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儀水&簡離邈(一)

顯嘉朝的朝野上下,對於晉國大長公主的印象,普遍是放.蕩而尊貴。

如果具體說來的話,再放.蕩,也掩蓋不了她的尊貴——畢竟誰都知道顯嘉帝有多麼尊敬這個胞姐。

尊敬到了他甚至會爲這位胞姐留下一道空白的記檔遺詔。

這樣的信任,非但代國大長公主沒有,甚至連顯嘉帝的生身之母太皇太后,也沒有。

即使端化帝登基之後,很是掃過這位帝姑面子,然而要讓他真的拿這個姑姑怎麼樣,他也是不敢貿然行事的。

然而一朝天子一朝人——在惠宗皇帝在位的時候,晉國大長公主作爲惠宗皇帝最年長的嫡出女兒,實際上並沒有過過幾年金尊玉貴的生活。

她下降的時候,申屠貴妃已經與惠宗皇帝“一見傾心”,而與晉國大長公主年歲彷彿的貞媛夫人,業已初露頭角。

沉醉於溫柔鄉的惠宗皇帝,對原配裘氏的尊重與寵愛,日漸稀薄。

這種情況下,晉國大長公主到了許婚之年後,惠宗皇帝卻是絲毫不上心——雖然裘氏是很關心親生骨肉的,可彼時朝野上下都看到了中宮的失寵,裘氏的孃家,又人丁凋零不說,也沒什麼出色的人才,根本做不了母女的依靠。

所以晉國大長公主的婚事一度高不成低不就:裘氏看得上的,要麼不想尚主,要麼被申屠貴妃攪了局,要麼就是,看出了皇室潛藏的儲君之爭,不想被拖下水;願意尚主的人家呢,裘氏又委實覺得不堪入目,實在配不上自己的親生女兒。

這樣尷尬了約莫半年後,開國功臣之一的壽春侯竇晚,念及與裘氏之父的一段袍澤之情,也是看不慣陪惠宗皇帝風風雨雨過的裘氏因失寵而落魄。

他決定,讓自己的世子竇斯言,尚晉國大長公主。

竇家是西雍末年才崛起的,別說與底蘊深厚歷史悠久的海內六閥比,哪怕是幽州裴、洪州顧這種比六閥低了一個檔次的名門,也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他們一句爆發戶——但壽春侯非但是開國元勳之一,更因教導過惠宗皇帝弓馬,很得惠宗皇帝敬重。

在當時,竇家絕對屬於高門大戶,實打實的權臣。

少年時候的竇斯言俊秀白皙,文武雙全,二十歲纔出頭就進了翰林院,在當時的待嫁貴女中,可以說是炙手可熱。

實權派的嫡出子嗣,已封世子,本身還這麼出色,裘氏與晉國大長公主還有什麼可挑剔的?

母女兩個幾乎是心花怒放的預備了這場大婚——那時候申屠貴妃與貞媛夫人雖然已經露出寵冠後宮之勢,但因爲承寵不久,地位未穩,裘氏作爲原配之妻,固然已覺丈夫對自己越發冷淡與敷衍,卻還沒有受到寵妃們的磋磨,是以全心全意爲女兒收拾嫁妝的她,根本不知道,那期間西福宮裡砸爛了多少傢俱瓷器。

睿承雍制,西福宮素來是貴妃所居。

不過在那兒砸東西的並不是申屠貴妃自己,而是她的孃家侄女申屠無塵。

那時候申屠無塵將姑姑的寢殿砸得一塌糊塗之後,非但沒有請罪,反而拍着桌子號啕大哭:“姑姑說過一定會讓我如願以償的,爲什麼晉國那個賤人還是搶走了竇郎?!”

申屠無塵有理由責怪姑母,她與竇斯言意外相識了數次之後,互生情愫,只是竇晚爲人正派,不喜嫡庶不分之事。

而申屠貴妃得勢之後就自恃寵愛藐視正宮,這樣的爲人讓竇晚非常看不上——那麼他又怎麼可能允許自己的世子娶申屠貴妃的侄女爲妻呢?

