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合作與除服

簡離邈聽完之後笑了笑,溫和道:“江南堂嫡系人丁凋敝,這宋珞石雖然與你血脈不算很親近,終究同出一族。而且聽說他這一支對宋家嫡支十分親近,如今既然主動把孩子送給你做義子,你要不討厭那孩子的話,我覺得答應下來也沒什麼——咱們清越年紀小,能有個玩伴也不錯!”

“爹既然這麼說了,那媳婦下回見那孩子一見?”宋宜笑聞言,抿了抿脣,輕笑道,“到時候,還得爹幫掌掌眼,瞧那孩子品行如何纔是!”

公媳兩個又說了幾句家常話,宋宜笑才告退。

其實他們都是心照不宣:宋珞石這回上門,主動提出想讓宋宜笑給自己兒子做義母,名義上是爲了孩子的健康考慮,實際上卻是來尋求結盟了。

算算宋珞石之妹宋珞嫣隨夫沈邊聲前往帝都,迄今已經一年多了,宋珞嫣即使以前從沒到過帝都,這麼長時間,對於宋宜笑跟江南堂之間的恩怨,怎麼也該有個底了——雖然說宋宜笑跟宋家的恩怨不是秘密,他們遠在西涼時也可以打聽到,但千里迢迢聽到的事情未必是真。

總要可信之人親自確定,才能放心。

既知宋宜笑對江南堂沒多少好感,且現在也沒有孃家可依靠——不缺人卻缺乏朝中靠山的宋氏旁支,焉能不起心思?

這本是雙贏之事:宋珞石這支需要宋宜笑這個燕國夫人的提攜;而宋宜笑也需要族人的支持,一來鞏固地位,爲長遠做打算,二來襄助簡虛白,編織屬於夫婦兩個的勢力。

當初端木老夫人推薦沈、劉兩家子弟,原也是爲了讓簡虛白有自己的根基。

只是沈劉兩家利用的是海內六閥之間早年的交情,走端木老夫人的門路,自然是直接聯絡簡虛白;而宋家既有宋宜笑同族這個優勢,又怎麼可能不用?

宋珞石的舉動,早在當初宋珞嫣登門拜訪時,宋宜笑就隱約感覺到了:宋珞嫣借同行的劉蓓娘表明了宋家旁支對於嫡支的尊敬,博取宋宜笑好感的舉動非常明顯,豈會是做白工?

不過她沒想到宋珞石會親自找上門來,而且不滿足於宋珞嫣跟自己的閨閣交情,直接提出了結乾親的建議。

“夫君雖然眼下地位高貴,又深得陛下信任。但究竟年輕,在朝野的根基還是太淺了!”宋宜笑送走宋珞石後就想過了,“偏夫君也沒什麼兄弟可以彼此扶持,一旦太皇太后與二伯母有個三長兩短,即使還有陛下的信任,然而有道是伴君如伴虎——這會暖太妃的事情,可不就是個例子嗎?”

所以如果宋珞石這支值得扶持的話,宋宜笑自己是樂見其成的:她現在倒沒有很防備簡虛白了,只是合則兩利的事情爲什麼不做呢?

但眼下公公在堂,於情於理,見過孃家族人後,也該請示他一句。

如今簡離邈既然很贊成,數日後,宋珞石再登門時,宋宜笑就表示想親自見見宋軒:“義母也是娘,兄長雖然信任我,卻不知道軒兒與我有沒有母子緣分?”

宋珞石明白她的意思,這話不僅僅是要親自相一相宋軒,更是委婉詢問自己這支的底細,究竟值得不值得她認下宋軒這兒子。

他微笑道:“這是應該的,不過因爲軒兒年紀小,怕他連夜趕路受不住,還得幾日才能抵達。”

又說,“索性跟他同行的人裡好幾位都有秀才、舉人的功名,倒也不怕耽擱了他功課。”

一個四歲孩子,又在趕路之中,能有什麼功課?

宋珞石這麼說,無非是暗示自己這一支的人才情況。

“卻不知道來的是哪幾位長輩?”宋宜笑不動聲色道,“只可惜我有孝在身,夫

君又遠在帝都爲太皇太后侍疾,所以不便出迎——不過長輩們抵達後,千萬給我個拜見的機會纔是!”

“族妹言重了,遠道跋涉,哪能勞動長輩?”宋珞石笑道,“都是咱們的幾位兄弟子侄罷了!到時候族妹若不嫌棄,愚兄一準領他們來拜見您!”

宋宜笑雖然自幼寄人籬下,但住的卻是王府,她親爹宋緣又是狀元出身,這樣的經歷,別說秀才舉人了,狀元她也見得多了。如果宋珞石這支所謂的秀才舉人都上了年紀,哪怕個個都有功名在身,宋宜笑也看不上的。

如今宋珞石說都是平輩乃至於晚輩,宋宜笑才點了點頭:“都是自家骨肉,說什麼拜見不拜見,可是見外了!也是我一介女流,夫君不在,膝下女孩兒年紀也小,不方便出門,這纔要勞動族裡的兄弟侄兒們。只是兄長也知道,我這兒尚未除服,族人上門,卻也沒什麼好招待的,雖然有心盡地主之誼,說不得就要怠慢了!還望兄長原宥,並與族人說明纔是!”

