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塵世(1)

以蒼生爲軀殼,爲萬世爲魂火。

這短短的兩句,深刻的記錄了,當“浮生塵焰”離開“天鸞遺蹟”,並在大乾皇朝疆域內短暫停留時的景象。

在白夜的記憶中,曾經見到過“浮生塵焰”降臨世間之景象的殊命,是這樣形容那時的場景——

在原本應該天朗氣清的日子裡,那無形的火焰,突然在視野中的任何角落上燃燒,只是,這火焰並不灼熱,因爲它們就在每個人的身上燃燒着,當然,這種變化只有掌握了超凡力量後,才能察覺,而對於普通人來說,與平常的所見所感並無二致……

這火焰,似乎無物不燒,但根據觀察,火焰在“活物”上的燃燒比在“死物”上的更爲活躍,同時,“具備歷史意義”的事物更是可以形成沖天的火柱……

三天三夜,這無形的火焰在大乾皇朝的疆域中,燃燒了三天三夜,之後,便在瞬息之間,所有事物上的燃燒戛然而止,“浮生塵焰”離開了大乾皇朝,進入了舊日星河的未知彼方……

從以上的種種描述中,不難看出,這“浮生塵焰”似乎在“殺傷力”上,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畢竟在皇朝境內燃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到有誰因此而死,更沒見到有什麼事物被灼燒出任何的痕跡。

一切的一切,好似都沒有發生什麼變化。

直到一些精通卜卦,占卜與預言能力的超凡者,通過仔細的觀察之後,這才察覺到,被“浮生塵焰”灼燒過的事物,無論是人還是其他什麼東西,他們身上對應的業火與福澤,都缺少了極爲細微的一部分,大概也就是幾十萬分之一的地步。

這乍一看沒有什麼問題,這些個關乎命運的事物,在短時間內產生的自然波動,可能都比“浮生塵焰”灼燒的要多,但仔細一想,在整個“淵玄界”中,被“浮生塵焰”灼燒過的事物何止萬億?

在足夠的數量累積之下,於一定的合適條件中,量變會產生質變,因此,在這三天三夜中,“浮生塵焰”到底從大乾皇朝的蒼生與萬世中,“燒”走了多少的業火與福澤?

誰也說不清,只是,這種神秘,這種在無聲無息間,從蒼生手中,從萬世之內,輕易取走部分“命運”的能力,依舊讓所有接觸甚至瞭解到“浮生塵焰”的生命在心中升起濃濃的敬畏之情。

不過,有敬畏就會有其他情感,在任何宇宙,任何文明中,野心家的存在是必然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推動文明歷史進程的“先驅者”。

所以,正是這羣在“天才”與“瘋子”之間博弈的野心家,他們將目光放在了“浮生塵焰”上——

掌握“浮生塵焰”!

這是個在正常超凡者看來,大膽且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爲對於異火這種接近或本身就對應着某種“規則”的高能級存在,正常的思維不應該是“我先擁有掌控異火的能力,再去掌控異火,沒有那個實力就無法掌控異火”麼?

不,就如同所有敢於打破傳統,勇於革新的先驅者們一樣,這些志在掌控“浮生塵焰”的人,還真的就找到了某種跳過實力積累,直接掌控“浮生塵焰”的方法。

那麼,這個方法是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依靠着殊命這個身份的本質——

名。

所有的殊命都清楚,名是舊日星河給予殊命容納靈魂與所有其他部分的軀體,所以,在理論上,只要自身的意識尚存,名是可以容納進任何能級不超過舊日星河的事物的。

如果有可能,別說異火了,就是純粹的規則,比如“燃燒”,“引力”,“光波”這種完完全全的規則,也能夠放入名中,成爲殊命力量體系的一部分。

不過理論終究還是理論,名的本質雖然符合條件,可以將異火容納,但實際上,如果殊命本身的實力不夠,名的質量是幾乎不可能讓異火穩定存在的。

因此,在當時,雖然有很多殊命嘗試過將異火容納入名中,但很可惜,幾乎所有的嘗試者都在將那朵在“天鸞遺蹟”上空憑空燃燒的“浮生塵焰”納入名後的一瞬間,徹底被異火所焚燒,除了被舊日星河保護的“殘名”之外,連一絲痕跡都沒能在這世間留下。

細心的人或許已經發現了,在所有進行嘗試的殊命中,是“幾乎所有”在瞬間死亡,那麼,是否還是存在一些例外呢?