竇晚很明確的告訴竇斯言,哪怕申屠無塵願意做侍妾,他也不會點這個頭。

哪怕申屠無塵願意做外室,索性不進竇家門——竇晚也會親自打斷兒子的腿,而且永遠不會讓申屠無塵的子嗣,踏進竇家半步!

而竇斯言儘管有母親孫老夫人幫忙斡旋,卻也根本拗不過心意已決的親爹。

這種情況下,申屠無塵想到了向姑姑求助,請姑姑從惠宗皇帝這兒設法,促成此事——申屠貴妃當時已將惠宗皇帝迷得神魂顛倒,自以爲

此事不難,所以一口答應下來。

但真正與竇晚接觸之後,申屠貴妃才意識到這位開國老臣的難纏與倔強。

她使盡手段都無法讓竇晚點頭不說,反而讓竇晚越發看不起申屠家的女子:“從來只聽說一家有女百家求,哪怕是貧門柴戶,也沒聽說過有上趕着求着男家容自家女孩兒進門的——申屠家這是惟恐女兒嫁不出去,還是見着個男兒就想勾.引?簡直不知廉恥!”

“這樣輕浮的門第,也配做我竇家姻親?!”

“我竇家的馬伕娶妾都未必肯要這樣的貨色!”

這番話雖然不是當着申屠貴妃的面說的,但兜兜轉轉到底讓申屠貴妃知道了,申屠貴妃氣得死去活來之餘,深覺無地自容,再不肯給侄女說這個話——而那邊竇晚見她們姑侄不糾纏了正中下懷,滿心歡喜的爲兒子上了請求尚晉國大長公主的表書。

老實說竇晚這個公公對晉國大長公主很不錯,他之所以讓竇斯言尚主,除了考慮到與晉國大長公主外祖父的交情,以及對裘氏母子遭遇的同情外,也是因爲他確實很滿意晉國大長公主給自己做兒媳婦。

畢竟竇斯言是他親生兒子,他在他的觀念裡怎麼都不會害了自己兒子的:

那時候的晉國大長公主是照着宮廷規矩教導出來的,言談舉止都是滿滿的嫺雅高貴,極完美的詮釋了何謂金枝玉葉,何謂帝女風範——而且她性情還那麼溫和。

是的,少女時代的晉國大長公主,性情其實很柔順,是非常符合世間對於女子賢良淑德的要求的。

然而竇晚在晉國大長公主進門後不到兩年,就因舊傷發作,過世了。

他的死,直接開始了晉國大長公主的悲劇。

竇斯言並不喜歡她,這不僅僅是因爲他當時心裡已經有一個申屠無塵了,也因爲他在竇晚的壓力下,沒能娶成心心念唸的申屠無塵,只能尚了婚前從未見過的晉國大長公主——對父親專制做法的憤懣與委屈,對心上人的愧疚,在竇晚去世後,全部轉化成了陰暗與憎恨,又那樣自然的傾瀉在了妻子身上。

那時候中宮裘氏已經非常失勢,開始在申屠貴妃手裡頻繁吃虧,可謂是自顧不暇,更不要說庇護已經下降的長女了。

而竇晚的遺孀孫老夫人,是個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典型,她從來沒有直接針對過晉國大長公主,即使在申屠貴妃最得勢的時候,她也沒有故意折辱這個兒媳婦,卻始終理所當然的縱容着自己的兒子。

而且堅持認爲兒子之所以對晉國大長公主不好,問題肯定出在晉國大長公主身上——否則爲什麼她的兒子對申屠無塵很是寵愛體貼?

從第一次看到竇斯言與申屠無塵在自己的睡榻上顛.鸞.倒.鳳的撕心裂肺,到後來獨居小院,聽着隔壁院子裡終年不散的絲竹嬉鬧聲的平靜,晉國大長公主也只用了一年而已。

她本來以爲自己會這樣隱忍的過上一輩子。

直到那天,孫氏叩開院門,開門見山的要求將才滿月的嫡孫接到自己膝下撫養。

隔了數十年,回憶裡刻入滄桑,晉國大長公主依然記得彼時婆媳的對話——

“娘這是什麼意思?!”年輕卻憔悴的帝女很是恭敬的接待了頭次來看自己的婆婆,但聽完婆婆的要求後,不禁當場變了臉色,“之前柔玫才落地,您也是馬上把她接了去!當時您親口說的,這是爲了讓我們儘早生下嫡子,好承繼壽春伯府!如今嫡子也出生了,該您把柔玫送回來纔是,怎麼還要把他也抱走?!”