她雖然是帝都土生土長,但作爲簡家婦,論桑梓就是遼州了,這“地主之誼”四個字,倒也是名副其實。

宋珞石聞言,笑了一笑,先道:“族妹既說是自家人,這‘原宥’二字可是先見外了!”

意思意思的客套了句,他忽然看了看左右,道,“日前小妹珞嫣從帝都寫了信回來,說起件事情,要愚兄轉告族妹……”

“都下去吧!”宋宜笑看出他意思,出聲吩咐。

待下人們都告退到門外廊下——這季節正值酷暑,但遼州偏北,倒也不需要用冰,故此門窗皆開着透風,很多下人們眼角餘光就能看清屋中情形,倒也不怕傳了什麼瓜田李下的閒話出去。

宋珞石這才壓低了嗓音道:“族妹可知,我等爲何忽然前來遼州?”

“正要向兄長請教!”宋宜笑心說難道不是爲了同我結盟麼?

“除了爲軒兒安危計外,卻還有一要事要告知族妹。”宋珞石輕聲道,“實際上,正因爲知道了此事,我等才決定攜軒兒前來——本來,愚兄雖然早就有讓軒兒拜在族妹膝下的打算,卻因族妹尚在孝中,打算待族妹出孝返都後再打擾的!”

宋宜笑微微驚訝:“可是朝中發生了什麼變故?!”

不然,宋珞石這些人這麼急做什麼?

果然宋珞石鄭重的點了點頭,道:“是得知了一件要緊大事,只是愚兄這一支,人微言輕,機會近在眉睫,卻也無資格參與。思來想去,宋氏一族中,目前惟有族妹身份最是高貴,故此前來,與族妹共襄盛舉!”

他說跟宋宜笑共襄盛舉,自然是客氣話——宋宜笑一介女流,想摻合朝堂之事,怎麼離得開夫家?

宋宜笑心念轉了轉,道:“孝中飲食清淡,族兄若不嫌棄,今兒不若留下來用頓便宴?我雖不便相陪,但公公……”

“愚兄之所以專程來找族妹,那當然是把族妹當自己人!”聞言,宋珞石朗聲一笑,誠懇道,“族妹難道以爲愚兄是過河拆橋的人嗎?這件事情,愚兄只會告知族妹一人!至於族妹要告訴其他什麼人,愚兄卻不管了!”

“原來是我誤會兄長了!”宋宜笑這才露出笑色:這宋珞石還算懂事,他剛纔要真敢順着自己的話,表示想直接跟簡離邈談的話,那麼即使宋珞石那支人里人才濟濟,宋宜笑也不會再理會什麼認乾親不認乾親了。

——這不是明擺着拿她當個中間人,說坦白點,就是沒把她這個女流之輩放眼裡?!

如今宋珞石表示只告訴她一個人,雖然宋宜笑肯定會轉告公公,但心裡聽着可是舒服多了,看宋珞石的目光也

親切了不少,“我只是想着,我一介女流,朝堂之事,我也聽不懂!”

“族妹切莫如此妄自菲薄!”宋珞石正色道,“我六閥之女,豈是尋常婦人可比的?何況族妹嫁得國公,這廟堂之事,即使不過份插手,該知道的,總要心裡有個數纔好!否則所謂‘賢內助’三個字,從何談起?”

宋宜笑聽出他這番話卻是出自肺腑,絕非敷衍之辭,心中一時間有些百味陳雜:她雖然對朝堂之事沒有特別的興趣,但也不是說真的全不關心。

只是孃家沒人,簡虛白明裡暗裡都暗示讓她別多管,她就是想管,又從哪裡管呢?

不過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習慣了這種舉目無親的蒼涼,所以軟弱的想法只在心頭一轉便壓下,微笑道:“兄長不嫌我愚笨的話,往後卻要向兄長多多請教了!”

爲賢妻,爲良母,她確實不該只拘束在狹窄的後院裡。

“等與夫君團聚後,這件事情,我該與他好好談談了!”宋宜笑一面聽着宋珞石的話語,一面想到,“我是他的妻子,理該知道他所面對的局勢與處境,而不是一個後院總管,成天操心着些許瑣事。”

——七日後,宋軒在族人的護送下抵達遼州,當天即往簡府拜見族姑燕國夫人宋宜笑。

宋宜笑與這個年幼的侄子“一見投緣”,在左右僕婦的湊趣下,問過了公公簡離邈的意思後,決定收其爲義子,且摘下腰間太皇太后所賜的祥雲玉佩爲見面禮。

簡離邈隨後也見了宋軒,對他印象不壞,特意留他在簡府小住,與年幼的信陵郡主陸茁兒、朝平縣主簡清越做個玩伴。

宋珞石等人對此自是樂見其成,甚至盤算着待宋軒長大些後,是否有機會請簡離邈指點功課?

