾下嚴令禁海,那時連出海捕魚都是大罪。之後成祖皇帝后,海禁算是稍微開了個口子,但在土木堡後,朝廷的自閉傾向就變得格外嚴重起來,尤其是出現了倭寇不斷襲擾沿海諸省事情後,大明的禁海決心就變得很堅定了。

哪怕到了如今的萬曆年間,許多前人的規矩都已被破壞殆盡,也有不少東南沿海的家族勢力偷偷地把出海貿易當作賺錢的好路數,可這依然是一條無法觸碰的高壓線。

對此,別說是楊震了,就是天子萬曆,

也是不敢隨便開這個口子的。所以雖然楊震有這個想法,卻從未跟萬曆提過此事。

但他相信,隨着商業的興盛,隨着商人地位的提高,很快地,頭腦靈活的他們會把主意打到海禁頭上去。等到那時候,掌握了一定話語權,甚至在朝廷裡都有代言人的商人們,一定會把那些老朽陳腐的觀念給滌盪乾淨的!

只是就是楊震這個對此很有信心的傢伙,也不敢保證自己能看到這一天的到來,這已經完全衝破了歷史的桎梏。

楊震的這一判斷還是正確的,就在幾十年後,禁錮大明兩百多年的海禁終於被廢弛,一時間千帆入海,無數商人投身到完全陌生的航海大業之中,並因此和諸多跑來東亞一帶發財的歐洲船隊發生了一場接着一場的海戰。

而結果,自然不必說了。那時的大明早已改良了火槍火炮等武器,再加上重新把曾經鄭和用之馳騁海上的福船給打造了出來,那些連尋常海盜都可能對付不了的外國海船如何能是大明船隊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的對手呢?

幾場戰鬥下來,徹底奠定了大明在亞洲海域之內的霸主地位,並在之後將船隊開進了更遠的地方,也開始了與那些國家之間的殖民爭霸。

殖民地的開拓,讓大明的國庫和民間資本進一步的增長,然後又吸引了更多人投身到這一本萬利的航海事業之中。甚至有一度,考科舉的人還不如報名去海上冒險的人要多呢。

對於這樣的結果,民間的不少讀書人自然是大發牢騷和不滿,視作這是蠱惑人心,背離天道的邪惡之行,一時間非議反對之聲四起。

但到了那時,一切都已成了定局。歷史的潮流浩浩湯湯,豈是幾個腐儒書生的一番言論就能改變的?大明在隨後徹底成爲世界上佔領殖民地最多的一個大帝國,時人稱之爲日不落!

而在此期間,還因爲大明的突然轉變而改變了一個國家,那便是一旁的島國倭國。

本來已漸漸控制了國中大小勢力,野心越來越大的豐臣秀吉已開始把目光對準了身旁龐大的大明和它的藩屬國高麗,正籌劃着怎麼發動一場戰爭呢。

這時,明國的大型船隊卻突然出現在了他們的港口附近,並用船上所裝載的強力火炮對倭國沿海進行了一輪轟炸,隨即便將這個一直與大明關係複雜的國家給徹底佔領成了殖民地。

當踏上倭國土地,看着那些匍匐在自己腳下的矮小倭人時,這支船隊的首領,大明的兵部侍郎楊宇既得意,又有些疑惑的在心裡犯起了嘀咕:“爹爹爲什麼就這麼高看這些卑微的倭人呢?而且就連大伯也是……”雖然心下疑惑,但這卻不影響其下令對整個倭國的佔領……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幾十年後所發生的事情,如今的大明朝依然在爲商稅一事而絞盡腦汁,同時,天子還遇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本章完)

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九百五十七章 危與機(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塵埃落定(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將欲南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轉移戰場(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開殺戒(下)第三十四章 出獄(二更求下收藏)第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八百四十一章 身處何方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八百七十三章 變數(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發難(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水患亦人患(一)第六百四十七章 以毒攻毒(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然爲敵(中)第八百零五章 反撲的開始(上)第六百八十六章 不了了之第二百三十六章 首輔的意思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燙手山芋(下)第八章 鄭方伯第七百二十九章 發難(上)第四百零六章 變生肘腋第三百四十二章 雷雨不眠夜(四)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試風波(六)第七百六十三章 借刀殺人(下)第六章 夜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道難題之天地爲證(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六百二十七章 轉移戰場(上)第五百十四章 勢同水火(一)第四百七十六章 正面相抗(四)第三十九章 兩難的抉擇(多謝書友紙花船捧場)第九百三十三章 兄弟同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與真相第七十九章 意外收穫(下)第一百七十章 抗災(上)第二十章 福兮禍所伏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兩情相悅(上)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穫第九百三十章 亂不得第二百二十四章 闖禍(上)求首訂啊啊!!第三百七十一章 中秋殺人夜(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投羅網(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辭而別(上)第八百六十章 返程餘波(上)第二十六章 探獄離鄉(求收藏)第八百八十七章 漫長一日之未時(下)第八百十一章 出人意料(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福禍相連第四百五十四章 操練(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軟紅樓風波(二)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暗箭難防第三百五十九章 突圍(下)第九百六十八章 猝然發難(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審案(上) 第三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生意上門(下)第一千十七章 早朝激辯(三)第三百零八章 離京啓程(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窮途末路(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高不可攀第二百零九章 揚威(三)第八百十八章 意外收穫(下)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五百五十三章 芳蹤杳杳(二)第二百九十章 一網打盡(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勾心鬥角(下)第九百六十章 力挽狂瀾(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七十四章 威脅與妥協(下)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與臣(下)第八百七十章 倒黴的張御史(上)第八百四十三章 敵明我暗第一百四十八章 蔣充的不安第七百章 無處下手第三百九十一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分化之計(上)第八百三十四章 猿回頭(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第四百七十章 公然爲敵(上)緊急通知第一千零五章 鬱悶的萬曆(上)第四百三十六章 新家(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高不可攀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開殺戒(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一百七十章 抗災(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最後的反擊(下)第一百十九章 山重水複疑無路(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