那時候晉國大長公主對竇斯言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之所以忍着屈辱與噁心,想方設法的爭寵也要生下一個兒子,除了想把兒女都養在身邊外,其實也是不甘——她不甘心把壽春伯府讓給申屠無塵!

可沒想到的是,好不容易生下了兒子,婆婆卻還是要跟她搶人!

這叫她怎麼能答應?

但孫氏說的話字字句句都剜着她的心:“我這把年紀了,又不跟你住在一個府裡,難道還要拿住你的兒女,要挾

你嗎?可是你看看你這個公主府!出出入入,盡是些不三不四的女子!我聽說,前兩日斯言把青樓那地方的人都帶回來過?你說兩個孩子跟着你,在這樣的地方過日子,哪能不被帶壞?”

“所以,還不如交給我,帶回壽春伯府去,讓他們清清淨淨的長大,你也能鬆快點,不是麼?”

即使這段往事早已湮滅在時光中,此時的晉國大長公主仍舊可以感受到,自己當時的憤懣與委屈:“娘既然也知道公主府老是有不三不四的人出入,卻爲何不幫我勸一勸駙馬?!”

卻反而,還要奪走她的子女?!

“你們夫妻的事情,我做長輩的怎麼好插手?”但孫氏理直氣壯道,“說起來我纔要勸一勸你:斯言這麼個玩法,身子哪兒吃得消?你等他心情好點的時候,好歹跟他說一說,既免得我操心,他要有個三長兩短的,你們母子三個,又豈能討得了好不是?”

晉國大長公主非常清晰的記得,她的這位婆婆說這番話時,眼裡沒有絲毫對帝女的尊重與敬畏。

因爲那時候申屠貴妃已經真正寵冠六宮,連朝堂之事,她朱脣輕吐一語,惠宗皇帝亦是無不從命——而正宮裘氏,已經連續一年半,除了大典之外,未能面聖了!

否則晉國大長公主性情再溫和,又怎麼可能允許竇斯言在自己的公主府裡公然招.妓?!

所以即使她堅決不同意婆婆帶走自己所有的孩子,最終,在孫氏喊來竇斯言的情況下,她還是隻能眼睜睜的看着兩個孩子,被下人強行抱走。

之後不久,她接到噩耗,她纔出生的兒子,沒了。

裘氏爲此專門召她進宮安撫,冷冷清清的長樂殿上,母女相對垂淚良久,裘氏最終勸她還是要設法討好竇斯言:“孫氏將孩子們帶走時說的話雖然刻薄,可足見她還是看重孫輩的。但柔玫到底是女孩兒,又只是孫氏養着,跟竇斯言照面不多,這父女之情可想而知!何況她將來出了閣,自要顧着夫家,又哪能照看到你什麼?”

“所以你終究還是要有個兒子的——要怪只能怪母后不爭氣,見棄於你們父皇,護不住你們!”

當時晉國大長公主號啕出聲:“我才生下來的兒子就被婆婆抱走了,生兒子又有什麼用?”

“母子連心,等他長大就好了。”裘氏也哭着勸她,“哪有親生兒子不認孃的道理?何況,那申屠無塵已經出閣,卻還公然與竇斯言來往,這根本就是欺人太甚!竇斯言俊秀卻風流,除了她之外,這兩年沒少跟其他人有染——屆時若那些亂七八糟的賤人生下庶子,你難道甘心把竇家的一切,甚至可能包括你的嫁妝都被他們佔了去?!”

“母后現在什麼都幫不了你們,反倒還要拖累你們被申屠賤婦進讒——所以朝顏,你的將來,只能靠你自己!”

“從眼下看,你只能……只能靠你的兒女!”

“你又怎麼能不哄着點竇斯言?”