例外是存在的,在“深淵試煉:大乾皇朝”被舊日星河已知域內的宇宙熟知的時候,正巧是舊日星河降臨蔚藍星的第十個月,同時也是舊日星河剛剛降臨彌諾克斯的時刻,在那時,尚無一位傳奇階的殊命誕生,所以從未接觸過“規則層次”力量的某位殊命,想到了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

讓蒼生代替自己,承受被“浮生塵焰”灼燒時,疊加在身上的恐怖業火與福澤。

“浮生塵焰”的力量來源於蒼生與萬世,那麼我就讓蒼生與萬世,與我一同承受。

可以說,這種想法雖然天馬行空,但也的確有一定的道理與可行性,只是問題在於,怎樣讓蒼生與萬世與自己一同承受“浮生塵焰”的灼燒呢?

這是個問題,但這位殊命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在準備良久後,該殊命傾家蕩產從各個渠道中,購買到了足夠自身與上億蒼生契約的各類契約道具。

於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在三天三夜的灼燒過程接近結束的那天夜晚,與一億多蒼生簽訂過契約的這位殊命,觸碰到了“浮生塵焰”,並將之納入了自身的名中。

至於結果麼,因爲明確了歷史進程,所以這位殊命很顯然是失敗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待這次瘋狂的嘗試,可以說,這位殊命“成功”了——

成功在,他成功找到了正確的方向!

爲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爲這位殊命將“浮生塵焰”納入名後,他並沒有像其他嘗試者一樣,在瞬間蒸發,從而直接死亡,而是在“浮生塵焰”的灼燒下,整整堅持了接近十分鐘的時間。

其實在當時,那位殊命所在的文明,已經開始了歡呼,因爲只要“浮生塵焰”被成功掌握,那就意味着這位殊命在舊日星河整個已知域中,提前一個時代將“規則”的力量握在手中。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在十分鐘後,那一億多的契約,還是沒能經受住“浮生塵焰”的灼燒,最終來自整個“大乾皇朝”的業火與福澤還是降臨在了那位殊命身上……

一位即將誕生的新王,還沒來得及加冕屬於他的冕冠,終王的落寞就已經來臨。

也因此,這“蒼生之王”的頭銜,最終只能消失在舊日星河的深處,無人可知它的去處,只留下了一段無果的傳說。

實在是令人扼腕!

32.起源(1)13.竊蛋者(1)29.生與死9.超越時空的對話(2)25.秘約(1)48.「通天之路:阿伽門農的光輝意志」179.星樞十八座(3)79.君主(8)95.應許之地(5)36.誰是漁翁(1)155.暮光之舞(3)137.孤獨的巡禮(3)8.染血的階梯(3)58.天使與惡魔(8)6.染血的階梯(1)48.虔心流劍仙42.名爲傳奇的時代114.背棄之龍(2)102.「萬龍拱衛之座」18.「懸賞令:001」(2)87.「殘缺的神性核心」9.螢鴉(1)82.狐與兔32.算命大仙與白狼(1)39.靈仙(7)74.君主(3)14.是開端也是終末(1)168.生命之環(3)20.是終末也是開端(4)3.安排8.超越時空的對話(1)18.是終末也是開端(2)40.靈仙(8)7.神裔(1)22.是終末也是開端(6)9.超越時空的對話(2)17.特殊建築基體58.天使與惡魔(8)91.應許之地(1)63.負刃者(3)37.誰是漁翁(2)122.王者(2)21.戰牧法6.九界(3)29.神英衛(2)77.君主(6)第六席41.萬花會與後裔138.地獄繪圖(1)69.暗夜大公62.準備(3)35.「妖精之石」28.守護者(2)61.準備(2)52.消失的北極洲(1)96.樹與塔(1)19.預言詩162.白衣勝雪(1)53.天使與惡魔(3)37.誰是漁翁(2)45.新體系2.「彌諾克斯」6.帷幕(1)64.崩解的命運42.無光者第三支線(3)44.絕壁上的求道者(1)26.救贖的鴉羽(7)168.生命之環(3)47.沉眠29.夕日(1)47.判官與罪徒53.以權杖之名52.「金色的探險家手稿」(2)7.染血的階梯(2)6.染血的階梯(1)22.鬼斬螳螂(3)45.「聖言:魂歸」13.竊蛋者(1)16.竊蛋者(4)67.光榮遠征(1)12.通天(1)7.主城任務(2)13.猩紅之月(2)11.螢鴉(3)13.猩紅之月(2)102.「萬龍拱衛之座」18.狂妄之人(2)73.君主(2)56.天使與惡魔(6)51.天使與惡魔(1)83.血肉的時代23.救贖的鴉羽(4)25.30(2)50.進階14.竊蛋者(2)第一支線(3)29.三十三重天(1)18.中階領主91.黑洞序列(3)