時間轉眼到了七月,簡家三房現在守着四重孝:簡平愉、簡離曠、簡夷猶以及簡誠之。

簡誠之年紀小,又是晚輩,可以忽略不計。

另外三位,簡離邈作爲簡平愉之子,三年父孝是肯定的,這麼長的時間,兄喪跟侄喪、侄孫喪,都可以添在裡頭一塊過去了。

但簡虛白跟宋宜笑夫婦作爲孫輩,祖父喪均只需服齊衰不杖期(ji),爲時一年,其中宋宜笑作爲孫媳,甚至只要服九個月大功——簡離曠的情況亦然,當初簡平愉父子去世時間差不多,宋宜笑本該於七月裡出孝了。

然而簡夷猶死在數月前,按名份他是簡虛白的堂兄——他這麼一死,堂弟、堂弟媳又得再守九個月的大功!

索性齊衰不杖期跟大功的要求,在五服裡比斬衰跟齊衰三年輕得多,三個月之後就可以“食肉飲酒,復居正寢【注】”。

重點在於復居正寢:夫婦可以結束分居了!

“過兩天你就要除服,之後,就回帝都吧?”簡離邈所以對兒媳婦道,“阿虛一個人回去有些日子了,沒你在身邊照顧着,我心裡不大放心。而且老把信陵郡主扣在這兒,想來衡山王爺也思念得很!”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三房到現在還沒孫子吶!

【注】以前看的資料不全,最近總覺得不對勁,給爹孃服喪期間不同居麼也還罷了,兄弟什麼死了也不同居,趕上兄弟多又普遍活不長的人家,這還要不要後人了?

剛找到比較全面的五服資料,才知道並不是整個孝期,包括最重的斬衰,夫妻都不能同居的。比如斬衰三年,二年大祥之後,“復居正寢”,搬回家去住後,就可以同居了。

從這章開始都會照這個寫,以前這方面的破綻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本章完)

第六百十二章 成全第五百九十六章 釋懷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王擇妃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後真兇?第二百四十二章 封口費第一百零二章 卓平安第五百十八章 惴惴不安的燕侯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蘇太后的擔心第二百六十一章 母與子第二百零四章 盧氏難產第二百三十五章 解圍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十八章 顧韶的算計(下)第四百零三章 薄媽媽走了?第三百十三章 這年的十一月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次拉偏架的顯嘉帝第六百零五章 說服590跟591大半章第三百十六章 臥榻安胎第三百九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局難定,變故橫生第四百七十六章 七出之條第一百八十七章 貴妃的反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袁雪萼生產第一百四十八章 情敵相見第五百四十四章 肅王入都第四百四十二章 卓家有後第四百三十九章 重逢與入宮第八十七章 婆婆的喜好第五百四十九章 無可奈何的衛家第五百八十章 宋韋悲劇的始末(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內情(下)第一百零九章 求、不、鬧!第五百三十六章 顧韶下獄第三百九十章 祖孫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難平第三百五十一章 翻船之事重提第五百六十六章 尷尬的蘇少歌(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甲十一再次出現不知不覺第二百零六章 伊王自.盡第四百七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九十章 崔見憐的結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緣“逝世”第一百二十章 丈夫去了勾欄?第五百六十一章 急轉直下第二百四十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零九章 炎涼第五百十章 諸事不順第一百零三章 蘇家姐妹第三百八十五章 以牙還牙?第二百六十七章 皇帝的要求第四百六十八章 疲倦第一百八十二章 坦誠相告(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後悔莫及第四百九十五章 新人(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幕後第一百五十四章 事急從權第三百零三章 求情第二百十二章 可憐的皇帝第二十四章 送行第四十章 他真是太歹毒了!第六十二章 前途都沒了,臣女哪還顧得上尊敬您?第十一章 真兇肯定不是你繼母!第三百十五章 現在知道後怕了吧?第四十二章 反正我是娶定了!第九十一章 爭儲之兆第五百十章 諸事不順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捷第五百七十九章 宋韋悲劇的始末(上)第十五章 原來,是爲了要我的命!第二百四十五章 避暑第三百四十三章 表妹的前途第四百五十二章 快要忘記的黑手第三百三十八章 繼母與生母的試探第五百四十二章 誤會導致的悲劇第十四章 進女學第六百十六章 顧韶的結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老臣之心第七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上)這個禮拜第一百五十七章 謝謝我?你在折磨我!第二百九十章 夜晤第一百零三章 蘇家姐妹第四百三十四章 真正的真相(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沒人想到的真兇!第四百十二章 懋妃第四百七十六章 七出之條第三百二十三章 暗流浮動晉國&儀水&簡離邈(九)第一百七十七章 報仇,纔剛剛開始呢!第一百八十九章 結髮同枕蓆,黃泉共爲友!第一百三十三章 敬茶第三十四章 宴會真相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線希望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興小產,沈氏得子第五百八十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百五十六章 沈劉兩家前世(五)第五百三十四章 太子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