那時候顯嘉帝年歲尚幼,尚未迎娶蘇家嫡女,裘氏儘管做夢都盼望申屠貴妃與貞媛夫人倒臺,自己的兒子君臨天下——可那時候,也不過是想想罷了!

是以她爲女兒的打算,也只能指望外孫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晉國大長公主在麻木中,再次生下一個女兒,同次子一樣,才滿月就被孫氏抱走,沒多久,便夭折了。

到了第四個孩子,也就是竇柔馳的時候,她以爲孫氏已經養死了兩個孫輩,自己可以把這個兒子留下來——可是這場爭執持續了大半年,最終贏得還是孫氏——所以在竇柔馳被抱走的當天,晉國大長公主在絕望中遣退下人,梳洗打扮之後,悄然出了公主府,決定找個角落了結自己。

她不肯在公主府裡自.盡的唯一原因,是這個地方已經被竇斯言與他的姘.頭們糟蹋得不成樣子,在她心目中,她的府邸早已是一片骯髒。

而她不願意死在這樣的骯髒裡。

她沒想到的是,她這麼個想法,救了自己,卻害慘了她這輩子最對不住的人。

(本章完)

第三百零五章 變故第三十二章 這宴,怕是有些麻煩第五百章 皇后與太子第五百五十章 宮廷夜半第一百五十四章 事急從權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十一章 朕有兩個願望第一百七十章 公主芳辰第一百零四章 江南宋第一百三十七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六十八章 覲見太后第三百九十四章 悲催的簡平愉中午這章也要晚點發第二百五十六章 沈劉兩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爭吵第三百零七章 和解與服軟第四百九十章 蘇家叔侄第一百七十七章 報仇,纔剛剛開始呢!第三百二十二章 滿月第二百二十一章 納妾禮第二百六十八章 爭風吃醋第三十章 太妃發難第二百十五章 是我纏着他第四百零八章 喪訊與哀榮第三百九十一章 反水第六百零五章 說服第九十五章 京兆尹的權衡第三百三十九章 紀家借住第二百六十八章 爭風吃醋第四百七十六章 七出之條第五百四十八章 心思浮動第五百五十章 宮廷夜半第三百六十三章 龐老夫人“自.盡”今天第四百二十二章 欽差之選第五百三十八章 果斷與優柔第六百零三章 斡旋(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端木老夫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母子再次密談第一百十一章 婆婆確實挺忙的!第五百五十九章 婚禮變喪禮(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令尊令堂知道嗎?第二百九十章 夜晤第二百九十九章 內情(下)第六百三十二章 風波起第四百九十八章 抉擇第八十一章 崔見憐有孕第五百三十二章 惟有,不擇手段!第一百十七章 好女兒,你要跟我說良心?傍晚寫的不滿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初二回孃家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次拉偏架的顯嘉帝第三十章 太妃發難第一百二十四章 爵位傳承的內情第五百零九章 母以子貴?第三十一章 婚姻第六百零四章 斡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以牙還牙?第五百九十一章 那就這樣吧!第六十一章 公主到第四百零二章 謝嘉綺第四百四十一章 衡山王側妃第二百十八章 報信第三百十一章 衛銀練的婚事(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催產三月的第一天關於這兩天不能發書評第六百十九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四十二章 誤會導致的悲劇第五百七十七章 還有個襄王呢?第一百五十五章 救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封口費昨天中午這章也要晚點發第五百零四章 密議(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裴幼蕊定親與聖壽節第四百七十七章 忠於的是先帝而不是陛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黃氏“病逝”第三百六十章 被誤導的套話第四百九十八章 抉擇第五百十四章 端木嵩,你好狠!第二百三十三章 姬紫浮的心思不知不覺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相第二百二十九章 袁雪萼出閣第二百五十八章 博陵侯府的家務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十一章 衛銀練的婚事(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後悔莫及第一百章 謀殺親夫之後!第一百六十章 原來已視他爲依靠第二百二十七章 拒婚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子妃再次出手!第四百十九章 滴血認親第六百三十章 又添一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冤家路窄,父母相逢第二百十章 謝依人出閣第七十六章 她不愛這個,還是給孫兒吧!第二百十四章 踩着一個個女子上位?第三十二章 這宴,怕是有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